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07
金钱28600
贡献21848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07 点
贡献- 21848 次
金钱- 28600 枚
 
|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5-15 14:42 编辑
汉语诗词吟诵的时候大部分音都会被拉长、放大,声韵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所以古人都知道使用声韵来表达涵义。为什么有些诗千古流传?除了内容之外,一定是因为这些诗的声韵优美,因为后世传诵这些诗的人,也是吟诵的!
搞明白了押韵的道理,就会明白,汉语诗歌的押韵,是大有深意的。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被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最重视押韵的原因。
现在,因为我们都用西方的朗诵法来诵读古诗,这些开、闭口音的技巧,声韵之美等等,自然都湮没在朗诵的短促口语之中了。朗诵的时候,语音不会拖长,所以汉语诗歌押韵的涵义和魅力就显示不出来。古人的良苦用心,就无处觅知音了。
不顾东方的特点,一味的效仿西方的朗读,便失去了自己民族的风格。比如韵字应该有两个作用,一是抒发情感的作用,二是声韵的调和作用。由于我们用西方朗读方法,结果韵字只剩下声韵的调和作用,你打开百度查一查,都没有抒发情感的这一条。这就是我们把大头丢失了只留下了小头。于是我们在分析古诗词时,都只会在结构上、构思上、词语上去分析,能从韵字上去分析的几乎无人。我说此版我是唯一的能从韵字上分析的,便遭到大批人的吐槽,或说我不懂诗,或说我狂妄。不知我这是提醒大家,我们把我们的家底子丢得差不多了,必须引起重视,改变诗词的朗读方法,从韵字运用之美去体会古诗词之美,才能挽救诗词被淹没的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