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5|回复: 24

读帖随笔之二——廖国华先生《诗之希望在民间》读后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发表于 2018-3-17 14: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临风寄语 于 2018-3-25 20:50 编辑

偶然在它版读到廖国华先生的《诗之希望在民间》一文,颇有心得。对于一个学诗者而言,比读那些大而无当的诗词理论和玄妙的诗论诗话对笔者更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谈几句杂感。
诗之创作源泉来源于生活——就题材而言,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总之一切与自然和人类活动有关的题材都可入诗,诗是现实生活折射出的影像,是世风世貌和诗人独特的视觉感受,心灵体验和深邃思考。大可化小,小可见大,实可虚化,虚可藏实。那些在形式上临唐摩宋,虚无缥缈,只见古之风韵,不见今之气象,孤芳自赏并无多少受众的临摹诗作意义何在?
诗之生命在于真实——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诚心语,个人情致,家国情怀,唯其真实,不仅能感动自己,亦能感染他人,至少也能会引起共鸣。真的未必都是善美的,但虚假矫饰的一定是丑陋的。无论你用多么华丽典雅的古风古韵和倨齿骜牙的诗语词汇来藻饰都掩藏不了其中的苍白和无聊。因为那个时代早已渐行渐远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特色新时代”。如果诗人大对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而陶醉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唐风宋韵,沉溺于的空濛虚幻似是而非的古代意象中,同时代的人都看不出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社会背景、什么生活情境,读不懂你的诗语词汇和你要表达的诗旨诗思和意韵,这样的诗作对现实和未来的价值何在?我以为真正的好诗一定是生活的源头活水浸润之后自然而然的从作者心中流淌出来,从诗中就能领略到你所处时代的底色,并且在这幅底色背景衬托下,诗人或飘逸、或窘迫、或享受、或忧患,或痛苦,或欢乐的行走身影、精神气质和生存状态。而绝非坐在书斋里,面前放着一本诗论或诗话,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平水韵表》而“作”出来的或曰做旧打磨的千篇一律的赝品。
之前还在它版读到过周虽旧邦先生的《 略谈下自己于习诗目的之体会》、懵懂野叟的《我学诗两年半的体会》,虽然观点各异,但都是个人为诗的亲身体会,发逐真情。出于自然。和廖先生此文一样,感从心得,娓娓道来,读之有如坐春风之感。
以上纯属学诗新手的个见个感。无他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9 金钱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穿越梅嶺 + 9 + 9 + 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7 16:1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溪头荠菜花

点评

大眼莫非看到点点春光亮眼了,有话好好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0
贡献
13735
金钱
18889
发表于 2018-3-17 16: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情真即为好诗。同感,问好先生!

点评

谢谢小吉仙版主临帖且有共鸣。浮观浅见,杂感而已。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4

帖子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5
贡献
123
金钱
156
发表于 2018-3-17 1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乃大前提。若属虚情假意,则一切都等于零。

点评

这个名头够大够靓的啊,吓我一跳 谢谢总裁临帖,看来有共识哦。个见随感而已。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20:3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和艺术性是两个方面,互相不能代替,就像打一件家具,木头好是一个方面,还要木工活好,没有好木头就不要做可以,用不太好的木头练习手艺也是需要的,没有真情写不好诗不错,要提高诗的艺术,就要大量的写诗练习也不错。

点评

谢谢北戴河先生临帖交流,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情真和艺术性其实还是内容和形式,诗意和韵律孰重孰轻的问题,学诗者究竟是从真情诗思诗意入门,还是套上格律形式的枷锁再跳舞,我认为前者是第一位的。当然完美统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2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莫非看到点点春光亮眼了,有话好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吉仙 发表于 2018-3-17 16:35
真实,情真即为好诗。同感,问好先生!

谢谢小吉仙版主临帖且有共鸣。浮观浅见,杂感而已。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2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宇宙诗联总裁 发表于 2018-3-17 16:45
情真乃大前提。若属虚情假意,则一切都等于零。

这个名头够大够靓的啊,吓我一跳
谢谢总裁临帖,看来有共识哦。个见随感而已。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21: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3-17 20:36
情真和艺术性是两个方面,互相不能代替,就像打一件家具,木头好是一个方面,还要木工活好,没有好木头就不 ...

