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1

吴体众说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7 09: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5-17 09:32 编辑

                                        一说吴体就是拗体。
      诗有“吴体”之争,则源于方回的“吴体”诗论。宋末元初之方回编著《瀛奎律髓》正式提出“吴体”概念,将杜甫之“吴体”始列于“拗体”一类,视“吴体”为七言律诗中的“拗体”则肇始于此,影响也最大。他在《瀛奎律髓》卷二十五所选18首七言“拗字类”诗中,几乎均进行了与“吴体”相关联的笺说。如于杜甫《题省中院壁》末“原批”云:“此篇八句俱拗,而律吕铿锵,试以微吟,或以长歌,其实文从字顺也。以下吴体皆然。”方回“吴体论”的错误主要在于:“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这一核心结论,完全属于其信口开河所致,而没有丝毫材料上的依据,即其所言,并没有着眼于材料的角度,去解释 “吴体” 为什么是 “老杜集七言律诗中”之“拗字诗”这一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在他选的杜甫19首吴体中,至少有16首都是方回主观臆造的结果。 若如方回所言,“老杜集七言律诗中”有19首“拗字诗”,这些“拗字诗”在老杜集中又“谓之吴体”,而杜甫只在《愁》诗题下注明“强戏为吴体”的举措,表明其集中18首“拗字诗”绝非“吴体”,否则,杜甫又焉有不将其一一标注为“吴体”之理呢? 仅此,即可知方回的“吴体”为“拗字诗”之说,是并不符合杜甫“强戏为吴体”之创作实况的。
       明胡应麟,其《诗薮》外编卷五云:“老杜吴体,但句格拗耳。”明确指出“吴体”即“拗体”。其说既出,流布甚广,影响更大。
       明王嗣《杜臆》卷七《愁》诗下注云:“愁起于心,真有一段郁戾不平之气,而因以拗语发之,公之拗体大都如是。”虽也认为“吴体”与“拗体”为一体,但其着眼点却不在体式,而在于艺术风格特征。

                                      一说吴体为吴均体
       宋王观国《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江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盖自《雅》《颂》不作,迄於魏晋南北朝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闾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按按今本《鲍参军集》题只作“吴歌”,不是“吴体”,明人有吴歌八首,并不是吴体。)
      清人桂馥《札朴》卷六有“吴体”一条云:“杜诗七言拗律题下自注云:戏效吴体。案:《梁书·吴均传》:‘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杜所谓吴体,盖谓均也。清拔言不拘声病。”明确指出所谓“吴体”即齐梁时流行之“吴均体”。
       吴体与吴均体的比较
      “吴均体”之风格特征就其总体而言即所谓“清拔有古气”,意即清峻流畅通脱而较少当时缠绵绮丽之风,多有古朴之意。具体言之,则以“怪以怒”为其形式特征。“怪”更多地表现在遣词造句用韵等方面不守常法而显拗峭,“怒”则指其诗文中富有一股齐梁间少见之牢骚抑郁不平之气,而气“怒” 又以其文“怪”而显。
      杜甫“吴体”不谐音律,以所谓拗体出之,用词造句亦不守常法,刻意营造所谓“怪”之氛围,而其失意不平之“怒”气溢于其间。
      语音之拗与表达方式的世俗化倾向,构成了杜甫“吴体”鲜明的特质。正由于杜甫“吴体”具有明显的独创性,故使后之学者很难把它与齐梁时“吴均体”联系起来,从而亦使“吴体”来历变得模糊不清。
      但杜为七言诗,吴均则多五言。《瀛奎律髓》卷二十五方序云:“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又云:“五言律亦有拗者,止为语句要浑成,气势要顿挫,则换易一两字平仄,无害也,但不如七言吴体全拗尔。”

