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3|回复: 36

评金筑子《三读毛泽东黄鹤楼》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6 07: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金筑子《三读毛泽东黄鹤楼》

   金筑子开宗明义说: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这是一个对仗句。"
-----什么叫对仗句?1,词性对偶;2,声律平仄相对。这两句对偶宽对,平仄相同,怎么能叫对仗句?此词谱无对仗之要求。金筑子是强解。
金筑子又说:“即:茫茫九派大河纵流在中国之內,沉沉一线长江横穿在南北之间。流是河的流动,穿是江的流动,两者都是动态的,一纵一横,永无休止。”
----请问:按照金某的说法,九派大河和一线长江都是从西向东流动,哪里来的“一横一纵”?谁“横”谁“纵”?
这样悖理之胡说竟然还有三四个拥趸支持,除了赵高的死党谁会不认识鹿?
看看金筑子的下列胡说,更令人捧腹。
   
“假如沉沉一线指铁路:就成了茫茫九派支流流中国,沉沉一线铁路穿南北。如是,就成了这样一个事实:前句的流是水系的流动,后句的穿则应该是铁路的流动了。”
----看来金筑子的所谓对仗是必须一样动作才行:上联流动,下联也必须流动。
“但铁路不是火车,它是不会流动的,这个穿只能作连接南北讲。因此,江流和铁路这两个一为动态一为静态,在意境上是形不成对仗的。”----动作不一致就不能对仗---这是什么理论?
金筑子怪论在继续:
“因为前句的流是动词,后句的穿就只能是形容词了。动词和形容词是不能成为对仗的,不能用九派河水在中国流淌,去对一线铁路连接了南方北方。河流可以不停地流淌,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而铁路却不是动态穿行,它只能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动态静态不能对仗----金筑子混论的新发明!另外谁说动词和形容词是不能对仗的?金筑子不仅文化水平低,胸无点墨,而且十分自负,不学无术,竟然瞧不起王力,攻击王力,所以他根本不懂王力诗词格律,净说外行话而不知耻!
   
混账话还有:
“这首词上下片共八句话,都描写长江,承上啟下,顺理成章,没有理由来一句没头没脑的铁路混在其中。而且沉沉一线穿南北这个句子本身也无法体现它就是铁路。九派,是长江的历史典故。烟雨、龟蛇、黄鹤、游人,都可单独存在,谁都知道它是什么。唯独这个一线,独立存在谁也不知它是铁路,承上也不能证明它是铁路。说它是铁路是人为强加的,这铁路也与全词七句描写没有任何关连,与长江黄鹤更沒有任何关连。”
----理由很简单:毛当时写这首词,没有向金筑子汇报要写铁路,金筑子不认可,所以现在要报复,要批判!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0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读毛泽东黄鹤楼,堪称三篇奇文,成为金筑子指鹿为马的理由。正因这金三篇,让金筑子重新获得首席地位。估计我的三篇批判文章,不久就会继续遭到金筑子跨版删帖之命运了!所以,保留了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0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5-6 09:54 编辑

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纔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 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 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 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 )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 )颜色自成一类。(c )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 跟别的词相对。(d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 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 个典型的例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七)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1 )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 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 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 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 《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 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 "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 "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 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 为劣[54]. "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 . 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 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 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 )宽对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 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 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 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 "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 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 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 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再举毛主席的诗为证:
  赠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5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3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 这种情况.
  (4 )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 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 现在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 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 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 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刈非蠖哉痰南饲桑蔷?是庸俗的作风了。


  (五)古体诗的对仗
  古体诗的对仗的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有些地方用 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岁晏 行》这样一首相当长的诗,全篇没有用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 用了一个对仗,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还只是 一种宽对。并且要主意:古体诗的对仗和近体诗的对仗有下列两点不 同:
  (1 )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 )在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 《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3]"。
 
  (三)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的很少 见的。
  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 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 阕头两句。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 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33].
  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 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 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 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残 阳如血"。
  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的一样的。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 语是颜色修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 用它们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 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 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是 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 "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 "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 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 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 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 "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 由上面一些例子看来,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 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9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菜根谭文学院开版元勋

Rank: 1

威望
3172
贡献
60990
金钱
6732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QQ
发表于 2018-6-2 0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6 07:11
三读毛泽东黄鹤楼,堪称三篇奇文,成为金筑子指鹿为马的理由。正因这金三篇,让金筑子重新获得首席地位。估 ...

