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22 19:14 编辑
评格那丁《膨胀螺丝:一个浮躁时代的象征》-----“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进入诗的”论调 开始曾认为格那丁不过一自高自大者,只是个乐听好话拒绝批评的喜欢骂人的业余作者而已。他只会私欲膨胀,只会通过谩骂贬低别人,羞辱别人,以抬高个人身价。事实上也真蒙住了一些人,迷信他是诗人理论家兼江湖郎中。成为他的粉丝。最近看了他对别人一首词的批评,感到这个人不仅个人品质差这么简单,而是从思想意识深处反对文学反映现实影响现实的唯物主义艺术论,受西方虚无主义文学艺术论影响很深,因而对反映现实赞美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天生的敌视情绪,这和他对社会不满有深切的关系。 请看他对这首词的评语吧: 龙山会.膨胀螺丝 我自凭高处,铁甲横空,直挂南天柱。轰轰尘与土,浑不是、赚得平生凄苦。膨胀为谁人,又谁见、盈盈寸许?使千钧,霓虹著力,满城歌舞。 何谈老朽垂危?斑驳年轮,执着披风雨。新交来又去,谁识我、楞角依然如故。纵截得吾头,残躯在、新添商贾。且都来、千斤重担,老夫能主。 ----格那丁评语: 虚火上升,心浮气躁。说大话,出大气,好大喜功,藐视一切。 有的是蛮力,叫嚣狂躁,粗鄙不堪。不懂艺术。 -----格那丁的理论: 不是任何东西都可进入诗的,诗意有禁区。 膨胀螺丝的形貌特征好看吗?长得漂亮?像一朵花?否! “对事物的审美要脱离功用,与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这种精神品质必须是非功利非世俗的,它是一种较为稀有的人生经验或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审美观照而非惯例与常识,是一种情感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充分释放,是身心状态的一种自由解放,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艺术的感悟,这种感悟决定了人之才力高下和诗词境界。 -------格那丁用一些玄之又玄的名词,虚无的概念来蒙人。什么对事物要“审美”,看事物的“精神品质”,释放作者的“情感想象力”和“身心状态”,决定于“才力高下和诗词境界”,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痴言疯语而已。
那么按照正常的人的审美观点,什么是美?按常识,自然为美。生活是美。和谐为美。均衡是美。对于人类生活,有利于人类生产、劳动、生活、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能帮助战胜人类的敌人、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任何事物,都是美的,值得赞颂的。 例如对人类的劳动成果或者劳动工具,何者为美?这就要看其功用是否安全,省力,符合物理学力学原理,因而能节省材料,保证安全,使用便捷。 比如这种膨胀螺栓,作者因为得益于它的好处,因而赞美有加,这是正确的审美观。比如桥梁:只有符合力学原理的设计,才能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保证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这样的桥梁就是最美的。相反,有些设计表面上花里胡哨,却不符合力学原理,有安全隐患的,则是丑的,不值得歌颂的。一位贪官 利用职权破坏森林建的私人别墅再美观,也是不值得歌颂的。这就是事物的社会作用。 格那丁不懂或装不懂这些,撇开事物的社会作用,只凭他的个人主观想象力,实际是抹杀事物的社会作用。比如他赞美汪精卫郑孝胥的诗,就是以他的“非功利非世俗”来掩盖的。他故意忘记他们手上的鲜血,抽象第夸他们的“诗艺”,目的是为他们张目。可见,格那丁拼命提倡“非功利主义”是别有用心的。 正如他说:“明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生活在社会底层,连发言权也没有,却偏要装大充楞,动辄美酒千盅,老夫如何,做得来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其实这就是一种虚夸,自我和自欺。” “五十年代出现过全民性的诗歌‘大跃进’,后来又出现过豪情万丈的革命诗歌,不过都被淘汰了,难以寻觅其踪迹。” ----从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格那丁为什么反对网民正常诗作的话外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