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2

星汉诗词创作自解

[复制链接]

2629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菜根谭文学院开版元勋

Rank: 1

威望
3172
贡献
60990
金钱
6732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QQ
发表于 2018-5-25 0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谚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说妄自夸口,凡属自己的什么都好。笔者这次写自己的创作心得,亦即此类。
当今大型诗词书刊出版,都要附上作者的简介,我是这样写的:“星汉,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后王集村人。12岁随父母进新疆谋生。17岁参加铁路工作,为学徒工、信号工,历时13年。后考入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新疆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编委。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诗词集)等20种。”
目前除正式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外,尚有6种独著或合著诗词著作出版,即:《天南地北风光录》、《举杯邀明月》、《天山韵语》、《天山东望集》、《新风集—中国当代名家线装诗集•星汉卷》、《古韵新风—当代诗词创新作品选辑•星汉作品集》。
现知研究星汉诗词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的有:《江山一统助诗情——星汉少数民族题材诗词论略》(王佑夫《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星汉亲情诗词论略》(赵义山《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4期)等6篇;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有:《唤醒自然 开拓想象——星汉〈天山韵语〉读后》(田子馥《中华诗词》2006年第12期),《浅论星汉先生诗词的艺术风格》(和谈《中华诗词》2012年第3 期)等5篇。
星汉本人研究当代诗词的文章,有《毛泽东对诗词格律的突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天山诗派初探》(《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第1期)等16篇,均发表在有关学报或正式出版的文学出版物上。
我在《天山东望集》的自序中说:“我写诗词,既无家学可矜,也没有师门可承,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亦即明袁宏道在《叙姜陆二公同适稿》中所说的“野路诗”。我的诗词和当今的诗人词家比,就显得不够雅驯,因为我没有雅驯的资本,也没有雅驯的资格。”是对自己诗词创作的整体评价。

(二)
《东坡赤壁诗词》2009年第6期发表我和主编吴洪激先生关于“怎样才是一首好诗”的对话。我把其中有些话摘录下来,就是我的诗词创作的看法:
星汉以为,把诗作好,要具备三个条件,就是古人要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有悟性。古人的一卷书,并没有多少字,现在再读一万卷书,就显得不够了。行万里路,是古人在路上行走,充其量是车船代步,那要是走一万里,会见很多世面,增长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果是今天坐飞机,只是到大城市逛逛,就是走百万里,增长的知识也很有限。作诗还是要有点儿悟性才行,宋代严羽主张“妙悟”,过去人们把“妙悟”说得很神秘,其实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上下功夫。对于初学写诗的作者来说,也就是要多读书,勤写作,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诗作的毛病。学着写诗,总有个模仿过程,经过模仿,才有自己的独创。我觉得唐诗最好的选本还是《唐诗三百首》。初学者最好把《唐诗三百首》统统背下来,自己去感悟。“妙悟”有深有浅,如果初学者自己没有到那个份儿上,给他说什么也没有用。星汉写诗略有心得,其实就是这样过来的。
读书多是好事儿,但是作诗填词以读书为炫耀就不好了。我以为诗词最好是不用典,次之是少用典,再次是活用典,慎用生典、僻典。诗词的语言要高度浓缩,力求精炼,有时候用典可以加大诗词的容量,但是,滥用生典、僻典,以此来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就难免有“掉书袋”之嫌。诗人不读书,或是少读书,那也不行,那会导致语言的浅露。
在思想标准上,我觉得还是要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诗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对现实要“美”,也要“刺”,诗人出于对当前我们伟大事业关心和爱护,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应当予以挞笞。时代变了,我们诗的内涵,也要“与时俱进”。就说分别吧,谁再去“临歧折柳”,人家就会说是破坏生态环境了。交通、通讯这样发达,今天有必要把个分别搞得那么“凄凄惨惨戚戚”吗?我们西装革履,坐着飞机,有些诗人非要来个“白帆”、“驿站”,你说何苦啊!
诗是给人看的,看到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就要求语言自然平淡。要做到这一点,诗人除了要多读书,吸收其中活着的思绪、活着的词汇外,还要注意搜集我们周围人们生动鲜活语言,只要运用得当,都会给诗作增色。我说诗的语言要清新平淡,但不等于枯槁,不能平的没劲,淡的没味。读书多、有生活诗人的语言,犹如薛宝钗服饰的朴素,美观大方;反之,就是刘姥姥服饰的朴素,总露寒俭。
“独创性”是诗的生命!星汉对现当代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说的作诗要有“三新”,即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颇为服膺,就是要求我们的诗作要有独创性。“一首好诗”,和谁比?我想,一是竖着比,和前代的诗人比,二是横着比,和同代的诗人比。星汉现在“自我表扬”一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金龙杯诗词楹联大奖赛”中,星汉歪诗《游卢沟桥感赋》侥幸夺魁,全诗是:“石狮依旧对苍苍,亲见八年烽火狂。此地夕阳西下后,朝朝带血起扶桑。”后来组织者要我写一下创作经过,我用这样几句来自我吹嘘的:“星汉以为,诗作不能重复古人,不能重复他人,不能重复自己。不能重复自己,我自己心里有数;不能重复他人,我未见他人有此类诗作;不能重复古人,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自然写不出这样的诗来。”但是话好说,做起来就难了,星汉的诗词,有“独创性”的诗作很少,大部分在重复着古人。记得去年我给研究生上《诗词创作》课,课间休息时,一位研究生对我说:“星汉老师,您写的诗真好,放到唐诗里简直分不出来。”我苦笑了一下,说:“你是夸我呢?还是贬我呢?”他的本意是“吹捧”我一下,没想到正好说到我诗作缺少创新的短处。

