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0|回复: 78

古风楹联十四期初级第六讲小生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88
贡献
473
金钱
16261
发表于 2018-4-12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鱼 于 2018-4-12 15:42 编辑

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二晚24点;
评阅点评截止时间:周四12点


0

主题

124

帖子

11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9
贡献
283
金钱
442
发表于 2018-4-12 2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易水寒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一路风尘和泪饮
    满心欢喜伴花眠
自造一副意隔对联,上联悲伤意境和下联喜悦意境隔了,为对联大忌。

入我蓬门无俗客
来斯草舍尽高人
自造一个合掌的,上下联同一个意思,真是浪费笔墨啊。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十里花溪宜养月
    一池碧水可观天
池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量词。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洗尽”之意,句意是潭水洗尽世尘俗念。“空”与上联“悦”动词对品。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课后阅读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好!只是第二大题的“潭影空人心”的空字,它有动词词性,所以不算是活用。  发表于 2018-4-14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33
金钱
201
发表于 2018-4-12 2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韵寒香 于 2018-4-12 22:11 编辑

小生组06-梅韵寒香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①名词或用
一碗清汤面
几根泛白葱
碗、根名词,这里或用量词

②形容词活用
曾与青山争境界
不教意气老生涯
老形容词,这里活用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作业不完整,把没写的补上  发表于 2018-4-18 20:15
第二题正确。作业要先看好了作业要求,加油!  发表于 2018-4-17 15:06
第二题正确。作业要先看好了作业要求,加油!  发表于 2018-4-17 15:06
首先问好学友。作业第一题没有答案。第二题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18-4-17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128
金钱
164
发表于 2018-4-13 0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联班六讲作业:
小生02—邱俊鹏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1、合掌一是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中国对联辞典给合掌定义为:“上下联完全(或基本)以同义词相对仗现象。如同人的左右手合在一起,故名合掌。”
例:
岳父有因才枉驾
丈人无故不光临
2、对联的隔一指上下联的联系不紧,或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指上下联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飞

3、判定隔的标准:内在意境和逻辑关系。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为动词例联:
成形成象真地脉
不雕不琢本天然
形和象活用为动词

2、名词活用为形容词例联:
青山不老
翠竹长春
春活用为形容词

3、名词活用为量词例联: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峰活用为量词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联:
披坚执锐
折戟沉沙
坚和锐活用为名词

5、形容词活用为数词例联:
千金一诺家过节
万里长程客回乡
长活用为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基本能默写。

点评

第二大题第一小题前四都是句内自对。  发表于 2018-4-18 21:36
其它作业很好  发表于 2018-4-14 17:24
成形成象真地脉,形和象,有动词词性,但着这里 还是做名词  发表于 2018-4-14 17:23
成形成象真地脉,形和象,有动词词性,单着这里  发表于 2018-4-14 17:22
西南诸峰此独秀,峰在这里还是名词,诸峰,只是中间省略了量词。  发表于 2018-4-14 1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23

帖子

330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二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46
贡献
859
金钱
1234
发表于 2018-4-13 09: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16~搁浅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幽谷藏身香暗送=
     平原策马意微醺
   上例为隔,
上联说花虽藏身幽谷,却独自芬芳;
   下联说的是平原策马的豪放心情,使人如痴如醉。
可谓风牛马不相及。

     文字功夫皆在笔=
     篇章境界尽于情
    上例合掌。
上联的文字功夫与下联的篇章境界意思接近。
    表达的都是在文字的一种境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面,名词活用量词。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香,形容词活用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二大题偷懒了  发表于 2018-4-18 22:00
合掌正确。第二大题正确。作业一直认真,点赞!  发表于 2018-4-17 15:08
首先问好作者。第一题,要指出是情隔景隔,  发表于 2018-4-17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42
金钱
69
发表于 2018-4-13 16: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19–清水芙蓉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对联的隔一指上下联的联系不紧,或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指上下联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喜气洋洋,下联悲悲戚戚。隔意了。

