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12

甲秀楼牌坊征联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5-14 0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秀楼牌坊征联

甲秀楼的正楼,前门和后门都有楹联上柱。后门即是誉满神州的刘蕴良《甲秀楼长联》,本人已在《甲秀楼的人文精神》中全文引用,作了介绍,不述。
甲秀楼景区由甲秀楼、甲秀楼墩台建筑、和连接两岸的石桥——浮玉桥组成。大约是80年代,贵阳市政府出资,在桥的北侧建设“甲秀广场”,广场上立有四柱三门的石牌坊,甚是雄伟,亦富秀丽。牌坊上有贵阳书法家戴明贤先生的手迹——“城南舊蹟(城南旧迹)”的匾额,然而四柱却阙如,没有楹联上柱,略显荒疏。
大约在2010年,有贵阳市文物局向全市征集楹联,悬挂目标就是“城南旧迹”的牌坊门柱。在《贵阳晚报》上登载出五联,向广大读者与有心人士征求意见。
本人从2005年至2015年,在贵阳甲秀楼旁住了十年,对甲秀楼有非常感情。这则消息被本人捕捉到了,于是就五联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惜没有将五联全部留存,仅仅将我觉得较好的两联留下,并向征集者回馈意见。这两联是:

牂牁文物推今盛,金筑风光汇此多;

   
飞阁崇楼,光芒北斗;雄文丽句,冠冕南州。

我当时回馈的意见是:“所公布的五联,比较而言,1、3联要强些,第5联虽有深意,似与场景无涉”;“建议将楹联以木帖镌刻上柱,以待时间的冲刷。如匆匆雕刻,就会落入‘水从碧玉涵中出,人在莲花瓣里行’这样的过于写实、却无内涵的句子上柱的风险”。
其实,即令是所选的、比较好的两联,也有谠言过甚、呈“大鞋小脚”之状,不甚着肉。但总比追时势、喊口号的“老干体”好得多。民国时是蒋总统万岁,大跃进是三面红旗万岁,结果都不万岁,经不住时间的冲刷。
于是,本人不择冒昧,也试作一联,以博一笑,并不指望中标。

丨丨———  丨—丨丨  ——丨—丨  —丨——
     两岸联石桥, 路由左右; 一楼镇牛渚, 风采西东。

场景上,将景区主要建筑——桥、楼、水写进去了。甲秀楼东西向,所以风采西东。西东,也有人文上的西方、东方之意,寓意一切先进文化。
  石桥南北向,河岸以左右代之。场景上是江左、江右。中国被“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统治几十年,是不是由两端而至中呢。“不偏不倚谓之中,循常谓之庸”……。两岸,也可指海峡两岸、大洋两岸,这是更广天地的两头向中间的交汇。有了实(石)桥,定能找到路的。
是否能经住时光的冲刷,或者过于平庸?也难以认定。还请方家批评。

又过去了六七年,牌坊门柱仍然空空如也。看来那次的征联,似乎流产,或因其他事,至今阙如。
若各位有兴趣,也不妨试作数联若何?并不指望有人采用,娱乐而已。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城南舊迹”石牌坊,在浮玉桥北侧。门柱缺联。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甲秀楼西侧画面(石牌坊在图片的左侧)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0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桥,也是实桥。对“牛渚”,平仄对仗不工,但“石(实)”字难改,各位帮忙改一下如何?

点评

石桥与牛渚,仄平与平仄,并无不对之嫌,但是,不知老童子先生这对是否依律联而制 两岸联石桥, 路由左右; 一楼镇牛渚, 风采西东。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古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0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3
贡献
5680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5-14 0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5-14 01:22 编辑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5-14 00:45
石桥,也是实桥。对“牛渚”,平仄对仗不工,但“石(实)”字难改,各位帮忙改一下如何? ...

石桥与牛渚,仄平与平仄,并无不对之嫌,但是,不知老童子先生这对是否依律联而制

两岸联石桥, 路由左右; 一楼镇牛渚, 风采西东。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古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新韵

依古韵,一字可榷,依新韵,联字可榷,三平尾了
依律联看,失替;作拗律联看,仄仄平仄平对平平仄平仄最稳,若依新韵,联字易仄音字即可,一楼镇牛渚可作准律句或直接作律句看,但出句不能犯三平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04: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哪里知道古韵、新韵,新华字典罢了。
原来古韵的“石”、“一”乃仄声字,头晕。
就是“三平尾”感到不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22: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新韵,“石桥”改为“是桥”如何?