(三)
我12岁来到新疆,后来的半个多世纪,基本上是在天山脚下度过的。因此,我对新疆的感情很深。为此专门出版了一本《天山韵语》,里面全是写新疆的诗词。在《后记》中我说:“新疆是养育我的地方,我热爱新疆。模仿前贤,写点儿东西,以证新旧之变,这就是《天山韵语》出笼的初衷。”在出版和发表的诗词中,我也非常注意少数民族题材的写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了王佑夫先生和李志忠同志的学术论文《远拓诗疆随牧鞭——星汉诗词论略》一文,就星汉出版的《天山韵语》做了论述。文章说:“西域诗无论从语言载体、流通方式,还是民族成分、诗人构成,其复杂多样程度,远远超过我国任何区域性文学。而内地汉及满、蒙等人物西出阳关用汉语作为载体留下的篇什,则直接润泽了新疆当代诗词创作,使之形成‘天山诗派’。此派领军人物,疆内疆外,众口皆推星汉。”
《中华诗词》2008年第2期发表了郑升同志《星汉当代西域诗中七绝的审美特征》一文,也提到了“天山诗派”。他说:“中国是诗的国度。由唐而清,七绝佳作,灿若繁星。就吴蔼宸辑《历代西域诗钞》和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来看,西域诗中的七绝也不乏佳作。在这种背景下,让人觉得后来者难乎为继。星汉不但迎难而上,而且能在继承中加以新变。以新的题材、新的感情和纯熟的技巧,构建诗境、传递诗情,自成高格,在当代西域诗七绝中形成清雄、亲和、俏趣的美学特征,提高了当代西域诗的品位,扩大了‘天山诗派’在当代诗词界的影响。星汉,功不可没!”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发表了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教授的《江山一统助诗情——星汉少数民族题材诗词论略》一文,曾对星汉的少数民族题材的诗词给予谬奖。他说:“(星汉)少数民族生活内容的有100余题,以中华一统的情结和诗心评说古人,描写现实,帝王重臣,和亲使者,文人骚客,牧民工匠,宗教礼俗,歌手弹唱,劳作场景,民汉交谊等等,各尽其妙,新意间出,境界高远,包括了鲜卑、女真、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苗族、锡伯族、塔吉克族、傣族等。在当代用汉语诗词体式写作的民、汉诗人中鲜有与之比肩者。”在文章中,王佑夫教授引用了我的一些诗作,现举数例:
休道诗狂共酒狂,亲临恍见海生桑。残墙卧日红霞近,寒树招风碧落长。后启元清施豹略,直教辽宋入龙荒。江山望尽茫茫雪,读罢高碑说慨慷。——《癸未冬游金上京遗址同阿城诸诗友》
此诗作于作于黑龙江阿城市。此地称上京只有20年的时间,是在熙宗完颜亶和海陵王完颜亮时期。由该地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汴京(今开封),都是在完颜亮时期完成的。辽和北宋都亡于完颜亮之前的金太宗完颜晟时期,元和清是金以后蒙古人和满洲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统一政权。星汉以“后启元清施豹略,直教辽宋入龙荒”来抒写金会宁府称上京前后的武功,无疑是以艺术的形式挑战学界至今的传统观念,表达自己的识见。
酪酒且休酌!把豪情、捧杯留与,伊金霍洛。已过黄河千重浪,更看青山如削。斜日外、荒原寥廓。一阵西风低秋草。见巍巍宫阙金光烁。旗影动,卷云薄。   

