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13

分析两首诗,看韵的情感抒发作用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5 2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5-15 22:26 编辑

这两首都分别发过,合到一起更能看到他的作用,也用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韵没有情感抒发作用。汉诗韵的协调音律只是次要的作用,由于用西方的朗读法,结果是韵的重要作用抒发情感丢失了。


第一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用韵分析
海客谈瀛洲ou,烟涛微茫信难求ou
越人语天姥u,云霞明灭或可睹u
天姥连天向天横eng,势拔五岳掩赤城eng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eng /第一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ue,一夜飞度镜湖月ue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i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i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i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i
千岩万转路不定ing,迷花倚石忽已暝ing
熊咆龙吟殷岩泉uan,栗深林兮惊层巅uan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uan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ai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ai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ai
霓为衣兮风为马a,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a
虎鼓瑟兮鸾回车a,仙之人兮列如麻a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a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a /第二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i,古来万事东流水i
别君去兮何时还an?且放白鹿青崖间an。须行即骑访名山an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an /第三段
      全诗四十五句。第一段是开头三韵八句(一般分法为四韵十句),这是全诗的引言。第二段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共六韵三十句。这是全诗的主体,描写整个梦境,直到梦醒。以下是第三段,二韵七句,叙述梦游之后的感想,总结了这个梦,作为向东鲁朋友告别的话。
      这首诗的用韵非常讲究,是唐代古风用韵的典范。全诗所用十一韵,分别押“ou”“u” “eng”“ ue” “i”“ing”“ uan” “ai”“a”“i”“an”韵。一个韵脚基本上是一个层次,换韵处读时要适当停顿。
      本诗用韵有两个特点
      一是转韵之多,令人惊讶。转韵至十一次之多,看到这么多的韵,你不会再说古风易写吧,你到会感到这是呕心沥血才写得出来。为什么要转这么多的韵,搞得这么复杂?原来是为了表现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丰富多彩,使读者更易与之产生共鸣。这是作者不走简单易写的捷径,却用繁杂的古风的原因。
      二是转韵的方法多种多样。音韵平仄错落有致,韵的组合,或两句一韵,或三句一韵,或四句一韵。韵法亦变化多端,或逐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四句三韵。估计你分析完了,喊了一句真是天才后,便头昏脑涨了。
具体分析用韵如下:
      第一段
      一开始用掷韵,节奏急促,用表示忧愁的ou韵,因为想见而难求,显得性急而忧愁,然后在海客的长篇描述中,心情渐趋于平静,所以用上唐朝古风的常规用法,四句三韵了。且精心选用了eng韵,更能表现天姥的雄伟。
      第二段是梦境部分,是写景。共30句,不断换韵,每一次换韵,都形成一个明显的节奏,在感情上表现—个顿挫,情随境转,瞬间变化。两句一换韵的,显得节奏急促,而且用入声韵,表现心情的急切,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多句一换韵的,显得音调舒徐,如“谢公宿处今尚在”六句,用了四个i韵显得平缓,因为这是一路走一路观景,心情平静。“千岩万转路不定”,景物突然发生变化,因此用掷韵(两个一组)来表示这种变化的急剧。然后开始习惯这种变化,便又用上唐朝常用的四句三韵。“摧”,上平十灰,与“开台”在一组,六句三韵,“霓为衣兮风为马”以下八句六韵,这三组有个特点,句子越来越舒缓,由四句六句到八句,表示景物变化的徐缓,但韵则越来越开口了(uan、ai、a),表示惊讶程度越来越浓,简直是惊讶得合不上口。
由于韵脚的不断变化,句子的长短不一,便形成快慢不同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景物的变化和诗人感情的变化: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迟缓,时而急迫,时而低沉,时而高昂。
      就全篇诗意来看,第三段才是真正的主体,因为作者把主题思想放在这一段里。表达了矛盾的两种思想,这两种思想都源于景物的变幻造成思想的震撼。“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快乐的事都像做了一个美梦,一下子像水一般流失了。这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另一个概念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为权贵所屈,反映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一种反抗精神。这两种思想显然是不同路,甚至是相反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们写在一起。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哪一个是作者的主题呢?
      从句子数量和用韵情况,其实是很清楚的,消极的思想他用i韵,却不用ou韵,用了两句诗,只是表示淡淡的哀愁,然后用了五句的长篇大论,韵则用了an,高昂度只比ang低一点,便显出桀骜不驯的傲视权贵的精神。因此后者是主要的,前者是景物变幻中瞬间出现的思想变化,后者压倒前者。
      全诗的选韵是有次序的,由合口到闭口,由闭口到开口,表现了感情由忧愁到开朗。谁说古风易写,什么古风可以想怎样抒发就怎样抒发,看看李白的押韵安排吧,是不是绞尽脑汁,才使此诗丰富多彩?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2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把意向分析部分删去,变成纯押韵分析。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阅读方法  三部曲:把脉    分析脉象    解剖症结