2、合掌是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上下联短语完全同义或近义。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为量词例联
       春色一壶谁醉
       莺声几处耳闻
       "壶"为名词,这里活用为量词。

2.形容词活用为数词例联:
       曾经一诺错相许
       依旧多年难忘怀
       多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活用的词,举例少点,尽量,形容词活用,动词活用,量词活用,都要有,其它还可以!  发表于 2018-4-19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3
贡献
17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18-4-13 18: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零开始。 于 2018-4-17 13:07 编辑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副组从零开始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西风肆虐菊花落
     细雨温柔草色深
          此联隔景
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色和画面不和谐,各说各的,达不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今生我是漂流客
    此世汝仍放荡人
        此联合掌
合掌就是上下两联叙述的是同一事物或景色。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名词活用
一池碧水诗人墨
两岸清风画者魂

池  名词这里作量词
岸  名词这里作量词

        形容词活用

春风一夜千山绿
细雨初蒙几树红

绿是形容词这里作名词
红是形容词这里作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红,绿,兼有名词性,不属于活用。  发表于 2018-4-18 08:48
合掌,是上下联前四。  发表于 2018-4-18 0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9
贡献
41
金钱
70
发表于 2018-4-13 21: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09-屠苏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细雨斜风檐下泣
寒窗冷月梦中来
上联说的是檐下的风雨如泣如诉,
那么下联就不应该有月了,这是一
种意像混乱。属于隔景。

青山留晚照
碧水映斜阳
“晚照”“斜阳”都指的是傍晚的
太阳,这就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
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绿”“香”本来是形容词,在这
里作名词用。“庭”名词作量词用,
对下联“亩”字。

软红不到藤萝外;
嫩绿新添几案前。
“绿”“红”形容词,在这里也
是作名词用。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半”形容词做数词用,对联“一”
字。“壁”“楼”名词作量词用。

点评

绿,香,兼有名,动,形,不属于活用。其它还不错。  发表于 2018-4-19 20:00
要把隔景,隔意,合掌的定义写出来,再举例说明。  发表于 2018-4-19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7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188
金钱
301
发表于 2018-4-13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组长~守望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①(隔景)
桃花一树依窗放,枫叶千枝染岭红。
答:上联写春天的桃花在窗前绽放,下联写秋天的枫叶
红遍山岭,两个景色不在同一个季节,此联属于隔景。(景隔)
②(合掌)
十里桃花开绰约,三山春色绽娇姿。
答:上、下联都是写春天的美景,此联描写意思一样,属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①(名词)
笔窃春山花一径=诗流清气意千重 。
答:“径”是名词,羊肠小道的意思,量词活用,
与下联量词“量”对应。
②(形容词)
步月西窗下=思亲瘦菊前。
答:“瘦”形容词,名词活用,与名词“西”对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进行中。

点评

瘦,本就是形容词,瘦菊,瘦也是修饰菊。依然是形容词,  发表于 2018-4-18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5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
贡献
154
金钱
202
发表于 2018-4-14 0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07~梦遗天涯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对联的隔: 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在景隔、意隔。
如:不堪雁字横天苦==雅闲
        最喜春风拂面温

对句明显的景隔,雁字/春风,一个是秋季,一个是春季,所以在时间上隔了。
意隔,出句是冷色调。对句是暖色调。上联因看到横空的大雁,而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愁。对句和上联基本无关联。


2.合掌:一副对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如:为酬壮志离乡久【听琴】
        怕失功名背井长

壮志/功名,意思相近;离乡久/背井长,意思基本一致,所以对句判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名词活用的例句:

清风识字翻千页  [杰瑞]
明月贪杯灌一壶【蝶儿】

壶,名词,在这里活用为量词,和出句的量词页相对。


形容词活用的例句:

