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0|回复: 14

《葛覃》第一章是否出韵?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7-1 0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7-1 02:25 编辑

《诗经》之《葛覃》第一章: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谷”是仄声,与出句韵脚的“覃”、下联韵脚的“飞”均不押韵,那么“谷”是否出韵了?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7-1 08: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木一个韵,其余四字一个韵。古诗怎理解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 0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不是我们这些网络游玩的者能解决的事,发出来这里也无人能解决。
这首诗历来争论很大。主要是喈字的读音。许多许多 已指出“谷木一个韵”。喈字无法解决,朱熹用叶音读为稽。叶居奚切,音稽。《朱子·詩傳》:“凡喈字俱叶居奚反”。陈介白的《诗经选译》就注音“喈音基”。如果把“兮”当押韵(有人说虚字不为韵,雨梦就赞成这种说法,我不赞成),那么全诗的押韵就解决了
葛之覃兮i,施于中谷u。
维叶萋萋i,黄鸟于飞i。
集于灌木u,其鸣喈喈i。
整首诗用的是排韵(句句韵),韵的组合是掺韵:ABAABA。
我不研究诗经,只是见帖心喜,试着解释,供绝老参考。希望不要像上次,我也是提出答案供你参考,你却攻击我,若如此,便事不过三,下不为例啦,以后你要求证的任何问题,我都不挨边。^_^
理论版的朋友要讨论,可以平和进行,不必盛气凌人,尤其是自己并不懂,还强作解人,扣人帽子,真的不是讨论的好风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 10: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的问题出在皆字上。说文:“俱詞也。从比从白。古諧切”。是会意字。从“白”不大好解,应从“自”。这是有根据的。康熙字典中有解释:“《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说明它确实可以是“自”。所以“皆”:《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这样皆是会意兼形声字了。那么从皆之字有i音就合理了,因此朱熹“凡喈字俱叶居奚反”就不是向壁虚构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 1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7-1 10:59 编辑

《诗经》之《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三羊认为:
1、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相当于律赋中不计韵律的漫句及发语词;
2、【喈喈】两字,疑为是【叽叽】之误传!

维叶萋萋。◆萋【八齐平声】
黄鸟于飞,◆飞【五微平声】
集于灌木,===============【入声,白脚句】
其鸣叽叽。◆叽【五微平声】

维叶莫莫。◆莫【七遇去声】
是刈是濩,◆濩【七遇去声】
为絺为绤,===============【入声,白脚句】
服之无斁。◆斁【七遇去声】

言告师氏,◆氏【四支平声】
言告言归。◆归【五微平声】
薄污我私,◆私【四支平声】
薄浣我衣。◆衣【五微平声】

害浣害否,◆否【二十五有上声】
归宁父母。◆母【二十五有上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 1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7-1 11:39 编辑

诗经的押韵是上古音,不能用平水韵去套。
诗经的用韵是长言与短言,因此平声、上声、长入可以通押,就是现在说的平仄通押。只有短言(入声)独立独行。所以分析时不要管上声平声的区别,只要清楚入声就够了,而且我们对那时的长入(或去声)并不清楚
1.如果第五句不为押韵,谷虽然一个韵,也仍然押韵,因为它与下一章的谷为遥韵。所以朱熹只研究“喈”字,这是有道理的。
2.如果第五句不为押韵,则“兮”也可以不是押韵,不必去纠缠“覃”字。这样前两章除了遥韵,便各自有一个韵部。
3.如果第五句是押韵。那么第一章如我掺韵的分析。第二章的谷是遥韵,兮绤一组韵,莫濩斁一组韵。第三章没问题,不必分析。
我认为3是正确的。三章都是排韵,这样整体规矩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 12: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兮】与【萋/飞/叽】三字,凑合上了就是押韵!
【兮】与【莫/濩/斁】三字,凑合不上就是遥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5: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7-1 15:12 编辑

感谢刚刚老师、三羊先生、许多许多诗友的热心解释,令老朽获益不少。老朽百度到一个解释,也列出供大家参考:

《詩經通論》(清·姚际恒):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首二句不用韻。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本韻。賦也,下同。[評]三句寫景,湊成一章

《诗经通论》的解释是“首二句不用韵”,大概就是三羊所说的“漫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1 15: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7-1 15:04
感谢刚刚老师、三羊先生、许多许多诗友的热心解释,令老朽获益不少。老朽百度到一个解释,也列出供大家参考 ...


诗经没有首二句都不用韵的,凡是这样分析的人,都不懂什么叫遥韵,不管他是古人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7-1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7-1 15:04
感谢刚刚老师、三羊先生、许多许多诗友的热心解释,令老朽获益不少。老朽百度到一个解释,也列出供大家参考:
《詩經通論》(清·姚际恒):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首二句不用韻。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本韻。賦也,下同。[評]三句寫景,湊成一章
《诗经通论》的解释是“首二句不用韵”,大概就是三羊所说的“漫句”吧。
这是三羊乱琢磨的,竟然瞎猫碰见了死老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01: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7-1 15:50
诗经没有首二句都不用韵的,凡是这样分析的人,都不懂什么叫遥韵,不管他是古人今人 ...

姚际恒(1647年~约1715年),字立方,一字首源,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安徽休宁。折节读书,涉猎百家,最初好作诗,后专心治经,历十四年而成《九经通论》 的撰述。又著《庸言录》,书末附《古今伪书考》,辨经、史、子三类中有伪书六十九种,真书杂以伪者十种;非伪书而作者伪者七种;书非伪而书名伪者二种;未能定其著书之人者四种。又指出《十翼》为伪书,又谓周、张、程、朱等道学皆出于禅宗,是清初最勇于疑古的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际恒生于国朝初,多从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绪论。”另著有《尚书通论》、《礼经通论》、《诗经通论》、《好古堂书目》等,其中《诗经通论》是清初疑古派《诗经》学的代表著作。

可以看出,姚际恒先生应是一位饱学大儒,刚刚老师说其不懂遥韵,勇气可嘉

点评

再饱学总不会爆破肚皮,说他不懂遥韵就是不懂嘛。你以为我是吃糠长大的^_^  发表于 2018-7-2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7-2 08: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7-2 01:16
姚际恒(1647年~约1715年),字立方,一字首源,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安徽休宁。折节读书,涉 ...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某些方面他未必比我强,很多方面我比他强,这不奇怪。在两句不押韵上,他肯定错误。
诗经最主要的押韵方法是排韵,原因一是唱,要唱出韵味,不能少韵,二是口口相传,无韵难记,因此不可能有两句不押韵的。知识所限,无法解决开头两句押韵问题,于是创造一个“首二句不用韻”(三羊创造的“漫句”),破坏了诗歌的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