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35

谈(折腰诗)及其他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发表于 2018-3-17 09:5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3-17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简介,提个问题,就没有了。全无自家见解,这也叫谈?李天水系列皆如此。

点评

改为 请教  发表于 2018-3-17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68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
贡献
159
金钱
207
发表于 2018-3-17 10:4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谢谢先生光临,提个问题,大家群议,天水系列有吗?真是受宠若惊,自家见解,如果有人喜欢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先生来个你唱我和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5
贡献
21845
金钱
2859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0: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叫别体,即从格律诗中分出的一种杂体。诗的写法各异,各得其趣,不存在谁好谁差。包括其他的杂体,都不必歧视,好不好只有作者水平的高低,没有诗体的好坏。但不能把拗律、折腰体强加在格律诗中,纠缠数百年,说不清道不明。如果各论各的体,则争论不存在,如果把不是一家的人塞到一个家庭中,天天就得打架。

点评

只知折腰,不知情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3-17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3-17 10:45
叫别体,即从格律诗中分出的一种杂体。诗的写法各异,各得其趣,不存在谁好谁差。包括其他的杂体,都不必歧 ...

只知折腰,不知情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5
贡献
21845
金钱
2859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别体,就是有亲戚关系的诗体,大同却有小异,这种小异,使他们成为两种体,是兄弟,不是一个人了。今人总要谈拗救,说通过拗救就可合于格律,完全是拉郎配。拗救的各种形式只能说明拗救这种诗体的类别,也就是拗律的各种小类,但不可能通过拗救便合律了。不合格律的那些句子仍然存在那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拗救了它也还是存在那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76

帖子

2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2
贡献
800
金钱
966
发表于 2018-3-17 1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改为 请教  发表于 33 秒前
改为请教也很难赏脸,都在作折腰谈,唯我作情势谈,岂不对牛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8-3-17 11:0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体再加上粘,就成了近体,所以粘是近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唐朝人称谓中“不粘”甚至成了不合律的代名词,在初盛唐受永明体影响,失粘的诗不少,中晚唐以后就很少了。

点评

这说法符合唐诗实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3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8-3-17 11:01
永明体再加上粘,就成了近体,所以粘是近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唐朝人称谓中“不粘”甚至成了不合律的代名 ...

这说法符合唐诗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1:33
中华诗词百花齐放,古今诗人,百家争鸣,就诗而言,在唐朝也不见后人所订的那么多清规戒律,什么平水韵,词 ...

不可否认,规律是有的。现在总结出来的格律是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1:33
中华诗词百花齐放,古今诗人,百家争鸣,就诗而言,在唐朝也不见后人所订的那么多清规戒律,什么平水韵,词 ...

不可否认,规律是有的。现在总结出来的格律是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1:5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3:0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3: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294_47 【清江曲内一绝(折腰体)】崔峒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3: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8-3-17 11:01
永明体再加上粘,就成了近体,所以粘是近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唐朝人称谓中“不粘”甚至成了不合律的代名 ...

你的说法,还是承认近体近似于永明体!同时也承认五言近体诗的律句,是四声25蜂腰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11:36
这说法符合唐诗实际。

永明体的律句,是讲究四声蜂腰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3:5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4: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4: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3:51
意在律先,曹雪芹借林妹妹的口说明诗意重要,但意在于人的理解,学识的高低,水平的深浅,用什么标准来衡量 ...

正好相反,格律诗,首当其冲的就是【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4:3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5:4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7: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7: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7:16
不可否认,律绝诗中的折腰体,虽非为五斗米折腰,但却乱了律绝的阵脚,它虽能出奇制胜,但却不能光彩依旧, ...

唐朝(不是清朝)科举并不忌讳折腰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7:4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7:43
先生说的可能对,因为当时不存在现时的清规戒律,也不分什么体,后人圈点的东西,前人有什么忌讳可言? ...

三羊不管对不对,三羊只管认依据!唐朝科举试律近体诗两首!

       春雪映早梅       庾敬休125==============【平韵折腰】
清晨凝雪彩。新候变庭梅。树爱春荣徧。防惊曙色催。
寒光添粉壁。积润履青苔。分明六出瑞。隠映几枝开。
闻笛花疑落。挥琴兴转来。曲成非寡和。长使思悠哉。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通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泗濵得石磬       李 勲220===============【平韵折腰】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沉。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上仄平入?仄平平仄平?
仄上仄平去?仄平平仄平?仄上仄平入?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自兹入清庙。仄平仄平仄】

点评

这只能证明唐朝科举试帖诗并不一定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7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8: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8: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天水 发表于 2018-3-17 18:02
经查,此诗並无注为科举考试之诗。

《文苑英华》注明的是{省试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