大汗铁骑横长槊。想当时、南征北战,远驱沙漠。收拾山川连欧亚,都入马前囊橐。鞭指处,青天欲落。列国君王齐伏首,料世间不是群雄弱。个里事,耐吟嚼。——《贺新郎•由呼和浩特往谒成吉思汗陵》
我自己感到,此调气势豪雄,高亢中带有沉郁。上阕将题目写足,下阕歌颂成吉思汗“鞭指处,青天欲落”的赫赫武功,与此调风格相得益彰。又以“世间不是群雄弱”来反衬成吉思汗的所向披靡。以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成吉思汗仰慕之情。
芳口词成,君王心动,乍离白屋樵家。一身灵气,日日透宫纱。多少青山绿水,都凝作、曲调咿哑。庭阶上,琴弦风起,指下落梨花。   

年华,悲逝早,一抔黄土,十里苍葭。有翅护坟茔,万点归鸦。我把深情捧出,披青草、远拜天涯。高城外,祭诗遗响,袅袅入残霞。——《满庭芳•谒阿曼尼莎墓》
这首词中的阿曼尼莎,是叶尔羌汗国维吾尔族木卡姆学家和女诗人,有《乃斐斯诗集》和“依西来特•安格孜”木卡姆乐章传世。她8岁丧母,其父马赫木提为民间艺人,以打柴为生。阿曼尼莎13岁时,国王拉失德微服入其家,有感于其诗才与弹奏,纳为王妃。34岁时薨于难产,葬于今莎车县城东。词的上阕以优美的语言,对阿曼尼莎的出身和技艺给于描绘,下阕除对艺术家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外,还流露出异代祭奠的感慨。
星汉的目光更多落在普通劳动人民身上,写他们的劳作,写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 “南风吹绿过昭苏,千里荒原荡一呼”(《过昭苏草原》),这是新疆昭苏大草原的蒙古族牧民,可听其雄浑而流利之声;“鞭指乱云飞渡时,银须已染天山雪”(《察布查尔草原逢牧人》),这是新疆察布查尔草原的锡伯族牧民,可见其凝重而古朴之状。再如维吾尔族农民兄弟的劳动:“巴札归来天尚早,菜园屋后又提锄”(《吐鲁番圩孜书所见》),足见其平时的勤劳;维吾尔族铁匠的操作:“但融顽铁一炉青,砧上轻锤起乐声”(《英吉沙赠维吾尔锻小刀者》),足见其工作的快乐;维吾尔族的渔民的生活:“碧眼银须飘拂处,胡杨木火烤鱼香”(《尉犁罗布人村寨书所见》),足见其收获的喜悦。
星汉还用多彩的笔墨描绘了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的形象。她们是美的化身,是勤劳的体现。“雪泉云影碧天长,家在绿荫深处藏。悦耳摇篮停唱后,隔墙新杏满枝黄”(《汉宾路上书所见》),写的是伊犁农村年轻的维吾尔族母亲,诗中用新杏已黄,暗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乌孙山雪与天齐,河岸青苍日渐西。哈萨姑娘来饮马,英姿随浪到伊犁”(《雅马渡书所见》),写的是伊犁哈萨克姑娘,用伊犁河的清波,比喻哈萨克姑娘纯洁美丽;“风裹红裙彩石间,通天小路步弯环。清泉挑向穹庐去,更揽残阳煮雪山”(《塔什库尔干途中见塔吉克妇女挑水归,颇似画中人,赋此记之》),“彩石间”肩挑清泉的塔吉克妇女,要“揽残阳煮雪山”,其不畏高寒、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在画面之外;“马蹄荡处大荒开,三两女郎香抹腮。柯尔克孜衣饰改,也如模特入城来”(《阿图什途中书所见》),我们从柯尔克孜族姑娘的服饰上,足以看出改革开放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这篇文的最后,王佑夫教授说:“综观星汉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诗词,既有各民族鲜活的个体特色,又具彼此认同的共体情感。这个共体就是江山一统的祖国,在广阔绵长的时空领域里,各民族相互体认而聚积的认同情感,就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发展的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赏析星汉的诗词,令人回味无穷!”

