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3|回复: 8

入声,没有消失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8-4-7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声,没有消失

    如题。人们议入声消失,是误解。
    中原音韵不排入声部,有其道理:平、上、去三声,是调值,是以吐音的高低起伏为准绳,而所谓“入”声,是指音节短促,有凑足四之嫌。

   入派三声,说的多么明白,字音字调没有变,只是依据调值,分到其他三个声调里了。
   若说不把“入声”单列,就写不好诗词,是耸人听闻。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各类语言都有自己的诗歌。就音节音调论,所有抑扬顿挫,可歌可诵。华语平仄论,我不以为然。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8-4-7 10:42 编辑

独尊平仄,几乎尊为诗词第一要,是偏颇,而且过头。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4-7 1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解的北腔戏曲,各地方都有短促音,只是声部分派问题而已。我不以为只有粤闽南语,读古诗词最铿锵有力。自唐之宋,再到元,诗词曲名家无身籍粤语、闽南语地区的。韩愈下放潮汕,没有用粤语创作。

一些人是凭想当然,无历史依据。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7

帖子

10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9
贡献
208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8-6-28 13: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平上去相并列的入声确实消失了。
有人说,入声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音效,比较短促,不是声调,古人弄错了而矣,有理。
如果把入声看成一种持殊的音效,那它真的没有消失。我觉得我写的很多诗中都有这种效果。像u韵的四声,就是一种去声的效果。
想想那些个死记平水中入声字的人,就有些可笑。

点评

各地方言差别之大,怎么会有共同的“入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0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想想那些个死记平水中入声字的人,就有些可笑。”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立兵 发表于 2018-6-28 13:49
与平上去相并列的入声确实消失了。
有人说,入声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音效,比较短促,不是声调,古人弄错了 ...

各地方言差别之大,怎么会有共同的“入声”?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约四声,来自齐梁南半边。刘渊南宋礼部云略又是半壁江南,所以在元有北曲以及周德清《中原音韵》与之平衡。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3-21 15: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派三声,说的多么明白,字音字调没有变,只是依据调值,分到其他三个声调里了。
   若说不把“入声”单列,就写不好诗词,是耸人听闻。

世界各类语言都有自己的诗歌。就音节音调论,所有抑扬顿挫,可歌可诵。华语平仄论,我不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