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5-11 09:14 编辑
菩萨蛮词谱考2018.05.04-05.11 【钦定词谱】: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 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换仄韵中仄中平仄韵中仄仄平平换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馀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下词。
又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楼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叶仄平平仄平平仄叶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换叶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 雨梦按: 李白之菩薩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被誉为“百代词家之祖”。此词体现了唐人由诗入词的最初实线,即全由五七言律句组成。钦定词谱亦以白词为正体。 其词分四组, 第一组为两句七言仄起仄收句式(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构成, 第二,四组由两句五言仄起平收及平起平收句式(中仄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构成, 第三组由两句五言平起仄收及仄起仄收句式(中平平仄仄【仄韵】中仄中平仄【韵】)构成。 全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唐人基本依白词填写,只是由于押韵方式小有改变,而形成了两个别体(又一体),而平仄变化全依五七言一三不拘,而钦谱依此定为“中”。(中即应平可仄和应仄可平现代表现手段) 。。。 词至宋朝,根据同尾置换原则,宋人在一、二句及第五句作了一些调整,如 首句: 平林漠漠烟如织(中平中仄平平仄) 改作 缥缈飞来双彩凤(中仄中平平仄仄)宋·张孝祥 见附件一 。。。 第二句 寒山一带伤心碧(中平中仄平平仄) 改作 恰见佳人春睡重(中仄中平平仄仄)宋·陈师道 见附件二 。。。 第五句 玉阶空伫立(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 改作 愁把残更数。(中仄平平仄)宋·张炎 见附件三。 。。。 ·词之首创,若无人依其填词,则成为孤调。钦谱依其记谱原则,无一字记为“中”。但后人填词,多据钦谱凡例第十一条,“至词中句法如诗中五言、七言者,其第一字、第三字类多可平可仄,似不必拘”。雨梦曾遍查搜韵所集所有中调孤调词,无一例谨依孤调谱。(参见拙文【孤调词考】) ·钦谱制作原理在凡例中表明“谱内亦参校旧词始为作图。至一定平仄,别词有异同者,必引證其句,注明本词之下。 读者可见鹧鸪天一词,首句记作中中中中中中平,搜韵搜有历代作品有3156首,其中仅五首与正格例词“彩袖殷勤捧玉钟”(中仄平平仄仄平)不同,写作“新晴水暖藕花红”(中平中仄仄平平)(赵长卿),致使谱记作中中中中中中平,记法虽无错,但窃以为容易误导初为词者。 但是,唐至清之前至少有18首菩萨蛮词下片首句作仄起仄收句式(中仄平平仄),而钦谱却未记入谱中,不能不说是一时疏误。 钦谱下片首句记作平起仄收句式,三谱俱是如此。