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1|回复: 51

韵与情感的关系探讨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6-15 1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一篇详尽的资料,是一本书,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观点。
       古代诗词中的韵除了调和音律,更重要的作用是抒发情感,这是诗词的脊梁,但多数人已不知道了,甚至不承认它的这种作用。近一百年来西方诗歌朗诵法,把韵的抒发情感作用扼杀了,古典诗词便成了文字游戏,于是古典诗词必然走向灭亡。于是中国诗词的火种只能寄托在新诗上。有人说新诗已百年,还没划出一撇。是的,今天的新诗确实不像个玩意儿,但是古风经过两汉和魏晋,六百年才一统江山,格律诗经过四百年才立起来,又经过一百多年才规范化。所以一种称霸诗坛的诗体都得经过几百年的磨练,一百年算什么。
       今天许多人想振兴古典诗词,想法不错,但靠数量是无法挽救它灭亡的命运的,除非把韵抒发诗词情感的主心骨重新支撑起来。
       本文就是用详尽的资料和分析,想让大家对韵的抒发情感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任何观点和陈述都是为部分人服务的,本文献给那些愿意对韵重新认识的人。
       文章非常长,是一本书,有兴趣者看之,无兴趣者不必看,别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前言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一  汉语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1.文字的意义与发音是有关系的
2.组词,与发音有关系
3.文字的声旁,与发音有关系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二   汉语字词的命名与音有关
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三   汉语的发音是有情感的
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四   汉语的韵有抒发情感的作用
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五   汉语的的吟诵法有抒发情感的作用
第一节   从发音原理探讨韵的情感作用
一、四呼
1.今四呼
2. 古时五音四呼
3.平水韵部 四呼分类
二、声调
三、韵部的情感
1).中华新韵
2).十三辙
3).曲韵
4).平水韵
5).小结
第二节  韵部的选择
一、有关韵部的选择的论述
1. “随情选韵,因情变声”
2. 韵的“言外之意”
二、韵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1.靠诗句中感情色彩的词语调动例
2.诗句也是中性的用中性韵的例子
3.韵部所表达的感情与内容的关系
4、用韵的疏或密的作用
5、一韵到底的不同情况
第三节  ang韵的抒情作用
一、先看音乐
二、诗词
1、欢乐
①.热闹场面
②.美景伴悠闲
③.心情好
2、由喜转忧或悲  抑或由忧转喜    表达高亢情怀,或某种情绪的发泄。多用于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写法中。
3、悲愁
4、转韵
三、赋在转韵中ang韵的情感作用
第四节   “十一尤”剖析 为什么多用于忧愁
一、“十一尤”高频字分析
二、尤韵适宜的情感
三、多用于忧愁的发音原理
四、归纳诗中尤韵中性和忧愁的诀窍。
五、举例
1.一是明显是忧愁的:
2.一是隐忧:
3.一是中性的:
4.偶有表欢乐的,但不是大乐,而且没有代表性。
第五节  诗词选调选韵分析例
一、比较阅读  选韵
1. 《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寺壁》
2. 从两首《六州歌头》看选调选韵
3. 两首同类的词,韵抒发情感的分析
4. 柳永《凤栖梧》三首用韵分析
5. 原韵与换韵的比较
6. 三首渔家傲比较
7.《满江红》的风格比较
8. 《钗头凤》
9. 韩翃的《章台柳》和柳氏的《杨柳枝》
10. 几首《忆秦娥》
11. 三首《六州歌头》
12. 贾岛《寻隐者不遇》的改写
13. 随情用韵

二、单篇欣赏韵部  用韵
1.《梦游天姥吟留别》用韵分析
2.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词赏析(教案)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4. 分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用韵
5.《曲江对雨》用韵分析
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7. 从韵分析《赠曹芹圃(雪芹)》的“赊”字解释
8. 选韵实验
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春江花月夜 》
11.《江雪 》
12. 李贺《无题二首(其二)》
13.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14. 李商隐《九日》
15. 李商隐《赠柳》
16.《念奴娇•赤壁怀古》
17.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押韵的本质   押韵,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 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押韵不仅能使诗歌产生铿锵悦耳的音乐效果,还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具有声情作用。不同的韵具有不同的音响,会引起人听觉上不同的感觉,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前言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学的几大原理,其中之一就是语音与语义没有关系。这奠定了一百年来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基础。但由于忽视了中外文化的差异,结果留下了后遗症。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一  汉语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索绪尔认为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以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这种论述符合西方的实际情况,放在西方,索绪尔的理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拿到东方来应用,它则是十足的谬论。
1.文字的意义与发音是有关系的
由于时代久远,字义的变迁,人们只对字形分析声旁与形旁,声旁的研究停止在字的读音上,对发音能够表达字义的形态情感都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不管字义怎样变迁,发音能表达字义的形态情感至今仍然保持着。尤其是在反义词中。
比如  圆的发音,口型是圆形的合口呼,与圆有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口型多是圆的,如圆圜环圈丸碗瓜团转旋卷;扁的发音,口型是扁扁的齐齿呼,如扁片偏。
看反义词的口型区别规律:
a.强大的开放的多半口型大,弱小的收敛的多半口型小:大小、强弱、盛衰、高低、长短、开合、开关、放关、放收、胖瘦、忙闲、张闭、张弛、升降、升落、重轻、深浅、阳阴、粗细、动静、饱饥、朝暮、有无、热冷、干湿;
b.外面的宽松的多半口型大,里面的紧急的多半口型小:慢快、松紧、缓急、散聚、分并、软硬、淡浓、甜苦、笑哭、通堵、外内、外里;
c.褒义词多半口型大,贬义词多半口型小:褒贬、美丑、善恶、正邪、忠奸、爱恨、好坏、友敌、巧拙、雅俗;
d.正面的多半口型大,不正的多半口型小:正歪、正斜、正偏、顺逆、直曲、恩怨、得失、真假、安危;
高矮,虽然第一个韵母都是a,但第二个韵母就一大一小了;
e.也有口型差不多的,大概是一种相对而言的反义,无法利用上面四项的:稀密、行止、对错、主仆、起止、新旧、加减、老少、热冷、存亡、首末、祸福、文武、信疑、彼此、雌雄、买卖;
f. 也有口型不合要求的。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一是古今语音、词义的变迁,二是这组反义词古代可能不是这样的组合,三是虽然是反义,只是相对,却不是相反,有的有中间项,有的有几组反义词,因此口型对它们来说并不特别重要:反正、胜败、藏露、亮暗、厚薄、宽窄、尊卑、难易、警匪;迎送、东西、南北、左右、纵横、是否、古今、始终、咸淡、推拉、问答;盈亏、赢输;
由此可以看出,汉语是有规则的语言,也有无规则的语言,但与西方语言比,则规则更具凸出。

2.组词,与发音有关系
反义可以构成联合结构反义词,上面已谈到,其他的联合结构,如果也有大小区别,也往往能在发音上反映出来,比如有人问我“模范”,那个是外面的,我率尔回答:范。一查,果然是,原因就是範的口型比模大,因此我猜想范是在外的。
    同义词的联合,由于意义一样,口型自然会差不多:张扬  缩小  呼吸  图画  英雄。
3.文字的声旁,与发音有关系
西方以词为主,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以论证的,他们的词由字母组合,多音节,然后约定俗成,所以以约定俗成为主。汉字音和义的结合不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汉字以字为主,单音,最初出现的是象形,因此字就是意义。后来出现会意,是几个象形的组合。后来又有指事,是以象形为主,加上符号的组合。有人说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只作为类别区分用,因此大多数的字与字音与西方差别不大。此说不对,宋朝王圣美提出右声说,说右边的声部很多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戋有小意,金小为钱,贝小为贱,水小为浅。今人称之为同源字,许多形声字的声旁确实是有意义的,这种形声字叫兼形兼义字,说明形声字的出现时,除了选择形,声也是选择有意义的,所以能成为字族,称为同源字。由于时间久远,我们现在渐渐察觉不到,因此误以为形声字与义无关了。
又有人说,就算你说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但后来以合成词为主,词的声音也是多音节了,不就与西方接轨了么?不对,一点都不接轨。确实,合成词也是约定俗成的,但它的约定俗成在于组合规则上,不是西方字母的拼合,而是按文字(语素)的意义进行有规则的组合,于是出现联合结构偏正结构等组合。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二   汉语字词的命名与音有关
汉语名词命名,象声是原则之一。比如鸡鸭鹅猫
汉语名词命名,象形也是原则之一。比如像壁的事物用壁命名:墙壁、石壁、胃壁、肠壁、赤壁。
翻译能遵循这些原则的效果更好。作为一款洗发水的中文译名,“海飞丝”能够瞬间给人一种大海般的清凉感,然而海飞丝的英文名直译成中文名的话就是“头和肩膀”,诗意全无,但是很实在,因为海飞丝主打的功效是去屑,而头皮屑的主要聚焦的地方正是头和肩膀。 Crest直译过来有“山顶”,“顶峰”的意思, 作为牙膏界的领军品牌,出生就带有攀登护齿高峰的决心的斗志。其中文名,当然不能直接翻译成山顶啥的,不然谁会知道是牙膏啊。所以,“佳洁士”中文意思简单明了,最佳的洁净卫士,一眼望去就让大家知道这是干啥的品牌。洗发水Rejoice是高兴; 欢庆的意思,译为飘柔,广告词:“挑战柔顺极限,不断带给人们升极的柔顺体验,这 就是飘柔。 从容面对压力,保持自信优雅的形象,将最美好的自我展示在世界 面前,这就是飘柔。”  
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三   汉语的发音是有情感的
不仅是汉语,现在很多种语言都已被证实语音与语言关系密切。汉语更是自古如此。而西方的语言有的语言没有声调,有的语言一个词中虽然有重音,但没有情感作用。
汉语的声调则是有感情的。
韵脚的感情基调首先表现在口型的张合上,汉语发音有开口呼、闭口呼、合口呼和撮口呼的区别,他们的发音都有情感作用(后面有详细的分析)。
韵脚的感情基调其次表现在汉语四声(古代的平,上,去,入,现代的阴平,阳平,上,去)声调的不同上。据《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这些发音都含有感情色彩,因此在作诗填词的时候要看你的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来选择不同声调的韵字。
      平声:宽平,宜于表达和谐舒缓的思想感情,
      上声:劲厉,宜于表达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
      去声:清涵,宜于表达清新绵邈的思想感情,
      入声:短促,宜于表达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
   比如,去声入声都可用于发誓,但又有所不同,去声用于一般的发誓,入声用于决绝的发誓,原因就在于一个绵邈一个峭拔。
上声“哪”字还在怀疑,可去声“那”字呢,意思就确定啦。上声“好”才说明喜欢,去声“好”呢?情感分量是不是太不相同了。
平声与去声“分量”不同的,如难和难、妍和艳、筵和宴、禁和禁、疼和痛、飘和落。再看同义词,平声“连接”或“联结”,与去声“链接”,分量上有所不同。
与人的生活最最密切相关的吃东西的味觉形成的几个字的声调(根据现在的读音去分析认识),也与情感分量有关。“酸”,阴平声,在缺乏食物而果实尚未成熟或有些变质时,还得将就着吃啊;当然“甜”,那是最好、最喜欢,阳平声的上扬正合适;“苦”,为上声,是表示吃到嘴里有个感知的过程吧,苦到舌根味最浓;“辣”,现在是去声,古诗中入声,快而下降,表示拒绝,一般人受不了。
手的动作“拍”、“打”、“揍”;“拉”“扯”、“拽”、;脚的动作“踩”、“踏”、“踢”等等,也都有“分量”不同的感觉在里面。
   古代诗人早已发觉平上去入的声调变化会对韵部的划分产生巨大的区别作用。的确,即使是韵腹和韵尾相同,声调不同也会给读者完全不同的印象。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阴平阳平的韵,更加洪亮,更适合表达开心、壮阔的情感;相应的上声、去声的音感更加低沉婉转,所以更适合表达郁闷、低沉、压抑的情感。
   古风可用仄声韵,因此对选用上去入声哪种韵部要认真琢磨。可惜今人常常忽视声调的感情抒发功能。

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四   汉语的韵有抒发情感的作用
按索绪尔的语音与语义没有关系,韵便只有构成和谐的音乐美的作用,查《百度》,押韵的主要作用就是这条。
汉人的理论则与之相反。原因就是汉语的发音有情感,汉语的字有情感,汉语的词有情感,因此决定了汉语的韵也是有情感的。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说:诗宜择韵。若秋、舟,平易之类,作家自然出奇;若眸、瓯,粗俗之类,讽诵而无音响;……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
五四后向西方学习,民国时期,有一批语言学家于是站出来,批评上述说法。特意举“阳”韵(ɑng)例,说古人如说说豪放用七阳三江韵,可是一些悲愁的诗也用“阳”韵,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以此证明韵本身并没有情感作用。
有一节课,我把拼音字母表画在黑板上,把韵腹是a 的摆出来:a/ao/ai/an/ang,分析它们的发音情况。
a 嘴巴张开无阻力
ao 嘴巴张开后收拢,有些阻力
ai 嘴巴张开后变扁,阻力比ao大
an 鼻子里也发出音来,产生共鸣。
ang 从喉咙里发出音来,产生共鸣。an的共鸣从鼻子里,有些分散。ang 的共鸣从喉咙里,与a 组合成一股气,因此音量特别洪亮。
由此排出了这组洪亮级的次序:ang /an /a / ao / ai,这个次序就反映了洪亮级的开口呼情感从激昂到慢慢缓和的过程。
问 我要表现大喜大悲的情感转变,该选哪个?
齐声回答:ang。
问 大家明白上节课分析的李白《静夜思》为什么不选最常用表示忧愁的ou,却要选用ang?
答 明白,大喜大悲选ang,是大喜(景美)到大悲(引发的思乡之情)的转换。
问 对。除此还可补充一点,那就是个人风格,“阳”韵开阔,反衬诗人的孤独,而李白的痛苦常常喜欢借豪放来抒发的,因此这个ang韵选择得非常好。
这就解答了李白的《静夜思》为什么也用“阳”韵,以此证明韵本身是有情感色彩的。
今天,西方留下的后遗症还很深。比如填词第一要义是选调择韵,调与韵要一致,才能正确抒发感情。如果你说《满江红》不能用ou韵,你有可能会遭到群攻,说填词要注重选韵是束缚手足,因此说“不能用ou韵”的便是胡说八道。原因就是(百度或搜狗)的押韵作用:“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根本没有说它有情感达意的作用。
西方押韵纯粹为了协调音节,没有什么表情达意的作用,而我们汉诗的押韵与西方不同,不但协调音节,更主要是抒发情感。古人对选韵很重视,从古人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今天由于我们陷于西方朗读氛围中,便成了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猴子。
该醒醒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好诗,用韵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反省啦。
我今年在诗词班讲课,专门强调汉语语音与语义关系非常密切,举出大量的例子,学员们非常信服。当大家能把语音与语义好好结合,诗词能不上一层楼吗?
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五   汉语的的吟诵法有抒发情感的作用

汉语诗词吟诵的时候大部分音都会被拉长、放大,声韵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所以古人都知道使用声韵来表达涵义。为什么有些诗千古流传?除了内容之外,一定是因为这些诗的声韵优美,因为后世传诵这些诗的人,也是吟诵的!搞明白了押韵的道理,就会明白,汉语诗歌的押韵,是大有深意的。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最重视押韵的原因。
现在,因为我们都用西方的朗诵法来诵读古诗,这些开、闭口音的技巧,声韵之美等等,自然都湮没在朗诵的短促口语之中了。
不顾东方的特点,一味的效仿西方的朗读,便失去了自己民族的风格。韵字丢失了抒发情感的作用,于是我们在分析古诗词时,都只会在结构上、构思上、词语上去分析,能从韵字上去分析的几乎无人。我在某论坛说我是本论坛唯一的从韵字上分析的,便遭到大批人的吐槽,或说我不懂诗,或说我狂妄。不知我这是提醒大家,我们把我们的家底子丢得差不多了,必须引起重视,改变诗词的朗读方法,从韵字运用之美去体会古诗词之美,才能挽救诗词被淹没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从发音原理探讨韵的情感作用
一百年来,我们都习惯于从字面上理解和解释诗歌,忽视了声韵的作用。不顾声韵而只讲字义,不但对诗歌的涵义理解不完整,而且还很可能理解错误。
一、四呼
为什么汉语与西方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原因之一就在发音部位的口型上。
   西方的字母,唇、舌、齿、牙、喉变化甚少,发音很简单,汉语则复杂多了。
先看声母。宋代有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可以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诗人选择不同的字母,其所要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喉牙音属于见组、影晓匣喻,这些音从发音特点上来看,都是从口腔后部发出。这一类的音节所要表现的感情比较厚重、深沉、悲壮。齿音属于精组、照组,在现代汉语中有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它们都从舌尖发音,而且在发音时都有气流经过发音部位,造成摩擦。这一类的音节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比较悲凉的意境。舌音属于端组,知组,这一类的音主要是从舌尖中和舌尖后发出的,其所要表现的是比较轻快、活泼、明亮的感情色彩。唇音属于帮组、非组,这一类主要是从双唇和唇齿间发音,其表达的是朦胧、苍凉、浑浊的感情。
再看韵母。声母虽也有感情抒发作用,但在诗中作用不算大,韵母才是重要的。在宋代的韵图中,只有开口合口两呼。洪音和细音。每类又分为一至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称为洪音,反之为细音。洪音响亮,细音纤柔。明清(大约起于明末清初)时根据发音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发音方式,被叫做四呼(与“四等”有别)。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四呼”是把“开口”分为两类——开口和齐齿,“合口”分为两类——合口和撮口。开口洪音称为“开口呼”,开口细音称为“齐齿呼”,合口洪音称为“合口呼”,合口细音称为“撮口呼”。
情感的发挥与口型有关。
冲锋时,你大喊:“同志们冲啊”,不会喊:“同志们冲哟”。我问学员们为什么会这样,学员们马上回答出来,“哟”字声音不响亮,没有号召力。护士上药,伤口有些痛,你会说:“哟。轻点。”如果你说:“啊。轻点。”对方就会说你装模作样,因为你眉头微皱的表情已表现出来不是很痛的。伤口很痛,你就会:“啊,痛呀。”这时你的脸型可能歪曲了,双眉是紧皱的。这也是因为啊和哟对情感发挥是不一样的结果。

