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3-10
威望102
金钱803
贡献682
高级会员

威望- 102 点
贡献- 682 次
金钱- 803 枚
|
本帖最后由 阿骚仔 于 2018-5-12 22:29 编辑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而且得到高度发展的部分。但要对它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今天的价值做出恰如其份的评价是件颇为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评价文学艺术与评价其他文化的方法不尽相同。
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是一种以身心享受为目的的创造和消费活动。文学艺术的这一特点决定了 文学艺术与物质文化,思想文化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对于象哲学、宗教、科学一类的精神文化作品来说,文采当然也需要,但仅是载道的工具罢了,而象诗歌、散文一类文学作品,文采却是其艺术生命,其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象宫室、器用、饮食一类物质文化来说,艺术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其价值仍在于实用,即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再像雕塑、绘画、公园里的楼台亭榭一类的建筑,其根本价值在于供人观赏。基于此,有人将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个层次,认为艺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互相融为一体,产生出第三者的东西。从文化艺术的这一特质可以看出文学艺术是思想与内容形式的统一,是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审美价值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还反映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中。从孔子开始,中国传统教育就把文学艺术当作重要的科目。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人,而排在第二位的“乐”便是各门艺术的总称,除声乐、器乐外还包括诗歌、舞蹈、传说故事和戏剧。在儒家看来文学艺术具有政化、事功、修身等多方面作用。如《诗经.大序》宣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士大夫都很注重文学艺术的修养与思想的修养,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还形成了将文学艺术作为科试重要内容的制度。唐代分科取士,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童子、博学宏词等科目。其中进士科特别为人所看重,而进士着重诗赋和时务策,其它科目试策前也均加试杂文二篇,即一诗一赋。宋元明清各代科举制度虽有许多变化,但总的看来,诗赋是科试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在注重文学修养的同时更注重思想修养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度下才得以高度繁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