(四)
在星汉正式发表的诗词中,涉及亲情的作品有60余题。赵义山教授在《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4期发表了《星汉亲情诗词论略》一文,对星汉的有关亲情诗词曾给予谬奖。他说:“(星汉)写到了父母、妻子、女儿等亲人。无论是对父母养育深恩的感戴,还是对女儿舐犊深情的抒发,以及对妻子爱怜深意的吐露,都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真挚与深切,一种执著与缠绵,偶尔也在凄凉中中寄予感愤,在酸涩中表现幽默与诙谐。其总体特征,或可以深切自然、亦庄亦谐概之。”赵义山教授在文章中举出星汉的歪诗俚词数例:
行年九十梦依稀,万里携家求一犁。君主暴连民主假,榆关北又玉关西。茫茫泉壤犹期寄,碌碌儿孙只泣啼。泪洒天涯春草碧,暮云远去夕阳低。——《乙亥三月昌吉野外葬父》
童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而苦涩的回忆。先父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曾携家带口闯过关东,出过阳关。颔联既有星汉失怙的悲哀,也有对自己半百碌碌无为的伤感。“小院操持饱鸡犬,粗衣缝补暖儿孙”(《壬申十一月昌吉野外葬母》),“风冷荒村烧炕暖,路弯小市倚门迟。省灯油作读书照,减口食添开学资”(《己卯冬与内子陪家姊为先严慈上坟》);这些诗句既可以看出父母对我的关爱,也能看出我幼年时候家境的贫寒。
在我的亲情诗中,写给女儿剑歌的数量最多。在剑歌的每个人生阶段,差不多都有我的诗作伴随。如:
窗外月光满,波翻九曲肠。单裙应显短,小辫定增长。利口话千句,歪头字数行。遥知阿母厉,相逼诵书忙。——《旅居天津想小女剑歌》
这首诗曾经得到王季思先生的谬奖。他说:“那位在外作客的男士怎样以诙谐的态度想象他的妻子和女儿,仍将引起读者美好的憧憬。”(《中国当代青年诗词选•序》)
再看《剑歌被选为少先队中队长》:
大红等号臂间悬,近日双眸斜左边。只怕针穿额头破,白牌才未挂眉前。
这首诗,语言诙谐,可以看到小孩子当上中队长时的自豪神态。在这种貌似批评的语句后面,我们也能看到大人的自豪神态。
坠地当年叫剑歌,本来指望出蜂窝。可怜斗室睡眠少,也赖老妈巴掌多。大款居然喜算命,高官未必尽登科。还须学问照常做,咱管人家干什么!(《闻小女剑歌被中山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赋此寄之》)
这首七律是对孩子的“耳提面命”,表现了我的复杂心态。此诗在讽刺世风之后,告诉孩子,不去羡慕大款、高官,在学校还是要认真读书才是正道。我觉得这首诗道出了一位普通百姓的心声,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沟通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感情。如果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些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话,就显得虚伪和矫情了。
孩子留学之后,我的心情更趋复杂:
耐得青灯瘦骨磨,等身考卷又如何?但经欧美蓝天远,休问爹妈白发多。一口洋腔能混饭,五洲大地可安窝。近时体重增加了,电话详谈告外婆。(《送小女剑歌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此诗表面看似轻松幽默,内心却是沉甸甸的。颔联可以看出孩子远离的无奈和自己垂垂向老的辛酸。
赵义山教授这篇文章的结尾说:“星汉的旧体诗词有对前人的继承和借鉴,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星汉用典而不为典所用,语言是雕润绮丽后的朴素自然,这既要求作者有丰富的学养,还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传统诗词必须反映现代生活,才有它存在的价值。”