1.今四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嘴巴张开的发音方式。开口呼是主要元音为a、o、e而没有韵头的韵母。开口呼的感情外张,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当然不是绝对,由于感情外张,因此大悲也可以用。
比如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大伤心的情感。比如读“扬”(yang)字,嘴巴咧开,发扬这个音的时候可以同时微笑。但是如果你读“鱼”(yu)时,清晰的读出,试试能笑着读不?又如嘴角咧开的读“枝”(zhi),对着镜子看,自己都觉得僵硬。所以开心的感情首选是开口呼。因此“七阳”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激昂的感情。开口呼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愁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
齐齿呼:牙齿对齐的发音方式。齐齿呼是主要元音为i和韵头为i的韵母。i的音节,或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一般表达出来的感情是淡淡的、不温不火的。淡淡的愁,淡淡的喜。愁不会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喜不会喜得“漫卷诗书喜欲狂”。五音中的“徵”音(i)便是这种情感。
合口呼:主要元音是u和韵头为u的韵母。(北大的《现代汉语》说法有所不同,认为o也是合口呼:“……ong和ueng本来是一个韵母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语音系统来说,ong和ueng只是同一个韵母出现在不同条件下,应该根据实际读音归入合口呼。iong的实际读音开头往往带有圆唇成分,归入齐齿或撮口两可。汉语拼音方案根据字母形式归入齐齿呼,如果从语音系统整齐考虑,应该归入撮口呼。”带ong、o的音节,根本笑不出。)合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或表伤感。
撮口呼:凡韵头或韵母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现代汉语中,有4个属于撮口呼的韵母,分别是ü、üe、üan、ün。撮口呼的发音特点是双唇相搓,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所以一般表达的感情很少有开心的。因此撮口呼一般是表达忧愁的感情,ou、iou(iu)也是撮口呼,它的口型越来越小。比如十一尤是撮口呼,如果你这首诗感情是愁的,首选便是十一尤,这样吟唱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和表达的感情就相协调(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开口呼韵母发音时嘴巴张开(aoe);齐齿呼韵母发音时嘴巴张开度极小,上下齿对齐(i);合口呼韵母发音时双唇要合拢,成一小孔(u);撮口呼韵母发音时双唇撮起来并向前突(ü)。
不同的呼,面部表情不同,在舞台上唱的时候,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在吟诵诗词时,不同的呼,面部表情也会不同,这说明韵的确是有情感表达作用的。
合口呼、齐齿呼比较举例:
例曰:“某女大鼓艺人,俊美牙白。一日因事故掉门牙两棵,赴宴去为不露牙,说话发音一律闭口呼,以遮丑。问:贵姓?答: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那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诸如此类回答,都是合口呼音,可以不露齿。
“后来女艺人将门牙修补好,再与人交谈,为露美牙,全部改用齐齿呼音。问曰:贵姓?答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那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钱玄同讲课所用)
都用u时,脸上的表情是露不出笑容的,用i时,脸可露出微笑,更衬出牙之美。
2. 古时五音四呼
古时讲的是五音四呼,与今天的四呼有些差异:
有两说,一说五音实为辅音,四呼为元音。因此“五音”指“唇,牙,齿,舌,喉”。喉音为宫,齿音为商,牙音为角,舌音为徵,唇音为羽。声出于喉为喉音、声出于舌为舌音(又有舌面,舌根舌尖之分),声出于齿为齿音,声出于牙为牙音,声出于唇为唇音。比如“宫”指的是喉音,“商”指的是齿音,“角”指的是牙音,“徽”指的是舌音,“羽”指的是唇音。五音说的是发音的位置,四呼说的是口中气息的控制。
另一说五音与四呼的区别:一个是音,一个是发音的方式。我取此说。
五音:
宫:韵母为 ong的;
商:韵母含有 a\an\ang的;如商:上平:三江、九佳(半)、十三元(半)、十四 寒、十五删, 下平:一先、六麻、七阳、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三讲、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七感、二十八俭去声:三绛、十卦、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二十二祃、二十三漾、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徵:韵母还有i\e的;(i/in/ing/e/en/eng/(三声)ui(半),一半是徵的意思。)
羽:韵母还有 o\u\iu的;( u/iu/ou/ao/o)
角:所有的入声字。
宫音就是一东、二冬,以轻快、轻松的为主题的诗词,宫音,多数是宽洪和稳重,气势比较恢弘,就像钟声,气势很大气。
商音,比较而言它适合写一些比较喜庆一点、快活一点的,比较潇洒、飘逸点的诗词。
角音很短促,都是入声,相当于半拍,所以在写律诗和绝句里,有这么一个要求,整首诗不能太多的用入声字。
徵音,适合平缓一类的诗词。
羽音,在诗词里用得最多的便是羽音,它以悲伤为主题的诗词。比如思念,思乡,闺怨等,又适宜带点欢乐的,所以用得广。六鱼 七虞 悲伤,笑不出声,十一尤 压抑得很,十二侵 微笑 伤感等 中性情感。

“欲知宫,舌居中;欲知商,开口张;欲知角,舌根缩;欲知徵,舌拒齿;欲知羽,口吻聚。” 。
发音由长到短依次为:羽、徵、宫、商、角。
词中要审词牌,审词牌包括很多内容,其中最重要是的一项,是审词里句子中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审出属于“宫商角徵羽”五音里属于哪一种,一首词中那个音占的比例大《同一韵母 占的多》,当然就是主音了。
四呼五音六部(六部与本文关系不大,所以不说),说到五音,便离不开四呼。
四呼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闭口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 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口是张开的。比如 华 扬 商 安 先 等。发音响亮,多用来表达开阔、明朗、有力的情绪。
齐齿呼:顾名思义,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牙齿是对齐的。比如 泥 枝 诗 词 等。
撮口呼 顾名思义 就是口搓起来。像雨 鱼 湖。
闭口呼:所有的入声字均为闭口呼。近体诗都是押平韵,闭口呼基本用不上,可以不用理会。但是在词中照样用得上。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低沉的情绪。
开口谓之开,其用力在喉。齐齿谓之齐,其用力在齿。撮口谓之撮,其用力在唇。合口谓之合,其用力在满口。
开口呼 对应五音之商,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略伤的情感;
齐齿呼 对应五音之徵,带e、i的音节,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
撮口呼 对应五音之宫、羽,带ong、o、u的音节,表伤感,根本笑不出;比如一东、二冬,以轻快、轻松的为主题的诗词,多数是宽洪和稳重,气势比较恢弘,就像钟声,气势很大气。但并不表示欢乐,用于中性(不悲伤,或略为悲伤,笑不出声)。
闭口呼 对应五音之角,入声字。(今无闭口呼,把撮口呼分出撮口呼和合口呼)
“闭口呼”在王骥德的《曲律》中专为收录。按该书所指,有一部分汉语字音韵母后面以辅音m收尾,收音时需将口闭起,使气从鼻出,发双唇鼻音。事实上,《曲律》中也谈到了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共分十九韵部,其中“侵寻”“监咸” “廉纤”三部为闭口字,因为随着当时语音发展变化,吴语中闭口字的m都变作了n,故十九韵部“遂缺其三”发生了“侵亲”同音的现象。然而王骥德、沈璟还是努力保留闭口字的,要求歌者掌握“似开而实闭,似闭似未尝不开”的咬字方法。
每一句的声韵,包括句子的字音和韵字,都在五音之中。
比如陆游的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开口音为主,气象阔大,第三句转闭口音为主,前两句的开阔至此转为深广的忧愤,最后一句又转为开口音,一下子爆发,如高声长呼,尽抒悲愤之意。这就是古诗的起、承、转、合,古诗的第三句的处理往往是最重要的。
选韵也是选音,也是选择你所要表达的情感走向。字音要尽量保持和韵音接近,这就是选韵。
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是有尺度的,有的情感奔放,有的情感压抑。例如同样是哭,啜泣和嚎啕就是悲伤情感的两种不同的表达程度。这种尺度表现在人发声的生理特征上,就是发声时开口度的大小。下面两点是宋雪伟的分析。
1.以小开口度元音为韵腹的韵字在诗歌表情程度中的作用:
在上古、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中,小开口度的元音并不是很多,据现有拟测状况来看,只有i、u两个。《诗经》中的二十九个韵部,只有以为韵腹的韵部,幽部和觉部[uk]。《诗经》中有较多以这样的韵为诗的作品,如《国风·周南·关雎》的前半部分、《邶风·日月》的第二章等等。由于其开口度较小,因此以这种元音为韵腹的字充当韵脚字,其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会比其它元音小。
诗歌用韵的开口度大小,与其所表达的情感程度密切相关。并具有潜在的配合关系。如《周南·关雎》开头八句为:“关关雎鸠[kiu],在河之洲[tjiu],窈窕淑女,君子好逑[qiu]。参差荇菜,左右流[liu]之。窈窕淑女,寤寐求[giu]之。”此八句共五个韵脚字,都属于幽部。以幽部字为韵的韵脚字韵腹的开口度较小,通常用于那些欲言又止、拘谨的情感表达类型。这类小开口度的韵脚字所传达出的韵的声音感与本诗中青年男子想要追求青年女子而又迫于羞涩之感无法毫无遮拦地表明心迹的情感轨迹基本一致,同时也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相一致。该诗的后半部分,接连用了职部、之部、宵部、觉部的韵,这些韵部虽比幽部的开口度大,但依旧属于中开口度的韵。此诗的情感表达程度是经历了一个由拘谨到相对开放的过程的。这与用韵的开口度大小基本保持着相对一致的状态。
以幽部、觉部字为韵的诗篇多属于这种情况,如《周南·汉广》开头两句:“南有乔木,不可休[xiu]思,汉有游女,不可求[giu]思。”这两句诗,以乔木起兴,后又提及游女。并直接点名其“不可求”。虽然这两句诗中很明确地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悲伤之感,但是在表达这种情感方面显得十分的含蓄,情绪显得不是特别强烈。由于“休”、“求”二字在上古开口度不是很大,这样正好适合于该诗在本章节的起兴。在这两句诗歌中,表达情感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到了本章节的后半部就有所不同了,该章接下来连续四句用了阳部的韵,开口度要比幽部大很多。从诗歌内容的角度,后四句写境界宏大的江水,当然与其背后所要传达的感情的抒发程度相一致。境界的宏大背后隐藏着的则是情感表达程度的酣畅淋漓,毫无遮拦。这一点与开头起兴两句也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可以说,后四句的情感表达程度明显加强。由此我们可知,诗歌韵脚字的开口度与其抒情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一类诗作中,诗歌韵脚字的开口度大小的变化,与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程度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
2.大开口度韵腹为韵脚的字,其情感表达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以大开口度元音为韵腹的韵脚字,在《诗经》二十九个韵部中包括:鱼部[a],哥部[ai],铎部[ak],月部[at],盍[ap],阳部[ang],元[an],谈[am]。其中韵腹基本都是以[a]或与[a]接近的元音。
诗歌有情绪,音韵更是有情感的;韵律与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对固定的联系。
因此,在选用韵脚时,不能随意乱用,必须根据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情调去用韵,还有看你的作品所表达的气氛来决定,并不是每一首诗词的韵脚可以随意乱用的。
律诗、绝句用韵的要求过多,而古体诗则更加强调韵为情生,再加之篇幅上的限制较少,使得杜甫在创作古体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用韵上也更加具有倾向性,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脑海中最为适合的韵律,就这一点而言,古体诗更适于探讨杜甫诗歌用韵的选择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
有人在分析杜甫的诗时说,杜甫在表达高亢洪亮的心情时,喜用洪亮级的韵。具体来说包括:东部(东、冬、钟)、江部、真部(真、谆、臻、欣)、文部、魂部(魂、痕、元)、寒部(寒、桓)、删部(删、山)、先部(先、仙)、阳部(唐)、庚部(庚、耕、清、青)、蒸部(蒸、登)、侵部、衔部(衔、凡)、麻(麻、佳)等。前期杜甫深受开元全盛时期的影响,加上自己漫游吴越,身心受到滋养,诗歌风格宏大开阔,所表达的常是自己对于时代、对于未来的一片抱负。所以洪亮级韵用得很多。从以上分析可知,洪亮级韵与诗人所要表达的宏大情感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在感情气势上以坚毅刚强为主,在感情基调上以昂扬向上为宗,但也可以表达悲愤慷慨之词。杜甫运用这一级韵部的韵字,更在修辞之外,强化了自己的感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到了后期,诗人开始遭遇苦难,从旅食京华,无人赏识,到亲历安史之乱,自己所信奉的信仰一夜之间崩塌,眼看着满心的壮志再也没有机会得以实现,悲愤、痛苦充斥诗间。杜甫在表达或绵长缠绵或悲凉严肃的情绪时,常用柔和级的韵。具体来说包括:萧部(萧、宵)、豪部、歌部(歌、戈)、尤部(尤、侯、幽)、泰部(泰、队、代)、药部(药、铎)、陌部(陌、麦、昔、锡)、叶部(叶、怗、洽、狎、业)等。柔和级的韵常常表达一些平和的情感,同时又兼具一种时间绵长之感,所以相对表达高昂情绪的洪亮级韵和表达低沉情绪的细微级韵而言,柔和级韵所表达的情感很难界定。对惨景的描摹,对人物对话的铺陈,此时柔和级韵最为适用。而在笔者统计的以上篇目中,写作于客居草堂中期的作品最多,因为此时杜甫远离战争、身居田园,与邻和睦,是难得的人生和乐时期,但是又无法完全排遣自己内心对于家国、对于未来的担忧,所以不适于使用洪亮级和细微级韵,那柔和级韵成为此时的主导。由此可见,柔和级韵虽然使用相对较少,但是意义重大,作为洪亮级韵和细微级韵之间的一种过渡,仍不可小视。
杜甫在表达低落哀伤的情怀时,会用细微级的韵字。具体来说包括:支部(支、脂、之、微)、鱼部(鱼、虞、模)、齐部、灰部(灰、咍)、缉部、职部(职、德)、祭部(祭、霁)、屋部(屋、沃、烛)、觉部、质部(质、术、栉、物、没、月、曷、末、黠、屑、薛)等。(杜甫例子选自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
而表示悲哀幽怨的大多集中在四支十一尤里,而更多的是在仄韵里。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以说是最好的代表。
4. “i”韵的选用
有写爱情诗,用“i”作韵,有开玩笑说,似乎觉得老鼠“吱吱吱”的叫,戏称“老鼠韵”,没有悲伤,最好少用“i”韵。
i韵,大部分用在伤情、悲伤的时刻。
苏武的《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嫣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晨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但是,凡事无绝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为什么用i?因为i的音节,可表中性的情感。一般表达的感情也是淡淡的。不温不火的。淡淡的愁 ,淡淡的喜,正合“浓妆淡抹总相宜”。


