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明•赵迪) 白云深处野人家,倚杖閒吟日未斜。江上数峰看欲尽,晚钟残月入芦花。 诗题为晚眺,且日未斜,(即未落山,若早于七点不可称晚)可定为晚七时左右。这时一弯残月已落到芦花丛中去了。(即接近地平线了)这残月是指上蛾眉还是下蛾眉呢? 我发了一首旧作请大家纠错,正是关于月的有关知识。见下: 旧作一律请纠错2018.06.09 母因避倭乱,于甲申年孔诞日生雨梦于湘潭老家慈菇塘。逢甲辰年余满二十,今特刋【弱冠诗钞】初稿,望各位诗友纠错。少时习作,请不必讨论诗之优劣,立意高下是谢。 七律--弱冠诗钞【诗韵新编】 桂香浮动月朦胧,独向东篱对晚风。 廿载生涯原是梦,一朝心血总为空。 少年谁靡凌云志,多病余唯羡耄衷。 春去秋来伤往事,流光应笑我庸庸。 前言点明了我的生日为“孔诞日”,孔诞日即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旧历八月二十七日,正值下蛾眉月。 山水有相逢先生揭开了谜底,指出“月出时0时20余分,晓风吧?”这时间有点不准确,是山水先生误用阳历,但结论是正确的。 我这首诗中句:“桂香浮动月朦胧,独向东篱对晚风。”完全不懂月相,凭想象闭门造句,自然不合物理,傍晚时根本看不到月亮。故应将晚风改为晓风。古人句云:“残月脸边明,别淚临清晓”正是也。 残月,作为月相应指望日后至朔日前一时间段,月满则亏,望日过后月就残了,从下凸月至下弦月至下蛾眉月,至朔日止即称新月。 晚钟残月入芦花。此残月是月相上的残月吗?非也,应是月相所指的上蛾眉月,即新月。然则诗人错了吗?非也!古人残月是指不圆之月也。 如果坚持说傍晚残月西下是错误的,倒想起黄绢幼妇的典故,但不是差30里,而是相差5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