(五)
关于星汉对语言的运用,田子馥先生发表在《中华诗词》2006年第12期《唤醒自然开拓想象——星汉〈天山韵语〉读后》一文,曾给予谬奖。道是:“星汉诗词是典型的当代诗词,诗路开阔,胸襟高远,想象奇丽,构思新巧,意象连贯,境界高深。更令人钦佩的还是星汉的语言,比喻精巧,鲜活灵动,想象飞升,大有‘平畴一望三千里,自有高天雁翅量’(《巴克图路上》)的美感。这些诗,清新刚健,有时不免令人有一点苍凉感,颇有传统的边塞诗的韵味。”又说:“纵观星汉诗词用语追求自然和谐,不生造,不拚凑,宁用现成的白话,也不用蹩脚的文言或引经据典而故作高深。讲求铿锵顿挫,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沁人心脾。这是我读星汉诗词的第一印象。”
对于本人诗词的艺术特色,原为星汉及门而现在西北大学攻读博士的和谈与新疆大学副教授杨丽,发表在《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星汉西域诗的艺术特色》一文,曾概括为:“其创作特色大体有四:一、变化多端,翻新见奇;二、拟人比兴,托物言志;三、熔铸时事,不落俗套;四、活用俗语新词,化俗为雅。”
关于星汉诗词的艺术风格,和谈有发表在《中华诗词》2012年第3期《浅论星汉先生诗词的艺术风格》一文,对星汉诗词的艺术风格给予评论,现摘录数语:“新疆民俗风情与内地大不相同,加之地域广袤,苍凉荒阔,雄奇壮丽之景象迥异于内地,到了这里难免会胸怀逸兴而壮思飞腾,发言为雄豪之作。另外,由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新疆少数民族的豪放不羁和粗犷尚勇也会对诗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境由心生,物我合一,由此可见诗人雄豪之本色。”“星汉先生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术上,对历代西域诗的发掘有拓疆之功,这样的身份和专业背景,必然会影响到星汉先生的诗词创作,使他的诗词底蕴更加厚重,创作技艺和手法更加多样,使他对诗美的追求也更加自觉,从而臻于更高的境界。”“星汉先生虽然诗风豪放,但用语却力求平易,很少用典,偶有化用,也往往是学养深蕴之后的自然流露。”“细读星汉先生的诗词,可以发现以雅求俗和化俗为雅是他的一种艺术追求。在他的诗词中,化用口语、俗语及现代新词处甚多。”“‘诗如其人’。星汉先生有真性情,为人襟怀坦荡,其诗作也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而略无滞碍。要而言之,其诗词风格当用‘雄豪雅健 ’四个字概括。”