3.平水韵部 四呼分类
(一).撮口呼部
【上平 一东】、【上平 二冬】、【上平 六鱼】、【上平 七虞】、【下平 十一尤】、【上声 一董】、【上声 二肿】、【上声 六语】、【上声 七麌】、【上声 十三阮】、【上声 十七筱】、【上声 二十五有】、【去声 一送】、【去声 二宋】、【去声 六御】、【去声 七遇】、【去声 十一队】、【去声 十八啸】、【去声 二十号】、【去声 二十六宥】
(二).开口呼部
【上平 三江】、【上平 九佳】、【上平 十四寒】、【上平 十五删】、【下平 一先】、【下平 四豪】、【下平 六麻】、【下平 七阳】、【下平 十二侵】、【下平 十三覃】、【下平 十四盐】、【下平 十五咸】、【上声 三讲】、【上声 十四旱】、【上声 十五潸】、【上声 十六铣】、【上声 十八巧】、【上声 十九皓】、【上声 二十一马】、【上声 二十二养】、【上声 二十七感】、【上声 二十八琰】、【上声 二十九稴】、【去声 三绛】、【去声 九泰】、【去声 十卦】、【去声 十四愿】、【去声 十五翰】、【去声 十六谏】、【去声 十七霰】、【去声 二十二祃】、【去声 二十三漾】、【去声 二十八勘】、【去声 二十九艳】、【去声 三十陷】
(三).齐齿呼部
【上平 四支】、【上平 五微】【上平 八齐】、【上平 十灰】【上平 十一真】、【上平 十三元】、【下平 二萧】、【下平 三肴】、【下平 五歌】、【下平 八庚】、【下平 九青】、【下平 十蒸】、【上声 四纸】、【上声 五尾】、【上声 八荠】、【上声 九蟹】、【上声 十贿】、【上声 十一轸】、【上声 十二吻】、【上声 二十三梗】、【上声 二十四迥】、【上声 二十六寝】、【去声 四寘】、【去声 五未】、【去声 八霁】、【去声 十二震】、【去声 十三问】、【去声 二十一个】、【去声 二十四敬】、【去声 二十七沁】
(四).闭口呼部:
【入声 一屋】、【入声 二沃】、【入声 三觉】、【入声 四质】、【入声 五物】、【入声 六月】、【入声 七曷】、【入声 八黠】、【入声 九屑】、【入声 十药】、【入声 十一陌】、【入声 十二锡】、【入声 十三职】、【入声 十四缉】、【入声 十五合】、【入声 十六叶】、【入声 十七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声调
方兢说:“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非音质音位,是用来区别词义的。这的确与西欧(说印欧语系更准确)的语言不同。”
不但开口呼、合口呼、齐口呼、撮口呼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四声也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同的韵部更是有情感差异,这些都与西方不同。只有朗读中的感情重读与拖音等所表达的情感才与西方仿佛。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明朝文人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中名为《分四声法》的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唐代《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清代江永《音学辨徵》说:“平声长空,如击钟鼓;上去入短实,如击木石。” 清朝文学家顾炎武在《音论》一书中简评:“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这些论述均说明四声有各自的曲折变化特点,会刺激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声调会显示不同的情感效果。“上声高呼猛烈强”的说法可能有些问题,上声是曲折音,先下后上的,只不过下少上多,调值高,因此为“上”声。郑张尚芳先生曾指出,人体器官多用上声,如首、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等,最后自称也是“我”。由此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
平声:平声悠长或上扬,平直舒缓,宽平,宜于表达和谐舒缓或甜愉的思想感情;
上声:向下再上转,音调高昂,劲厉,宜于表达委婉、细腻、缠绵、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
去声:下降力度大,哀沉,清涵,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宜于表达清新绵邈坚定立断的思想感情;
入声:入声在古代的声调是高是低,是升是降,尚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入声是短音。短音就像发了一半的音突然被噎住一样,短促铿锵,强念之时表激烈,弱读之时可洽惬。可嗲可悲壮,宜于表达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可以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等比较激烈的情绪。
入声调和入声韵是一回事,从韵母看,有塞音韵尾,以塞音[p]、[k]、[t]收尾。 这些辅音韵尾只作发音的口腔姿势而不完整地将音发出来,这是造成入声短促、不能延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入声的本质。特点是气流突然被截断堵死,短暂的停顿,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带噪音成分,形成一种戛然而止、压迫急促的感觉。从声调上看,有不同于平、上、去三声的特性,特点是短促、低沉。所以,阴声和阳声又叫舒声,入声又叫促声。声调调值、调型直且短,念起来急促低沉,用来押韵,反复回环,单调沉闷,令人不快。因此入声韵适于表现孤寂、抑郁、激愤、悲壮的思想感情。尽管这些情感不只是入声才能表达,但使用入声韵突显了类似情感。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五百字五十个韵,全部是入声韵,入声的短促顿挫之音,把他的悲愤沉痛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岳飞的《满江红》也是押入声韵的词,急促而压抑,把岳飞当时愤懑难当的心情传达得很充分。但是如果按现代汉语念,读一声阴平,则好像岳飞的满腔怒火,至此消歇,化为平静,意思满拧了。
四声又可分平仄两组。平声韵多表现欢快愉悦的情感,仄声韵多表现情激意切的情感,仄声中的,入声字带有塞音韵尾 ,发音“短促急收藏”,最宜表现欲语无泪的悲怅与哀伤。
押韵时,能同时考虑到平仄,就更好。因为平声韵和仄声韵也有色彩的区别,平韵比较明朗,仄声比较阴暗。这样来说表现喜悦、欢快等平声更好,表现忧愁、压抑仄声更好。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说: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在写诗实践中,要具体分析,如愁苦凄切,用去声字,就很有表现力。

普通话与古代略有不同,平分阴阳,没有入声。一声(阴平)是平缓、稳健的,在诗歌中常常运用来抒发一些高亢、激昂、乐观向上的情感;二声(阳平)在诗歌中运用虽然较少,它表达的感情也是积极、向上的,但较之一声来说,感觉稍微弱点;三声(上声)多用于表达轻快、跳跃、灵动、婉转的感情;四声(去声)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对应的情感是清新、跳脱、轻快、活泼的。
1.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杜甫】
2.仲尼即云没,余也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月改。【孟浩然】
3.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
4.怒发冲冠,凭澜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
这四首作品,第一首用的是平声韵,第二首用的是上声韵,第三首用的是去声韵,第四首用的是入声韵,
据【元和韵谱】划分来看,这四首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各有不同,有的平缓,有的清新,有的哀怨,有的激昂,四种感情基调可发现在这些作品里起了作用的是韵脚,韵脚把作品的感情色彩于诗词的本身感情色彩配合的密切无比,读来也是与作品的激绵平缓哀怨有着莫大关系的,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才显得有那种铿锵有力的感觉,也显出了作品的那种所要表达的意思的艺术效果。
《诗经•周南•关雎》。前四句用平声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注意:在这里“之”是个虚词,不参与押韵,所以是“流”和“求”押韵。四句都是平声韵,为什么呢?因为刚看见淑女,相思乍起,美好而纯洁。后面转入声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为什么用入声韵呢?因为没有追求到,所以痛苦了。再下面,转上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为什么呢?因为刚追求到,无限珍爱,所以用上声以示之。最后,转去声韵: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乐”,古音为“yào”,与“芼mào”押韵。为什么用去声韵呢?因为追到手之后该表决心了。去声铿锵有力,所以用去声。为什么不像《上邪》那样用入声表决心呢?因为《上邪》的决心,是决绝,好似有莫大的外界压力;《关雎》的决心,是和谐,是美好的希望,因此用去声不用入声。
有人比较了几段唱词的声调。《陈州放粮》中有段唱词押的是上声韵:
勒马停鞭坐鞍桥,陈州老民听根苗:
种地人,要起早,背粪箕,拾粪好,
泥草堆,压屋爪,多养猪,少玩鸟,
未做活,先吃饱,锄地莫留围根草。
孝父母,敬哥嫂,兄弟手足要和好,
妯娌之间不要吵,邻居和睦少烦恼。
老夫话儿记心梢,一辈到老没仗吵。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专家周武彦先生说,你没看那上声字的标记符号吗?向下后又拐了弯再向上,说明什么?说明“委婉、婉转”哪!这一段是包公劝农民要好好生产劳动的,委婉的上声韵正与关爱农民的情感相适应啊。
《骂鸡》中一段褚老汉劝架的唱段:
二位女客跟我走,我家酒菜就怕不可口,
我打一壶酒,辣椒炒汪藕,
韭菜炒粉条,鸡蛋爆瓜扭,
蚕豆瓣,花生米,萝卜丝,调香油,
这些都是青皮菜,我家园里样样有。
二位请到我家去,我褚三亲自抱壶来斟酒。
同样表现出褚三劝架时的诚恳态度以及语调的委婉,唱起来很有趣味。
淮海戏《催租》中小丑张福来唱的一段[丑调],押的又全是去声韵:
小毛驴,真不坏,
终朝伴我在一块。
它就喜欢给我骑,
我出门就要把它带呀。……
这去声韵,显得明快干练。而淮海戏的去声尾音所含有的上扬意味,以丑角唱出来,又显得那么滑稽有趣。
对于入声,北方人性格豪爽不喜它的两面性,所以在北方语言中入声早已分派到其它三声中去了。但我们要学习和研究古诗词,还就必须懂得入声字,因为在古诗词里,它也是表现情感的一个要素。如岳飞的《满江红》,即使现在朗诵起来也最好能把其中的入声读准一些,不然就减弱了应有的“悲壮”意味,如第一句“怒发冲冠”中的“发”字,如读作现在的平声,就显飘而冲冠力不足了,必须读成下降的重音才能显示将要“冲冠”。不同的声韵在词调之中都是作为情感表现要素而得以充分利用的。
汉语、汉字最为本质的基因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一字一声一意。汉字在形成时,最初是用象形来表意,这一点早已得到公认;那在同时或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到用什么声(韵)来表达意义和情感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当然,句式长短也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句式的长短又是在一字一声一意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声调更是汉语言、汉文字最初形成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叹词“啊”的不同声调即可表现不同意思和情感来感知。
叹词的作用,一是表达感情,指对事物或对方所说的话抒发的某种感情;二是表明态度,指对事物或对方所说的话所持的态度;三是表示意念,指向对方传递的某种信息。直觉反应的现场性和瞬间性,是叹词使用的重要动因,这一点对感叹句以外的其他叹词句类也有效。因为是直觉反应,所以大脑来不及仔细搜词编句,以简短的叹词代替复杂的感叹句,是更自然的选择,这也正是叹词作为替代形式的用武之地。作为独语句的叹词,一般是情感表达的最强音,当情感迸发却不知用何种语言表达时,就用一个叹词,将难以言状的情感表达出来,既字少,又信息量大,给人想象的余地。叹词表达的语气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涉及各方面主题,诸如表示肯定、疑虑、惊讶、喜悦、疼痛、反感、安静、理解、应答等。
叹词“啊”有四种声调, a(第一声):表示惊奇和赞叹,(表赞叹,赞同,感叹或喜悦。)此时也可说“哇(wa第一声)”。a(第二声):表示追问。a(第三声):表示惊疑。a(第四声):第一个意思:表示突然明白(发音较长)。第二个意思:表示应诺(发音较短)。第三个意思:表示赞叹(一般用于朗诵,音较长)。
“啊,下雪了”这句话如果没有上下文,那“啊”的不同声调和语气长短就能表达的意思和不同的心情。读阴平表示惊奇和赞叹,是喜悦的心情,对下雪的期盼一下子释放出来。读阳平表示追问,自己不知道下雪了而问别人,心情可能是无所谓。读上声,表示惊疑,也许对此时的下雪稍微表达下惊讶;也可能是有点不高兴,下雪会延误言者办事的进度。读去声,声音拉长,恍然大悟,原来是下雪了,心情得看说者所处的情景而决定,情感在读“啊”时表情会表现在脸上,音量也有大小的不同。
又如《黄河的主人》中“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学生们在读“啊”时就有不同声调的读法,反映出不同的心情。读上声的说是吃惊或担心,读去声表示非常吃惊,读阳平的说是太意外了。
由此可看出声调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韵部的情感
诗歌韵律即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诗歌的韵律与感情抒发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是说韵一定要起抒发情感的作用,韵还有协调音律加强节奏感的音乐作用。诗中抒发情感是多方面的,修辞、句式、词语、节奏长短都有抒发情感的作用。但是在研究全诗的抒发情感时,韵的抒发情感作用就凸突出来了,而这种重要作用,今人多忽视之。
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也明确阐述了用韵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王骥德以韵部为单位,具体阐述了每个韵部的审美特征。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在用韵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韵的抒发情感作用,不论在哪种韵书中都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1).中华新韵
《中华新韵》也是不同的韵,有不同的表现力,有人分析:
一、麻 a,ia,ua,适宜表现盼望的感情,因为盼望的感情发声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二、波 o,e,uo,适宜表现恐惧的感情,因为恐惧的情感发声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三、皆 ie,üe,适宜表现急迫的感情,因为急迫的情感发声,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四、开 ai,uai,适宜表现欢畅的情感,因为欢畅的情感发声气上声高,口腔放大,气息急出。
五、微 ei,ui,适宜表现冷漠的感情,因为冷漠的情感发声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六、豪 ao,iao,适宜表现痛苦的情感,因为痛苦的情感发声气缓声高,口腔松大,气息急上转下。
七、尤 ou,iu,适宜表现疼爱的感情,因为疼爱的感情发声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八、寒 an,ian,uan,üan,适宜表现喜悦的感情,因为喜悦的感情发声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九、文 en,in,un,ün,适宜表现悲伤的感情,因为悲伤的感情发声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十、唐 ang,iang,uang,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十一、庚 eng,ing,ong,iong,适宜表现沉着的情感,因为沉着的感情气平声稳,口腔放松,气息匀缓。
十二、齐 i,er,ü,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十三、支(-i)(零韵母),适宜表现憎恨的感情,因为憎恨的感情发声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十四、姑 u,适宜表现忧郁的情感,气弱声低,口腔窄小,气息迟缓。
这里的分析分别从某一角度研究,并不全面,也未必准确,但又参考价值。从这儿也可以看出,韵母的发声和那一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发声相似,就适宜表现哪种情感。因此,某种情感有时并不只是用某一韵去押韵就适合表现,有时可能两种韵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十三辙
有人把韵母分成响亮级,柔和级和细微级。
因此十三辙可以分为三级〔十八韵可以类推〕:
洪亮级:发花辙、江阳辙、言前辙、人辰辙、中东辙;
柔和级:怀来辙、波梭辙、遥条辙、尤求辙;
细微级:灰堆辙、乜斜辙、衣欺辙、姑苏辙。
从理论上讲,洪亮级相当于大调式,具有较明朗的色彩;柔和级以及细微级相当于小调式,具有较柔和的色彩,而细微级色彩更加灰暗。
从辙韵的感情色彩上看,各道辙口的功能有所不同,可归纳为: 1、热烈、火爆、雄壮、激昂型:江洋、中东、言前、人辰、发花; 2、平和、从容、温柔、婉约型:摇条、怀来、梭波、油求; 3、严肃、抑郁、悲凉、凄苦型:一七、乜斜、姑苏、灰堆; 4、风趣、幽默、诙谐、俏皮型:两道小辙。
对于选韵,总的来看,要灵活,要以生活为参照。人情绪激昂的时候,声音高亢;情绪低落的时候,声音低微。
1、发花辙:a、ua、ia发音属洪亮级,可以表现雄壮豪迈的情感。
2、梭波辙:e、o、uo适宜表现平静的心情,或低落的情绪,以及宁静的氛围。
3、乜斜辙:ê(指ye中的韵母e)、ie、üe发音低沉细弱,可以表现低沉压抑、懦弱胆小等。
4、衣期辙:i、ü、er、-i(指zi、zhi等中的韵母i)     说明 1.ü是撮口呼,适宜表现悲伤抑郁的感情。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正是用了这个韵。  2.-i(指zi、zhi等中的i)适宜表现悲婉凄切的感情。3.i发声细弱,适宜表现哀伤等情感。
5、姑苏辙:u发音低弱呜咽,比较沉着,属收口韵,适宜委婉抒情。
6、怀来辙:ai、uai该韵发音柔和,适宜表现柔情蜜意,缠绵眷恋之情。
7、灰堆辙:ei、ui 发音低柔,适宜表现平和温情的情感。
8、遥迢辙:ao、iao发音圆柔,适宜表现深情厚谊。
9、由求辙:ou、iu悠长柔和,适宜表现舒畅的心情,绵长的情感。
10、言前辙:an、ian、uan、üan声音有力,适宜表现劲健刚毅的情感。
11、人辰辙:en、un、in、ün声音适中,适宜表现心平气和、沉着从容的情感。
12、江阳辙:ang、iang、uang---声响极洪亮,适宜表现慷慨激昂,情绪激动的情感。
13、中东辙:eng、ing、ong、iong发声雄浑,鼻音较重,可以变现浑厚的情感,或悲壮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3).曲韵
王骥德在《曲律·杂论三十九下》指出:“凡曲之调声各不同,已备载前十七宫调下。至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耕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齐、微相之弱,鱼、摸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杂人声,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盐、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他对韵的描述,已经细化到了每一个韵部。除了注意到“各韵为声亦各不同”之外,他又从审美的角度对各韵部之字加以分析。如认为具有“洪”、“响”、“和”等特征的十二个韵部的字是“韵之最美听者”,“侵、寻、盐、咸、廉、纤”等韵部的字“勿多用可也”。都是对不同“韵”的发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审美特征的关注。同时,“韵”已经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4).平水韵
平水韵用得最广,最久,人们对平水韵情感抒发作用的经验也最丰富。
1.有人对上平声的十五部进行了较细的分析: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五微蕴藉,六鱼幽咽,七虞细贴,八齐整洁,九佳舒展,十灰潇洒,十一真严肃(凝重),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十五删隽妙,一先雅秀,二萧飘逸,三肴灵俏,四豪超脱,五歌端庄,六麻豪放(放纵),七阳宏亮,八庚清厉,九青深远,十蒸清淡,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十三覃(读作“潭”)萧瑟,十四盐谦恬,十五咸通变。
2.因此三十平声韵,各有性格,有的还有双重性格,可以分组归纳:
麻韵,喜悦快乐-----a;凡佳、咍韵的韵语,又都有悲哀的情感——ia、a ;
阳江一先等韵,豪放、激昂,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七阳韵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ang/iang;
尤韵,阔远深沉----iou;这个韵比较悠长、低回、幽怨,是很抒情的一个韵,凡尤、侯韵的韵语,都似乎含有千般愁怨,无法申诉的意味似的,通常用于那些欲言又止、拘谨的情感表达类型,比较适合伤感悲苦的内容,最适用于忧愁的诗——ou;
支思微齐等韵,其特点是喑哑,也就是不响,比较适合的是“萎而不振”。隐微、细腻,四支韵多以写感怀为题。-----i/ei;凡微、灰韵的韵语,都含有气馁抑郁的情思——ei、ui;押四支的通常较伤感。
先寒删覃盐咸等韵(十三元半,以元为列,十四寒、 十五删、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一先),发出的声音谓最响,适合比较中性的内容,或者属于拗怒的情感。悠扬、稳重----an/ian;凡寒、桓韵的韵语,又都含有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适用于独自伤情的诗。如果是抒发心中的拗怒,选择这个韵是比较适合的。——uan、an;
萧肴豪等韵,流利飘荡-----iao/ao;凡萧、肴、豪韵的韵语,都含有轻佻妖娆之意——ao;
鱼虞等韵,含蓄、缠绵、深微、深情----ü;凡鱼、虞、模韵的韵语,还含有日暮途穷、极端失意的情感。——u、uo
东冬等韵,发出的声音相对厚重,比较宽平、浑厚、镇静,听到后感觉底气比较足,适合表达庄重的感情,一般不适合表达那种个人的小家子情怀。心情带有愤怒的时候,也较多选一东、二冬。---ong;写雄浑适合的音就是选宫音,有人说在五音中,宫音属于皇家专用,不无道理。因为它适合的内容是大气的。
真文侵等韵,平稳、沉静----en/in;凡真、文、魂韵的韵语,都含有深沉、迟缓、苦闷、怨恨的情调——en;
凡庚、青、蒸韵的韵语,多是和感情有关的,都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又有相当理智的情愫,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九青,适合表达淡淡的哀愁感情,或深远或理智。——eng、ing;八庚、九青其特点是清劲,适合抒写个人情怀激壮的内容。