青丝承一诺,字里真情非往事(联友)         白发已多年,弦端怨曲诉曾经(东风)

多,就是形容词作数词,与上联的数词一 相对。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棒!由此看出你对讲义理解的非常透彻,值得学习!赞一个!  发表于 2018-4-17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4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4
金钱
53
发表于 2018-4-14 08: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桐 于 2018-4-17 16:33 编辑

小生11-雨桐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和意隔。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上联白天,下联晚上。或者上联春游下联冬泳。上联艳阳高照下联倾盆大雨也是景隔。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比如上联买菜,下联看病。上联开心下联心烦。

明月照西楼菊花欺细雨
月和雨不可能同时存在,景隔。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喜气洋洋下联悲悲戚戚,上下联气氛不融洽,意隔。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门前种下梧桐树
台上吹来碧玉箫
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故内,种梧桐是引凤,吹箫也是引凤,所以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披坚执锐
折戟沉沙
坚和锐是形容词这里分别代指盔甲和兵器。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情
墨名词活用做动词染墨、泼墨与下联弹对品。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形容词活用做动词洗尽与上联悦对品。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烟
面、城名词活用做量词,半形容词活用做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读中

点评

门前种下梧桐树,台上吹来碧玉箫,梧桐树和吹箫虽都有引凤之意,但此联的引用典故不明显,所以算不得合掌,个见昂。  发表于 2018-4-18 16:38
春风得意,寒露浸心上联喜气洋洋下联悲悲戚戚,上下联气氛不融洽,意隔。(上联暖色调,下联冷色调)正确  发表于 2018-4-18 16:27
明月照西楼,菊花欺细雨 月和雨不可能同时存在,景隔。(正确)  发表于 2018-4-18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8

帖子

53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50
贡献
1468
金钱
1944
发表于 2018-4-14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漪 于 2018-4-14 23:08 编辑


  古风槛联十四期第六讲初级作业:
   
  小生08清漪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1)对联的隔: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              者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和意                 隔。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意隔就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
              敲窗夜雨惊幽梦
              拂槛月光妆素颜
           上联写雨,下联写月,两者不在同一画面,
            是景隔。上联惊幽梦情感黯淡,下联写妆
            素颜是情感欣悦。是意隔。

           例:
          春种相思豆
          夏收缱绻情
         上联春种下联夏收,它们之间有内在的逻
         辑关系。这样的联是可以的。

        2)对联的合掌:
          合掌指对联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
          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此为对联大忌。

          例:
           春枝绽放
           柳袖翻新
         春枝和柳袖,绽放和翻新同义,是完全同义              是合掌。

         例:
         回眸君不见
         转首泪如倾
        回眸和转首同义都是转身之意,这种部
        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作动词联:
           春工巧点香梅萼
           燕侣勤堆弱柳烟         
        上联 “点”和下联“堆”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松柏长春情不老
             水云久醉月犹新
           上联“春”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3)名词活用量词:
           突来一夜摧花雨
           惊醒三秋客梦人
          上联“夜”和下联“秋”都是名词活用量词

         4)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燕子唱红三两树
           东风吹绿万千重
        上联“红”和下联“绿”都是形容词活用动词

        5)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梅在雪何妨冷
           若志斗云不惧难
          下联“难”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6)形容词活用作数词:
          余生懒在云窗里
          半世吟于水墨中
         上联“余”是形名词活用作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已读



点评

冷,难,就是形容词,不需要活用,半是形容词活用作数词。。  发表于 2018-4-19 20:08
点,堆,兼有动词性,不属于活用。  发表于 2018-4-19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7
贡献
164
金钱
211
发表于 2018-4-14 2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23-美兮
古风联楹十四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隔举例:
柳色初开莺掠影
秋风乍起雁横空
此联隔景隔意,上联春季景色,暖色调,下联秋季景色,冷色调,所以此联隔景隔意。

合掌举例:
洁如菡萏能超俗
清似芙蓉不染尘
上联菡萏,下联芙蓉都是说荷花,上下联意都说荷花高洁,脱俗,不染尘,所以此联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形容词活用
柳钓春波初试碧【再嫁东风】
“碧”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这是名词

(2)名词活用
一带林塘诗境界;
四时花果隐生涯。
上联中“诗”字名词活用动词,在句中是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已阅

加餐作业:

说出下面这段唱词里说长的丑的人是谁?并找出里面的典故!

