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野樵

拗得很有个性,但仍是五律也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7-6 11:16
摘古人论述供参考:

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

王力《汉语诗律学》里就说过,律诗颔联是可以不对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6 1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7-6 11:16
摘古人论述供参考:

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

李白五言律诗,诗中无对仗24例

卷164_33 【大堤曲】李白 1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折腰体】

卷165_7 【树中草】李白 2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折腰体】

卷165_11 【少年子】李白 3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折腰体】

卷168_14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2】李白 4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换头体】

卷168_22 【赠崔侍郎】李白 5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折腰体】

卷169_22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李白 6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折腰体】

卷172_4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李白 7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折腰体】

卷173_12 【江上寄巴东故人】李白 8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换头体】

卷173_14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 9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换头体】

卷175_8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李白 10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折腰体】

卷176_25 【送侯十一】李白 11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折腰体】

卷176_34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12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折腰体】

卷177_22 【送郄昂谪巴中】李白 13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换头体】

卷178_38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李白 14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折腰体】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折腰体】

卷182_21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李白 16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换头体】

卷182_52 【对酒忆贺监二首 1】李白 17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折腰体】

卷182_56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李白 18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换头体】

卷183_7 【感遇四首 3】李白 19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折腰体】

卷183_31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李白 20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换头体】

卷184_25 【白田马上闻莺】李白 21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折腰体】

卷184_29 【长信宫】李白 22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换头体】

卷184_39 【湖边采莲妇】李白 23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换头体】

卷184_55 【越女词五首】李白 24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换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6 1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回:“欧公喜此诗。三、四不必偶,。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说明不讲对偶的是格林中的杂体----“乃自是一体”。
冯舒:“古、律之分在声病,且不论平仄,何有于对与不对?万里全然不晓。”说的不对,除了声病,对仗是律诗必讲的。冯舒才是“全然不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7-6 13:5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孤平,宋人方回早已提及,不必在王力启功之间争:

贾浪仙《早春题湖上友人新居》:“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故从飱后出,多是夜深归。门箧收诗卷,扫床移卧衣。几时同买宅,相近有柴扉。”方回:“收诗前句不拗,只‘扫床移卧衣’拗一字。‘扫’字既仄,即‘移’字处合平,亦诗家通例也。”纪昀:“此亦单拗法。又有一字双救者,如‘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6 23: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林正三、启功说
    林正三和启功两位先生认为:无论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只要其中有两仄夹一平(仄平仄)出现,不管平声字有多少,都犯孤平。

-------不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7 0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7-7 01:2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6 23:15
二 林正三、启功说
    林正三和启功两位先生认为:无论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只要其中有两仄夹一平(仄平仄)出现,不管平声字有多少,都犯孤平。
-------不是这样的。
【不是这样的】?不是你针叶林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0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6 23:15
二 林正三、启功说
    林正三和启功两位先生认为:无论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只要其中有两仄夹一平(仄平 ...

你真是顽固不化,那就再给你百度一份资料看看:

《关于孤平与拗救探究》(节选,作者:逸云轩主)
      