谢谢北戴河先生临帖交流,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情真和艺术性其实还是内容和形式,诗意和韵律孰重孰轻的问题,学诗者究竟是从真情诗思诗意入门,还是套上格律形式的枷锁再跳舞,我认为前者是第一位的。当然完美统一最佳,两者如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02

帖子

1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36
金钱
660
发表于 2018-3-17 22:4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有理,但如果你选择格律诗这种体裁,就会受到历史积淀的影响,平仄,平水,典故,对仗,诗家语,起承转合架构,就象沾湿翅膀的蜓蜻,你就不能自由飞翔。

点评

谢谢临帖关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22
起承转合只是文章的结构,不宜视作体裁格式。诗可以用起承转合,散文也可以用,而且也不单止这一种结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8 08: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望云飞 发表于 2018-3-17 22:48
写得有理,但如果你选择格律诗这种体裁,就会受到历史积淀的影响,平仄,平水,典故,对仗,诗家语,起承转 ...

起承转合只是文章的结构,不宜视作体裁格式。诗可以用起承转合,散文也可以用,而且也不单止这一种结构。

点评

欢迎大眼再度归来,参与讨论。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08: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就看过了,跟廖老见过也不止一次,廖老无愧于一个有良心,大情怀的诗人。

点评

谢谢梅岭站长临帖关注,点赞肯评。此为读帖有感而发,个见个感,请多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25
所以,之前有人就马中堂的诗蜂拥而上,俺就只泼冷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8:30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8 08:3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8-3-18 08:13
去年就看过了,跟廖老见过也不止一次,廖老无愧于一个有良心,大情怀的诗人。 ...

所以,之前有人就马中堂的诗蜂拥而上,俺就只泼冷水。

点评

临坛日浅,尚不知马中堂、李将军何许人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54
近又有李将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09: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3-18 08:30
所以,之前有人就马中堂的诗蜂拥而上,俺就只泼冷水。

近又有李将军。

点评

未闻李将军何许人,没有关注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7:2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3-18 09:2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佩服。

点评

谢谢大道兄临帖关注。遥握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26
廖老有一个依例配油系列,当时针对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敏感事件而写的,真正践行了元白的“文章合为时而作,为事而作”的精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1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3-18 09:22
廖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佩服。

廖老有一个依例配油系列,当时针对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敏感事件而写的,真正践行了元白的“文章合为时而作,为事而作”的精神。

点评

有时间一定拜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个道理前人早有认知,今人却背道而驰,怪哉!问好梅岭站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30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3-18 1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怀不够,诗艺拖后腿也只能向后排。

点评

形式和内容能完美统一最好。如果两者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谢谢临帖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云飞 发表于 2018-3-17 22:48
写得有理,但如果你选择格律诗这种体裁,就会受到历史积淀的影响,平仄,平水,典故,对仗,诗家语,起承转 ...

谢谢临帖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3-18 08:09
起承转合只是文章的结构,不宜视作体裁格式。诗可以用起承转合,散文也可以用,而且也不单止这一种结构。 ...

欢迎大眼再度归来,参与讨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8-3-18 08:13
去年就看过了,跟廖老见过也不止一次,廖老无愧于一个有良心,大情怀的诗人。 ...

谢谢梅岭站长临帖关注,点赞肯评。此为读帖有感而发,个见个感,请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3-18 09:22
廖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佩服。

谢谢大道兄临帖关注。遥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8-3-18 10:09
廖老有一个依例配油系列,当时针对当今世界所发生的敏感事件而写的,真正践行了元白的“文章合为时而作, ...

有时间一定拜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个道理前人早有认知,今人却背道而驰,怪哉!问好梅岭站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已活 发表于 2018-3-18 11:16
有情怀不够,诗艺拖后腿也只能向后排。

形式和内容能完美统一最好。如果两者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谢谢临帖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临风寄语 于 2018-3-18 17:30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3-18 08:30
所以,之前有人就马中堂的诗蜂拥而上,俺就只泼冷水。

临坛日浅,尚不知马中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79
贡献
2801
金钱
5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7: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闻李将军何许人,没有关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