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精华”说网诗 陈裕华
诚然是久蓄的习惯使然,本来冗忙不已,一作刚杀青,竟不自觉地又打开了久违的大中华诗词论坛。浏览所至,倒也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而且也欣然点开了几家,读读他们的新作,当然有得。毕竟不想太流连于这里,但毕竟来了回,不能空手归去,于是顺着所列作者作品目录,摘录了标有“精华”的几首。精华者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佳作,看看这些姝朵,既不费多时也不枉来了一回。 晚上歪在枕前细看这些“精华”,的确不枉所摘,也多认可是精华,至少是比较优秀者。首先,春风秋月的《五律·闲居遣兴》引我兴悦。
水绕三楹屋,山围一座城。阴晴看石色,日夜听泉声。静者多幽思,超然得胜情。萧闲闭关坐,心地湛虚明。
是作构工,前三联对仗,描写了所居环境,“水绕”“山围”,“看石色”“听泉声”,远离尘嚣,实在优也,住于此当然“多幽思”“得胜情”。话到此意已说尽,然结尾来了“闭关坐”“湛虚明”,似成蛇足。且“萧闲”是什么“闲”,“虚明”是何样“明”,令人费解,几成败笔。此作“精华”也就稍逊了。 我的不爽很快被冲消了,楚天逸人的《木兰花慢·相思》令人赏玩不已。词曰: 本来无一物,空如也,却悠悠。竟千里迢迢,音书不继,还在心头。 古道边,长亭外,是伤春过后复伤秋。最怕他人惜别,除非我自淹留。 莫朝宿命觅根由,每每只添愁。待鹤唳高滩,云消远塞,再卧危楼。 但恨隔墙孤管,向烟波江上说沉浮。不见人归东海,廊檐半把吴钩。
诗词特别是词,主体总是抒写自己的思念、情怀。是作《相思》,千古老题,如何出新?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出境界才是新,这“境界”并不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思想境界(高、优、伟之类),又是王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楚天的这首词写出了(而且是巧写)“真感情”。上阕开头几句并不特别出彩,“音书不继,还在心头”实而常,“最怕”也显“直白”。“除非我自淹留”这句当解,“淹留,长久逗留。”柳永有句“想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楚天先生反用之,意即并非是自己(愿意、乐意)“淹留”,内含意是我度日如年,时时相思,因此也“最怕他人惜别”——触我伤情!扣了题,出了情。下阕续之,首二句用否定句式,“莫朝宿命觅根由”即不要自我“解脱”归之天命,强调“愁”。继之“鹤唳”“云消”“危楼”景、境都触我相思,增我相思。再继之“隔墙孤管(笛箫)”,人家的愁音也触我哀愁,仍扣“相思”。最后“廊檐半把吴钩”(半月)也“穿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仍是相思。是阕层层递进展开,相思之烈之苦如泣如诉,呈于我们面前。词论大家叶嘉莹先生说:“词讲究要眇宜修。‘要眇’是‘好貌’,‘修’是‘饰也’,就是说,要眇是一种美好的样子,修是一种装饰美。……凡是意蕴丰富能给读者非常幽微的、丰美的联想,有这样境界的就是好的词。”《木兰花慢·相思》从艺术面说,的确是首“要眇宜修”的好词,堪称“精华”! 逸人先生的两首绝句《归隐》《孙儿谷山写生》文笔清雅,大有唐人古风,评略。诗如下 归 隐 草舍三间结水涯,开门便可浴朝霞。唯须记得名和姓,荐与风中小野花。
五绝·孙儿谷山写生 春日随师友,登高写翠微。山中无礼物,采得野花归。
农夫的《沁园春·海南印象》 客旅琼崖,醴尽椰林,色共水天。对涛鸣雪卷,流槎浅渚;云蒸霞蔚,叠翠长湾。叶底熏风,沙中软榻,解甲沉浮兴不阑。承平里,忆伏波汉将,勒石燕然。
应堪回首当年,几成败、神州历五千。正商通外海,纵横丝路;舰巡列岛,巩固雄关。上国康哉,英雄来也,帷幄钤韬执祖鞭。鱼丽阵,把复兴故事,续以征鞍。(注释略)
《沁园春》词属长调,讲究工对,是作上阕堪赏,诗人横向展开画卷:“对涛鸣雪卷,流槎浅渚;云蒸霞蔚,叠翠长湾。叶底熏风,沙中软榻”,前面的扇面对后面的联璧对都美丽工严。下阕纵横展开,说历史,颂今朝。全词脉络清晰,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微不足者词人似乎成了导游,忘了“诗以言我之情也”“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袁枚《随园诗话》)。判优可以,说精华似欠当。 农夫先生的七律《自况》不无诙谐自谑味道,颔联化用典故,颈联嵌入时语,比较活脱,堪赏,当不得真。
