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28

宋人郑刚中(?)的诗

[复制链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8-5-10 2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削足翁翁 于 2018-5-10 21:26 编辑

宋人卷刚中的诗偶有浅俗流滑之病,让人不觉有甚高古之气,觉着今人所作古诗也。如《初夏忆故园》:“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得眠稳寐梦须好,无句不幽诗可夸。底事年来衹流汗,文书埋没鬓毛华。”首联“加”、“家”同音字,可避开,不若首句“四山木叶绿婆娑”或者“四山木叶绿横斜”,通常所谓只有“雨雪交加”也。“飞絮”对“孤花”则宽矣。“得眠稳寐梦须好”显得俗滑,“无句不幽诗可夸”似过甚其辞,王婆卖瓜矣。“底事年来衹流汗”亦浅俗流滑。
当然,也有切实可诵者。如其《再用青字韵》:“黄旗分破柳梢青,旗尾穿林鸟不惊。感极老人翻欲泣,赦馀污吏始偷生。帐闲缥缈传新曲,酒贱蹒跚醉老兵。与了相从亦云乐,袖鞭吟看远山明。”除了“与了”于今人似不可解之外,其余七句都近雅驯可爱,特别“酒贱蹒跚醉老兵”更是清新可爱,写到切实景处。
其《随堤口占呈李公实郎中》:“年堤上草青青,今日重来春梦惊。载路壶浆皆再造,向人榆柳若生平。渐看英荡传声教,永愿银河洗甲兵。邓禹车前略无事,幕中棋局夜灯明。”亦甚好。
用杜诗而不敢直用,其《和友人书怀》即是,诗曰:“君似冰壶透里清,岂容随众话锄耕。自应才大难为用,无奈诗穷益有名。祸此遗民缘俗吏,扶回兴丛赖书生。欲烦尽挽天河水,一洗当年海上盟。”杜甫诗有句曰:“古来材大难为用”,卷诗却云:“自应才大难为用,无奈诗穷益有名”,前后有些不通。何不曰“自来才大难为用,无奈诗穷未有名。”由 此亦可知今人作诗,大抵卷刚中之流亚也。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0 20:4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对仗角度来看,自应与无奈,比自来对无奈,感觉合适一些的样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0 2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0 2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1: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0 21:04
没查到这个人……会不会叫:郑刚中?
郑:udb
卷:udbb

是  郑刚中,没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0 2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2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 网络 有力量 啊。那些 校对 古籍 的 汗颜 了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5-10 21:34 编辑

不若首句“四山木叶绿婆娑”或者“四山木叶绿横斜”,通常所谓只有“雨雪交加”也。
----“交加”似是古代诗人十分愿意用的词。如绿交加,翠交加,影交加,雪交加,乱交加,等。
    “绿婆娑”也是常用词。只是 “娑”【五歌】与“加”【六麻】不在一个韵部。

点评

关于这点,加 读音 或与今较为接近,而 家 似乎 读如 咖,则 大相径庭 也,则千年前 之 读音 有些 更 科学 合理 在。待 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0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0 21:3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他,不过网上很多确实写的都是卷刚中。 百度百科上面,对于他的作品评价是这样的 :观刚中诗,高标逸韵,文采飞扬,孤寒冷壮中显现出苦涩、淡雅以及嫉恶之傲骨与对世事的无奈,其文学价值颇高。 似乎又跟削足翁先生说的有些不一样。估计是当地文史办提供的资料,尽量往好的方面写。

点评

猜想 也是 乡党 的 文字,跟 谀墓 差不多。  发表于 2018-5-10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21: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10 21:32
不若首句“四山木叶绿婆娑”或者“四山木叶绿横斜”,通常所谓只有“雨雪交加”也。
----“交加”似是古代 ...

关于这点,加 读音 或与今较为接近,而 家 似乎 读如 咖,则 大相径庭 也,则千年前 之 读音 有些 更 科学 合理 在。待 考。

点评

削足翁翁涉猎很广,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0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诗人用“交加”几例
出郊(宋•王安石)                                           川原一片绿交加,
蒲氏别墅十咏 其六 莲池(宋•文同)                        惊雨绿交加。
初夏忆故园(宋•郑刚中)                                 四山木叶绿交加,
度金沙岭(宋•郑刚中)                                    两行古木影交加,
戏题秋香(宋•郑刚中)                                    轻披环佩玉交加。
题异香花俗呼指甲花(宋•郑刚中)                  轻黄碎蕊乱交加。
麻。病起至幽谷二首 其二(宋•王禹称)          茂林修竹翠交加。
过青泥(宋•文同)                                           铁山正月雪交加,
访僧不值(宋•李之仪)                                    扫门杨柳影交加。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庆历元年)(宋•欧阳修) 瑶林琼树影交加,


点评

针叶林 诗兄 广博 如此,值得学习。——所举例 也能说明,宋人 作诗,多有 习气,这 交加 一词 就有 如此多 句,习气 非常 也。呵呵 谢谢。  发表于 2018-5-10 2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1: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8-5-10 21:39
关于这点,加 读音 或与今较为接近,而 家 似乎 读如 咖,则 大相径庭 也,则千年前 之 读音 有些 更 科 ...

削足翁翁涉猎很广,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0 2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以后诗词因袭现象确实十分严重。这也许和作诗多为朋友唱和文字游戏有关,与唐诗激情创作有所不同。

点评

如此陈陈相因,互为程式,习气自然养成,日久无察,年岁难改,于是流弊生焉,贻害深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0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2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削足翁翁 于 2018-5-10 21:5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10 21:48
宋以后诗词因袭现象确实十分严重。这也许和作诗多为朋友唱和文字游戏有关,与唐诗激情创作有所不同。 ...

如此陈陈相因,互为程式,习气自然养成,日久无察,年岁难改,于是流弊生焉,贻害深焉,是以宋诗远逊唐诗千万里,不亦必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2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

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1 06:1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临风寄语先生对“高古之气”颇有看法,他说:

浏览诗坛,有一种声音似乎成为诗词的主流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既写近体诗不仅在平仄和用韵上不得逾越雷池,还要有古意,甚至越高古越成为追捧和推崇的好作品。这的确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话题。
    今人写诗为何一定要有古意?究竟是为了传承还是为了泥古,是因时而变还是厚古薄今?我以为诗应该是诗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自我情感表达甚至宣泄,是所处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

点评

现代诗 本来 想 有点作为,为 现代人的快节奏 代言,但 没有 成功,于是 有人 旧瓶装新酒,可是 新酒 似乎 太酸涩了,没 意思了。  发表于 2018-5-13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09:0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 想清楚 为什么 要 近体诗,是不是 不需近体诗也能 表达清楚的 若是,则 不写 近体诗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1 09: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1 10: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追求高古,一定程度是对大量程式化八股化作品的审美疲劳反弹,一定程度是儒家本身有今不如昔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11:0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1 09:10
削兄也开始思考终极命题了啊?

以“表达清楚”而论,大概首选散文,是不? ...

对,如果 用散文 可以说清楚的 就 无需 近体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1 1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12:0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5-11 11:06
讲真,首先我们考虑的是表不表达的问题。因为不是“情动于中”就必须表达的。
有表达需要,然后才是怎么 ...

这个 倒是 十分 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 有一个 陈刚中,福建人,也得罪过  秦桧,被罢绌。不知 郑 陈 二位 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5-13 1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