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1

转迈五《诗论摘闲》

[复制链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6 09: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与沧桑

诗作为人们抒发性情,交流情感的体裁,自古就没有远离生活,没离开过时髦,从桑间蒲上,君子好逑,到民间魏阙,风达信雅,无不如是。或工或拙,或俗或雅,皆是性情。自汉以后,依风依赋,衍生讲究,引之入诗,便有骈文,歌行类似的变化,及至于唐,近体善矣。从诗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其风格的演变与沿习,在处可见。横不能重近体而轻古风,倚馆阁而轻唐诗。每个时期的风格与讲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亦都有其在诗中的地位,

袁枚说过年老气衰而诗境亦随之颓,这是合符一般自然规律的。精力不济,精神头不好时,诗兴自然会受影响。但这并不能一概而论。人们时常看不起老干体,殊不知那也是时代的产物。过去革命干部,在实践中学习文化,革命热情不减,及至老年乃可用诗抒情言志。这比起土改那会,已是很有文彩的了!

八个样板戏在文革后广为垢病,旧科班的看不起,西洋的亦嫌土气。但若从实际水平看,却不可置疑有着许多过人之处,无论唱腔,舞美,音乐,戏剧效果都有相当的突破。

老三界后的中学生,系统读过古典文学的凤毛麟角,写近体与过去读过私塾人有差别,但阴晴圆缺,性情上的东西差别不大,交流还是相通的。彼此虽然感觉不同,却不致于格格不入。

馆阁体由于科举而高标一格,后人多学,其讲究挑剔,不善之人则与真性情渐行渐远。以至生涩费解常见,反不如唐诗亲民,因此,而把诗引入了死胡同,诗须见性情,后学不可不察也。

3

主题

81

帖子

4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114
金钱
198
发表于 2018-6-18 08: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实事求是的辩证看法,此文论之有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