       一、把脉

      根据我给大家大家的押韵分类表,看看六类中此词用了哪几种?(讨论)从各人所找,可归纳出:

      1.排韵;2.转韵;3.掷韵;(使用了进退格)

      二、分析脉象

⊙○⊙●○○▲  ⊙○⊙●○○▲  ⊙●⊙○△  ⊙○○●△
⊙○○●▲  ⊙●⊙○▲  ⊙●●○△ ⊙○⊙●△

       1.排韵:这是词谱的要求,作者选择这个词谱,是因为这种排韵是句句押韵,急促,可显出情绪的波动、急激的变化。我们说的填词先得选调,调选对了,情感抒发才会生动感人。不是随便抽一个词谱便能填出好词的。作者为什么要选这样的词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当时的环境背景,在座的都是老革命老领导,一说时间大家就明白。大家谈一下吧(讨论)。好,发言到此为止,作者当时心情大家都明白了,那么选这个排韵的词谱是不是很适合?

       2.转韵:当然也是词谱的规定。转韵的作用,大家已知道一些了,一是起划分层次的作用,二是表示思想的变化,韵组越多,思想感情的变化越大。根据上面对时代背景的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表达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是用一韵到底好呢,还是转韵好呢?(讨论)。------结论转韵比一韵到底好。大家没有异议吧。

       3.掷韵:看看一共几组韵?----四组。用掷韵也是词谱的规定。掷韵的作用一组一组非常紧促,很适合思想翻腾起伏的场合,所以很适合作者这种情况下的情感抒发。

       从这三点可以看出,作者选这个词谱真的选得不错。

       请大家想想,现在大家选菩萨蛮这个词谱,有多少人会考虑我为什么要选这个词谱?讨论一下,你们是怎样想的(讨论)-------有随意的,有感觉这个词谱适合我写的,有我对它比较熟悉的,就是没有我感到它适合我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怎么样,大家有所触动吧。

      以上讲的是选调。

      下面分析选韵。

      前面三点都是词谱规定的,是死的。但选韵就是活的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刀就是韵了。砍柴就是抒发情感的过程。

       1.这四组韵,可以是双韵、三组韵、四组韵,很灵活的,为什么不选双韵,双韵多好写呀,只要两个韵部,找起来方便,也不选三组韵,却选择复杂难写的四组韵?(讨论),从抒发情感的角度想-----对啦,上面的分析已反反复复的强调他的思想感情的此起彼伏的复杂的,所以组数越多越能表现他的情感。其次四种韵比两种韵读起来变化也更多,声韵更有变化之美。

       2.选几组韵决定下来了,便到了选择怎样的韵部的关键,能不能随便选择四个韵部,或选择易写的韵字多的韵部。那是玩词,不是认真的填词啦。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规定仄声韵,为什么选入声韵,不选去声上声?入声韵短、急、促,是表达郁勃情绪的最好选项,(分析两句所反映出的全国形势来结合情感的抒发。)

.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为什么选ang不选ou,ang可以表示大喜但也可以表示大悲,ou是大家熟悉的最好表达忧愁的韵。这里我们看看当时的形势,你看用ou好呢还是用ang好?(讨论)----结论ang好,ang表示悲愤比ou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用ang表达的情感比第一层更高,更悲愤。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用u,进入深思,情绪趋于缓和。

.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用ao。复习一下韵腹为a的,有ang、an、a、ao、ai,虽然都是开口韵,但ao排在第四位,也就是说开口韵虽然比其他非开口韵洪亮,但ao没有前三个强,为什么不选前几个呢?----逐浪高不是突然高,所以不用ang,而且ang已用过了。an、a、都是无阻力的,ao的发音先开后收缩,比前三个多少有些压抑,很适合逐浪高的状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组韵的情感波澜的层次,悲愤是一浪高于一浪,然后心情开始趋于平静,进行深思,然后情感积极向上。

       可以说这首词的韵选得非常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5 2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的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懂当然如此说。我认为还不到位呢,还只是初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6 08: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5-16 07:56
你不懂当然如此说。我认为还不到位呢,还只是初探

你找不到【到位】是理由!

点评

^_^  发表于 2018-5-16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20 0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遍:一首诗词,其情感的载体是语言的全部,韵只是为整个语言的谐和服务的,押韵是诗之为诗的必然条件也是唯一的条件,押什么韵与表达什么感情毫不相干!

点评

你可以坚持你的,我继续我的研究  发表于 2018-5-20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