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3|回复: 24

杜甫的“强戏为吴体”,实为七言永明体!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5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甫的“强戏为吴体”,实为七言永明体!

    沈约的永明体加上两字,既是杜甫的吴体;杜甫的吴体前去两字,既是沈约的永明体。

《别范安成诗》——沈约
生平【平】少年日【入】,分手【上】易前期【平】。
及尔【上】同衰暮【去】,非复【入】别离时【平】。
勿言【平】一樽酒【上】,明日【入】难重持【平】。
梦中【平】不识路【去】,何以【上】慰相思【平】。

沈约的永明体加上两字,既是杜甫的吴体:
生平【平】〇〇少年日【入】,分手【上】〇〇易前期【平】。
及尔【上】〇〇同衰暮【去】,非复【入】〇〇别离时【平】。
勿言【平】〇〇一樽酒【上】,明日【入】〇〇难重持【平】。
梦中【平】〇〇不识路【去】,何以【上】〇〇慰相思【平】。


《愁》——杜甫
江草【上】日日唤愁生【平】,巫峡【入】泠泠非世情【平】。
盘涡【平】鹭浴底心性【去】,独树【去】花发自分明【平】。
十年【平】戎马暗万国【入】,异域【入】宾客老孤城【平】。
渭水【去】秦山得见否【上】,人今【平】罢病虎纵横【平】。

杜甫的吴体前去两字,既是沈约的永明体:
江草【上】唤愁生【平】,巫峡【入】非世情【平】。
盘涡【平】底心性【去】,独树【去】自分明【平】。
十年【平】暗万国【入】,异域【入】老孤城【平】。
渭水【去】得见否【上】,人今【平】虎纵横【平】。

符合这个【规则】的,杜甫共有10首:

杜甫十首吴体诗

1、《愁》
江草【上】日日唤愁生【平】,巫峡【入】泠泠非世情【平】。
盘涡【平】鹭浴底心性【去】,独树【去】花发自分明【平】。
十年【平】戎马暗万国【入】,异域【入】宾客老孤城【平】。
渭水【去】秦山得见否【上】,人今【平】罢病虎纵横【平】。

2、《暮归》
霜黄【平】碧梧白鹤栖【平】,城上【去】击柝复乌啼【平】。
客子【去】入门月皎皎【上】,谁家【平】捣练风凄凄【平】。
南渡【去】桂水阙舟楫【入】,北归【平】秦川多鼓鼙【平】。
年过【平】半百不称意【去】,明日【入】看云还杖藜【平】。

3、《黄草》
黄草【上】峡西船不归【平】,赤甲【入】山下行人稀【平】。
秦中【平】驿使无消息【入】,蜀道【上】兵戈有是非【平】。
万里【上】秋风吹锦水【去】,谁家【平】别泪湿罗衣【平】。
莫愁【平】剑阁终堪据【去】,闻道【上】松州已被围【平】。

4、《九日》
去年【平】登高郪县北【入】,今日【入】重在涪江滨【平】。
苦遭【平】白发不相放【去】,羞见【去】黄花无数新【平】。
世乱【去】郁郁久为客【入】,路难【平】悠悠常傍人【平】。
酒阑【平】却忆十年事【去】,肠断【去】骊山清路尘【平】。

5、《至后》
冬至【去】至后日初长【平】,远在【上】剑南思洛阳【平】。
青袍【平】白马有何意【去】,金谷【入】铜驼非故乡【平】。
梅花【平】欲开不自觉【入】,棣萼【入】一别永相望【平】。
愁极【入】本凭诗遣兴【去】,诗成【平】吟咏转凄凉【平】。

6、《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平】径昃旌旆愁【平】,独立【入】缥缈之飞楼【平】。
峡坼【入】云霾龙虎卧【去】,江清【平】日抱鼋鼍游【平】。
扶桑【平】西枝对断石【入】,弱水【上】东影随长流【平】。
杖藜【平】叹世者谁子【上】,泣血【入】迸空回白头【平】。

7、《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其二》
宓子【上】弹琴邑宰日【入】,终军【平】弃繻英妙时【平】。
承家【平】节操尚不泯【上】,为政【去】风流今在兹【平】。
可怜【平】宾客尽倾盖【去】,何处【去】老翁来赋诗【平】。
楚江【平】巫峡半云雨【上】,清簟【上】疏帘看弈棋【平】。

