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8|回复: 11

也评格拉丁《回乡偶书》,兼评针叶林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10 1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录针叶林奇文:
评【原作】
回乡偶书
蒲柳青青桑柘柔,南风起处麦初收。檐间一夜黄梅雨,十万蛙声围小楼。(格那丁)
问题:
一,无主题,无统一意境。四句之间是毫无关联的拼凑。其中任何一句皆可以用于其他主题。回乡偶书,偶然之语,也不可无主题。看不出作者的感情。从卖初收,似乎写麦收,但结句盛赞蛙声,与麦收天气不符。爱憎不明,是朦胧现代诗印象派的写法。
二,第三句拼凑产生歧义。下雨不限于檐间。若说檐间是特写,必有与之关联之描述。但本诗无,故檐间二字等于浪费。一夜黄梅雨,黄梅二字也是蛇足。反而产生歧义,引发四川有无黄梅雨的争论。因为这一夜下的是否黄梅雨,对该诗一点用途都没有。
三,用词随手,蒲柳是灌木丛,桑树和柘树柔不柔,和麦收一点关系都没有。
四,蛙声围小楼,围用词不准。除非你这小楼是鱼塘中心的鼓风亭,否则不会被青蛙围。准确写法可以用“动”,以显示十万蛙声之力,而避免指定方位。
总之,格那丁这写回乡的诗问题很多,所以大家纷纷提出修改意见。但格那丁面对大家的差评,只有谩骂,甚至指为“犯罪”,可见此人心胸之狭隘!
------
1、旧诗尚可无题,要什么主题?
2、桑拓柔正是麦收季节,可以起兴,要什么关系?
3、黄梅雨可理解为黄梅时节雨,即雨季。
4、小楼四处有蛙声为什么不可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10 16: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吹毛求疵针叶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6: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对“十万蛙声”之“十万”一直存疑。为什么是十万?有人认为是形容其多。然而,须知数字用于诗句,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它必须是唯一的,不可代替的,无可辩驳的。假设,作者用“九万”、“八万”,你提出异议吗?为什么“九万”、“八万”就不可以或也可以?十万是形容其多,八万九万就显得少了吗?那百万、千万是不是又显得多了?你得说出为什么一定要用十万的必然性。所以,我认为不如用“四处蛙声围小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10 16: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乡偶书》格那丁【原玉】:
蒲柳青青桑柘柔,南风起处麦初收。
檐间一夜黄梅雨,十万蛙声围小楼。


《回乡偶书》针叶林【改作】:
城里人多雅士愁,回乡渡假麦开收。
欣逢一夜雷鸣雨,十万蛙声动小楼。
=====================


误。这个笔误,若是出在金筑子之手,恐怕针叶林又要专开主贴口诛笔伐一个【残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6-10 17: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6-10 18:28 编辑

蒲柳青青桑柘柔,南风起处麦初收。檐间一夜黄梅雨,十万蛙声围小楼。
-------
于感觉转换而言,前两句写所见,为实写;后两句写所闻,为虚写;于时而言,前两句为日间,后两句为夜间;于情而言,前两句隐含回乡柔情之喜,后两句似有烦躁之心,不一定对,正是万数噜蛙暑雨天,此声何必问憎怜。

点评

矛盾乃选韵不当造成  发表于 2018-6-10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6-10 18: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6-10 18:40 编辑

二,第三句拼凑产生歧义。下雨不限于檐间。若说檐间是特写,必有与之关联之描述。但本诗无,故檐间二字等于浪费。一夜黄梅雨,黄梅二字也是蛇足。反而产生歧义,引发四川有无黄梅雨的争论。因为这一夜下的是否黄梅雨,对该诗一点用途都没有。---------------

这是为自己的无知开脱和反咬,好象黄梅雨的争论是格那丁引发的,掩盖了自己为怼而怼的行为初衷

某曰‘誓死不服,毫不讲理’,深谙‘谎言说上一万句会变成真理’之道,吱吱喳喳吵个不休的好处是把谎言变成‘真理’而颇能蒙蔽一些人,另一个好处是疯涨帖量,这点甚是讨某人喜欢,此生不死要相残,斗去吧,博些眼球,赚些帖量,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6-10 18: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跳出圈外去看吱吱喳喳还真是妙可不可言,含混押、谤佛、残月、黄梅雨、吴语、穿南北、春雪。。。
诗词理论若长期纠缠这些还真成了‘年纪一大把,学问一点没有,笑话倒有一担’的笑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6-10 23: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认为金老的评判有些偏颇。整诗就是写卖黄时节的景象。麦黄时节,农夫打田(将麦田耖为水田),此时蛙声雷动。麦黄时节是芒种时节,全国都处于雨季,贵州、四川也都称之为黄梅雨,是杏子黄熟时节,所以称为黄梅雨,并不只是针叶林所说的:只有荆州以东地方才叫、才有黄梅雨。梅雨瓢泼,檐口水流,当然可以说是“檐间一夜黄梅雨”了。
讨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