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3

西来庵话大错和尚钱邦芑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7-24 2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来庵话大错和尚钱邦芑

和尚屈尊弄瓦庵,南明遗老下江钱。
袈裟难掩亡朝恨,风月还邀旧时贤。
诗酒频添凉冠盖,木鱼懒杵静伽蓝。
西来寺外桃花水,为避喧阗侧转弯。

3

主题

81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114
金钱
209
发表于 2018-7-25 08: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闲注:
西来庵,位于贵州湄潭县南郊。湄潭老县城位于湄江环岛上,西来庵就在湄江绕岛之上游江岸。抗战时期浙大西迁湄潭,教授们成立的湄江诗社就常在此采风联句。
大错和尚钱邦芑,先为南明官员,南明败退缅甸,他先削发到云南鸡足山当和尚,后潜逃到湄潭西来庵藏匿。湄潭有人戏曰:大错和尚错在何处?错在鸡巴!和尚跑去尼姑庵,错就错在鸡巴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09: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错在何处?还是个谜。不一定错在鸡巴。谁知道钱邦芑到西来庵的时候,有没有尼姑在内?即令有,又有什么?总之,错在何处?还须考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2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瓦”,不是你家的那两片瓦,而是原始手工纺织工具,陶瓷做成。古称陶瓷为“瓦”,故将纺织工具叫“瓦”。
“瓦”为圆盘形,中有孔。孔中插入一根轴,垂直吊下。转动“瓦,轴也转动,成为纤维聚合的捻动力。而”瓦“的转动,是要用手给予动力的。
后来,用纺车的皮带带动转轴的转动(不再用手一次又一次的盘动了),于是,这种纺织工具失传。但现在的西藏地区还有,不过,是用这种工具纺手工粗毛线(一般用于自己用)而已。
至于这个转轮的直径,则由所需要的转速确定,直径大,转速低,直径小,转速快。
至于厚度,一般说来,为了有较大的转动惯性,厚一些是恰当的。
因此,“弄瓦”,不是干那件事,而是纺线。“弄瓦庵”,纺线庵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