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3

为彭瑛兄《清人七律一千首》序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8-5-20 14:4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海清音

今人言文史必言“唐诗宋词元曲”,然则唐之后果无诗乎?宋之后果无词乎?元之后果无曲乎?倘以一代一体裁而言,其体裁至某代必为极致,然其后也必有所发展。譬如唐诗固为诗之极盛,然唐诗而后尚有宋诗,元明诗,清诗,近代诗,唐诗主风神情韵,宋诗别开蹊径,崇尚筋骨思理,元明诗略守旧,成就不大,诗至清代又呈百家争鸣之局面。此岂可忽而不计乎?清诗上承唐宋,力夺元明,下启近代,成就斐然可观,自足彪炳史册,且不说其教派之多,流传之广,单就名家名篇而言,也堪与唐宋诗分庭抗礼焉。
     清诗以时划分,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段,一为清初,二为乾嘉,三为晚清,清初诗坛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明臣出仕异朝者,其代表人物有明末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有才盖一代之吴伟业以及施闰章,宋琬等,另一类为坚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朝同日月之前明遗民,有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明末三大家为首之诗人学者,以及抗清志士屈大均,吴嘉纪等。钱谦益继明开清,主盟诗坛五十余年,其诗始宗盛唐,后广学唐宋各名家,而有所创新,对扭转明末复古主义诗风贡献尤大,其七律雄奇诡异,用典精当,技巧娴熟,是宗师级人物,钱氏之外,吴伟业笔力伟健,长歌当哭,七言歌行雄俯一代,七律则稍不逮焉,此外,施闰章之七律写景入微,诗风清远,宋琬之雄健慷慨,气韵铿锵也饶有风致。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则以风骨胜,其格调高亢,感情真挚,情操高尚,沉着有致,读其诗也,如经如史,直追老杜佳处。他如
屈大均,吴嘉纪,陈恭尹等志士也每有佳作传世,其诗风大
抵慷慨激昂,直透人心。其后康熙朝之南朱北王也名重一时,王士禛之神韵说影响尤大,王诗崇唐而不拟古,颇为时人所重,稍后之查慎行,赵执信可视为朱王余响,也秉钺而从,成就不俗。诗至乾嘉可谓百花齐放,各种流派应运而生,影响巨大,有倡导“格调说”之“台阁体”代表沈德潜,有个性独特,风格鲜明之郑燮,有提倡“肌理说”之领军人物翁方纲,有崇尚“性灵”之名家袁枚以及同属“性灵三大家”之赵翼,张问陶等,对近代宋诗运动产生了启蒙作用,另中晚期诗人中值得称道者有极具才华却穷苦终生之薄命诗人黄景仁,其诗风明艳绮靡而韵味清新隽永,迥出时辈。晚清则由于国力羸弱,民生凋敝,诗人也因之诗笔渐窘,境界转窄,然晚清之西学东渐也促进了诗界革命,衍生了天才诗人龚定庵等名家,龚定庵才气纵横,学冠一代,七古歌行别开新境,紧随其后之黄遵宪,丘逢甲,梁启超也不遑多让,对新语句,新意境之追求也促使诗词改革势在必行,尤以应时济世为己任之同光派,南社等流派之竞争更影响极大,,同光派倡言宋诗,南社则力主唐音,两派互不相让,也为清诗之完美收幕作出贡献。
      清诗之伟大不在创新,当其时也,唐宋诗已成模型并流传百代,后来者只可分唐宋畛域,然清诗一反元明偏于独尊之狭隘,主张转益多师,熔唐铸宋于一炉,既推崇唐诗之风神情韵,也不菲薄宋人之筋骨思理,基本形成祧唐祢宋之创作主流。七律作为诗中主导地位,其成就尤其令人瞩目。清代律诗大家中,前有钱谦益,钱陆灿等虞山诗派大家,中有姚范,方东树等桐城派作手,后有陈三立,郑孝胥等同光派名家,可谓承前启后,精彩纷呈。其成就也必将名垂当时而誉享千古。
       吾友彭瑛,湘潭隐者,素有兴复大雅之志,半世营营,为诗而生,可谓诗之极痴者,尝有言:余可一日无食,然不可一日无诗。其孜孜求索之精神于兹可窥一斑,余与之交,深感其兴复大雅之壮心并嘉其能身体力行,遂不踹浅陋,慨然为其新编《清七律1000首》作序,临辍得句,兼以贺之。
赠彭瑛
扪虱故人知者谁,未成高卧却成痴。刘伶何惜千杯酒,李贺惟耽一首诗。
已忍持家长汲汲,更堪弘道尚孜孜。嗟余亦是多情客,欲慰穷愁恐费词。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20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16:0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20 16:03
这本也有,还没翻过。