3.有人把平仄一起归纳:
东董韵宽洪,江讲韵爽朗,支纸韵缜密,鱼语韵幽咽,佳蟹韵开展,真珍韵凝重,元阮韵清新,萧飘洒,歌韵端庄,麻马韵放纵,更梗韵振历,尤有韵盘旋,寝侵韵沈静,覃感韵萧瑟,屋沃韵突兀,觉药韵活泼,质术韵急鄹,月韵跳脱,合盖韵顿落,此乃韵步之别也。
4.对入声韵的归纳:
屋沃韵突兀,觉药韵活泼,质术韵急鄹,月韵跳脱,合盖韵顿落,此乃韵步之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5).小结
按拼音韵母表顺序归纳
u、e韵显苦暗,a、o韵显甜亮,齐齿i韵处中央。
1.a/ia/ua   “a”的发音,嘴巴张大,舌位最低,舌身后部微微隆起。口腔打开,嘴形展开,舌面放平,舌面中部微凹,舌根压低保持气流通畅,舌尖自然抵住下齿背;提颧肌保持兴奋状态,打牙关使后口腔打开,挺软腭关闭鼻腔通路,松下巴以免过度紧张致使肌肉用力不均衡;气流冲击声带,声带颤动,所有发音部位的肌肉均衡紧张,发出“啊”音。由于音量大,无阻力,所以常用于喜悦快乐的情感。a、ua、ia发音属洪亮级,①可以表现雄壮豪迈的情感。②也适宜表现盼望的感情,因为盼望的感情发声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③很伤心时,情感也是爆发性的,所以也可用它。
2.o,uo   发“o”这个音时,嘴巴圆圆,舌身略向后缩,舌身后部稍微隆起。①适宜表现平静的心情,以及宁静的氛围。②由于嘴巴是圆的,所以脸上挂不住笑容,可以表示伤感,或低落的情绪,③也适宜表现惧恐的感情,因为惧恐的情感发声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3.e,ie,üe,er   发“e”这个音时,嘴巴扁扁,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e①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②适宜表现平静的心情,以及宁静的氛围,或低落的情绪。③还适宜表现恐惧的感情。
ie 发音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 ê,口腔半开,气流不中断。ie中的e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üe 发音时,由ü开始然后向ê滑动,口型由圆到扁(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e也念ê。
①ie,üe,适宜表现急迫的感情,因为急迫的情感发声,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②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ê(指ye中的韵母e)、ie、üe发音低沉细弱,可以表现低沉压抑、懦弱胆小等。
er   发音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舌位居中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尖卷起来对着硬腭,两个字母同时发音,就成了er。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4.i  发“i”这个音时,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①i韵适合平缓一类的诗词,在诗词里用得最多,i发声细弱,多是以悲伤为主题的诗词,适宜表现哀伤等情感。比如思念,思乡,闺怨等,②又适宜带点欢乐的,所以用得广。③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5. -i(指zi、zhi等中的韵母i)①适宜表现悲婉凄切的感情。②适宜表现憎恨的感情,因为憎恨的感情发声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6.u    发“u”这个音时,嘴巴尖尖,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①u发音低弱呜咽,比较沉着,属收口韵,适宜委婉抒情。②适宜表现忧郁的情感,气弱声低,口腔窄小,气息迟缓。
7.ü    发“ü”这个音时,发音与i基本相同,舌尖抵住下齿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①缠绵、深微,适宜表现悲伤失意抑郁的感情。②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8.ai,uai    ai 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气流不中断,读音轻短。
ai,uai,①适宜表现欢畅的情感,因为欢畅的情感发声气上声高,口腔放大,气息急出。②该韵发音柔和,适宜表现柔情蜜意,缠绵眷恋之情。
9.ei,uei   ei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气流不中断,嘴角向两边展开。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
ui:发音时,u的发音轻短,然后滑向ei,嘴形由圆到扁。
ei,ui,①适宜表现冷漠的感情,因为冷漠的情感发声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②ei、ui 发音低柔, 隐微、细腻,适宜表现平和温情的情感。③适宜气馁抑郁的情思。
10.ao,iao   ao先发a,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ao,iao,①发音圆柔,流利飘荡,适宜表现深情厚谊。②含有轻佻妖娆之意;③适宜表现痛苦的情感,因为痛苦的情感发声气缓声高,口腔松大,气息急上转下。
11. ou,iu    ou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向ou滑动,口型由扁到圆,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尤”韵(iu)由三个元音构成,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合拢,自然有悠长、悠远、思悠悠恨悠悠义。
①适宜表现疼爱的感情,因为疼爱的感情发声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②悠长柔和,适宜表现舒畅的心情,绵长的情感。表达颂扬、赞美和抒发感情题材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感到优雅、恬适、清新可喜和心旷神怡。③尤阔远深沉,似乎含有著千般愁怨,无法申诉的意味似的,最适用于忧愁的诗。
12.an,ian,uan,üan    an(前鼻韵母)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逐渐抬起,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发出n的音。由于共鸣是口腔与鼻腔的合力,比ang是口腔与喉咙的合力要小,所以洪亮级别比ang差些。
an,①声音有力,适宜表现劲健、刚毅、激昂、雄壮感情的情感。②适宜表现喜悦的感情,因为喜悦的感情发声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③an、ian适宜表现悠扬、稳重;④ uan、an有时又含有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适用于独自伤情的诗,与a、ang一样,很伤心时,情感也是爆发性的,所以也可用它。 
13.en,in,uen,ün   
en(前鼻韵母)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发音时,先发e的音,然后舌面抬高,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in:发音时,先发i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面渐至硬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un:发音时,先发u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牙床,接着发n的音,气流从鼻腔泄出。
ün:发音时,先发ü的音,然后舌头上抬,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泄出,发n的音。
en,in,un,ün,①声音适中,平稳、沉静,适宜表现心平气和、沉着从容的情感。②也适宜表现悲伤的感情,含有苦闷、深沉、怨恨的情调,因为悲伤的感情发声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14.ang,iang,uang    ang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①由于a大张嘴巴,又加上ng的共鸣,所以是最洪亮的的音,因此比较而言它适合写一些比较喜庆一点、快活一点的,比较潇洒、飘逸点的诗词。②也适宜表现慷慨激昂、豪放,情绪激动的情感。③也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15.eng,ing,ueng
eng: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气流从鼻腔泄出,共鸣成声。
ing:发音时,先发i,舌尖向下,触下齿龈,舌头向后缩,舌根隆起至软腭,鼻腔共鸣成声。
适宜表现沉着的情感,因为沉着的感情气平声稳,口腔放松,气息匀缓。都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又有相当理智的情愫。
16.ong,iong   ong先发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舌面隆起,嘴唇拢圆,气流从鼻腔出来共鸣成声。由于共鸣,所以发声浑厚雄亮,鼻音较重,显得宽洪和稳重,气势比较恢弘,就像钟声,气势很大气。①适宜表现沉着、镇静的情感,因为沉着的感情气平声稳,口腔放松,气息匀缓。②气平声稳,也适宜轻快、轻松的为主题的诗词。③表现浑厚的情感,或悲壮等。
韵部可分为洪亮的、柔和的和细微的三种。ang、an、ong、eng、a,发音比较洪亮。洪亮级的韵,具体来说包括:东部、江部、真部、文部、魂部、寒部、删部、先部、阳部、庚部、蒸部、侵部、衔部、麻等。ai、ei、ao、o 发音比较柔和。柔和级的韵,具体来说包括:萧部、豪部、歌部、尤部、泰部、药部、陌部、叶部等。。i、u、ü、ie音响比较细微。细微级的韵字。具体来说包括:支部、鱼部、齐部、灰部、缉部、职部、祭部、屋部、觉部、质部等。
洪亮级的韵常常抒发豪壮、昂扬、欢快、热烈、奔放的感情。
柔和级的韵常常表达一些平和的情感,同时又兼具一种时间绵长之感,所以相对表达高昂情绪的洪亮级韵和表达低沉情绪的细微级韵而言,柔和级韵所表达的情感很难界定。对惨景的描摹,对人物对话的铺陈,柔和级韵最为适用。
细微级的韵常常倾吐优美、温柔、轻松、低沉、哀痛的情怀。
韵的抒发情感作用不是孤立的,它要与其他因素相结合。为什么有的韵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呢?一是一类韵辙能体现不同的情感特征,正是得力于常见高频字的典范作用,再加上历代名作的反复积淀,因而凸显了该韵的典型风格。二是多数韵部抒发的情感不是单一的,它要与句中词语、句式、修辞相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抒发。三是韵部的情感抒发与句式的长短安排,韵的疏密安排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韵部的选择
一、有关韵部的选择的论述
1. “随情选韵,因情变声”
沈国华《论诗歌音韵与情感表达》说“总体而言,音韵涉及声、韵、调三个部分,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是韵(押韵)和调(平仄协调)。” 声调定好后,便要斟酌韵部的选择了。
袁枚《随园诗话》说:“欲作好诗,先选好韵。”所谓“好韵”,即选择与诗情相切的音韵,也就是根据诗词作品表情达意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韵脚,做到情声相谐、以声传情。
张中行先生说:“就押韵的格律要求说,韵字是关键字。”他认识到“不同的韵还可以唤起不同的情调。例如读杜甫《后出塞》‘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旧属下平声二萧韵)我们会感到苍凉豪放。读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旧属上平声五微韵)我们会感到凄清惆怅。这美的声音和深的意境,都是散体难于表现出来的。”
近代词曲家王易在《词曲史·构律篇》中总结词韵的经验时说道:“韵与文情关系至切,平韵和畅,上去韵缠绵,入韵迫切,此四声之别也。东董宽洪,江讲爽朗,支纸缜密,鱼语幽咽,佳蟹开展,真轸凝重,元阮清新,萧筱飘洒,歌哿端庄,麻马放纵,庚梗振厉,尤有盘旋,侵寝沉静,覃感萧瑟,屋沃突兀,觉药活泼,质术急骤,勿月跳脱,合盍顿落,此韵部之别也。此虽未必切定,然韵切者情亦相近,其大较可审辨得之。”其“韵切者情亦相近”便指出韵与情的关系密切。
今人陈少松先生对各韵进行了概略分析,看法与王易差不多。认为东冬等韵,宽平、浑厚、镇静;真文侵等韵,平稳、沉静;支微齐等韵,隐微、细腻;先寒删覃盐咸等韵,悠扬、稳重;鱼虞等韵,缠绵、深微;歌韵郁结难吐;萧肴豪等韵,流利飘荡;尤韵,阔远深沉;阳江等韵,豪放、激昂;麻韵,喜悦快乐;等等。
宋雪伟《试析古典诗歌用韵与情感表达之关系》说:“用韵多被视为形式层面,但它在诗词文学内容表现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用韵对诗词文学情感表达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韵的发音特征上,一般来说,开口度越大,表达情感的程度就越强烈;开口度就越小,表达情感的程度就相对弱一些。”
修辞学家郑颐寿先生对洪细理论作了改进,在《论诗歌音韵与情感表达》中提到“随情选韵,因情变声”理论的运用。他认为应“随情选韵,因情变声”,“根据声音响亮程度的不同,韵部可分为洪亮的、柔和的和细微的三种。ang、an、ong、eng、a,发音比较洪亮。ai、ei、ao、o 发音比较柔和。i、u、ü、ie音响比较细微。”
2. 韵的“言外之意”
清人周济说: “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 韵感慨。各有声响,莫草草乱用。”就把不同音响的韵对于接受者所起的不同心理效果揭示了出来,说明不同的韵是与人们的不同感情相联系着的。
折斐翡《杜甫古体诗用韵与情感的关系》说:“洪韵开口大,适于表达高亢的情绪,细韵则与之相反,而且韵平上去入的变化会在句中引起诗歌情绪的起伏,再加上韵的疏密和换韵,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丰富多变,自然流畅。”
张中行先生认为 “……声音与情调有关系。如七阳与五微相比,七阳显得豪放开朗,五微显得委婉沉郁,如果要情意恰好是委婉沉郁的,那就宜于选用窄韵的五微而不用宽韵的阳。”,其中,“五微”就属于柔和级的“ei”韵。
张中行先生说:“有些字,如六麻的家、花、斜,五微的衣、归、飞,十二文的云 、裙 、君,十五删的山 、关 、还,像是与诗的情意有较密切的关系,作诗常常要用,也好用,因而选韵, 虽然不是宽韵,也有相当多的被选用的机会。”
薛生明在《诗词与写作》中说:
“选韵要依据作品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来决定韵脚的响度级别。一般来说表达激昂、雄壮感情的作品最好选用宏亮级。如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中选用了宏亮级的‘寒’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读起来感情奔放,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表达颂扬、赞美和抒发感情题材的作品,最好选用柔和级。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就选取了柔和级的‘尤求’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读起来让人感到优雅、恬适、清新可喜和心旷神怡。”
“表达悲苦、深沉感情的作品最好选用细微级。如李白的《忆秦娥》一词,就选用了细微级的‘皆’韵:‘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读起来让人感到在西风残照里凭吊历史的悲凉之声,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诗词是用来吟唱的。韵的声音意义和诗的字面意义相结合,会给诗歌带来无限的意义空间,是为“言外之意”。
有人分析道:通过分析韵部和诗的内容的感情,不难发现,一般开心的感情多用商。七阳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激昂的感情。发“扬”这个音的时候可以同时微笑,嘴巴可以咧开。十一尤一般是表达忧愁的感情。十一尤是撮口呼,这样吟唱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和表达的感情就相协调。如此才能更有感染力。如果你忧愁的时候,吟唱时候面部表情却像“扬”那样咧开的,那就会给人很别扭的感觉。“徵”是齐齿呼,读“徵”的字时牙齿是对齐的,不如“扬”那样子嘴巴咧开。你读“鱼”的时候,能笑着读么?所以一般徵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淡淡的愁。不像十一尤那样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不是人们死性的规定,而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所以在写诗的时候,如果你这首感情是愁的,首选便是十一尤。八庚九青的韵字,也多是和感情有关的。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
搞明白了押韵的道理,就会明白,汉语诗歌的押韵,是大有深意的。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最重视押韵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韵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有人说,不论是开口呼齐齿呼,也不论是哪一个韵部,都有有喜有愁的韵字,怎能说选择韵部便一定有利于感情的抒发呢?
对。任何一个韵部,都存在有喜有愁的韵字,表面看起来似乎选择韵部与感情的抒发挂不上钩。尤其在当今西洋式的朗诵读法中,很难找到韵部与感情的抒发内在关系。
因此,前提是要从吟诵中去找感觉。
从感情的角度,一个韵部的字可以分做三类,一是欢欣高昂的,一是忧伤低沉的,更多的是中性的。
因此韵字的选择有下面几组组合:
1.欢乐的诗词,押韵字选择欢欣高昂的,抒发出来的感情当然也是欢欣高昂的。
2.低沉的诗词,押韵字选择忧伤低沉的,抒发出来的感情当然也是忧伤低沉的。
3.欢乐的诗词,押韵字选择一两个有欢欣高昂含义的字当领军,余下的选用同韵部中性的,在领军的率领下,抒发出来的感情理所当然是欢欣高昂的。
4. 低沉的诗词,押韵字选择一两个忧伤低沉的当领军,余下的选用同韵部中性的,在领军的率领下,抒发出来的感情理所当然是忧伤低沉的。
以上估计大家都能接受。但有人会提出。许多诗词的韵字都是中性的,那它们用什么方法去抒发情感?这个问题提的好,而且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靠诗句中含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调动,中性的韵字读时不由自主地向感情方向倾斜。
2.如果诗句中也没有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句子似乎都是情感中性的,哪怎么办?这时选择韵部更显得重要,由于不同的韵部有抒发不同情感的作用,比如开口呼的a就能显出心情舒畅,合口呼的ou多有忧愁味。那么你确定了韵部,这些中性的韵字单独看似乎没有什么抒发情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集体迸发,情感就奔涌而出。这就犹如唱歌,合唱与独唱就不是一个味。
下面具体用例子来说明:
1.靠诗句中感情色彩的词语调动例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词语是忧伤低沉的:“辛苦遭逢”“寥落”“破碎”“身世浮沉”“惶恐”“零丁”。景物也是凄凉的:“风飘絮”“雨打萍”。情绪也是低沉的:“说惶恐”“叹零丁”。情感是凄凉的,但又不悲观丧气,因为面对困境,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选择了齐齿呼的韵,齐齿呼一般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不温不火的。凡庚、青、蒸韵的韵语,都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又有相当理智的情愫。“经星萍丁青”,全部是中性的韵字,却被诗句词语的情感调动起来,表现出了有理智的深沉的淡淡的哀愁。如果你找一些阳韵江韵看看,用朗读法也许不感到有什么妨碍,用吟诵法读,就会感到不对劲。这首诗而且在非押韵句的尾字上也下了功夫,不用开口呼的仄声字,而是用合口呼和齐口呼,对押韵的感情抒发进行了配合。