菜根谭文学院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 06: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的针叶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07: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的所谓对仗是必须一样动作才行:上联流动,下联也必须流动。
------金筑子怪论:
“因为前句的流是动词,后句的穿就只能是形容词了。动词和形容词是不能成为对仗的,不能用九派河水在中国流淌,去对一线铁路连接了南方北方。河流可以不停地流淌,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而铁路却不是动态穿行,它只能是一个静态的存在。”

--------动态静态不能对仗----金筑子混账的新发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07: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种混账说法三羊竟然跟风点赞,没有文化真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0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对金筑子辈普及一下对仗要点:
1,定义: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叫对仗。如律诗的颈联。
2,对仗的两句句法结构及词性相同,
3,平仄声律相对即双数位和句尾字平仄相反。
4,禁忌:三平尾,合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2 07: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毛之人必将载入史册,永远钉在历史的忠奸名录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 1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2 07:12
重新对金筑子辈普及一下对仗要点:
1,定义: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叫对仗。如律诗的颈联。
2,对仗的两句句法结 ...

【对仗的两句句法结构及词性相同】?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 1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2 07:12
重新对金筑子辈普及一下对仗要点:
1,定义: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叫对仗。如律诗的颈联。
2,对仗的两句句法结 ...

骈文中的对仗,不叫对仗句?!

点评

是的。对偶句,各种文体皆有。对仗的叫法,限于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2 13:2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6-2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6-2 13:27
金筑子三评黄鹤楼,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

金筑子评黄鹤楼,是他的理解,不要扯到反党反毛上去,这种思维方式不对。

点评

这贴是以前的讨论帖。现在已不再讨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 16: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 14:38
金筑子评黄鹤楼,是他的理解,不要扯到反党反毛上去,这种思维方式不对。 ...

北山的认识,为时太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2 17:2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的理解,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举反三,见微知著。

点评

对毛的评价,他自己是有明确表态的。比如,金筑子发表过系列评毛诗词的文章,评毛是“时间造假,诗艺平平”,这种评价是除了金筑子之外没有见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 1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17: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 10:04
骈文中的对仗,不叫对仗句?!

是的。对偶句,各种文体皆有。对仗的叫法,限于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17: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6-2 17:29
是我的理解,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举反三,见微知著。

对毛的评价,他自己是有明确表态的。比如,金筑子发表过系列评毛诗词的文章,评毛是“时间造假,诗艺平平”,这种评价是除了金筑子之外没有见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18: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 14:38
金筑子评黄鹤楼,是他的理解,不要扯到反党反毛上去,这种思维方式不对。 ...

这贴是以前的讨论帖。现在已不再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4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评黄鹤楼,不是心血来潮,动力在哪里?这个问题就诗论诗是看不明白的,凡是都有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4 0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2 17:33
是的。对偶句,各种文体皆有。对仗的叫法,限于律诗。

不讲道理的,又在胡说八道

点评

学学王力诗词格律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4 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4 08:28
不讲道理的,又在胡说八道

学学王力诗词格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4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4 08:29
学学王力诗词格律去。

三羊看过,针叶林你在歪曲王力

点评

见王力“诗词格律”第一章第四节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4 0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4 08:30
三羊看过,针叶林你在歪曲王力

见王力“诗词格律”第一章第四节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4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4 08:36
见王力“诗词格律”第一章第四节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

你不是叫嚣【对仗的叫法,限于律诗】

点评

你三羊又不写诗词,所以不懂合掌,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对你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总坚持错误理论不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4 0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4 08:37
你不是叫嚣【对仗的叫法,限于律诗】

你三羊又不写诗词,所以不懂合掌,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对你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总坚持错误理论不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主要是用于律诗中。词中也有,但词中存在词性对偶但声律不对的情况。所以说对仗限于律诗更合乎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4 08: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6-4 08:46
对仗,主要是用于律诗中。词中也有,但词中存在词性对偶但声律不对的情况。所以说对仗限于律诗更合乎实际。 ...

诗是【骈散兼行】,骈既是【对仗】,骈来源于骈文,所以说片问的句子更应该叫【对仗】

点评

这里没谈来源,只谈律诗的对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4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4 08:51
诗是【骈散兼行】,骈既是【对仗】,骈来源于骈文,

这里没谈来源,只谈律诗的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4 08: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将针叶林的违规帖子屏蔽了,你针叶林可以无视北山首版,私自打开,你不但歪曲王力,更是无视首版北山大人

点评

不要挑拨。怎么老跟金筑子学呢?跟著哦金筑子学学怎么写真实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4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8: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4 08:54
北山将针叶林的违规帖子屏蔽了,你针叶林可以无视北山首版,私自打开,你不但歪曲王力,更是无视首版北山大 ...

不要挑拨。怎么老跟金筑子学呢?跟著哦金筑子学学怎么写真实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