8、《覃山人隐居》
南极【入】老人自有星【平】,北山【平】移文谁勒铭【平】。
征君【平】已去独松菊【入】,哀壑【入】无光留户庭【平】。
予见【去】乱离不得已【上】,子知【平】出处必须经【平】。
高车【平】驷马带倾覆【入】,怅望【去】秋天虚翠屏【平】。

9、《柏学士茅屋》
碧山【平】学士焚银鱼【平】,白马【上】却走身岩居【平】。
古人【平】已用三冬足【入】,年少【去】今开万卷馀【平】。
晴云【平】满户团倾盖【去】,秋水【上】浮阶溜决渠【平】。
富贵【去】必从勤苦得【入】,男儿【平】须读五车书【平】。

10、《长沙送李十一》
与子【上】避地西康州【平】,洞庭【平】相逢十二秋【平】。
远愧【去】尚方曾赐履【上】,竟非【平】吾土倦登楼【平】。
久存【平】胶漆应难并【去】,一辱【入】泥涂遂晚收【平】。
李杜【去】齐名真忝窃【入】,朔云【平】寒菊倍离忧【平】。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2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资料: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杜甫“强戏为吴体”的“吴”字,相关的是吴兴人士沈约,而不应该是吴兴人士吴均。道理在于沈约既是声律鼻祖,又是格律诗的鼻祖。吴均远远不及沈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5 22:5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体既非吴体,五言永明体也很难扯到七言上,勉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2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5 22:51
永明体既非吴体,五言永明体也很难扯到七言上,勉强。

你的【勉强】,大概就是杜甫的【强戏为吴体】的初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23: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5-15 23:0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5 22:51
永明体既非吴体,五言永明体也很难扯到七言上,勉强。

沈约的永明体是五言,杜甫的吴体是七言。
句子的字数虽然【不同】,句头与句尾两字四声的碎用却是【相同】的


第三,【蜂腰】的声律定义: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

五言诗句第二字是【句头】,第五字即是【句尾】。同理:
七言诗句第二字是【句头】,第七字即是【句尾】。
杜甫的吴体,其单句的律化,实际就是【句头】与【句尾】的四声碎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6 07:4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的永明体没有形成格律,杜甫更不可能在此之上创造一个七言永明体,永明体的形成不仅仅是沈约一个人的作用,吴兴在古代也不会简称吴,三羊多读点书,就会少一些奇谈怪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7: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6 07:46
五言的永明体没有形成格律,杜甫更不可能在此之上创造一个七言永明体,永明体的形成不仅仅是沈约一个人的作 ...

【五言的永明体没有形成格律】,你在开玩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6 08:0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6 07:51
【五言的永明体没有形成格律】,你在开玩笑吧!

近体格律经过唐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历经初盛中晚唐才逐渐定型,而永明体的四声八病,既无皇帝的强制推行,怎么让天下诗人普遍遵守?而且到初唐时其法据考已经失传,后来的蜂腰鹤膝说法,与名称不符,可能是另行杜撰。况且沈约只发明了四声,八病发明另有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8: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6 08:06
近体格律经过唐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历经初盛中晚唐才逐渐定型,而永明体的四声八病,既无皇帝的强制推行, ...

史书的记载: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8: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6 07:46
五言的永明体没有形成格律,杜甫更不可能在此之上创造一个七言永明体,永明体的形成不仅仅是沈约一个人的作 ...

你的说法,不太讲理!
尤其是【三羊多读点书,就会少一些奇谈怪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8: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5-16 08:15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6 08:06
近体格律经过唐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历经初盛中晚唐才逐渐定型,而永明体的四声八病,既无皇帝的强制推行,怎么让天下诗人普遍遵守?而且到初唐时其法据考已经失传,后来的蜂腰鹤膝说法,与名称不符,可能是另行杜撰。况且沈约只发明了四声,八病发明另有其人。


透过《文镜秘府论》,可见元兢的《诗髓脑》的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6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6 10:48
吴体之“吴”,精准指向吴均、吴兴是不可信的。

唐建都长安,今体格律在那里定型,是“京都声”。

永明体格律诗,也是唐朝定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6 1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6 10:56
没说永明体是大唐京都声。
吴体,也不见得专指永明体。

你认为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12楼,自己看。  发表于 2 小时前

看不出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3: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6 10:48
吴体之“吴”,精准指向吴均、吴兴是不可信的。

唐建都长安,今体格律在那里定型,是“京都声”。

理论的东西,需要论证,是不需要【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6 1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6 13:41
以论证而言,吴兴不简称吴,主楼整个儿就推翻了。

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6: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错在哪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6: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