2.诗句也是中性的用中性韵的例子
杨万里《闲居初夏睡起二绝句(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是首写景诗。韩理洲在《名家读宋元明清诗》(西渡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中理解说:此诗首两句写景清新传神,特色鲜明,可谓高手妙笔。写青梅,紧扣其特质——“味酸”。着一“留”字,其碧翠之色、酸汁欲滴之状,本已十分显豁。然诗人仍嫌不足,复以味觉强化,“软齿牙”三字,实是“望梅止渴”的妙用。“留”、“软”两动词,以十二分笔力浓化青梅之酸,感人至深。第二句写芭蕉亦然。为突出其碧翠之色,“与窗纱”三字很生动,亦合乎画理。鲜亮之色具有辐射性,静心观之,可觉其色逐渐扩张,故云绿色上窗。有人解此句,以为芭蕉绿色反照在纱窗之上,虽合乎情理,似未得诚斋以画理入诗深味。三四句写诗人睡起神情,但亦紧扣初夏风光“日长”、柳花飞舞,不可移入春、秋、冬,亦不可移入仲夏、季夏。写童孩戏捉柳花,人与景关联,轻灵自然,化死板刻画及神态描述为生活风情,诗趣盎然。韩理洲认为这首诗仅仅只是首写诗人闲情童趣的诗。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每个单独句子来看,都是很平常的,情感琢磨不出来,比如梅子酸,喜欢者是欢,怕酸者则愁眉。“芭蕉分绿与窗纱”你可以说是无聊的观看院内景,也可说津津有味的赏景。“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你可以说闲得无聊,也可以说无聊时看到儿童玩感到有趣。因此从韵字情感抒发分析看就显得重要了。作者选用开口呼的韵。开口呼一般嘴巴张得开,什么时候嘴巴装得开?一是笑二是哭,这里只能选择前者了。开口呼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因此此诗表达的闲来无事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开心心情。

再看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句子单独看全部是中性的。韵字光霜乡也都是中性的。从内容上看,霜字是全是诗的关键。霜对月是比喻,共性是白与冷。霜对乡是联想,霜之清冷易令孤独在他乡的的人怀念故乡。
怀念故乡的感情一般较凄清,八庚九青,比较适合,尤其是九青。为什么却选用七阳呢。七阳韵是开口呼,是韵中最开阔的。阳江等韵,最适合豪放、激昂的感情,岂不是与此诗情感不一致吗?
下面是我与学员们的对话。
问  用光字写月亮,太一般了,改用清、移、辉、匀,是不是比它更生动?
答(讨论了一阵后)是。(分析各字的作用省略)
问  我们已经讲过韵字选用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此诗情感是怎样的?
答  凄清。
问  那么清、移、辉、匀,与光比,哪种韵更适宜凄清?
答  清、移、辉、匀更适宜。
问  现在问题出来了。李白这么会写诗的人怎么乱用韵部呢?而且ang韵母的字除了押韵的三个,还有床、上、望,共6个之多。
答   ???
问  你们用朗读的方法多读几遍,看能发现问题么?
答   (读后)没有任何发现。
问  你们改用吟诵法,尽量拖音,清、移、辉、匀、光,分别改换用进去,多读几遍,发现有什么不同的请各自回答。
答  光字放得开,其他的放不开。
答  光字心情很舒畅。
答  分析时我们感到清、移、辉、匀的确比光更生动,但吟诵后感到不是这么回事。
问  不错不错,读出味道来了。下面继续吟诵,只读光字句,体会一下光字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
答  (读后)景很开阔,情很舒畅。
问  大家真不简单,味道读出来啦。世界开阔,月光多而亮,孤独的一个坐在那儿,越显得自己渺小,对吧?又开阔又静谧,孤独之意便会油然产生。这就是用光的好处。先写好景好心情,但这种好心情被霜的联想破坏了,于是下面转入凄清的心情。
答  又是好心情,又是凄清的心情,都用七阳韵不是矛盾吗?
问  提得好。我们说七阳韵多豪放、激昂的感情,符合第一句。但我们在讲韵部时说过每个韵部都有悲欢中性三种,只是某种多常用的问题。请翻笔记,看看开口呼和七阳还有什么作用?
答  “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略伤的情感。”“开口呼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愁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明白了,后面表达了对故乡不是一般的想念,而是非常非常的想念。
问  ok。讲课结束,下面大家全诗吟诵,把这种感情宣泄出来。为了把这种感情更好地表达,告诉你们一个小诀窍。光字心情好,ang中a长ng短,声音放出去,开朗的感觉。霜、乡,则a短ng长,即后鼻音拉长,显得压抑。
再用苏轼的ang印证一下: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极冈。”奇怪的是,其用韵为洪音而非细音,效果却倍增凄凉。这似有悖于洪细之论。究其原因在于它表现的并非女性的哀伤, 而是男性的悲。正如唐圭璋所评“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作者选用 “茫 、忘 、凉 、霜 、乡 ”等韵字表达无法抑制的悲坳和老泪纵横的苍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旦触到痛处,便是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号陶痛哭的开金裂石之声。所以,在这里选用的偏偏是“ang”韵。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此之谓“悲慨”所谓洪音、大音,发于自然,形于天籁。一般说来,抒发豪壮、昂扬、欢快、热烈、奔放的感情,宜用比较洪亮的韵,但悲至极,真情郁勃,便也会用洪亮级的韵。婉约派“悲慨”爱用尤韵、支微齐等韵,豪放派却用洪亮级的韵来表示“悲慨”,这在用韵上也显示出流派风格。

3.韵部所表达的感情与内容的关系
为什么唐诗三百首里,涉及感情的作品,多数喜欢都押八庚和九青呢?为什么不押别的韵部?如沈佺期《杂诗》杜甫《月夜忆舍弟》李白《送友人》。当然也有押四支的,但押四支的通常较伤感。
不仅我们要守韵律,而且压韵与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古人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作品涉及情感的时候,他们直接就选这些韵部的字压;其中,九青较多;其次有成、心部;说情,就用情部的韵;相对于其他韵部而言,更容易表达清楚。
以前一位老师,仔细看过《唐诗三百首》,其中心情中等的,一点不悲的,约只有不超过两首压九青韵。据此总结出:
1、唐人写作品,与感情有关时、不开心时,这个韵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包括李白、杜甫在内。
2、作品内容多为别离,不是兄弟,就是朋友,要不就是挂念。因此我们在压韵的时候,也可以象唐人这样简单些,不必要那么复杂。
相对容易的韵,当然也是相对正确的韵。这和韵字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按照自己所选定的内容,可以很简单直接选择一个韵来压;就象前人所做的那样,简单,多半也是最合理的。
不止诗有选韵的讲究。词更是如此。每个词牌都有各自特定的表达情感。如果这个词牌的内容要求是表达开心的 你却表达成了悲伤的,那么这便是失腔。如果你选的韵和你表达的感情相冲突了就是落韵。网络上很多拿起词牌不审直接就填的比比皆是。因为五音的不同,唱的时候就有了抑扬顿挫,古人创作词谱,就按照唱起来流畅,听起来舒服,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发明一个词谱。
因此在对今后作诗填词者来说韵脚不是乱用的,特别是在填词中你的思想,你的词意义皆和韵脚有着莫大关系,在用韵上和选韵上必须斟酌。
词学家龙榆生认为作词选韵与心情有关,他引用明代散曲理论家王骥德说法,说:《中原音韵》这十九部韵的不同性质:
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齐微”之弱,“鱼模”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入声,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监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
          ——《方诸馆曲律》卷三《杂论》第三十九上
选韵,就是写一首诗,要选用某个韵部的字作韵脚。选韵是创作诗歌种很要紧的事情,韵选的好,写起来顺达,念起来好听。这是个很具体,很重要,颇具个性的问题。今人多以为填词要选韵,写诗似乎选韵不大重要,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每写一首诗都要在一个韵部中选一些字作韵脚。对于选韵,总的来看,要灵活,要以生活为参照。情感抒发的选韵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从所要表达的感情出发选韵。有的字发音响亮高亢,如“麻”、“豪”、“寒”、“唐”,比较适合写感情激昂奔放的诗词;有的字发音轻微低沉,如“波”、“皆”、“儿”、“微”、“姑”、“鱼”,比较适合写凄苦悲凉的诗词;其它韵部发声适中,对写不同感情的诗词有广泛适用性。
二是转韵,在随情用韵的手法中,除了韵脚的声调配合诗词的情感及把握韵步与诗词的情调相应关系外,诗词作者还会运用转韵来增强诗词的声调美,例如:“桂水通百越,徧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襄王梦行雨,才子嫡长沙。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孟浩然在全诗中先用入声韵月韵,继而用平声麻韵,接着用去声韵,最后用平声尤韵。这些韵脚的转换,都是与诗情气氛变化相配的。开首二句写水和运行,而日韵正有跳脱之意,接下是写思家,诗情较为开阔,用去声最合适了,整体的看来,全部的诗韵都恰到好处地为所要表达的感情服务,充分显示了韵与情婉转相生之妙。这首诗,句句用韵因而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苦痛心情这中过韵脚的疏或密来加强情感的变化起伏,轻重缓急的方法正是作者随情用韵的艺术匠心体现。
汉语诗律的平仄互递和换韵,正是要在同中求异,使旋律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因此应该站在全篇诗歌的高度研究换韵,即更应该重视句调对于全诗的影响,而不仅仅着眼于诗歌韵调的局部音乐效果。总之,换韵表现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 ”,可体现出音乐效果,更深意义则是情感性的。它要为内容的表达和结构层次的调整服务,可借此表现不同阶段的事件,或构建诗词的框架。
三是韵脚的疏或密。有时作者借韵脚的疏或密来加强所表达的感情气氛,例如: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鹤南祥。
4、用韵的疏或密的作用
有时作者借韵脚的疏或密来加强所表达的感情气氛,例如: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 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柏梁体,句句用韵,音节过促,声情比较迫促,一气旋折而下,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一般说来,句句协韵的,也是韵位过密的,适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隔句押韵,则转入缓和。隔句协韵,也就是韵位均调的,适宜表达低徊掩抑的凄婉情调。
平仄韵递换,一般跟着感情的起伏变化为推移。
以词为例
有上下阕四换韵,两句一换(掷韵),平仄递转的,就是在“辘轳交往”的调声原则上发展而来。例如《菩萨蛮》:菩萨蛮的韵位安排,整体上看,相当匀称,但两句一转,句句押韵,便表现为繁音促节,先短叹而后长吁。虽然也可用它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而疾徐缓急间的波澜起伏,基调上还是一致的。
  和《菩萨蛮》的韵位安排大体相近的还有《虞美人》,也是平仄互换,两句一转。
又有上下阕平仄韵互换,前紧促而后转舒徐的,当以《清平乐》为最好的范例:上半阕全用仄韵,句句协韵,显示情调紧张;下半阕转平,第三句并改仄收,隔句一协,就显得音节和缓,转作曼声,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还有全阕句句押韵,例用平韵,而于换头处插入两个仄声短韵,借以加强激越凄怨气氛的,例如《乌夜啼》(又名《相见欢》)。
又有全词韵位安排显得异常匀称,但在上下阕的结句换上一个同部仄声韵的,也有加强气氛的作用,例如《西江月》。
长调的韵位安排,由于篇幅愈长,须得铺张排比,有利于开阖变化的格局,那韵位疏密对表情的关系,就更显得重要,也更复杂得多。一般说来,凡是属于音节谐婉的调子,大多数是隔句一协或三句一协,而三句成一片段的格局,又多是用一个单句,一个对句组成。


5、一韵到底的不同情况
一、用平声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啊,那相思的愁绪呀就如同汴河里的水顺流直下,这就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效果。可三字句的叠用以及长短句的配合,又可显示心情是不平静的。
二、用仄声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主席一韵到底全是去声,比范仲淹的还有上声其间,更显得气势豪放、慷慨悲壮!一个三字句的加入,更显出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心情激荡的。而毛主席另一首《渔家傲》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全用入声韵,是不是更感到“逼”、“急”呀?
三、一韵到底而在换头处稍有变化的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沙 柳亚子
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哪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下片换头处稍有变化,是作者觉得不要太过单调而做的变通处理,但总体上三个七字句的连用,似乎把七绝中的转句都拿掉了,所以显得非常的平顺,适宜抒发闲适安逸平和的内容。
四、一韵到底但有一转句的
如果“摊破”后加了一个三字句,那就大大的不同了!这又是句式长短句配合的作用。【摊破浣溪沙】让人想到锣鼓说唱“三句半”,就因为有了最后的三字句,而显得滑稽逗笑了。再看加了一个三字句以后,原来的第三句最后平声改为仄声字了,总体上呈现起承转合四句,又像是从绝句改造而来的。正因为有了一个转句就显得有所变化,顺畅中有些起伏了。
五、一韵到底中带有同一字的“福堂体”
阮郎归 黄庭坚
(效福堂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雕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花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这并不是词调格律所要求的,而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而做出的“文字游戏”。稍加分析就知道黄庭坚是在逗趣的,不这样不足以“有情趣”。而这一技法就被新编淮海戏《豆腐宴》里一段唱词所运用:
小老汉,豆腐麻,麻烦来了全身麻,
没了主张头皮麻,四肢无力手脚麻,
砸了大宴我心儿麻,遭人耻笑脸发麻,
筋也麻,肉也麻,这也麻,那也麻,
乱遭遭成了一团麻。
——风趣幽默,要的就是这喜剧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ang韵的抒情作用
开口呼,顾名思义,嘴巴张开的发音方式。开口呼是指韵腹主要元音为a的韵母。ang、iang、uang属于开口呼。声响极洪亮,洪亮级韵部不仅在表达内容上适合用于高亢类情感的作品,而且在情感表达的强度上,更适合那种“无所阻碍”的表达方式。开口呼的感情外张,因此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适宜表现豪放慷慨激昂,情绪激动的情感,大喜、豪放、激昂,形成了悠扬的旋律,亲切、悠然,读起来有一种意味深长的味道。当然不是绝对,也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悲愤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是“志思蓄愤”“吟咏情性”的文学作品最为惯用的。
你看那些优秀诗词,大多是诗人把内心的真情实感毫无阻碍地通过诗词表达出来的结果,而洪亮级别的韵更适合于这样的情感。因此,作家在“吟咏性情”之时,势必会有意无意地对洪亮级别的韵情有独钟。
ang在平水韵中为“三江”和“七阳”。宋本《广韵》为下平十阳(三等合口ĭwaŋ/yang/uang)上平四江(二等開口ɔŋ/rung/iang/uang )下平聲十一唐(一等合口uɑŋ/uang/uang)。
ang在运用中一般有四种情况,一是全首欢快的(最多),二是全首悲伤的(较少),三是由欢转悲的,四是转韵中,放在后面,情绪转激昂向上;放在前面的则情绪由激昂向低沉。
一、先看音乐
音乐中韵母ang属鼻音字,但比“中东”辙音位靠前。ang韵是开口韵,可是又不如中东韵的共鸣大,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内敛的力量。比较婉转,有一点金属音的感觉。“昂”音口形略显宽大,位置稍后,遇到甩腔时可适当加入“啊”音给以音色上的调节。

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点评  这首采取转韵,前面用ao,ao韵流利飘荡,唱出了夕阳下微山湖的美。“马”字落韵。下面平仄混韵用ang,显示出铁道游击队好买的英雄气概。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啊 啊。
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 啊。
洪湖水呀长呀嘛长又长啊,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啊。
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
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 啊。
点评  这是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虽然“深”字落韵,但全曲平仄共用了9个ang,前一部分自豪的歌颂洪湖,后一部分深情地赞颂党的恩情。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点评  这首采取an、ang,都是开口韵,交错使用,以ang韵为主,韵律上既有变化,又有主旋律。情感与《洪湖赤卫队》一样,自豪自信,热爱祖国,向往新生活。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象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那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点评  这首也是平仄混押,先平后仄,旋律悠扬、亲切,抒发对爱情的渴望。

春风送我回故乡
太阳红,太阳亮,春风送我回故乡。
青山绿水,多宽广,张开双臂飞凤凰!
凌云志,心里藏,要叫穷山变富乡。
我是新式庄稼汉,新歌新曲新人唱,
我是新式庄稼汉,新歌新曲新人唱!
点评  这是文革中的一首歌曲,出现在知青上山下乡之前,唱出了回乡知青立志当“新式庄稼汉”,誓叫“穷山变富乡”的豪情壮志。这首采取平仄混韵方法。我下放时唱这首歌,把“新式”改为“新时代”,更能显出豪情。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点评  这首平仄混押,与“床前明月光”写法一样,前面写故乡美好风光,是欢欣的。然后由“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转入极大地悲愤中。多数人唱这首歌都是自始至终的凄凉。现在根据用韵经验,你会发现不应该这样唱,前面几句应该抒情,感情饱满悠扬的唱,“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开始放缓,慢慢低沉,“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之后才是悲愤迸发。
歌谱如果用男女合唱的方式,更能体现这种情感。先女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男再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女再唱“九一八”。男再重复唱“九一八”。

做棉衣  冼星海于1938年
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
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
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

秋风起秋风凉,千百战士上前方,
千百战士上前方,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
打胜仗!打胜仗!中华民族放光芒!