      当代四家两派的学说
  1、当代学者王力说
  著名语言学家兼诗人王力(1900 -1986),在其《诗词格律》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四)孤平的避忌中提到:“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汉语诗律学》中说:“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得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如果近体诗违犯了这一个规律,就叫做‘犯孤平’。因为韵脚的平声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单剩一个平声字了。”
  “五言的B式句子里(即“平平仄仄平”),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这样,除了韵脚之外还有两个平声字,就不至于犯孤平),七言的B式句里(即“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五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七言第一字是平声是不中用的,因为它的地位太不重要了。”
  王力的理论是从否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能一概而论说起的,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绝对的,如“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平”的句式就不能不论。否则,就犯“孤平”。这与赵执信的“‘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是一个观点。他对“孤平”的定义,基本是在王士祯、赵执信与李汝襄的理论基础上总结的,但摒弃了赵执信非用韵句也存在“孤平”的观点。
  2、当代学者吴丈蜀说
  著名学者、诗人吴丈蜀(1919~2006),在其《词学概说》中提到:“所谓孤平,从字义来看,就是孤立的平声字,是指一句诗的范围说的。如果诗句中出现孤立的平声字,就叫做‘犯孤平’。特指两种句式:‘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句末是平声字而外,句中就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是孤立的,所以这两种句式都犯孤平。置于句子末尾是仄声的句子,不受此种制约,即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吴丈蜀的理论与王力的定义基本相同,都认为只有在“仄平”单平韵脚的句子才会犯“孤平”。但吴丈蜀特别提出:“置于句子末尾是仄声的句子,即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他们二位的观点比较宽松,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另一派理论,启功与林正三的“夹平”(仄平仄)说,就另是一番说法了。
  3、当代学者启功说
  国学大师启功(1912—2005),在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中提到: “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如果有人看到‘孤’字而推论到句首句尾的单个平声也要避忌,岂不大错?因为‘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首尾的单平并不在内。”并引用:
  “君至石头驿(‘头’字孤平)”
  “往日用钱禁私铸(‘私’字孤平)”
  “如果己处(引者注:五言第四字或七言第六字)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
  启功先生用“夹平”一词解释了“孤平”,这是完全沿用了董文焕的理论。认为不管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除了句首尾字,凡句中出现二仄夹一平(仄平仄)就是犯“孤平”。从此,“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一说,被现代人所知。但在大陆好像也仅是一说而已,附和者甚少。而把它又进一步推广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台湾学者林正三。
  4、台湾•当代学者林正三说
  台湾学者、诗人林正三(1943年生),在其《诗学概要》说:“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之‘拗句’,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林正三谓:“至于四声 递用一说,乃是声调之最高境界。近世诗人,已鲜能发之,唯清人董文焕之【声调四谱】论之甚详。”故其“孤平”之论与启功同宗,都是用“两仄夹一平”(夹平)来说明“孤平”的,但比启功责之稍宽。“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当是指“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这种情况了。
  显然,启功与林正三二位的说法都是依据清人董文焕的“夹平”理论,顾名思义而提出来的。董文焕没有说明“夹平”与“孤平”的关系,而启功和林正三明确提出了“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这个定义要比王力与吴丈蜀的定义更加严了些,也正是由于林正三的“两仄夹一平”即是“孤平”说,在台湾很流行,现也渐渐影响了大陆。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王力所谓的“孤平”,是只发生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之中;而林正三所谓的“夹平”,是在诗的任何句式,只要出现两仄夹一平,就是“孤平”。很显然林正三的“孤平”定义要比王力的定义严格的多,但他示例证明《全唐诗》“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的两个例句,却是引用的王力在《汉语诗律学》证明其“孤平”之论的示例,这恐难证明其说吧?其科学探究的态度还显不够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7 12:0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有一文专门介绍后功对孤平观点。启功对于律诗大忌的孤平看法与王力是一致的。即在B型句(平声结尾句)中的孤平"不好听"。网上许多人没仔细阅读后功的书,夸大了后功与王力的矛盾,是不求解。劝你们仔细读书。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7 1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7 12:03
我曾有一文专门介绍后功对孤平观点。启功对于律诗大忌的孤平看法与王力是一致的。即在B型句(平声结尾句)中 ...

你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7 14: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7 12:03
我曾有一文专门介绍后功对孤平观点。启功对于律诗大忌的孤平看法与王力是一致的。即在B型句(平声结尾句)中 ...

他们二人虽花了功夫,都不足于服人。希望你能说出更好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0 13:2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这首五律是古风式律诗。五律与七律相比,古风式律诗更多些。因五律脱胎于五古,使用拗句较多。但拗句的存在不改变五律的性质:字数句数,对仗的使用,押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0 14:1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3楼三羊所列李白五言诗许多是古风,其特点是无对仗且押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0

主题

277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20
贡献
3951
金钱
8054
发表于 2018-7-10 14: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有初创期和定型期以及稳定期这个过程,李白和王维等一大批前唐诗人在初创期和定型期对律诗的创作功不可没。拿这一时期作品用现代固定律诗的格律来评论和指责,就有失公允。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律诗初创期的诗律是否可像以上所举,被称之为孤平,三评尾,三仄尾等,只要不失粘,不失对,这样一种诗的形式发展起来,让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至于称为什么诗体,看发展的效果如何再定夺。说一句发展,也许要一百年或许更长。那时我们已作古,但是也算奋斗过,哪怕不成立,呜呼,为十么让我们要想爱美女一样爱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0 16: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10 13:27
李白这首五律是古风式律诗。五律与七律相比,古风式律诗更多些。因五律脱胎于五古,使用拗句较多。但拗句的 ...

针叶林,你这些说法,都是自己杜撰的。什么叫【古风式律诗】,不用说你针叶林不能讲清楚,就是发明【古风式律诗】的王力也不能讲清。道理在于,王力的所谓【古风式律诗】,原本就没有一个相对的准确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0 16: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10 14:13
33楼三羊所列李白五言诗许多是古风,其特点是无对仗且押仄韵。

你说的,是反对王力等9人、叶圣陶的《古代汉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0 16: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10 13:27
李白这首五律是古风式律诗。五律与七律相比,古风式律诗更多些。因五律脱胎于五古,使用拗句较多。但拗句的 ...

赞成“李白这首五律是古风式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0 1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10 13:27
李白这首五律是古风式律诗。五律与七律相比,古风式律诗更多些。因五律脱胎于五古,使用拗句较多。但拗句的 ...

【古风式律诗】,你有相对的准确定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0 1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7-10 14:13
33楼三羊所列李白五言诗许多是古风,其特点是无对仗且押仄韵。

【李白五言诗许多是古风】,上嘴唇与下嘴唇一碰,就是你的理论或理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