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2|回复: 9

刘宇辉:诗评误区:否定集体情感,以个性追求为中心

[复制链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9 14: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宇辉:【百诗百联百家谈】
诗评误区之四:否定集体情感,以个性追求及个人情感为中心

诗人创作的诗在几个诗人圈子内打个转,有缘者看一眼,无缘者一眼不瞧。你建你的群,他搞他的小圈子,市场经济无形手之下,没有点利益或利害关系,便各自为阵,更有甚者闹点小矛盾就搞封杀或踢人,还有其他编辑或管理配合。上万的个人公众号、社团公众号飞来飞去,不过诗人内部千百次的点击量,上亿的老百姓不买帐,没问题吗?
细心读者发现,目前文学圈有种歪理论,体现集体形象及集体感情的作品,大多被所谓权威人士判定为无真情实感,唯以自由化、个性化、私有化表达个性追求及个人情感者才被承认感情真实。如《社员都是向阳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成为被批判的典型之句,批评者视这种集体情感为 “洪水猛兽”或“牵强附会”的假情假义,毫不重视集体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客观性,也不顾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实存在过。在这种创作理念之下,几个作品能写到老百姓心坎里?
研究那些被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即使个性千千万,我们也不回避对它们共性的整理与归纳,各自归属什么样的题材,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岂是没有集体情怀就能让人感同身受,并口口相传的?
大家熟知的边塞诗:有从正面肯定爱国主义的,或展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雄浑、悲凉慨慷,如王昌龄《从军行》;有从反面揭露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不论正反哪种感情,居然都能让人共鸣,不正因诗词中坚守的人民立场和反映的大众情感吗?
即使最普遍的山水田园诗:从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有深入浅出地领悟人生真谛,或借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如杜牧《山行》前三句即兴咏景,进而咏物言志,以“霜叶红于二月花”表露诗人内在精神世界,寄托志趣,启迪和鼓舞读者;如陶渊明《归因田居》夹叙夹议地表现隐逸情怀,抒发乡居情趣;如王维《山居秋暝》,用“赋”临摹山水,通篇比兴,以自然美表现作者的人格美和理想的社会美,耐人寻味。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哲理还是情景,山水田园诗能脱离众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及情感等吗?
我们不会不知道人所共感的好作品有哪些?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仕途失意,尝尽炎凉,愈觉母爱可贵,而以肺腑之热忱赞之。其中有平凡而又伟大的母性美,母爱的温暖岂是一个人的感情与经历?众多的游子及母亲之间有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焉不赢来千百年来广大读者共鸣?
我们也不会忘记人所共勉的篇章有哪些?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这首送别诗不同于一般愁绪满怀,在纵横捭阖、开合顿挫中,境界由小变大,让送别有凄凉更有温暖,把凄恻转为豪迈。如此友谊深厚而心心相印,岂不是众人希冀的,而得到宽慰、劝勉的效果?
因人数众多、时间地点不同、环境语境等的不同,注定集体情怀具有复杂性及广泛性。从古至今,我们能够把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反映的集体情愫抽空,变成纯娱乐或纯文学的诗词吗?有哪一首好诗看不到其他人或社会大环境的影子?不然专家强调借典、造境、造势、造思等修辞或章法,不为感染大家,又为什么?只是携私自重吗?
在封建社会,诗词是达官贵人和文人的专用工具,在官场或文人的圈子内流行,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才会人口相传,这些作品的作者和内容分别是人们敬佩的和熟悉的,诗词的表意和情感往往是大家能亲身领悟到的。而在近代开始,诗词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掌握,人们不但会欣赏,还能自己写,固步自封的诗人能折服进步的群众?自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来,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人们的地位提高了。诗词诗歌的本质更明朗,诗词意象断不能脱离大众情感。
海子逝世了,人们没有忘记他,汪国真逝世了,人们没有忘记他,他们的诗词或诗歌很大众化,两位虽然不被主媒热捧,但是活在人们心中。因为其诗词诗歌为大众所爱——充满阳光和正能量,而无私利诱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主媒尚未关注汪国真,他的诗却在校园流行起来。有老师看到学生不听课,却在底下抄诗,回去就告诉她爱人——学苑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孟光,他职业敏感,调查后知道很多人在找汪国真的书,便决定出版社给出诗集。1997年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汪国真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汪国真的诗歌自1990年至今一直备受青年读者青睐,20年来畅销不衰,还盗版不断,并形成独特的“汪国真现象”,为当代诗歌界、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
在白话文普遍应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明明“大白菜”一样多的诗词和诗歌,还有人意图剥离群众的骨肉之躯几人喜欢吗?岂能有利发展呢?诗词诗歌创作与老百姓是根与大地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切勿搞什么纯娱乐、纯文学斩断集体情感的“地雷专区” 或“自宫行为”!
2018年3月15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9 16: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集体情感?情感,各个人有各个人的情感,怎能一样呢?

点评

集体情感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在具有一定活动范围,共同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社会利益的团体中,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9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3-19 16:33
何谓集体情感?情感,各个人有各个人的情感,怎能一样呢?