嫂娘唱:爹爹不必这样讲,取试怎能看面相,齐国管仲长的丑,他与齐国定家邦。昔日仲尼长的丑,周游列国非寻常。史书中尚有很多事例,从未见过因丑名不扬。赶考只凭文才好,丑俊怎能定弱强,虽说三弟是怪相,他的才华却能定家邦。爹爹你让他赶考场,才不枉日夜苦读对寒窗。

长的丑的人是包拯

典故:管仲,孔子




点评

作业做的很好!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8-4-17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4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118
金钱
159
发表于 2018-4-15 1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山雪 于 2018-4-15 10:47 编辑

古风楹联第十四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小生组17-千山雪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隔: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这副对联中对句的秋天的枫叶、霜和夏天的清荷、雨碧波相互依存,上联说的是夏天的景,下联说的秋天的意,属隔景。

(2)合掌:
出句:鸟语春光好
对句:莺歌柳色新
这副对联鸟语和莺歌是同一个意思,属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名词:
出句:青山不墨千秋画
对句:绿色常弹万古琴
上联“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墨”与下联“弹”动词相对仗。

(2)形容词:
出句:莫笑老年,晚景堪同秋菊艳
对句:最怜白发,雄心欲与塞鸿飞
上联“艳”原是形容词,联中做动词,意为“长艳”。
上联“艳”同下联“飞”动词相对仗。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读中)

点评

第二题一正确,名词使动用法。第二题正确。  发表于 2018-4-17 15:11
首先问好学友。第一题正确。合掌,鸟语莺歌,是局部合掌。  发表于 2018-4-17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12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329
金钱
442
发表于 2018-4-15 1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儿。 于 2018-4-18 04:14 编辑

十四期小生组——心儿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1).合掌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比如:
欢天喜地迎新岁;
颜笑眉开纳福年。

上下联中的“欢天喜地”与“颜笑眉开”意思完全重复,这就是合掌

(2).隔景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如: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所以是隔景。隔景一般的情况下意也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家”名词做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
如:
莺花犹怕春光老,
岂可教人枉度春;
“春”是名词作形容词用。
3:名词活用作量词。
同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席”名词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如:
人情莫道春光好,
只怕秋来有冷时。
“冷”做动词用。

2:形容词作名词
如:
人无千日好,
花无百日红。
“好”“红”形容词做名词。

3:形容词作数词,如:
万事不由人计较,
一身都是命安排。
“万”形容词做数词用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正确)   发表于 2018-4-18 16:42
案上墨香诗隽=阵前马吼戈红(归纳一下:上下联不在一个画面上)  发表于 2018-4-18 16:42
欢天喜地迎新岁;颜笑眉开纳福年。上下联中的“欢天喜地”与“颜笑眉开”意思完全重复,这就是合掌(迎新岁=纳福年 同义)  发表于 2018-4-18 16:40
全部是讲义中的例子,你的作业还有什么意义,打回重写  发表于 2018-4-17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

帖子

6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181
金钱
240
发表于 2018-4-15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凌霄 于 2018-4-15 23:26 编辑

小生13-凌霄
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隔
清荷听雨碧波醉
枫叶吻霜霞岭羞
上联是夏日雨荷美景,下联是深秋霜染红叶,不在同一个画面,属于隔