秋风起秋风凉,多少英雄守四方,
多少英雄守四方,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杀东洋!
杀东洋!杀东洋!把它赶下鸭绿江!

秋风起秋风凉,雁门关内雪万丈,
爱国男儿举刀枪,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守国防!
守国防!守国防!明早会师黑龙江!

秋风起秋风凉,平型关外云飞扬,
平型关外云飞扬,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夺沈阳!
夺沈阳!夺沈阳!中华民族快解放!快解放!
点评  这是抗战中经常唱的歌曲,也是平仄混押,句句押韵(属于柏梁体),反复重叠,有诗经反复重叠的味道,每段只改变少数几句语言,唱出了根据地的妇女对胜利的信心和希望。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锵锵。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锵锵。
点评  这首与“床前明月光”写法一样,前面写凤阳是个好地方,是欢欣的。然后由“自从出了朱皇帝” 转入辛酸的倾诉中。

你打锣,我打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别的歌儿咱也不会唱,单单唱支凤阳歌。
凤阳歌呀 呓哟哎咳哟 得儿隆咚飘一飘,
得儿隆咚飘一飘,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又得儿飘,飘飘又一飘。
飘飘又一飘。

穷人命,真正苦,穷媳妇嫁了个苦丈夫。
有钱的丈夫做官又做府,穷人的丈夫只能打花鼓。
打花鼓呀 呓哟哎咳哟 得儿隆咚飘一飘,
得儿隆咚飘一飘,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又得儿飘,,飘飘又一飘。
飘飘又一飘。
                  
穷人命,真正薄,穷丈夫讨了个苦老婆。
有钱的老婆高楼上坐,穷人的老婆只能打小锣。
打小锣呀 呓哟哎咳哟 得儿隆咚飘一飘,
得儿隆咚飘一飘,得儿飘,得儿飘,
得儿飘得儿飘又得儿飘,飘飘又一飘。
飘飘又一飘。
点评   第一段用e韵,第二段用u韵,第三段用o韵。第一段可以合唱,口型较大,活泼明朗,卖唱时可以吸引听众。第二段可由女的唱,合口韵表达悲苦。第三段男的唱,也是合口韵表达悲苦。可见这首民歌的用韵用得很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诗词
1、欢乐
①.热闹场面
         除夜   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分析:这是写过年的欢欣。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分析:众人送行的热闹场景。

②.美景伴悠闲
乐城白鹤寺   沈佺期  
  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
  海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树接前山暗,溪承瀑水凉。
  无言谪居远,清净得空王。
分析:这是赞颂白鹤寺,景美而幽静,虽谪居心情也清净了。所以用ang。

宿湖边山寺  顾况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分析:羡慕老禅师神仙似的修禅生活。

春日上方即事  王维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分析:在春天美景中心情愉悦悠闲的念经辟谷。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孟浩然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分析:夏天悠闲的心情。

阙题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青辉照衣裳。
【注释】:昚:同“慎”。
分析:春天悠闲自在的读书游乐时光。

对酒春园作    王勃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境,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越年光。
分析:这是写喝酒赏景的趣味。

③.心情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分析:ang,七阳韵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七阳韵部宏亮,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阳江等韵,豪放、激昂。杜甫其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所以此诗表现大喜若狂的情感。
我曾做过改韵比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顿如倾。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似惊。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京。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城向洛城。
分析:ing、eng,八庚九青的韵字,多是和感情有关的,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凡庚、青、蒸韵的韵语,都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淡淡的喜,似乎又有相当理智的情愫。八庚,沉着。
这里当然不是哀愁,却是很压抑的很沉着很理智的淡淡的喜。比较一下,当然不如ang的大喜若狂好。

洛中送人还江东  储光羲
  洛城春雨霁,相送下江乡。
  树绿天津道,山明伊水阳。
  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
  直望清波里,喂余落日光。
分析:雨后夕阳中送客的好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分析: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人虽老,犹有冯唐持节,不辱使命的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分析:待嫁的女子思春心切,对风流俊逸的公子一见钟情的画面,表达了少女内心对公子的充满爱慕之意、对嫁与其之心的神思向往。用ang 韵抒发心中的渴望。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分析:此词有人分析为送别的凄凉。而我根据用韵,得出完全不同的分析,如此醉人的秋景中,目送江中片帆和征鸿,不由思忆起远在潇湘的情景。用ang表达景美引起作者的深思,充满深情地回忆也是兰红波碧的潇湘。

一剪梅   南宋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分析:这一年,贾似道当权朝内,推行所谓“经界推排法”,在江南之地大摊税收,百姓苦不堪言。南宋王朝对内加紧压榨人民,对外则一味屈辱求和。醴                              
陵士人这首词即是这一历史概况的反映。 全词先写宰相、臣僚、太守的“经量”。随之对之发出质问,围绕“经量”,刻画了南宋官场的一种比较深刻的形象。 全词故意选用ang,用轻松的嘲讽口吻,写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由喜转忧或悲  抑或由忧转喜    表达高亢情怀,或某种情绪的发泄。多用于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写法中。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分析: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心情。诗里含有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刘邦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军队的协同作战。这些军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分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第一句明亮的月色,用ang韵表达这种明媚景色,第二句由霜的错觉引发思乡之情,情感抒发转入凄清。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因为“江”韵开阔,反衬诗人的孤独,而李白的痛苦向来是借豪放来抒发的。

无题二首(其二)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分析:使用“洪亮级”韵部中的韵字作为韵脚的作品,这些韵字在作品中通常具有两大功能。第一,就是在情感表达程度上能够酣畅淋漓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达到诗作与情志的统一;第二,就是在情感表达性质上,表现高亢类的情怀。在义山的律诗中,表达高亢情怀的诗作并不多。在使用“洪亮级”韵部中的字作为韵脚的时候,义山的律诗更多的是用它们传达一种畅通无阻的精神状态。本诗是义山诗作中最为难解的诸多“无题诗”中的一首。诗歌虽多写女子柔情,但明显有自我身世的慨叹寄寓其中。整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写出了诗人的虚幻与无奈,表现了他的执着追求。该诗用了下平声十阳与下平声十一唐两个洪亮级韵部的字作为韵脚,酣畅淋漓地表达出作者的无奈与执着的情感。
全诗以“堂”“长”“郎”“香”“狂”为韵脚。其中,“堂”“郎”为一等韵,“长”“香”“狂”为三等韵。一等韵与三等韵的配合,形成了五个韵脚之间的情绪表达的舒缓平衡。可以说,阳、唐两个洪亮级韵部的字在这里的组合, 并没有起到“大风起兮云飞扬”之类的高亢情怀,而是在表达情感的程度上实现了它们的另一种功能,就是在表达情感程度上的流畅与自然。“本无郎”“谁教桂叶香”“未妨惆怅是清狂”是无奈的尽情发泄。

小重山 端午   元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分析:前四句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下面写作者的独自惆怅,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以“空惆怅”慨叹作结。

宫怨  唐  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分析: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这是写境,又不单纯是写境。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融为一。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先扬后抑,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气氛。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这里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此诗用形象对比手法,押韵也照样起到有强烈反衬作用,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雨中花慢   宋代  刘褒
缥蒂缃枝,玉叶翡英,百梢争赴春忙。正雨后、蜂黏落絮,燕扑晴香。
遗策谁家荡子,唾花何处新妆。想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
春愁如海,客思翻空,带围只看东阳。更那堪、玉笙度曲,翠羽传觞。
红泪不胜闺怨,白云应老他乡。梦回羁枕,风惊庭树,月在西厢。
分析:雨后春景无限好,可惜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写法与《静夜思》一样由美好转入凄凉,所以用ang韵来抒发这种变化。

彩云归   柳永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分析:暮天霁色如晴画,无限风光,却被羌管凄凉音乐破坏。所以用ang韵来抒发这种变化。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3、悲愁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分析:此诗以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三千丈白发领起,抒发了因惊现白发而引起的心里上的极大震撼。极度夸张却真实地宣泄了内心的烦愁,用ang韵正好可抒发这种情感。

      寻庐山崔徵君   丘为
  日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
  虚弃浮生者,相逢益自伤。
分析:一般的评论是:描写了诗人被访隐士的清净,对比出自己在尘世虚度岁月的无谓。诗中运用了烘托等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是虚度人生者,渴望自己与崔征君相见的复杂情怀,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但我不这么认为,用ang韵者句中用暖性词语,则诗是欣欣向荣的,用冷性词语则是凄凉的,不像i韵可以是淡淡的。此诗“静、寒、深、冷、偏”都冷冰冰的,不可能是对隐士清净的羡慕,而是感到隐士生活枯燥无聊,自己则是在尘世虚度岁月,二者何其相似,因此相见更加自伤。所以此诗自始至终都是凄凉的。

      送蔡侍御赴上都   刘长卿
  迟迟立驷马,久客恋潇湘。
  明日谁同路,新年独到乡。
  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
  秦地看春色,南枝不可忘。
分析:全诗是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

顾朝阳 相和歌辞   王昭君
  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
  一去边城路,何情更化妆。
  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
  妾死非关命,只缘愁断肠。
分析:人生发生了逆转,不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来的闲情对镜弄妆?全诗凄凄凉凉。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分析:缘起于离别的幽恨,所以把眉毛故意画成了山峰的模样。到了下片,“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歌女想起了往事,叹息着年华飞逝,更加感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情感越到后面越伤情。用ang正适合这种一泻千里的抒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析: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第一句话“十年生死两茫茫”包含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与悲伤,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分析: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一片萧疏,于是有了宋玉一样的悲凉。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分析: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

凉夜检理旧书感赋    清•黄文琛
少时不愿轻去乡,读书愿罄家所藏。
间从邻好乞善本,手钞夜阑镫烛光。
亦知力索乏真味,不解癖嗜长忽忙。
丹黄纷藉染十指,签帙散乱堆满床。
乙科误人再奔走,浮云改变家业荒。
饥来驱我苦无暇,安能捆载随轻装。
远函复报遭水厄,败垣毁室同悲伤。
阳侯岂其爱文字,如此豪夺真猖狂。
河北归来迫冬尽,蒸暴镇压收流亡。
频年浮踪今暂息,十仅其一充行囊。
今夕何夕幸无扰,检书未竟心彷徨。
旧墨过眼了不识,惊回断梦春茫茫。
人生诵读亦有命,何殊金紫登朝行。
百不如人恃有此,叠经催折成老苍。
素缣欲动林风静,净风横斜窗月凉。
呼名肃拜酹杯酒,长思鉴我非相忘。
分析:少时好读书,购书甚多,不想一生颠簸,藏书十仅其一,检书未竟心彷徨。所以用ang 韵尽情抒发藏书被毁的悲伤。

李夫人赋    汉武帝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分析:汉武帝是西汉唯一一位有辞赋作品传世的皇帝,有赋两篇,另一篇赋则未知何指。他的《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赋的开山鼻祖。以浓墨重彩的手法,真实而多层面地传达了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无尽悲哀。正文主要通过幻想与追忆,抒发对亡妃李夫人的绵绵伤痛。李夫人身处墓中凄惨境况的想象。在此,武帝不写自己如何伤怀李夫人的早逝,而是写李夫人的亡魂在墓室中为思念自己而心伤,这种进一层的写法,想象大胆奇特,倍加抒发了武帝的无尽哀伤。再以眼前秋景抒心中哀情,再次传达出对爱妃早逝的伤痛。在这种伤悼的心理引导下,作者想象其灵魂脱离肉体,去寻找李夫人的踪迹,见到了“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的李夫人。如此神奇想象,如梦似幻,足见汉武帝对李夫人思念之刻骨铭心。由冥冥想象,转入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由对往日的追忆,又回到眼前似梦非梦的幻境中。在此番幻境中,李夫人的身影是“忽迁化而不反”,或“哀裴回以踌躇”。以李夫人灵魂的不忍离去来表达作者对夫人灵魂归来的强烈期盼。然人死不能复生,武帝最终在李夫人灵魂“荒忽而辞去”、“屑兮不见”的幻境中,再次回到眼前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思若流波,怛兮在心”,无限伤痛,如流水连绵不绝。
由于ang韵适用于大悲大喜的转换,所以作者选用了ang韵,大部分是凄凉情感的ang,但最后部分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部分则是欢乐的ang。由于ang韵的情感完成了转换,因此最后换yin韵表示悲伤,再用乱辞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4、转韵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分析:《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一开始情景就很漂亮,非常适合画一幅画。苍、霜、方、长、央,都是江洋韵。全段使用江洋韵的ang韵,产生了非常美的诗歌韵律。有种希望和追求在其中。
《蒹葭》留下了最完美的古典情感,没有哀怨,没有愤怒,只是淡淡的。这一定是一个水边的族群,喜欢水的悠长,用了很多水来形容感情。所以改用齐齿呼的韵。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这便是由ang 转i的妙处。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一般的评论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一篇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期,最古老最详尽的描述西周农奴们全年辛勤劳动过程和贫穷生活情况的叙事长诗。”
但我通过用韵的分析,却有些不同的看法。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13.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的第一章用i韵,写出劳作的艰辛。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畯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
但我还读出女奴们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情,所以她们爱好明媚的春光,与公子同归(做妾)也不是很反感,只是淡淡的忧愁,给公子做衣裳心情并不悲伤,也许得到公子的宠爱吧,所以用开口呼的韵。
456段才是描写奴隶们的痛苦生活,春酒献给奴隶主,日夜建造宫室,却只能“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所以用合口呼的韵。
最后一段“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写的是奴隶主们欢乐的宴会情景,所以又用上开口呼的韵。

赠白马王彪    曹植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已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分析:这首,可算得在五言诗里头别出生面,开后来杜工部一路。前18句用ang,开头四句写从京都返回封国的喜悦,然后抒发处境坎坷的悲愁和瞻恋的矛盾,登高冈,再转用撮口呼,心情低沉到极点,然后揽辔止踟蹰,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听天由命吧,所以转为齐口呼,心情渐渐地平静下来。
唐朝前的转韵没有固定的格式,唐朝古风喜欢用四句三韵的形式。词里面转韵的形式非常丰富,如
一、一韵为主间押它韵的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换头处间押两个仄声韵,加上句式的变化,比一韵到底的多了一些激动程度。
二、先押仄声后改平声韵的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变换可弥补句式整齐的缺憾。
三、上片句句押仄韵,下片转为平声韵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上片仄声韵,下片平声韵,像是音乐上来了个“转调”,表现力更为丰富了。而从内容安排章法布局上也给作者多了一些选择,比如上片写总体,下片可分述;上片可刚些,下片可柔些等等。
还可以再举出一些,比如还有同部平仄韵通押的等。说到这里可以小结一下了,顺口溜为:
平声韵欢愉、上声韵委婉、去声韵坚定、入声韵可嗲可悲壮;u、e韵显苦暗,a、o韵显甜亮,齐齿i韵处中央;连续用韵情顺畅,多换韵脚显激荡;要想效果更突出,杂言句式配短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赋在转韵中ang韵的情感作用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翡翠协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肠。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眇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注:《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
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分析:转韵形式为aabbbbcbcbcbbbbbbccccbdddddddd——。开头用撮口呼表示对失宠的怜惜,然后用齐口呼深沉地倾诉失宠的盼望、怨恨、苦闷的复杂心情。然后用合口呼表达伤感,接着大量的开口呼,梦想皇上驾幸的欢乐、感激与难忘。口型由小慢慢放大,中间多处交错用韵,表达那种复杂情感的纠结,最后像决口的洪水一样酣畅的泄出。怪不得武帝听完后对阿娇又回心转意了。
  