集体情感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在具有一定活动范围,共同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社会利益的团体中,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情绪交织在一起,做为一个整体对客观事物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员】刘宇辉lyufe(423514936)  8:21:43
【百诗百联第四届诗评】宇辉评刘君泉《七律•知青谣》
作者:刘宇辉
《七律•知青谣》
投笔书生涉世苛,从农岁月未蹉跎。
磨其筋骨悲哀少,炼我灵魂感悟多。
无悔年华弹壮曲,平凡岗位放豪歌。
人间百味尝甘苦,笑看清风拂水荷。
地区:贵州省-贵阳市     作者:刘君泉(男士)    作品编号:40009342
链接: http://www.zgbsbl.com/WorksView.asp?WorksID=40009342


   “知青”于宇辉一代较为陌生,于上一代长辈却有说不尽的故事。《知青谣》命题轻松愉快,诗人刘君泉如何在诗中表现那个时代的知青生活和精神风貌呢?
    “投笔书生涉世苛,从农岁月未蹉跎。”起句直接叙事夹议起,交代人物(书生)、事情(投笔从农)、时间(从农岁月)、地点(农村)等,叙写知青的投笔从农,初始接触社会、经历世事,承担起或严厉或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担,并没有虚度光阴。此句既为宽对,也为互文,上下文义相互映衬、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笔墨节省、却以少胜多,表意严谨而不失委婉、耐人寻味当年的知青生活。
    “磨其筋骨悲哀少,炼我灵魂感悟多。”知青们(包括作者和更多的同龄人)在农村的战天斗地的生活,既有身心的磨炼,还有灵魂的升华与感悟,欢多悲少。此处对仗工整,“磨其筋骨”对“炼我灵魂”、“悲哀少”对“感悟多”,上下平仄相反,字面相对,句型相同,句法一致,词性一致;也可理解为使用了互文,“其”、“我”——他中有我,我中有他,不同的人或许经历不同,但同样有肉体与精神上的收获。颔联承接起句,点明了知青生活的特征与意义,起到破题作用。由筋骨、灵魂这两个一实一虚词汇的融合,给人憾天动地的广大而深沉之感。
    “无悔年华弹壮曲,平凡岗位放豪歌。”知青们在农村的岁月无怨无悔,他们在平凡岗位努力地工作,如弹奏壮曲、放声豪歌,共同演奏社会主义建议的美好乐章。颈联用借喻加互文,省略主体及喻词【知青努力向上的积极态度及行为是借喻主体】,从知青生活的特征与意义,转向强调知青努力向上的积极态度及行为。此句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达到一个高度,让人的视觉充满想象空间,让人的听觉在壮曲及豪歌活跃中,感觉波澜起伏,生机勃勃。此处为扩转法,从题目本意,扩大范围的转法。
    “人间百味尝甘苦,笑看清风拂水荷。”人世间有上百种滋味,生活自然有苦有甜,有对比更有珍惜。苦点有什么可怕?何不微笑地欣赏清风吹拂水荷这般美丽的风景呢?尾联妙在从视觉、听觉中再激发味觉,再以写景作结,在自然景观的欣赏中收合,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遐想。
    至此,诗人成功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知青们激情燃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东汉王充《论衡》有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正是知青们在各地参与祖国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一清二楚,那是一个人人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时代,那是一个虽然艰苦却感觉甜蜜的时代。当然,有些伤痕文学者一味的否定不在其内,私.有化复.辟的受益者急于维持复.辟结果是不会肯定的,思维容易情绪化、“墙头草两边倒”的非理性者也没有足够清晰的头脑来肯定,但这不过是一小撮人的否定现象,并不能继续蒙骗后一代。经过社会发展遇到各种问题的前后对比,那个时代的孰是孰非清清楚楚,诗人所歌颂的知青的社会功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2017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此书记录在梁家河的七年,习主.席在常规性的铡草、放羊、挑粪等劳动中,了解了基层老百姓最朴实的生活。知青生活锤炼了人的品格,知青拥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坚忍不拔的毅力,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都在书中有体现,同时代知青强烈共鸣。由此我们更能理解,诗人在诗的最后,以清风吹拂水荷的特定镜头,让人在自然放松中听《知青谣》,于社会发展有多么客观深刻的意义!
    2018年3月1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4: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宇辉,女,会计师,经济师,先后在湖南长沙、广东珠海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及咨询、社会审计工作。2011年底开始网络业余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5
贡献
21845
金钱
2859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20 15: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理论帖,只是在此版呼应者寥寥。个人主义、钱眼主义、小资情绪已占领了市场,只要关心社会的关注国家的统统被判定为无真情实感,或者是老干体。而梨花体下半身体裤裆体泛滥成灾,为汉奸为叛徒翻案的文字也大有市场。这些东西反而被赞为真情实感,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现象何其频繁,而人们似乎都麻木了。

点评

所谓说真话是一种借口,发泄个人私愤,也是说真话,不能提倡。 说到黑白颠倒,现实中确实有令人无语的事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7: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3-20 15:27
非常好的理论帖,只是在此版呼应者寥寥。个人主义、钱眼主义、小资情绪已占领了市场,只要关心社会的关注国 ...

所谓说真话是一种借口,发泄个人私愤,也是说真话,不能提倡。

说到黑白颠倒,现实中确实有令人无语的事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21 0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使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伦理道德沦落殆尽,人人为生计而奔波,都在感叹生活之艰辛,有谁在关心国家大事?

点评

诗人不是道德模范,也不是民族英雄,诗人和演员一样,是供人欣赏娱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3-21 07:26
时代使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伦理道德沦落殆尽,人人为生计而奔波,都在感叹生活之艰辛,有谁在关心国家大 ...

诗人不是道德模范,也不是民族英雄,诗人和演员一样,是供人欣赏娱乐的。

点评

诗人身上流淌的是高贵血液,出现这样的情形是时代的责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22 1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3-22 10:45
诗人不是道德模范,也不是民族英雄,诗人和演员一样,是供人欣赏娱乐的。 ...

诗人身上流淌的是高贵血液,出现这样的情形是时代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