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8-4-24 08:40 编辑
这种做法可以吗? 有人开了个诗词诊所,还算火爆,好评不断。一天某人拿来一首诗,让把脉诊断,坐堂先生也认真的评论了一番,指出不少错误和不足。被评者说,这是一首古人的诗,这个古人还是比较有名的,于是气氛一下变了,有人据此认为,开诊所者目光不准,好坏分的不准。有人说,古人的也不一定没毛病,不必管是否古人的,就诗论诗可以。又有人说,不知道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就评诗是不行的。有的说,这种设计陷阱的方法是不能肯定的,要以诚待人。有人再次认定评诗是出力不讨好的活,也有人大力护法,竭力保护评诗者的尊严,不许有人说一点坏话。这种现象确实有必要讨论一番。前段本版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有人把别人的诗评的一无是处,后来听说是本站高管的诗,有深感后悔失言,溜之大吉,不再出声了,也有的以藐视权贵者自居,借以太高自己的身价,结果不被认可。我认为,评诗者需要端正态度,先要尊重诗的作者,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能把自己的诗观过渡的强调,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的诗,就不能执着于某种观念。评诗可以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与不同的观念者和平共处,也不能听到不同意见就跳起来,真正的意义不在于争论出高低,而是让这个工程充满意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胜败各半,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深圳人平沙搞过两次评奖,密封卷,十个评委打分,同样一个人的诗卷,有的评委打八十分,有的评委打四十分,基本没有十个评委一致打高分的 ,说明即便是很专业的评委,密封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排除对人的偏见,高低评价也差别很大。 作诗和做事,不但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要注意,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也要注意,引起争议是说双方各有道理,引起误解是说我没错对方理解有误,那也不行,你可能没有辩解的机会,比如,我做的牌子,净高两米二,检查时有人提出不对,按人行道的标准要两米五,回来仔细查规定,那个位置不能叫人行道,正规应叫设施带,规定净高是一米八到两米五,两米二的高度没错,可是已经没有辩解的机会了,怕影响和谐关系,以后就按两米五就没有问题了。作诗也有同样的问题,本来没有错,但容易被人理解错的也要修改,有人说需要解释的诗就不是好诗,看似不通但能解释通的句子也应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