合掌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上下联的意思完全重复。属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名词活用
a名词作形容词
如春联:
江山不老;
松柏长春。
“春”,名词,这里形容松柏的繁茂青葱,作形容词用,与上联形容词“老”相对。

b名词活用作量词。
空留一案相思句=联友     
难遣三千落寞杯[东风]
“案”,名词活用作量词。

c名词作动词
如阮元题西湖葛岭朝暾联: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薄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
葛洪,东晋道家,好神仙炼丹术,著有《抱朴子》,死葬葛岭。樗(chū)蒲,古代博采戏。“棋局樗蒲”,这里作动词用,即下棋、博采。全联赞扬葛洪清高避世,修道炼丹,如处仙境。

形容词活用
a形容词活用动词
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
清形容词活用动词

b形容词活用量词
青丝承一诺            
白发已多年
多形容词这里活用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读中……

点评

其他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18-4-18 16:46
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上下联的意思完全重复。属于合掌(正确)  发表于 2018-4-18 16:46
清荷听雨碧波醉 枫叶吻霜霞岭羞 上联是夏日雨荷美景,下联是深秋霜染红叶,不在同一个画面,属于隔(上联夏,下联秋 隔景)  发表于 2018-4-18 16:43
讲义中的例子多了,换成自己的分析  发表于 2018-4-17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9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9
贡献
235
金钱
373
发表于 2018-4-15 23: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26-小桥流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隔:对联的隔,有隔景,有隔意。既然景不同,那么意肯定也不相同了。这就是对联的隔。

如:春到风光美
        秋来天气爽
上联讲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儿竞相开放,风光无限美好;下联则讲秋天的的秋高气爽去了,上下联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所描绘的景色也不相同,所以隔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名词在对联中活用
例如:成形成象真地脉
            不雕不琢本天然
        成形是动词   能愿动词+名词  形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
例如:雨助秋凉早
           风吹夜爽来
          早 在本联中符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掌握的不错!第一个爽是仄声,所以也失对了。  发表于 2018-4-17 1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4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1
贡献
110
金钱
161
发表于 2018-4-17 19: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组--21 暮色里的星星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上联写的是夏天,下联写的是秋天,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所以叫隔景。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写了欢乐的感情,下联写了忧愁的心情,所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所以叫隔意。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华夏就是神州,迎晓日就是沐朝阳,意思是一样的,由于对联的字数比较少,所以应该尽量用较少的字表达出更多的意思,上下联如果意思一样就像人的两只手对起来,所以叫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上联“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
老骥思千里;
鷦鹩足一枝。
下联“足”原是名词,联句中作动词,意为“占据、栖息”。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洗尽”之意,句意是潭水洗尽世尘俗念。
惠月朗虚室;
清风怀故人。
“朗”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意为“照”。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在读。

点评

作业完成的很认真。  发表于 2018-4-19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4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129
金钱
182
发表于 2018-4-17 2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第六讲作业
小生18-雨花石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上联说的是春季的景色,而下联说的是秋季的景色 上下联时间隔一个季节这就是 隔。
大棚常年绿
温室四季青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这就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墨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染墨、泼墨的意思  。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使人心空了。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正在读。

点评

妄评:首先问好学友。一题正确。二题,作业要求没做到。  发表于 2018-4-20 07:25
作业中,要求,名词活用,形容词,量词,没有举例来说明。  发表于 2018-4-19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2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8
贡献
55
金钱
93
发表于 2018-4-17 23: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联第六讲作业
小生组04--放松自信
一举例说明隔和合掌,先概念再举例说明
隔,即上下联的景色不在同一画面是景隔
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的叫意隔,如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写春秋两个季节,也就是景隔
清荷听雨碧波醉
枫叶吻霜霞岭羞
清荷时的雨不可能与霜同时出现,即意隔

二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
名词活用量词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茎,名词活用量词