新书推荐:《清人七律1000首》
主编罗小玲,湘潭人,诗人,书法家。
执行主编彭瑛,湘潭人,吴门诗社副社长。
简介:
清诗继唐宋诗后出现七彩纷呈局面。据考证,现存清诗400多万首,有名可考者近6000多人,犹以钱谦益、顾炎武、宋琬、钱澄之、朱彝尊、王士禛、查慎行、袁枚、黎简、姚鼐、黄景仁、张问陶、龚自珍、黄遵宪、陈三立、丘逢甲等为杰出代表。《清人七律一千首》成集,对今人研究清诗、学习清诗有很大帮助,也是对300年来清诗成就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内容观瞻
后秋兴 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至灵谷寺简张观生 邢昉
秋在何方见此间,入门秋色引心闲。
偏因失路能游寺,每不逢人独看山。
涧遇泉枯犹汩汩,松当飔发尽潺潺。
为询屡宿山中客,几夜涛声共一关。
怀李龙衮 张文光
天高野戍雁声长,月满边城海雾黄。
别后几时双涕泪,殊方经岁半冰霜。
自甘白发为迁客,谁道青山非故乡!
迢递梦魂千万里,思君一夜到龙荒。
度大庾岭 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永平 顾炎武
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
冯欢原不曾弹铗,关令安能强著书?
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
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余。
送徐子九之任麻城 宋琬
昭丘南望郁苍苍,有客鸣榔过武昌。
楚国菁茅初入洛,汉臣词赋旧怀湘。
月明挂席闻鸿雁,秋老登楼见凤凰。
若到江南逢小谢,寄言幽梦满池塘。
予既别永安山中,间道走汀州,路阻不前。诸友有招予还者,兼和鄙韵见寄。赋此志谢 钱澄之
西风吹客出岩阿,自别松关涕泪多。
鹤梦不曾离瀚海,猿声长记挂藤萝。
近春村暖花全白,入夜愁侵鬓已皤。
属和应多亡国恨,可能击筑共悲歌!
嘉阳登舟 王士禛
青衣江水碧鳞鳞,夹岸山容索笑新。
怅望三峨九秋色,飘零万里一归人。
亭台处处余金粉,城郭家家绕绿蘋。
信宿嘉州如旧识,荔支楼好对江津。
汴梁杂诗 查慎行
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
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
过邺下吊高神武 袁枚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只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黎简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夜起岳阳楼见月 姚鼐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
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
云间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湘东。
杂感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 张问陶
识得刘郎才气无,长年侧目看江湖。
未应入世驯龙性,也复论交到狗屠。
落日弯弧金筈瘦,牢愁呼饮酒钱粗。
布衣不合饥寒死,一寸雄心敌万夫。
秋心 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 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上黄鹤楼 黄遵宪
矶头黄鹄日东流,又此阑干又此秋。
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能言鹦鹉悲名士,折翼天鹏概督州。
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晓抵九江作 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绝命诗 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极目 丘逢甲
极目风烟接大荒,高歌人减少年狂。
伊凉入破愁闻笛,沧海扬尘话种桑。
五夜哀弦弹落叶,万山寒色赴斜阳。
兰成枯树年来感,不待攀条意已伤。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樱花落 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已灰。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人日雨中 郑孝胥
人日梅花空满枝,闲愁细雨总如丝。
临江官阁昼欲暝,隔岸楚山阴更宜。
逋客偶来能自放,翔鸥已下又何之?
凭栏可奈伤春目,不似江湖独往时。
三垂冈 严遂成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扬州 郑燮
画舫乘春破硝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白头,酒暖香温倍悄然。
重要提示:
该书收录清301位诗人共计1204首七律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8-5-20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6: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