                                                一说吴体为俗体。
      清·徽州歙人黄生《杜诗说》卷九云:“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大抵即拗律耳。乃知当时吴中俚俗为此体,诗流不屑效之。独杜公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偶发例于此曰‘戏'者,明其非正声也。”指出“吴体”形式上虽同于拗体,然其来源实出于吴中民间俚俗。他们抓住吴体的吴做文章。
      施蛰存唐诗百话·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说:《杂体诗》一卷之外,皮、陆唱和诗中还有许多吴体诗,也值得我们注意。在讲杜甫诗的时候,我讲过他两首吴体七律,那是“吴体”这个名词初次出现。注释家都不很知道它的意义,直到清代的桂未谷还以为吴体就是吴均体。到中唐时期,在许多诗人的诗中常常可以见到吴声、吴吟、越调等名词,显然可知吴人吟诗的声调与中原不同。如果用吴人吟诗的腔调来做诗,就会做出一种拗句诗。但是,我猜想,这种诗用中原人的腔调来吟诵,是拗句;用吴声来吟诵,可能并不拗。中唐时期,中原人士到江南来的很多,他们喜欢听吴侬软语,于是吴声时髦起来。这情况,正和东晋时流行吴声歌曲一样。陆龟蒙是苏州人,他高兴做几首吴体诗。皮日休受他的影响。况且也在江南住过几年,他们二人的诗集中有好几首用吴体的唱和诗,可以证明吴体诗就是拗句诗,而不是吴均体。
      清人梁运昌在《杜园说杜》说“凡篇中杂以方言谐词者皆是吴体”。包含着“什么是吴体”的两个方面:一是“吴体”之“吴”所指为吴地的“方言谐词”,也即今江苏一带的方言;二是因为以吴地的“方言谐词”入诗,才导致了“吴体”不同于正格“平仄谱式”的平仄句式的产生。而此二者,又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将这种因与果综合起来观照,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在创作《愁》诗时,由于采用了吴地的“方言谐词”,因而使之形成了某些不同于正格(含变格)“平仄谱式” 的平仄,而这类平仄,即为所谓的“拗”。其特点归纳为一拗二方言。
       杜甫的吴体是否与吴地关系密切,我们可从杜甫一生的足迹考证。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吴国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我们平时称吴地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历时数年。开元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其父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天宝三年(744年)与李白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后回到长安,客居长安十年。天宝十四年(755年)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至德二年(757年)四月,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被贬到华州(今华县)。长安收复,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年)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最后到了成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当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从中可以看到杜甫主要生活在北方(最长)、湖北和四川(十几年),虽20几岁“漫游”“吴越”“数年”,但不止是吴,还有越,而且是漫游,对地方方言只能粗略了解,不像专住一地数年对当地方言熟悉并有所研究。杜甫写作吴体主要是居住在草堂期间,要用方言也应该用四川方言,不会去用只了解鸡毛蒜皮的语言去写作的(刚刚个人看法)。

                                                         一说吴体乃别体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五《题省中院壁》后纪批云:“吴体与拗法不同,其诀在每对句第五字以平声救转,故虽拗而音节仍谐。”又《愁》诗下纪批:“此四首皆吴体,全不入律,与前首用拗法者不同”,认为“吴体”虽拗但不同于一般“拗体”,其形式上自有特征,故别为一体。这种看法可贵处在于与一般拗句区分出来,也就是脱离方回画的拗体圈圈。

                                                        一说吴体乃杂体。
       清陈仅《竹林答问》云:“杂体中尚应补吴体”,则认为“吴体”乃“杂体”。
       清代梁章钜:“七律有全首不入律者,谓之吴体,与拗体诗不同。方虚谷《瀛奎律髓》合之‘拗字类’中,非也。如杜少陵之《题省中院壁》《愁》……诸诗皆是。其诀在每对句第五字以平声救转,故虽拗而音节仍谐。宋人黄山谷以下多效为之。”虽没说属于什么体,但不同意拗体说。其实结合二人说,“杂体中尚应补吴体”,不是一般的杂体,而是七律中全首不入律的杂体。我基本上是持这种看法的。

       历代学者虽于“吴体”之声律特征用力甚多,但均无结果。综上所述,古代学者对“吴体”之认识,计有胡应麟之“拗体说”,黄生之“俗体说”,纪昀之“别体说”,陈仅之“杂体说”,以及王嗣之“风格说”五种,但总体不脱“拗体说”之框架。
       现代学者对“吴体”之认识多承前人观点,未出其右。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吴体”就是“拗体”。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吴体”条所说与纪昀之“别体说”相似。傅璇宗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释“吴体”与陈仅之“杂体说”又无二致。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29
贡献
32904
金钱
52244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5-17 09: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可做研究用。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7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