迷迭香赋    魏•曹植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雕于严霜。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去枝叶而持御兮,入绡縠之雾裳。
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迷迭香,原产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远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从迷迭香的花和叶子中能提取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剂和迷迭香精油。“佩之香浸入肌体,闻者迷恋不能去,故曰迷迭香”。在三国时代有很多人种植过迷迭香,曹丕曾经说自己“种迷迭虞中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就现存的古籍来看,除了子建的《迷迭香赋》外,曹丕、王粲、应玚、陈琳等人都曾写过歌颂迷迭香的赋文。迷迭香被定义为爱情、忠贞和友谊的象征,而它的花语则是回忆,拭去回忆的忧伤。用它泡澡,古代人相信它可以加强记忆力。
注释   西都:西域。  速实:很快的结出果实。 丽昆仑句:花色比昆仑山的灵芝花更美丽。   英芝:开花的灵芝。   遂幽杀句:将果实晒干,以增其芳香之气。   绡縠:泛指丝织品。  绡:生丝织成的薄纱。  縠:轻纱。 舒光:香气散发得遥远、广阔。   光,远而广也。
分析:转韵形式为aaababbb。前面用齐口呼韵平铺直写,情感较淡,转用开口呼,浓浓的赞颂其不畏严霜、凛冽芳香。“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实际是与屈原一样暗抒情怀。换韵使情感由淡转浓。

娱宾赋  魏•曹植
感夏日之炎景兮,游曲观之清凉。
遂衎宾而高会兮,丹帏晔以四张。
办中厨之丰膳兮,作齐郑之妍倡。
文人骋其妙说兮,飞轻翰而成章。
谈在昔之清风兮,总贤圣之纪纲。
欣公子之高义兮,德芬芳其若兰。
扬仁恩于白屋兮,逾周公之弃餐。
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
分析:后三个为一个韵部,兰餐在《平水韵》十四寒中,甘在十三覃中。但那时用的不是平水韵。用韵形式是aaaaabbb。两个韵部都是开口呼,因此都是欢畅悠扬的情感,换韵只是为了不单调和内容的描写。
                        
愁霖赋     魏•曹植
迎朔风而爰迈兮,雨微微而逮行。
悼朝阳之隐曜兮,怨北辰之潜精。
车结辙以盘桓兮,马踯躅以悲鸣。
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于天皇。
瞻沈云之泱漭兮,哀吾愿之不将。
分析:用韵形式是aaabb。前面用齐口呼,表现哀愁但不失理智,后面改用开口呼,开始激动起来,情感更加强烈了。这里可以体会到换韵可使情感发生变化。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 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
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 ,开浩荡之奇言。
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像其势,髣髴其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
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塊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然後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巖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鼇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 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暘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分析:庄子写大鹏的目的,是说其与小小的斥鷃本无高下之分,庄子也未以大鹏自喻;李白则不然,他是以大鹏自比,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大鹏赋》继承了庄、屈浪漫主义手法及杨、马、班、张排比铺陈的文风,开始形成李白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把它按韵重新分段,好像一共用了八个韵部。倒数第二段用ang韵,也是全赋用的最多的韵,作者心头汹涌澎湃,所以后面便用上了开口呼,越来越强烈的表达豪情逸致。
连续用韵情顺畅,多换韵脚显激荡;要想效果更突出,杂言句式配短长。长句长于叙述,短句长于激情,长短句相配合更能表现曲折、复杂、激动之声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十一尤”剖析 为什么多用于忧愁
一、“十一尤”高频字分析
韵中,押“ou ”韵的有下平声“十一尤”、上声“二十五有”及去声“二十六宥”韵,现以下平声“十一尤”韵试作说明。对ou韵字进行清查户口,检查它们的出身情况。
1.中性的名词    旒骝榴刘牛侯喉猴矛州裘鸥头钩沟楸蚯绸篝篌鍪酋瓯辀帱阄瘤硫蝼髅虬娄琉疣邹兜鸠驺油丘邱俦畴筹球蜉蝣浏骰偻眸沤[水泡,名词] 瓿优周陬貅彪-----这些名词一般本身不含感情色彩,多数与离愁没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跟人跑的喽啰兵,与抒发情感无直接关系,因此可以不必研究它们。
2.与忧愁有关的   尤忧愁惆踌猷瘳
3.与离愁有关的   邮流游留修羞酬柔囚求浮犹幽纠啾投泅收休稠仇雠谋勾攸悠(悠悠)缪[绸缪] 呦
4.与离愁多少有关的名词   秋洲舟楼
5.中性的动词形容词   遒讴由抽搜牟侔偷咻庥湫啁飕抠诌搂欧掊揉蹂抔不[与有韵“否”通]-----这些词中,只有“遒”倾向于向上的。其他的起协助有感情色彩的韵字。
该韵中之关键字虽众,从这五类可见,中性名词和动词占大多数,但高频字并不多,常作韵字的有 “忧、流、留、游、悠、秋、州、洲、舟、愁、休、楼、幽”等,历史的积淀,当然与高频字有关,那么这些高频字为什么不用去表达欢乐呢?
“忧”、“愁”(直言愁情)、“楼”(登楼望远,去国怀乡)、“舟”(古时远处的交通工具)、“洲”(多为码头,送别之地)、“留”(依依不舍)、“秋”(秋风无情,秋雨如泪)、“休”(情事完结,徒留感伤)、“流”(挽留不住,自然流逝)、“悠悠”(思绪绵长)、“走”(“留”之反意)、“游”(丈夫宦游)。其词意可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均能表现“忧愁、罢了、秋意、远行、离别”等意。这些代表字从不同角度涵盖了“忧伤”、“优美”风格的方方面面。高频字的组合倾向忧愁,所以便形成习惯。直接表示欢乐的韵字几乎没有,能表示忧愁离忧的不但有动词形容词,甚至还有名词参与。
二、尤韵适宜的情感
①适宜表现疼爱的感情,因为疼爱的感情发声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②悠长柔和,适宜表现舒畅的心情,绵长的情感。表达颂扬、赞美和抒发感情题材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感到优雅、恬适、清新可喜和心旷神怡。③尤阔远深沉,似乎含有著千般愁怨,无法申诉的意味似的,最适用于忧愁的诗。
三、多用于忧愁的发音原理
ou,iu    ou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向ou滑动,口型由扁到圆,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从发音原理上来分析,o的口型是圆的,没有a的音量大,然后嘴型缩小为u,音量进一步缩小,这种收敛形口型在脸上是露不出笑容的。
ou韵因此要不情感是中性的,要不就是忧愁的。所以,说ou韵多用于忧愁是正确的。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个别例外大概是难免的。
顺便谈谈楼字。
古人用楼做韵的多与忧愁有关,表示欢乐的,我还真的没有读到过。为什么呢?也是历史的沉淀原因。
今天高楼大厦多,气魄雄伟。古时候的楼则多是小楼,像鹳雀楼这样的高楼极少。小楼或闺楼,或在深院中,或在花园中,楼都不高,望不远,看到的不是层楼锁深院,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所以不能与今天的高楼大厦相比。住闺楼的都是深闺小姐,锁在深闺,楼上远望,抒发的都是忧愁。习惯使然,楼于是与忧愁为伴。即使是《登鹳雀楼》也没表达欢乐,而是一种感叹。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句中看不到一点兴奋,是一种客观的描写,中性的情感。今人借用才把它化作积极向上的句子。
用于忧愁的“楼”例子很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梦江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瓈舟,酣宴五城十二楼。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却驾白凤骖斑虬,下与麻姑戏玄洲。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宋•陆游《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十五年来锦岸游,未曾行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满眼利名浑信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月醉红楼。(唐末宋初•孙光宪《浣溪沙其十九》)
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元•顾阿瑛《水调歌头天香词》)
四、归纳诗中尤韵中性和忧愁的诀窍。
1.诗句皆中性,这些韵字组合有种潜意识的导向与爆发,情感多为忧。
2.诗句多阴性,这些韵字组合的情感为忧。
3.诗句皆阳性,这些韵字组合的情感为中性。如《登鹳雀楼》。
4.诗句有阳性,也有阴性的,情感是忧是中性得看诗句阳阴的安排情况来决定。
韵在一般绘景叙事的诗中,抒发情感的作用可能不显,在哲理、说明为主的诗中韵几乎没有抒发情感的作用。但我们知道,诗词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就是它们是言志言情的,尤其是词。因此在抒情较浓的诗中,不管是借物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韵的抒发情感作用就会显得特别突出。今人受西方朗读的影响,不从这方面去考虑,久而久之,便以为谈韵的抒发情感作用是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举例
例子俯拾皆是:
1.一是明显是忧愁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用的是“尤”韵(iou),一看韵就可知道是一首思悠悠、恨悠悠的诗。可是在中间,有两句换用了入声韵:“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很多人朗诵到这里,都是豪迈痛快的,其实这恰是整首诗最压抑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这正是对比,对比于古人的豪情和功业,我却碌碌无为,因此古人越豪迈,我则越压抑。这与苏轼的《念奴娇》是一样的道理。最后,诗人终归于无奈,于是再回到平声的“尤”韵。在非押韵位置上还又用了好几个“尤”韵的字,以加强忧郁的感觉。

2.一是隐忧: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薛涛《筹边楼》)这里韵字都是中性的,但句中“压”“莫贪”“见”隐现忧。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 并著木兰舟。(崔国辅《采莲曲》)《采莲曲》很多都是欢乐的,这里韵字也是中性的,但“乱”“畏相失”,含有隐忧。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程颢《秋月》 )用“头”“秋”“悠悠”,前两句景不错,后两句与前两句有些“隔”,不融洽,全诗含淡忧。
3.一是中性的: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这里偏偏用了常用于忧愁的“忧”“楼”“流”,但是诗眼“散”,是散忧,景色又很美,心情一般本应该是欢喜的,但就是因为用了尤韵,句子前面放开的声音到句尾却收敛了,读不出欢畅,所以情感变成中性的悠游自在。
年来玉帐罢兵筹。灯市小迟留。花外香随金勒,酒边人倚红楼。沙堤此去,传柑侍宴,天上风流。还记月华小队,春风十里潭州。(宋•侯寘《朝中措其六 元夕上潭帅刘共甫舍人》)《宋史》卷三十三载“乾道元年五月,郴州盗李金等复作乱”,“乾道元年七月,癸未获李金”。此词中说“年来玉帐罢兵筹”,说明写于李金叛乱平定之后,也即乾道元年七月之后不久。词写乱平后酒醉花红,又回忆到当年的春风十里潭州,暗含对比。乐中含悲,属于中性。
著名的陕西民歌《走西口》反映咸丰年间山西大旱,新婚夫妇太春和玉莲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时的无限悲情。其中并无复杂的情节,不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大多用 “ou”韵,试举几例: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怀抱上梳头匣,给哥哥梳梳头。”
“有钱是朋友,无钱眼下瞅,总不如小妹妹,年长日又久。”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
“走路你走大路,再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拿花解忧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手拉着哥哥的手,妹妹我泪长流。”
可见,关键字对一首诗的情调的影响是何等深刻。(沈国辉)

4.偶有表欢乐的,但不是大乐,而且没有代表性。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宋•杨冠卿《水调歌头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此词就是这种怡然自适,并回忆年轻时的得意事。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襜出长楸。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楼,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唐•毛文锡《甘州遍其一》)
  这首词写公子游春寻芳。极尽宴赏歌颂之能事。汤显祖评:"丽藻沿于六朝,然一种霸气,已开宋元间九种三调门户。"毛文锡随蜀主降后唐。这首词当为歌颂李存勖破契丹兵而作。可是因为用了尤韵,读不出大喜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诗词选调选韵分析例
一、比较阅读    选韵
1. 《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寺壁》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按看韵腹是不是开口呼的说法,用的是开口呼韵一先“烟、川、天”。
还有一个同样是写庐山苏轼的《题西林寺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的韵字是一东 “峰、同、中”。
李白押的韵an 是开口呼,此韵的发音特点是:气流轻快的从口中向外流出,发出响亮的声音。结合李白的诗风特点:豪放派。他的这个韵就非常附和他的诗风的特点和性格,开朗豪放,激情满怀。特别是最后一句,语出惊人,显得张扬。表现了一种外放,一种从心内往外释放的激情。
再看苏轼押的韵ong是合口呼(古嘬口呼的洪亮级后来叫合口呼),在读的时候气流内转,以鼻腔发音,较之韵母an有了很多的收敛。同时,ong为后鼻音,读起来有点像钟声,雄厚浑远,有余音缭绕,从耳朵像要缭绕到人的心里去的感觉。结合苏轼的风格,显得比较沉稳更趋向于写实。
苏轼少了李白的豪放,但是多了一份深蕴的哲理。李白因景而抒怀,苏轼因景而感慨,不同的侧重点所选择的韵字也不同,这就是韵字在情感上的细微差别。一句话总结就是:开口呼的感情外张,合口呼的感情比较沉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2. 从两首《六州歌头》看选调选韵
第一首 宋代贺铸的《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第二首 韩元吉的《六州歌头》: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先看《六州歌头》适宜写些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这就得先看句子。长句和缓,易写内容绵延曲折抒情的,短句急促,易写情感激动的、变化快的情景。此词最长的只五个字,有九句。其他都是四字句、三字句,共三十九句(其中三字句为22句占大头)。七字的常句一句都没有,更没有七字以上的长句。
它连用大量的三言短语,一气驱使,旋折而下,构成了它的繁音促节,恰宜表达紧张急迫的激昂慷慨的壮烈情怀。
贺铸写的是家国之恨,韩元吉写的怀人,一个苍凉郁勃,一股不平之气;一个婉曲缠绵,语言妩媚;因此贺铸的适宜短句,韩元吉的适宜长句,所以,贺铸选调选对了,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表现得合宜;韩元吉选调选错了,缠绵哀婉,抒写儿女情调,结果是“声与意的不相谐。”。(以上两段把穿越梅岭的评语重新排列过)
再从选韵分析:
a的发音嘴巴完全张开,所以a组的韵适宜抒发大喜或大悲的情感。o的发音嘴巴是圆的,音量没有a大,声音受到一定的抑制,所以o组的韵适宜抒发忧愁或激愤的情感。i的发音嘴巴是扁扁的,音量不大,但均匀,所以i组的韵适宜抒发淡淡喜的或淡淡忧的情感。
韩元吉选用了i韵,虽有缠绵哀婉,但由于是淡淡的基调,情感激动不了,于是与短句不协调。
贺铸选择了o组韵,o组的韵有o、ou、iou、ong、iong,它们的音量次序依次是ong、iong、o、ou、iou。ong由于有喉咙音与o共鸣,所以音色洪亮,最能表现激愤的情感,而ou因为发出o后嘴唇缩小,音流受到压抑,所以抒发忧伤的情感最适宜选用ou。作者在o组韵中选用了音色洪亮的“东钟”(ong)韵部,更能显出一种苍凉郁勃的不平之气来,也最能表达他所处的那个最高统治者不断与金人求和的屈辱时代悲愤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两首同类的词,韵抒发情感的分析
①望江南 唐•敦煌曲子
莫攀我,攀我大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②菩萨蛮 唐•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本是理论版的帖子,什么要求大家“分析真情实感”,我才不理睬,我只以选韵来分析,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让那些只知分析字词的诗评家看看,从选韵角度,比他们是不是更切近了作者的距离?
第一首选择ian,i是淡淡的忧淡淡的喜,ian则是i中情感最浓的(比iang次一级)。这表现了妓女一方面习惯了这种任人蹂躏的生活(淡淡的),一方面对这种生活的强烈不满(忧的倾向更浓郁)。韵配合词,天衣无缝。
第二首与第一首完全不一样。它要利用转韵来表达情感的起伏曲折,所以选择了菩萨蛮。
一开始就是强烈an韵,表现爱情浓时的浓郁的誓言,第二组是u韵,从an到u,一落千丈,表现了经验丰富,对对方誓言的怀疑。“水面上秤砣浮”可能吗?黄河会枯,但“彻底枯”可能吗?第三组峰回路转,表现自己的信念,“北斗”终究会“回南面”的。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但毕竟会有“白日参辰现”的时候。第四组,虽然下定了决心,要坚持下去,但终究有些犹疑不决,所以用了ou韵,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整个情感是强—弱—较强—更弱,以忧收场。
诗文哪种词语分析、结构分析,能比韵的情感抒发的分析更细致入微?
我不要你们信服我的选韵分析,只要你们知道诗词点评中,居然还有一种韵的情感抒发分析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4. 柳永《凤栖梧》三首用韵分析
柳永有《凤栖梧》三首,我们可把它们当组词看待。下面我又从用韵来分析它们。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声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选用an,情感很强,其中穿插i、u的韵头,使情感在总基调下有些起伏,表现了只闻其声,“不见如花面” 断肠之愁,这大概是初入风花雪月场所的少年吧。这是柳永描述男女云雨 “三步曲”的第一步:为伊歌声销魂。

