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石 于 2018-3-19 09:54 编辑
此评妥否(一)
一首诗词,就像一件产品,只有经过检验,才能分出废品、次品、合格品、优质品。一首差不多的诗词,又像一只灯泡,恰当的评论,是输给的电压、电量正好,使之发光;反之给电过了容易烧毁,或者不给电,长期搁置等于积压品。诗词评论,能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鲜活案例,发现创作技巧,催生精品力作。所以,让人评论或者有高手指点十分必要。我的一些诗词作品,常常引起诗友的评头论足,自认为是好事;诗不达诂,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更好,华山论剑,必见高低;有时没有人谈论,心里反而觉得不得劲,就请人来评。自己的东东自己知,拿自己开刀最好。不过我处在的诗群里,毕竟有狭隘的地方性,唱赞歌的多,还是在咱们高手如林见多识广的地方见见世面好。我脸皮厚,欢迎评友们拍砖。 下面归拢两首不同的点评意见,其他的一般点评略:
浪淘沙/秦皇岛上观日出 文/云石(新韵)
海荡没星寒,弧线流丹。
红绸万匹起眸前。 赤子捧心波浪上,光照人间。 转首岛礁边,鸥舞回澜。 航行千里有归帆。 怀里青山一脉恋,猜是台湾?
【52诗词网友点评】杂乱。(意脉)原词并没有完整体现出来……矛盾首创。
卜算子/北方喜鹊 文/云石(新韵)
乐架感情桥,自古吉祥鸟。 不管贫窟与富宸,有喜她都报。 低俯害虫除,高筑寒窝俏。 食草啄冰守冷天,却把春光叫。
【大中华诗词论坛诗苑特约评论员笔如刀锋点评】欣赏云石笔下的《喜鹊》,口语化的语句,质朴的形象描述,体现了作品的真实。读来亲切自然。 起句点化精辟,用典无痕。借用民间传说,毫无雕饰之感。二句承接自然,水到渠成。解读了鸟名,也道出了它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上下两阙首二句的流水对,增加了文字的对称美,增强了声律的节奏感。如果说,上阙的后两句表现出来喜鹊的公平,从而展示了它的胸无城府,一视同仁的豁达。那么,下阙后两句则刻画了喜鹊随和,更深化了它积极乐观的心态。 不管贫窟与富门一一我以为:改作:“不管柴门与豪门”更自然些。 总体作品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无豪壮之语,无夸大其词,喜鹊的形象和内在美就在这寻常中淋漓尽致显露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