(六)
我发表在《中华诗词》2009年第4期《“该死十三元”平议》一文,得到诗友们的认同。本文通过对清代文人高心夔故事记载的分析,认为:
“十三元”为科举考试和平时作诗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诗的人当然痛恨“十三元”。这种脱离实际语音的平水韵,让科举的考生们吃尽苦头,他们当然想废除这种音韵,但是时代不允许。我们在全国通行普通话的今天,再去创作传统诗词,为什么还用平水韵和由平水韵改造过的“词林正韵”呢?“十三元”该死,难道整个平水韵系统就不该死吗?
我在拙著《天山韵语·后记》中说:“我主张诗韵改革,拙文《今韵说略》和以《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为依据,分十五韵部的《中华今韵简表》,在《中华诗词》2002年第一期全文发表。但我是一个“两面派”,作诗仍用平水韵,填词仍用《词林正韵》。作诗填词时,为使音韵和谐,尽量把平水韵中的有些韵目,用普通话读来两个以上韵母的分开使用,如集子中同属“十灰”韵的《天山阿尔萨沟小饮,遇雨后晴》和《布尔根河边痛饮,醉后作》就是如此。这当然就加大了作诗填词的难度,为的是让诗词界不喜欢新韵的行家里手也看着顺眼。”《后记》中提到的两首诗,前者为:“相逢初歇马,席地便传杯。雕翅卷云过,松梢送雨回。千山收乱水,一涧放轻雷。天外虹霓起,弯腰远作陪。”后者为:“雪峰四面是谁栽,俯首无言直费猜。何必穹庐愁酒尽,帘掀即放大河来。”
我对平水韵的妥协作法,曾经受到批评。
2005年第8期《中华诗词》卷首语中有这样的话:“可惜的是,多数作者言行不一、言而不行——不是反对新声新韵,只是因为旧韵驾轻就熟,使用方便,不肯为韵多付辛劳。不然,何以那么多新声新韵倡导者所写的作品照旧使用平水韵?”这应该是《中华诗词》编辑部的看法。这些话全对。个中“言行不一、言而不行”者,星汉自认有我!
2006年第1期《中华诗词》刊登尹贤先生《致星汉》的公开信。其中说:“我相信您不会怀疑诗韵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您早就说过‘我主张诗韵改革’,可是您的实际行动呢?这些年,您写的诗不少,出的诗集不止一本,但请问其中有几首是新韵诗词?您坦白的说自己是‘两面派’,尽管还提出过《中华今韵简表》,可实际上写诗仍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一直保留入声。”“我认为诗韵改革之所以收效甚微,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这样的‘两面派’不止一个,这样的‘两面派’出自高层,影响非同小可。”这些话全对。我真心接受!
我饶舌的理由是:音韵是有继承性的,尽管每个字古今的读音不尽相同,但以平仄论,大部分还是相同的。我虽然没有标出“新声新韵”,但它完全在“新声新韵”范围内。
星汉检点旧作,此类诗作也有相当的数量;如果只说韵脚,不管平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几乎每首都是如此,以其新旧皆合之故也。因此,我发表的诗词作品,在韵脚上虽然有“强使旧韵”之责,但尚无“佶屈聱牙之病”。
“言行不一、言而不行”,“这样的‘两面派’不止一个”,究竟是为什么?星汉以为,除了“不肯为韵多付辛劳”,习惯成自然的惰性外,就是这么多的新韵韵书、韵表得不到全国诗友的公认,没有足够的权威性,让诗词作者们无所“措手足”。现在诗词界在用韵上处于“乱世”,新韵大军的“各路诸侯”,互不统辖,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如果再这样“多元化”地走下去,必然会影响诗韵的改革进程,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星汉使普通话和平水韵两者兼顾,读起来尚和谐,虽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希望得到上层官方的认可,起码得到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认可,然后“诏告天下”,公布施行。

(七)
我小时候,新中国虽然成立有年,但在我们山东农村,家长们仍然把陈旧的教育方式,看得非常神圣。先父在我放学后,还是逼着我背诵连他老人家都不会解释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的童蒙读物。为了应付大人,也就胡咧咧一通,省下时间好出去玩儿。当时根本不知道这“顺口溜”是什么意思。长大后,才慢慢觉得它的深奥。这也许是我喜欢诗词的最原始的起点。《千字文》中有“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的对句,这篇文章“罔谈彼短”是做到了,但是处处在“恃己长”,应当说有违古训,犯了大忌。再说,在别人看来,我所“恃”的“长”,也就是雕虫小技,皆壮夫不为者。在《诗人解诗》这本书中,我交稿是最晚的。为不破坏本书的体例,又不想多下功夫组织文章,就用了这个懒办法。我恳求看到这篇文章的当今读者和百年以后的读者,给予理解和谅解。
评论星汉诗词的人,有前辈,有同辈,有后辈;有相识者,亦有不识者。他们给予星汉的谬奖,星汉认为是他们对同道的鼓励。他们所说的星汉诗词的长处,有些地方我还差得很远,尚有待提高。倘若苍天假年,我会继续努力的!

菜根谭文学院欢迎您!

1万

主题

31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执行首版兼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1860
贡献
300958
金钱
346431

特别贡献奖巾帼诗人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25 2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院长分享资料供大家学习,我时间有限先问候一下,
空回好好细细拜读,院长辛苦了!遥祝夏祺!

点评

谢赞留评,问好常务副院,敬茶奉果,遥祝夏祺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5 22:23
天天好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9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菜根谭文学院开版元勋

Rank: 1

威望
3172
贡献
60990
金钱
6732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2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好 发表于 2018-5-25 21:23
赞赏院长分享资料供大家学习,我时间有限先问候一下,
空回好好细细拜读,院长辛苦了! ...

谢赞留评,问好常务副院,敬茶奉果,遥祝夏祺 !
菜根谭文学院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