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情感没有上一首强烈,它上阙选用了i,大家已熟悉了i表示淡淡的忧或淡淡的喜,因此这里是淡淡的忧,为什么不是强烈的忧愁,而只是淡淡的忧愁呢?大概这种盼情人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有初始的激烈了。下阙用ei,情感比上阙浓郁了,等了许久,情人不来,不管怎样“强乐”也还是“无味”,但我不甘心,“终不悔”,这可能写的还是浪子吧。这是男女云雨“三步曲”的第二步:为伊憔悴不悔。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施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上片是在幽静的美景中,也是美女在那盼情人,与第二首不同时用了ang韵,我们知道ang韵是最洪亮的,表达美女抑制不住的激荡情怀。下片情人(也不排除可能是幻想)来了,屋里生起了暖暖的薰炉,在温馨的小帐里,才子美人情意曲折连绵紧紧相拥。酒力渐渐的浓烈,荡起了春日的情怀;小帐里鸳鸯绣被,翻起了滚滚的红浪。韵仍然用ang,但我们知道这时候的ang已经是大喜的感情了,因此总的气氛是浓浓的欢乐的。这是男女云雨 “三步曲”的第三步,玉树琼枝偎傍。
柳永的这《凤栖梧三首》不但词美,想象丰富,并且通过恰当的韵字安排,把不同的情感发挥得恰如其分,挑逗的词,浓烈的韵味,怪不得花街柳巷争唱柳词,他把妓女嫖客的情绪全调动起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5.原韵与换韵的比较
满庭芳     秦少游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秦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袖襟上、空有(一作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淮海词》
杭之西湖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偶然误举一韵云“画角声断斜阳”。妓琴操在侧曰:“画角声断谯门,非斜阳也。”倅因戏之曰:“尔可改韵否?”琴即改作阳字韵,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秦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读后大家一般只夸琴操的聪明,但无人分析改韵后两首词的情感发生了颠覆,更没有人从选调选韵角度分析哪种韵用的更好些。
全词九十五个字, 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且中间不能换韵,只能一韵到底。过片二字,有的把它们与下面的三字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五字句,这也是允许的。此调多用四字句、六字句与上三下四句法之七字句,但韵之稀密适度,常以四四六或六七句或组成句群,尤其两结为三四五句式之句群,故于音蓄顿挫中忽又流动奔放,因用平韵,而且过变处用短韵,使声韵颇为响亮。此调之适应范围很广,可用以抒情、议论、写景、叙事、祝颂、酬赠。
由上面介绍,我们知道选韵要选响亮的韵,因此可选a组韵、e组韵和o组的ong,不宜用i组u组ü组的韵。
先看秦少游的。
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去国离群的游子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令人称奇叫绝。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使之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这首词笔法高超而韵味深长。
秦观选用了十二文的分纷、十三元的门尊存村痕昏。两韵部通用。
en/in韵都平稳、沉静;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这里当然是清新为主了。凡真、文、魂韵的韵语,多含有苦闷、深沉、怨恨的情调。这样就构成了景色惨淡却又清新,情感虽深沉苦闷而不激愤。
只是可惜文人无行,秦楼薄幸,情伤灯火阑珊处。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轻薄了一晚,空有啼痕,何来激愤,逢场作戏,就连苦闷也未必是真,故秦公子选择了恰如其分的十三元。
琴操改用七阳,凄凉悲伤,浓烈的悲愤。改换了一些字词,巧妙地把角色改换了,由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儿改成被人玩弄的妓女,悲愤的对那些轻薄浪荡子进行无情的控诉,人走茶凉,空有余香,薄幸名狂,虽长城望断,踪迹全无,又是灯火昏黄时。
真佩服这位身陷秦楼柳巷的女子,才华远胜那位名闻华夏的秦公子。
琴操姓蔡,名云英(此名字打此后成了红颜佳人的一个泛称),艺名琴操,北宋钱塘人。由妓界而入空门,后来忧郁而死,仅活了二十四岁,生前曾与苏轼交往密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6. 《钗头凤》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地倏然而逝,未能共首偕老。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用上声韵,上声,向下再上转,音调高昂,劲厉,宜于表达委婉、细腻、缠绵、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这段回忆多么婉转,多么细腻,好像捧在手里,说不尽的珍爱。
但是下面一转:“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改用入声韵,入声韵入声韵适于表现孤寂、抑郁、痛苦、激愤、压抑、悲壮、决绝等比较激烈的思想感情。这里表达了压抑不住的满腔愤懑。“错!错!错!”一字一泪。
下阕前面不再用上声韵,而是用去声韵:“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去声,下降力度大,哀沉,清涵,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宜于表达清新绵邈坚定立断的思想感情;这里是一种怨恨的口气,发泄的口气。令人觉得更加凄楚哀怨,如闻泣声,如见泪眼,人物音容,宛然在目。
然后,仍然转入声韵结束:“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还是归于压抑和痛苦。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低徊幽咽,肝肠欲断,这是绝望无奈的叹息,也是劝慰前夫,自怨命薄的最后决别。看,不同声调的韵的转换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全词用仄声韵,仄声韵多表现情激意切的情感。上声去声都选用了表示忧愁的ou韵。入声韵最宜表现欲语无泪的悲怅与哀伤。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所以用了两组入声韵来加强悲愤的情感。入声e、uo韵显痛苦急迫,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注释  恶,宋元时语中的“恶”字本为表示事物程度的中性“甚词”,义同太、甚、极、深,并不含有贬义。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开始陆游用的是上声韵,唐则直接用入声韵,也用入声e、uo韵,发泄愤恨之情。
“晓风干,泪痕残”,陆词在这个位置用入声韵,唐词则改用平声韵,用开口韵an,an韵适宜抒发心中的拗怒,这里直抒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又用入声韵,高度概括孤独、多重不幸与暗自伤心。入声韵字“薄、恶、落;各、昨、索”的声调里字字如泣如诉。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又用平声韵,每当夜深人静,城上响起清冷的号角声的时候,也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具体倾诉苦境,凄凉哀怨,强颜欢笑的苦痛心情。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内心的苦楚写不得,说不得,甚至不能让别人知道,这就更难了,她无可奈何,就只有“瞒!瞒!瞒!”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据传,《钗头凤》是由《撷芳词》、《惜分钗》发展而来,《惜分钗》末尾为两个平声叠字“忡、忡”,而《撷芳词》就以四字作为结句,而陆游的用了去声的三个叠字。陆游的三入声韵叠字叠韵中表现的是无比的怨恨,声情凄恻悲切,无限愁思,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唐婉的换三个平声韵字相叠,怨恨的分量是弱了些,凄苦之中又带着一丝平静,流露出心如死水的无望。这是换用不同韵的区别。但从词调上来说保留《惜分钗》的意味多了些,又因用了单字三叠,表现的是委屈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
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二词相同点:直抒胸臆、借景抒情、都用了同部的入声韵,表达了对对方的眷恋和不能在一起的无奈。陆游把眼前景、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通过精确地选用韵字,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婉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她采用平声韵与入声韵相结合的方法,平声韵悠长或上扬,适宜倾诉,入声韵表达悲愤,这样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抒发出来。因此,此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
陆诗多用对比,如“红酥手”与 “人空瘦”等;唐婉诗多用比喻象征 (雨送黄昏花易落、病魂常似秋千索)。陆游的钗头凤主要体现出因自己母亲反对的无奈“东风恶,欢情薄”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和自己的悔恨“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而唐婉则表达了自己虽再嫁他人,却倍感孤独“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且身怀相思之苦而不得倾诉的苦闷,“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附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亡妻》)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也是一首表达对妻子感情的词。但这首词是平声韵,一韵到底,韵很密(14句有10个韵字)豪放派常喜欢用开口呼的韵来表达哀伤,此词也是如此,用了最洪亮的ang韵。ang韵适宜于大喜大悲。洪亮级韵部不仅在表达内容上适合用于高亢类情感的作品,而且在情感表达的强度上,更适合那种“无所阻碍”的表达方式。开口呼的感情外张,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悲痛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是“志思蓄愤”“吟咏情性”的文学作品最为惯用的。苏轼就是用这种方式宣泄自己对妻子的怀念。
附2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红酥手”。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开头提到的第二首“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
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7.韩翃的《章台柳》和柳氏的《杨柳枝》
再举另外一对情侣的词作,韩翃的《章台柳》和柳氏的《杨柳枝》。章台:章台街是汉代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名,因位于章台(战国秦宫中台名)之下而得名, 当年蔺相如给秦王献和氏璧就在这座殿里头,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据唐孟棨《本事诗》和许尧佐《柳氏传》载,韩翃本来是一介寒士,家徒四壁,但是素有才子之名。所以也交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豪富李生,他把韩翃请到自己家里住,每天在一起高谈阔论。李生有一个宠姬,姓柳,能歌善舞,艳冠一时,她也对韩翃动了好奇之心,整天就从墙缝里偷窥,越看越觉得韩翃非同寻常。有一天她就和李生说了,“韩秀才虽然现在落魄,但绝不会久居人下”。李生一听就知道柳氏对韩翃有意了。他是个慷慨的人,和中国古代很多慷慨的人一样,爱朋友胜过爱美人,就决心成全这对才子佳人。于是李生就置了一桌酒宴,酒酣耳热之际,就对韩翃说,“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 “以柳荐枕于韩”说罢飘然而去,还给两个人留下三十万家财。韩翃得了美人之后,第二年就考上了进士,韩翃考中进士后,就还乡省亲,柳氏留在长安等待。可是谁也不曾料想,就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兵荒马乱,这对乱世儿女也如同雨打浮萍。柳氏怕人侮辱,就落发为尼了。而韩翃呢,则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招为掌书记,到了山东。过了三年,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柳氏看完,泪如雨下,当即回诗一首《杨柳枝》。韩翃得到了柳氏的消息当然非常高兴,正好他的上级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要入朝,要带着韩翃去。他喜出望外,到了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到寺院去寻找柳氏。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回京之前,柳氏已经被人抢走,音讯无踪。韩翃真是顿足长叹,无可奈何。可是谁也没想到,事情还会有转机。有一天,韩翃在长安街上信马由缰,忽然前面一辆豪车里传来了声音,“后面骑马的可是韩员外?”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是柳氏。柳氏就停下车,告诉他,她被新近立了大功的一个番将叫沙吒利的给抢走了,做了人家的小妾了。事出仓促,柳氏也不能久留,就约韩翃第二天再见。那韩翃一夜无眠,到了第二天约定的时候,柳氏又乘车来了。但是她没有下车,只是从车上递出一个玉盒,里面放着自己平时用的胭脂,哭着对韩翃说,“我已经不能脱身了,留着给你做纪念,我们从今永别吧”。说完,绝尘而去。当时的回鹘将士在唐朝耀武扬威,这个沙吒利很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将士。那韩翃一介儒生,柳氏一介弱女,怎么可能和人家抗衡呢?那事情到这结束了吗?还没有呢。正好这天淄青节度使手下的武将们要聚餐,就拉韩翃一块喝酒。韩翃当然是丧魂落魄,将领们就问他怎么回事,韩翃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这时候就站起来一位少年将领,叫许俊。许俊说了,这件事我来办,请韩兄给我这几个字就行。韩翃就给他写了几个字。许俊换上了一身胡装,骑上一匹马,又牵上一匹马,就走了。走到哪去了呢?到沙吒利家了,那沙吒利出了门,一会儿许俊用力砸门,说“将军坠马了,快不行了,想见柳夫人最后一面”。柳氏赶紧出来,这时候许俊就把韩翃的字给她看,然后把她扶上马去扬长而去,把她带到了酒楼之上。柳氏和韩翃执手落泪,大家欢声雷动。可是欢呼过后,武将们马上意识到,这可给主帅找麻烦了,弄不好淄青节度使要负责任的啊。那大家赶紧找侯希逸认罪,侯希逸大喝一声,这么急公好义的好事应该我来做啊,怎么让许俊这个小子占了先啊。马上给唐代宗上表,说沙吒利夺人所爱不义在先,我的下属擅自把人抢了回来,我愿意承担教训不严之罪。唐代宗听完了这个故事,也是深受感动,就给了沙吒利二百万钱,把柳氏判归韩翃了。就这样,柳氏和韩翃几经曲折终成眷属。
章台柳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注释    青青:柔软貌。依依,一指留恋,不忍分离。二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和树枝轻柔随风摇动的样子。《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柳既可以指柳树本身,又是柳氏的谐音,全篇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诗人最关切的事: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嫁人?要表达这些内容,选韵很关键,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上声二十五有韵(ou),上声韵适宜表达细腻、缠绵的情感。作者在上声韵中流露的是关切。ou韵既巧合于谐音双关,又表达忧愁挂念的情感。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韵味深长,表达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颜色青青”,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以疑问声口,表现其忧虑担心之情。“长条似旧垂”,用比喻设想,与上文“颜色青青”相呼应。“攀折他人手”, 柳条只要返青,就难免被攀折的命运,女子也是一样的,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情感写得传神活现。
这词倾诉了自己对韩翃的痴情又流露出内心的幽怨和无奈。
韩翃还有一首唐肃宗都喜欢的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杨柳枝   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注释  赠离别:我国古代送别时有以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柳”与“留”音近,以此表示挽留。
柳氏收到这首词,回了一首《杨柳枝》,结构是一样的,只是换了入声韵。入声韵适于表现孤寂、抑郁、痛苦的思想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似乎可闻到“哭泣”声音!入声九屑适宜表现悲苦、深沉感情。读起来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杨柳枝》本是用于送别的,柳氏利用其中的柳字做文章。你双关,我也双关,你说柳,我也说柳。你韩翃拿柳树来比我,那我便拿柳树来自比。你关切,我倾诉,“杨柳枝,芳菲节”,多好的季节,一个“恨”,反衬出我的凄凉;你说攀折,我也说攀折,但是你说的是我也应攀折他人手,而我回的却是“纵使君来岂堪折”,杨柳命中注定被人攀折,已经可怜,更可怜的是,就算攀折,它也希望被你攀折啊!一个乱世女子的委屈和梦乡,就跃然纸上了。
这两首诗,一问一答,谁也没说自己,都讲述柳树的故事,借着折柳赠人这么一个风俗,乱世男子的牵挂和乱世女子的委屈就已经表露无疑,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赠诗的韩翃是个真才子,答诗的柳氏是个真佳人,他们的诗,是他们的传奇故事的味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8.三首渔家傲比较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去声为主,夹杂上声,显示了心情的矛盾,一面是战争残酷萧条,一面是“燕然未勒”壮志未酬的不甘。用的是排韵(句句韵),所以选用i(去声四寘的异意地泪寐;去声八霁的闭计;上声四纸的里起)表示忧愁焦虑。
渔家傲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主席一韵到底全是去声,比范仲淹的还有上声其间,更显得气势豪放、慷慨悲壮!一个三字句的加入,更显出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心情激荡的。用的是开口呼的an(去声十五翰:汉乱干半瓒漫唤;去声十四愿:万;去声二十八勘:暗赣)加上排韵,气势雄壮。
渔家傲  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全用入声韵i(入声十三职:力逼;入声十四缉:立急入泣及;入声十一陌:席碧;入声四质:日),加上排韵,更感到战斗岁月形势的“逼”、“急”,行军的紧张、战斗的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4: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9.《满江红》的三种风格比较
《满江红》是大家熟悉的词调,以岳飞为代表的词作都是悲壮的入声韵。
总体来看,《满江红》这一词调的句式较丰富,其特色在其中的两组七字句和过片的两组连续的三字句中体现明显。在节奏上,上片较下片舒缓,适合情节的铺叙,而下片节奏快急,适合情感的激发。这一词牌,普遍认为适于表达激昂慷慨的情绪,其中有代表性的便是广为人知的前面那首“怒发冲冠”,词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足以激励后人。而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的气势除与其词牌有关外,词中的遣词造句尤其是韵脚的选择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例词的韵脚选择的是入声韵。以“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些短促而激越的字做韵脚,能够有力地表达作者难以抑制的愤慨和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以入声字作韵脚,能够更好地表达沉郁顿挫、哀绝凄婉、感慨悲愤等情绪。
  
  再来看另一首例词,无名氏的《听雨》: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
  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
  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
  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
  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由于整体的用字以及选用了《词林正韵》的第三部韵,所以尽管同属《满江红》词调,这首词韵字有上声的也有仄声的,读出来的音节是温婉的、轻清的,i韵利于忧思情感的表达。

满江红   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词乃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详细地叙述了改作的原委: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引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姜夔是南宋时的大词人和大音乐家,却用《满江红》来作“迎送神曲”,他认为仄声韵“多不协律”,改为平声韵才能体现尊神敬神的感情。他把《满江红》改为平声韵以后,词调中的字数和句数都和原来一模一样,但是,因为韵脚字声变了,为了做到“律句”偶字字声间换的要求,句子中间的平仄关系也跟着调整了。于是成为《满江红》的又一体。
入声字,即使音谱失传,至今读起来犹觉声情激越豪壮;去声上声韵则比较温婉;改为平韵,顿感从容和缓,婉约清疏,宜其被巢湖一带的善男信女用作迎送神曲而刻之楹柱了。
这三种风格,哪种好哪种不好?这得根据这首词的句式,这首词只有四个七言句,其他都是短句,节奏快急,适合情感的激发。因此入声韵是最好的韵,宜于表达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平声韵宜于表达和谐舒缓或甜愉的思想感情,用在短句中发挥不了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6 1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