名词活用动词
窗横竹叶清如许
人比黄花瘦几分
横,名词活用动词

形容词做动词
雨助秋凉早,风催夜爽来
早,形容词活用动词

形容词活用数词
余生懒在云窗里,半世吟于水墨中
余,形容词活用数词

动词活用名词
诗怀谈处临春水,文味闲事数落花
落,动词活用名词

课后阅读增广贤文(已阅)

点评

落,不是活用。本身兼有,名,动,形,量,身份。  发表于 2018-4-18 09:09
横,没有活用。本身兼有名,形,动,副,身份。  发表于 2018-4-18 09:05
意隔那个举例是景隔。不是意隔。情感色彩不一致才是意隔,羞,醉,都是暖色调。  发表于 2018-4-18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6

帖子

12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3
贡献
329
金钱
442
发表于 2018-4-18 04: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期小生组——心儿初级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1).合掌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比如:
欢天喜地迎新岁;
颜笑眉开纳福年。

上下联中的“欢天喜地”与“颜笑眉开”意思完全重复,这就是合掌

(2).隔景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如: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所以是隔景。隔景一般的情况下意也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家”名词做动词用

2:名词作形容词
如:
莺花犹怕春光老,
岂可教人枉度春;
“春”是名词作形容词用。
3:名词活用作量词。
同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席”名词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如:
人情莫道春光好,
只怕秋来有冷时。
“冷”做动词用。

2:形容词作名词
如:
人无千日好,
花无百日红。
“好”“红”形容词做名词。

3:形容词作数词,如:
万事不由人计较,
一身都是命安排。
“万”形容词做数词用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冷”做动词用。 (冷形容词)  发表于 2018-4-19 17:57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家”名词做动词用 (此处的家是名词)  发表于 2018-4-19 17:44
欢天喜地迎新岁;颜笑眉开纳福年。上下联中的“迎新岁”与“纳福年”意思完全重复,这就是合掌  发表于 2018-4-19 17:41
出家,家活用作动词,没明白,作业完成的很认真。  发表于 2018-4-19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2

帖子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62
金钱
225
发表于 2018-4-18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组-24-宁静如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烛照千秋恩泽远
树绿百年福源长

千秋与百年合掌
上联撰人文历史类,下联撰绿化,有隔景之感。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十里映红红千山
一池碧水养青鱼

上联中红本为形容词,但联中第一个红作名词用,而第二个红则作动词用;
下联中池是名词,但在此是动名词作量词用。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

点评

合掌或者隔,是病联,但平仄,失对失替同样是病联。既然选择了病联来做列子,都应该指出来。  发表于 2018-4-19 21:41
隔,合掌定义没有写出。池,名词活用作量词,其它作业不错。。  发表于 2018-4-19 1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2

帖子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62
金钱
225
发表于 2018-4-18 1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如水 于 2018-4-18 12:01 编辑

小生组-24-宁静如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烛照千秋恩泽远
树绿百年福源长

千秋与百年合掌
上联撰人文历史类,下联撰绿化,有隔景之感。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十里映红红千山
一池碧水养青鱼

上联中红本为形容词,但联中第一个红作名词用,而第二个红则作动词用;
下联中池是名词,但在此是动名词作量词用。

烛照千秋恩泽远
树绿百年福源长

绿本为形容词,在此作动词用。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30 20:44
作业所选的联,在古风都是病联,这点要注意  发表于 2018-4-18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6
金钱
25
发表于 2018-4-18 1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小生组05劲风。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雨润花红春色好
霜侵秋叶月光寒
隔景  隔意

2.  山外风光好
   岭南景色佳
    这里的山外,跟下联的岭南,同是山外,所以,这个就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A:名词活用的句子

     梅花岭畔三山月
     宵市楼头一草堂

山,草,名词句中活用为量词。

    诗怀淡处临春水
    文味闲时数落花

春,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代词活用:
为情一字囚心久
累我三更入梦迟
代词“我”活用为名词

点评

山,草,没有活用。春,没活用。  发表于 2018-4-18 23:23
要写出隔景,隔意,合掌的定义,再举例说明  发表于 2018-4-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6