故有人认为主席词“把酒酹滔滔”,不合谱。雨梦特从搜韵所搜集的历代该词近三千首,共得五十六首仄起仄收句以证主席词并非无据,乃钦谱误而误人也。 。。。。。 附件一 1. 菩萨蛮其二诸客往赴东邻之集(宋·张孝祥)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意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2. 菩萨蛮其三(宋·张孝祥)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 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3. 菩萨蛮其十一(宋·张孝祥) 缥缈飞来双彩凤。雨疏云淡撩清梦。兰薄未禁秋。月华如水流。 采香溪上路。愁满参差树。独倚晚楼风。断霞萦素空。 4. 菩萨蛮其二(宋·陆游) 小院蚕眠春欲老。新巢燕乳花如扫。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 当年真草草。一棹还吴早。题罢惜春诗。镜中添鬓丝。 5. 菩萨蛮张饶县以一枝梅来,和韵(宋·韩淲) 的皪南枝横县宇。空山无此新花吐。手种几多梅。迎霜今已开。 簪屏聊隐几。诗与君应喜。更报晏斋翁。相将索笑同。 6. 菩萨蛮其一(宋·黄机) 池落开遍莲房老。秋声已入梧桐表。葵扇与桃笙。尚宜相带行。 危亭三百尺。爽气真堪挹。瀹茗且盘旋。翩翩吾欲仙。 7. 菩萨蛮杏花(宋·刘学箕) 昨日杏花春满树。今晨雨过香填路。零落软胭脂。湿红无力飞。 转头春易去。春色归何处。待密与春期。春归人也归。 8. 菩萨蛮春晚二首其四(宋·梅窗) 点点花飞春恨浅。浅恨春飞花点点。莺语似多情。情多似语莺。 恋春增酒劝。劝酒增春恋。颦损翠蛾新。新蛾翠损颦。 9. 菩萨蛮游水月寺(宋·汤思退) 画船横绝湖波练。更上雕鞍穷翠巘。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 钟声云外听。金界青松映。何处是华山。峰峦杳霭间。 10. 菩萨蛮德舆饯别坐间作(宋·管鉴) 今日云山堂上客。明朝真个云山隔。人不似行云。相随长短亭。 堂空歌韵响。清切缘云上。留住莫教飞。怕如人别离。
附件二12首 1. 菩萨蛮(宋·杨泽民) 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一声人倚楼。 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2. 菩萨蛮其一和赵见独佳人睡起(宋·王之道) 香鬟倭堕兰膏腻。睡起搔头红玉坠。秋水不胜情。盈盈横沁人。 朱阑频徙倚。笑与花争媚。眉黛索重添。春酲意未忺。 3. 菩萨蛮荼(宋·王千秋) 流莺不许青春住。催得春归花亦去。何物慰侬怀。*荼最后开。 青衫冰雪面。细雨斜桥见。莫浪送香来。等闲蜂蝶猜。 4. 菩萨蛮其五丁丑送春(宋末元初·刘辰翁) 殷勤欲送春归去。白首题将断肠句。春去自依依。欲归无处归。 天涯同是寓。握手留春住。小住碧桃枝。桃根不属谁。 5. 菩萨蛮其二湖南道中(宋末元初·刘辰翁) 黄鸡喔喔催人起。困不成眠窗似水。清露不曾寒。朝来起自难。 家人当睡美。又忆归程几。不管湿阑干。芙蓉花自看。 6. 菩萨蛮其三中秋不见月(宋·姜特立) 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閟蟾宫。姮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看。 7. 菩萨蛮(宋·李亿) 画楼酒醒春心悄。残月悠悠芳梦晓。娇汗浸低鬟。屏山云雨阑。 香车河汉路。又是匆匆去。鸾扇护明妆。含情看绿杨。 8. 菩萨蛮(宋·王娇娘) 郎今去也抛奴去。恨共离舟留不住。