“枫菊此时多寂寞,隔墙暗羡百花容。然知不必争春艳,待到霜寒色自浓。”
这是观棋阁主唱和士弘毅先生的一首七绝,用了“依韵”法(只用其同韵部字)。古人说:“大抵诗之作者,兴,上也;赋,次也;赓和,不得已也。”(宋 杨万里)先生赓和未必是出于“不得以”,该作咏物,也寄托了自己的逸怀,“不争春色”,自持自重,相信“霜寒色自浓”,应赏。令人费解者是前面说“暗羡”后又翻转说“知不必争”,岂不矛盾?据此,这精华似难奉送。
步兵偏爱饮,我亦悦槽浆。醉里云天阔,壶中清趣长。 荣枯宁有种,夭寿本无常。酒尽扶归去,酣然一枕香。 浦 湘 饮酒
浦湘先生的《饮酒》构篇工,情致爽,颇有魏晋雅士们的遗风。中二联讲究,然“壶中清趣长”的“清”字可能是笔误,当是“情”字?颈联“宁有种”嵌入子几千年前陈涉的造反豪言,壮;“夭寿本无常”则是道家们的虚无重申,宣扬的是及时行乐,似又显悲(悲壮之悲)。尾联一副世事无心乐享人生的憨态,同于古人。这位先生诚然是当今的陶渊明、阮步兵也。写作堪优,精华可也,然只是在这里可受此殊荣。 海洋先生的《七律·苏堤漫步》、金筑子的《参观朱德旧居》都是七律,启承转合、中二对仗、七句跳转都可谓清晰、平仄合格。《苏》诗韵严,《参》则混乱,“园”(十三元)“官”(十四寒)与“前、然”(下一先)并不同部,按新韵诗中平仄也不全对。但这诗有“我”:“红花巷里泪潸然”,只是这“泪潸然”有些欠实。参观朱老总的展厅不会有很多伤心的事,激动敬佩是当然的,会泪潸么?该诗中二联对仗也不严,可能是初学者,鼓励高分可谅,但硬要捧个精华就不必了。 两诗如下 海洋的天空 七律·苏堤漫步 日暮苏堤独步风,双双归鸟入林中。残阳带水西山下,老柳扬枝满月东。 目举雷峰灯灿烂,身回岳庙影朦胧。平湖筑路千年走,去去来来半夜空。
金筑子《参观朱德旧居》 五华山下翠湖边,朱德旧居名洁园。前面学堂攻讲武,后身革命敢朝前。 战功赫赫总司令,为事谦谦为民官。我到展厅巡一过,红花巷里泪潸然。
《偶成》也是金筑子先生(“八十老翁”)的吧?该作生动,“满床大字”、“长夜神游”,形象尽出,“听轻歌”“够吃用”很有时代特征。这首诗彰显了当今空巢老翁们的晚景生活、精神情状,“循环醒梦中”是福也是苦。
年迈循环醒梦中,轮回春夏与秋冬。满床大字随吾写,长夜神游任尔踪。 欲听轻歌收酷狗,偶来好句记元通。退休薪够吃穿用,八十刚过一老翁。 北海人家的《晨行见紫荆盛放》《携儿游山》两首七绝畅快流利, |
意象鲜明,情采飞扬,第二首(“晴旭花香野色新,童声雀韵长精神。对焦笑靥葳蕤里,摄取云山一片春。”)更好,“对焦”“摄取”两句出彩,“一片春”意蕴令人浮想联翩了。
寒江听雪 西江月·山杏初开(新韵) 冬孕青魂初醒,风催妩媚增光。情追谷雨酿醇香,梦想枝头绽放。
吐墨千山披绿,领春百草争芳。相约盛世唱华章,给予丰年厚望。
乡土村姑 卜算子·蒲公英
踏青去远郊,平野薄云罩。遍地迎春蒲公英,艳丽朝天笑。 妆缷生棉团,风动八方绕。晃晃悠悠入沃土,岁岁姿逾俏。
以上两词都是咏物,咏物诗词写作关键是处理好是物的“形”“神”和作者的“寄”,既不离其物也不滞于其物,做到“形神俱似”“形神兼济蕴情怀”。两词有“形”但不一定就是“它”的形色,“神”呢?也有,《杏》“情追”“梦想”“领春”“相约”等俱亲切如人;《蒲》也有“朝天笑”“妆缷”等语。作者的“标注”也有,最好的当然是其“物”自己“演绎”,如陆游的《咏梅》郑板桥的《竹》。当指出的是咏物诗词一是题目、名称不入诗词,二是别塞入煞人口味的政治术语。 笔者是文题目是《漫品“精华”说网诗》,已经字超3000,够“漫”的了,“说网诗”呢,只能概而言之了,略陈陋见吧。 一、网诗相对来说更自由,是诗词作者、爱好者的俱乐部,便于交流。 二、网诗中好作品、耐人品味的比例比多数期刊要略高。 三、网诗队伍复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四、网诗群体版主不好当,也很辛苦。他们点评抢数字的太多,“帖子”“积分”多虚浮。点评中应酬、高帽、花环慷慨奉送,浮泛不实的褒奖令人乍舌,这“精华”也就水多。 五、多数作者沉迷于诗词写作,产量颇高,无暇读书、无暇学习理论。 六、爱听爱见自己也知道是假的赞赏,委蛇或陶醉在互相的吹捧中。 …… 打住! 2018年5月4日于化谷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