帖子

33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34
贡献
820
金钱
1286
发表于 2018-4-20 22: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组03-啸月吟风
补交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名词的分类很细,具体在对仗时要注意找同类词或近类近,避免上下句意思隔的太远,但也不能太相近,否则容易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即一联的出句、对句从同一角度去写且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这是诗联的大忌。
比如:云泽/清光/满,(入声字:泽)
      名名 形名 形
      并列 偏正
           主  谓
      洞庭/月色/深。(入声字:色)
      名名 形名 形
      并列 偏正
           主  谓
上联“云泽”是洞庭的古名,下联“洞庭”。上联“清光”就是下联的“月色”,“满”“深”都是月朗光足之意。

所谓隔,是上下联之间的义联系不紧或不相关。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是指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中,例如:
千载/读书/人/几个?(入声字:读)
数量 动名 名 数量
      偏  正
扁舟/载酒/我/重来。
数量 动名 名 数量
      
意隔是指上下联所说的不是同一事物或者感情色彩不一致,例如: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入声字:十、国、稷)
数量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名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动宾    并列
                     动 宾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入声字:八、目、月)
数量 名名  动名 动名 动 名名
偏正 偏正  动宾 动宾    偏正
                     动 宾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①名词活用为形容词,例如:杭州岳庙联(入声字:岳)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入声字:铁、得、局)
     名名 名名  副 动动 形名 名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动补 偏正 偏正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动名 名名 名名  副 动动 形名 名名
动补 偏正 偏正     动补 偏正 偏正
上联“铁”“金”与下联的“山”“水”都是名词作形容词。
上联“偏”形容词作数词、“安”名词作量词(应该也可以看作是名词作形容词用)与下联“一片”相对

②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也者;(入声字:0)
动名 名名 名名  动 数量 形名  介 形名 动 助助助助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并列
                动 补         介 宾   动 宾
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入声字:秃笔)
动名 名名 名名  动 数量 形名  介 形名 动 名名名名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并列
                动 补          介 宾   动 宾
上联“雨”为动词下雨,下联“风”为动词风吹。
上联“蕉”为名词作形容词用,下联“桂”为名词作形容词用。

③名词活用为量词,例如:
地占/百湾/多是/水;(入声字:百)
名动 数量 形动 名
主谓 偏正 主谓
楼无/一面/不当/山。(入声字:无、一、不)
名动 数量 副动 名
主谓 偏正 偏正
           动  宾
上联“湾”与下联“面”都是名词作量词。

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林嵩曾题灵山草堂联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入声字:不、食)
仄仄平 仄仄 仄平  平仄仄平 平 仄仄
形 名名   动 动形  名副名名 动 名名
偏正      偏正       并列   并列
偏 正                       偏 正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入声字:阁)
仄平仄 仄平 平仄  仄平平仄 仄 平平
上联“清”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下联“占”相对。

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
风雨/送/清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入声字:一、竹、诘)
名名 动 形形  动 数量 名名 名名  形形 动动 名  名
并列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动补 并列
                                           偏  正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
名名 动 形形  动 数量 形名 形名  形形 动动 动名 名
并列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偏正 动补 动名
                                           偏  正
上联“翠”和下联相对的“香”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上联“柳”“竹”为名词作形容词。

⑥形容词活用为数词,例如:
于/一毫/端,见/宝王/刹;(入声字:一、刹)
介 数量 名  动 名名 名
   偏   正       偏正
介  宾      动宾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入声字:法)
动 形名 名  动 名名 名
   偏   正       偏正
动  宾      动宾
下联“微”形容词作数词,“尘”名词作量词,与上联“一毫”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2

帖子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62
金钱
225
发表于 2018-4-30 2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如水 发表于 2018-4-18 11:56
小生组-24-宁静如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烛照千秋恩泽远

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