扶病别江头。沾襟泪雨流。 路远终须别。一寸肠千结。此会再难逢。相逢只梦中。 9. 菩萨蛮拟古(宋·米芾) 蒹葭风外烟笼柳,数叠遥山眉黛秀。微雨过江来,烦襟为一开。 沙边临望处,紫燕双飞语。举酒送飞云,夜凉愁梦频。 10. 卖饧天气箫声软。午院水沉烟未断。睡起补残眉。红绵入镜迟。 霎时开笑靥。花上看双蝶。新月上帘钩。相思不断头。 11. 菩萨蛮佳人(宋·陈师道)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 12. 菩萨蛮寿夫人(宋·高子芳) 去年曾祝夫人寿。今岁也又还依旧。鬓绿与颜朱。神仙想不如。 骨相真难老。疑是居蓬岛。那更舞霓裳。笙歌溢画堂。
附件三56首 唐宋词18首 1. 菩萨蛮(唐·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2. 菩萨蛮其四重阳(宋·毛滂) 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 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3. 菩萨蛮其五(宋·毛滂) 溪山不尽知多少。遥峰秀叠寒波渺。携酒上高台。与君开壮怀。 枉做悲秋赋。醉后悲何处。白发几黄花。官裘付酒家。 4. 菩萨蛮(宋·张炎) 蕊香不恋琵琶结。舞衣折损藏花蝶。春梦未堪凭。几时春梦真。 愁把残更数。泪落灯前雨。歌酒可曾忺。情怀似去年。 5. 菩萨蛮其一(宋·沈端节) 春山千里供行色。客愁浓似春山碧。幸自不思归。子规心上啼。 芳意随人老。绿尽江南草。窈窕可人花。路长何处家。 6. 菩萨蛮其一(宋·舒亶) 三年江上风吹泪。夭桃艳杏无春意。今日欲开眉。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断肠。 7. 菩萨蛮其十九(宋·舒亶) 绿窗酒醒春如梦。小池犹见红云动。露湿井干桐。翠阴生细风。 雨过芳塘净。清昼闲中永。门外立双旌。隔花闻笑声。 8. 菩萨蛮寓直晚对内殿(宋·范成大) 彤楼鼓密催金钥。沈沈青琐重重幕。宣唤晚朝天。五云笼暝烟。 风急东华路。暖扇遮微雨。香雾扑人衣。上林乌满枝。 9. 菩萨蛮其二(宋·蔡伸) 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枕上玉芙蓉。暖香堆锦红。 翠翘金钿雀。蝉鬓慵梳掠。心事一春闲。黛眉颦远山。 10. 菩萨蛮(宋·华岳) 玉纤倒把罗纨扇。屏山半倚羞人见。回首忽相逢。桃花生嫩红。 见了娇无语。还向屏山去。略略转秋波。客愁无奈何。 11. 菩萨蛮题梅扇(宋·周纯) 梅花韵似才人面。为伊写在春风扇。人面似花妍。花应不解言。 在手微风动。勾引相思梦。莫用插酴醾。酴醾羞见伊。 12. 菩萨蛮其一(宋·姜特立) 日长庭院无人到。琅玕翠影摇寒甃。困卧北窗凉。好风吹梦长。 璧月升东岭。冷浸扶疏影。苗叶万珠明。露华圆更清。 13. 菩萨蛮其三中秋不见月(宋·姜特立) 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閟蟾宫。姮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看。 14. 菩萨蛮其一(宋·无名氏) 天威乱糁琼蕤密。一光吞尽千山碧。梅与雪争妍。孤香风暗传。 玉骨从来瘦。不奈春僝僽。羌管一声残。水乡生暮寒。 15. 菩萨蛮寿女人五月十五(宋·无名氏) 宫样迎春髻。玉步金莲细。初度是今朝。嫦娥降九霄。 兰玉行荣贵。德备共姜义。夏半月团圆。称觞祝寿筵。 16. 菩萨蛮(宋·王娇娘) 郎今去也抛奴去。恨共离舟留不住。扶病别江头。沾襟泪雨流。 路远终须别。一寸肠千结。此会再难逢。相逢只梦中。 17. 菩萨蛮(宋·赵希蓬) 何人四座环歌扇。平生有限何曾见。