两岸联是桥,路由左右;
一楼镇牛渚,风采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3 22: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镇牛渚,古称拗极之句。王力也说,特拗句(平平仄平仄)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必用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3 22: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连是桥是亦仄声,失替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4 06:4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渚即指牛渚矶,联中牛渚不知取自何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0: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秀楼坐落在南明河上,东西向。恰好在甲秀楼东侧,河水转弯向南流,形成回水潭,古人称之为“牛渚”。
甲秀楼的桥,古文人将它取名“浮玉桥”。“是桥”,指“浮玉桥”。

点评

遍查甲秀楼之典,不闻有牛渚之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4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4 1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5-24 10:42
甲秀楼坐落在南明河上,东西向。恰好在甲秀楼东侧,河水转弯向南流,形成回水潭,古人称之为“牛渚”。
甲 ...

遍查甲秀楼之典,不闻有牛渚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4 1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联是桥//
仄仄平仄平,失替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5-24 1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贵阳甲秀楼 
  南明河入贵阳城至大南门外,出霁虹桥下曲折而西,并积流成潭,名涵碧潭。潭中有巨石如鳌,平坦广阔,是为鳌头矶,或称鳌矶石。甲秀楼就建在鳌矶石上。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8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在鳌头矶上建阁,名曰“甲秀”。后人续修九孔白石桥于楼下,贯通南北两岸,称“浮玉桥”。桥上又建一方亭叫做“涵碧亭”。甲秀楼屡遭焚毁,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茸,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于鳌矶石上,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楼高约20米,绿瓦红楹,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亭的石柱上刻有清代贵阳汪知府的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历代骚人墨客对甲秀楼题咏甚多,其中清人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脍炙人中,它概括了山城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
  甲秀楼长联:(因电脑文字库的关系,有些替代字,请现场观看为宜)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自明清以来,甲秀楼就是贵阳人游宴之所。登楼眺望,众山环抱,近者为观风台,林木茂蔚;远者为黔灵山,青山一发。栖霞、扶风、相宝、南岳诸峰,罗列左右,大好风光尽览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下视城郊,早午炊烟袅袅,数十万人家饭熟时。四时朝暮,风景无限,山城气象,历历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0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你的怀疑是正确的。牛渚,应该是鳌矶,甲秀楼的基础就建筑在鳌矶上。未建楼前,鳌矶是露出水面的。既然露出水面,也就可以称“渚”。“一楼镇牛渚”,就是“一楼镇鳌矶”。

楹联说平仄失替,以及其他硬伤,也可能存在的,我对这些研究甚少,感谢你的指点。即令是刘蕴良“天下三长联”之一,仔细推敲一下,平仄也似乎有弊病的。我倒是担心本联的意蕴的高度如何?是否也如其他征联一样,假大空?

《贵阳甲秀楼》的标准介绍文,有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就是“楼基和桥虽经多次洪水冲击,历近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

正确的是“楼基”经四百年“仍然砥柱中流”。但是,最先建筑的仅仅是是“一颗印”的墩台,就是现在甲甲秀楼的基础。上游的分水尖(船尖)是后来分两次增建的,下游的“船尾”,则是1981年,贵阳市政府增建的。

不正确的桥,并不是一直“砥柱中流”。
在江东之修堤之前,这里便是交通要道(便道),有小石板桥连接两岸。→江东之废除石板桥修堤,为不废交通,于是在堤上设墩步(乡民叫跳墩)。因违背洪水规律,“江公堤”不久即被冲毁。→于是乡绅许崇德(江东之同时代人)等 “于未备者增之,续石桥五洞”。→1736~1742年,邹一桂任贵州学政。在职期间画了《山水观我册》,记录了楼与桥的新式样:桥为9+1(北侧9,南侧1)孔,桥轴正对鳌矶阁。说明“五孔桥”也被冲毁。→道光12年(1832年),麟庆任贵州布政使。所画《鸿雪因缘.甲秀赏秋》图,显示桥为7+1孔,桥正对楼台。但北桥七孔格式已经固定下来了,应该就是现存浮玉桥的前身。→现在的桥,北桥的北四孔正对甲秀楼,南三孔则偏离原轴线,向甲秀楼东侧磬折15°,于是浮玉桥从甲秀楼东门前过,不再通过甲秀楼大厅了。
这样一来,桥,至少有六次的修建,并不一直“砥柱中流”。不过,鉴于此类文章的字数限制,笼统这样说也是可以的。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