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夏至三庚便属伏,炎炎烈日火如荼。 荫浓叶密蝉儿噪,雨骤云稠杜宇呼。 少有清风驱热闷,绝无爽气送舒服。 当班室外人辛苦,岂在温贴币几铢。
⑵ 庚辰此日进初伏,绿遍山川重墨涂。 水韵荷香消暑气,槐荫柳影减炎毒。 心宁自有清风似,意静犹存爽露如。 谢却空调摇纸扇,由它汗渍透衣服。
注1:中华新韵姑韵。 注2:三庚,是中国农历中划定三伏天开始的标准“夏至三庚便入伏”。我国古代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出现时,为初伏第一天,第4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