今日忽遭逢,流霞映脸红。 此恨凭谁语,梦逐巫山去。对景苦奔波,其如愁思何。 18. 菩萨蛮佳人(宋·陈师道)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 元明词10首 1. 菩萨蛮(元·李真人) 夸丹功用将何作。仙人尽号长生药。服人得延年。方知此理玄。 至药终须觅。只在坎离侧。向此得真微。天长地久期。 2. 菩萨蛮(元·李真人) 还彤铅汞将何作。砂须剥面铅沉脚。砂精与铅精。露形不露形。 争得相违背。须用三才理。汞采日中精。铅须铅里金。 3. 菩萨蛮代人贺周指挥称号晋野有引(明·任环) 雪花飞入朱帘里。锦堂一派笙歌委。瑞气满高筵。浓香送酒船。 晋野谁程号。声华从此茂。顾名思义时。东君知未知。 4. 菩萨蛮忆外,代人作(明末清初·商景兰) 腊花香动烟中影。纱窗半掩罗帏冷。孤雁宿沙汀。寒砧梦里声。 梦到相思地。难诉相思意。夜雨渡芭蕉。怀人正此宵。 5. 菩萨蛮坐河边新楼,代人作(明末清初·商景兰) 春光难驻伤心色。远山暮影烟如织。花气傍高楼。游人在上头。 闲倚阑干敞。湖水平如掌。浪影乱晴空。渔舟荡晚风。 6. 菩萨蛮次尔斐韵(明·顾朝桢) 笼烟弱柳丝如带,莺梭织就朱阑外。芳草意绵连,王孙醉欲眠。 新萝荫古壁,牛背斜阳笛。杜宇月三更,凄清分外明。 7. 菩萨蛮舟雨二首其一(明·顾璘) 青山雨洗精神出。趁得帘开飞送入。鸂逞毛衣。船来故不飞。 落絮生萍叶。水面留轻蝶。沿溪菜吐花。池塘鸣乱蛙。 8. 菩萨蛮舟雨二首其二(明·顾璘) 溪行五日逢城郭。耳静愁闻喧鼓角。到岸喜新晴。登台却趁情。 杜宇无幽绪。唤得春归去。春归了不关。花开元耐看。 9. 重叠金金钱(明·高濂) 花镌红玉开日午。长恨宵分付尘土。模铸竟谁成。金钱旧得名。 人作樗蒲竞。共喜得花胜。旧说解通神。争怜不济贫。 10. 菩萨蛮秋思见《林下词选》、蒋重光《昭代词选》(明末·黄媛介) 芙蓉花发藏香露。白云惨淡关山路。愁思惹秋衣。满庭黄叶飞。 绣阁帘初捲。梦与离人远。秋雨又如烟。魂销似去年。
清人词8 1. 菩萨蛮古瓦官寺(清·吴绮)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秋风片片寒。 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2. 菩萨蛮(清·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3. 菩萨蛮新岁舟中望山(清·周寿昌)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4. 菩萨蛮闺春(清·朱中楣) 惜春自是因春瘦。欲写新词应未就。人苦恋春情。春归不恋人。 春道归非早。百二还嫌少。人不解春情。翻云春撇人。 5.. 菩萨蛮四首其三(清·朱珩) 一春阴雨东风做,那堪春去风还大。瘦尽万花枝,杨花得意时。 莺燕娇不语,稳占栖香处。辛苦向阳飞,鹧鸪朝暮啼。 6.. 菩萨蛮得婉清书感作(清·殷秉玑) 羡君破浪先飞渡。嗟余恋机几度误。虎口脱危灾。孤舟涉海来。 两季睽两地。鸿雁书频寄。雁信纵堪传。雁行终未联。 7.. 菩萨蛮(清·许禧身) 绣旗天半朱霞卷。馥馥香风吹不断。秋水证禅心。禅关花木深。 瓶钵生涯外。齐向瑶阶拜。怜尔法门僧。佛前传一灯。 8.. 菩萨蛮幽晤(清·陈世祥) 上弦月落黄昏院。惊人乍似双飞燕。已是出来难。疏屏又夜寒。 拼得相思各。莫更人前谑。欲语转娇睛。知卿梦里曾。
