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4 15:38 编辑
从岑参的边塞诗看“黄沙直上”
个见若以“黄沙直上”起兴,王之涣的诗不会那样写。有人举岑参诗例认为可以“黄沙”起兴。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沙直上白云间”与“平沙莽莽黄入天”都是写黄沙的,但后者黄沙与天浑然一体,而前者仍可见白云,可知这是前者不合理处。岑参诗其后接写了沙尘暴的景象,与王之涣的截然不同。
“黄沙远上白云间”写法不合理。理由有二:
1,看到黄沙直上的天气肯定看不到白云,而是天昏地暗。不但见不到白云,连万仞山也是看不见的。所以写黄沙直上不会写白云间。
2,若首句写沙尘暴天气,第二句也不会写一片孤城万仞山。因为这句也是逼真地写景。只有远景才能看到似海浪般群山中的一片树叶似的一座孤城。在这种沙尘暴天气里诗人没有诗意。只有辽阔苍凉的背景才会引动诗情。要写似应这样构思:
沙尘暴
黄沙弥漫地天间,尽掩孤城与远山。万马奔腾声震耳,试图摧毁玉门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