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3-14
威望25
金钱156
贡献123
中级会员
 
威望- 25 点
贡献- 123 次
金钱- 156 枚
|
本帖最后由 大宇宙诗联总裁 于 2018-3-29 12:54 编辑
吟咏真情实感咋就那么难呢?
《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论可谓对于儒家诗言志学说的经典阐发与总结。尽管后来又有缘情说,但二者殊途同归,并无本质区别。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诗一直是志之所之的产物,情动于中又是其所以为诗的先决条件,否则便属文字游戏。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古典诗词界居然大面积打破这一优良传统,以致文科博士导师也公然宣称:诗者,胡诌尔。
注意到绝谷野樵先生近来发到本版的几篇文章,单就文题而言,应该说大致都是不错的。比如”写诗还需接地气“、”写诗要有感而发“、”写诗要反映现实“、”写诗还写身边事,拙笔描来味更真“等等,诸如此类说法都大致不错。怎奈绝谷野樵先生的例诗却大相径庭,并未能有效地佐证之。比如,其”写诗还需接地气“中有个题图,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其图其诗如下:
吾闽先生点评说:
图上俩男儿都只盯着食物看呢 是他们不解风情,还是作者太解风情(不接图气)? |
林金建先生点评说:
图中顾客是一家三口子,露出半身穿的是女式大衣。
吟者归来先生点评说:
这个当属比较典型的匠人体。胡言可不由衷,题诗可不接图。若真接大地之气,那个足字就不该那样用。
阅罢该帖以及诸位诗友的点评,联想到当今诗界现状,令我一直纳闷的是:吟咏真情实感咋就那么难呢?
值此新声旧韵即将实质性更迭的历史性时刻,笔者尽管十分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再一次真诚寄语匠人朋友们:
万首浑无一字真,纸衣遮点便狂奔。 几回不忍飞唌去,只恐唾成全裸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