近现当代20首 1. 菩萨鬘其七(清末近现代初·冒广生) 黄尘海水三山下(梦天)。劳劳谁是怜君者(送沈亚之)。 蹭蹬溘风尘(马)。驼悲千万春(铜驼悲)。 城雅啼粉堞(潞州张大宅)。天远星光没(送秦光禄)。 辛苦尚相从(昌谷读书)。多方带药翁(恼公) 2. 菩萨鬘其二十五(清末近现代初·冒广生) 绿香绣帐何时歇(李夫人)。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 宝袜菊衣单(画苑江潭)。当知赵国寒(潞州张大宅)。 寒玉鸣夜刻(塞下曲)。卧听莎鸡泣(房中思)。 夜帐减香筒(恼公)。高眠复玉容(昌谷诗)。 3. 菩萨蛮题落花峡蝶(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寻春何处春无语。乱红铺遍斜阳地。花细落樱桃。随风过画桥。 零露苍苔湿。独自单衣立。替我惜残春。回环蝶影双。 4. 菩萨蛮其四露(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轻梢露滴珍珠棵。佳人研墨和烟坐。烦语费工夫。平安两字书。 潇洒浑脱俗。高节思淇澳。结伴倩杨枝。参天凤尾□。 5. 菩萨蛮再题花妥兰花幅(清末近现代初·姚华) 白门一郑成双妥①。青楼小字排珠颗。罗素更湘兰。三分水墨天。 望里春如海。依样修眉黛。香草美人姿。美人香草思。 6. 菩萨鬘(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落红满地香成阵。东风吹得花心困。愁杀惜芳人。斜阳深掩门。 人与春同命。春去春人病。无奈更销魂。泪痕兼雨痕。 7. 菩萨蛮·夏日村居,集句(一九○○年夏)(近现代·周作人) 四檐山色清残暑。草深闲院虫相语。凉风过柴门。孤烟竹里村。 宿润侵苔甃。扫花山石瘦。篱落带斜晕。樵声出翠微。 8. 菩萨蛮乡居度夏(近现代·张中行) 江山满目游难遍,行云驿路朝朝见。宿雨又新晴,林花照眼明。 一霎中元近,未接鸿都信。掩户欲黄昏,素襟清泪痕。 9. 菩萨蛮戏拟温飞卿(近现代·张中行) 画楼春晓钟声歇,开帘又见丁香结。底事最伤神?暗香留翠裙。 花落飘何处?人在咸阳路。夜夜卜归期,绣帏残梦迷。 10. 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1. 菩萨蛮惜春(近现代·溥儒) 上林依旧莺声早。离离浅碧池塘草。桃叶奈愁何,春风吹又多。 暗渡芳菲节,零落燕支雪。流水送春行,杨花无限情。 12. 菩萨蛮寂老赐示红梅和作击节之馀再酬一章(近现代·邓桐芬) 暗香疏影徵新弄,黄昏醉入罗城梦。画谱喜神宗,丹铅点染红。(一章) 清客居士曲,种种莹珠玉。窗外映寒枝,风摇猩色移。(二章) 13. 菩萨蛮其四(近现代末当代初·金启孮) 晴空一色浑如画。平川远接阴山下。天幕类穹庐。秋风草似梳。 敕勒真妙笔。对景思斛律。端的是传神。朔方有几人。 14. 菩萨蛮五十自寿(当代·乐时鸣) 生当十月风雷动。河山破碎灾难重。旭日起东方。奋身歼虎狼。 岁月催人老。自愧私心扰。把酒洗征衣。从头识是非。 15. 菩萨蛮八首其七雪花(当代·崔荣江) 佪风漫舞冬时雪,翩翩还似花间蝶。几片我轻拈,往伊鬓上簪。 一霎成清露,被骂两三句:是否若君心,化来无处寻? 16. 菩萨蛮两阕其二(当代·张恨水) 杨柳一片无情碧。楝花风后无消息。却有病恹恹。镇日垂翠帘。 帘外春梦幻。除是流莺唤。唤也不能归。落花吹作泥。 17. 菩萨蛮其二滇池泛舟(当代·梅绍农) 冰轮一片苍山暮。渔灯隐约知何处。荡到桃源村。山根犬吠门。 夜色浮青嶂。足踏疏林上。长啸高岩前。苍茫万里烟。 18. 菩萨蛮口占呈同闱诸君(当代·汪岳尊) 枕边尚搁寻诗梦。惺忪倦起衣衾重。待续境朦胧。还愁饭后钟。 一月楼居久。高会蟠桃友。欲去且留连。沧溟正化田。 19. 菩萨蛮(当代·汪洋) 柔光岂合愁人遇,东风抛尽残红去。鹃响惯无由,枉抒今昔愁。 自省浑不识,柳在肩头碧。金线已馀灰,酒悲无梦埋。 20. 菩萨蛮其三(当代·赵文漪) 轻飞鹅粉花心淡。初匀霞面花光艳。浓淡万般宜。新妆取次施。 人影传金盏。花影娇难算。仙髻护云冠。瑶池会上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