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2|回复: 17

也谈凉州词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3-11 07: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凉州词2018.03.11
《集異記》云:“開元中,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共詣旗亭,貰酒小飲。有梨園伶官十數人會讌,三人因避席隈映,擁爐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奏樂,皆當時名部。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爲優。’初謳昌齡詩,次謳適詩,又次復謳昌齡詩。之渙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次至雙鬟發聲,果謳‘黃河’云云,因大諧笑。諸伶詣問,語其事,乃競拜乞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竟日。
黃河遠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②不度玉門關。
按:① 一本次句爲第一句,黃河遠上作黃沙直上
② 一作光
----上摘自搜韵
王之涣之凉州词,震烁古今,诚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也。然五十多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古版影印本,黄河即作黄沙。今看搜韵网收录该诗后附,按:① 一本次句爲第一句,黃河遠上作黃沙直上
② 一作光
亦可证黄沙一词绝非空穴来风。而大家均赞美黄河之佳,我看多为先入之见故。
黃河遠上白雲間,千古丽句也。然作黃沙遠上白雲間似乎有点大煞风景,但并不见得全无道理。
1.有人为圆此说,一引“大漠孤烟直”,说是沙漠的龙卷风,携沙直上白云间,这并非不可能,只是气象差之甚远。
2.或有人言,此言沙尘暴也。我曾在宁夏石嘴山工作数年,见过多次,只是那时不知有沙尘暴之谓。那真是大风起兮沙飞扬,昏天黑地,现场停工,那还有白云悠悠?
3.沒去过戈壁滩的,总可在影相资料看过戈壁滩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与天相接,真可谓远上白云间,和“接天蓮葉無窮碧”一个意思。可能有人发难,只可言“势与天相接”,不入白云间。那么只有沙漠的龙卷风,黄河肯定也不可能。
4.另一本次句爲第一句,这么一变动,则成折腰体了,如王维之西出阳关一体了。唐人七绝此体常见,白居易有37首,杜牧有20首。只是别体,谈不上出韵。
5.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购得朱大可【唐诗三百首详释】一书,该诗后也附《集異記》共詣旗亭之事,颇觉有趣。而今看来,未免荒唐。王昌齡、高適均为大诗人,王昌龄还有七绝圣手之誉。諸妓中最佳者唱了他此诗,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田舍奴,今所谓乡巴佬也,王之涣会一狂至此吗?再者懂诗不在颜色,漂亮的歌女就会高出众女。实不可信也。
評注
《集异记》: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适则引手画壁。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玉双鬟发声,则曰:“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唐诗正声》:
吴逸一评:神气内敛,骨力全融,意沉而调响。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
《升庵诗话》: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唐诗镜》:
此是怨词,思巧格老,跨绝人远矣。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一语不及征人,而征人之苦可想。
《唐诗训解》:
句奇,意奇。
《唐风定》:
字字雄浑,可与王翰《凉州》比美。
《唐诗摘钞》:
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
《而庵说唐诗》:
此诗只要说玉门关外之苦而苦见矣。风致绝人,真好诗。
《唐贤三昧集笺注》:
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一瓢诗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苦思妙响,尤得风人之旨。
《唐诗别裁》:
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诗法易简录》:
神韵格力,俱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网师园唐诗笺》:
深情蕴藉。
《诗境浅说续编》:
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叶景葵《卷盦书跋》:
诗句有一字沿讹为后人所忽略者,如《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古今传诵之句也,前见北平图书馆新得铜活字本《万首唐人绝句》,“黄河”作“黄沙”,恍然有悟。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贯串,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
《唐人绝句精华》:
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以下資料來源未詳: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唐诗鉴赏辞典》:
诗状凉州之险恶、荒寒,一言不及征人,而征人苦情可想;虽是一篇怨词,但画面雄壮阔大,神气不落凄切。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唐诗别裁》引王渔洋的话说 “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关于这首诗,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曾记载着这么一桩趣事: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饮。适逢梨园伶官十多人会宴;席间,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约说:我们三人的诗名常常分不出高低,现在且看这些歌妓讴歌,“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结果,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龄的诗,第二人唱的是高适的诗,第三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诗。王之涣不服气,“自以得名已久”,就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 ”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四人中之“最佳者”结果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大家于是大笑。四歌妓问明情况后竞拜。并请“俯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后明清戏剧家将此事编成剧本,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本。
诗句中,“一片”为唐人习惯用语,常与“孤”连文,即今之“一座”。“孤城”指玉门关。将玉门关作“孤城”,显然与征人的离情别绪联结在一起 。仞,古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黄河远上”,也有作“黄河直上”的。叶景葵认为:“诗句有一字沿讹为后人所忽略者,为《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古今传诵之句也,前见北平图书馆新得铜活字本《万首唐人绝句》,‘黄河’作‘黄沙’,恍然有悟,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贯串,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唐人绝句精华》也说:“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但今之不少学者仍认为,就诗意说,“黄河远上”比“黄沙直上”要好。理由是:一,“黄河远上”意境开阔,莽莽苍苍,浩浩瀚瀚,如同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显得状美,而“黄沙直上”只是给人荒凉的感觉。二,“黄河远上”句与下句“一片孤城”,一远一近,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而“黄沙直上”句画面比较单调。至于黄河远距玉门关的问题,则认为,《凉州词》只是唐代的一种曲调,不一定只写凉州;有人还考证,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另一个题目:《听玉门关吹笛》,由此认为是诗人在玉门关吹笛时写的,孤城是眼前景象,黄河是出关途径之处,诗人是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描写自然景物(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讲稿》)。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周啸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9 金钱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穿越梅嶺 + 9 + 9 + 9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1 0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乎沙乎?各执一辞,莫衷一是。不过乃后人之争论也,唐时并没见到有人对黄河提出异议。由此可见拿名诗说事以博扬名并非当代人专利,古代亦不乏其人。

点评

《集异记》,古代汉族传奇小说集,唐薛用弱著。又题《古异记》。原书共三卷。 薛用弱,字中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生卒年不详。有人考证其生活年代在唐德宗贞元以后,历顺、宪、穆、敬、文、武、宣宗诸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1 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3-11 08:07
河乎沙乎?各执一辞,莫衷一是。不过乃后人之争论也,唐时并没见到有人对黄河提出异议。由此可见拿名诗说事 ...

《集异记》,古代汉族传奇小说集,唐薛用弱著。又题《古异记》。原书共三卷。
薛用弱,字中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生卒年不详。有人考证其生活年代在唐德宗贞元以后,历顺、宪、穆、敬、文、武、宣宗诸朝。据《新唐书·艺文志》和《三水小牍》等资料,知道他在穆宗长庆间任光州刺史,文宗大和年间曾以仪曹郎出守弋阳郡,"为政严而不残,尚称爱民之官"从《集异记》中所记载的恶吏贪残而遭报应的情节来看,说薛用弱为官清正严明当不是过誉之词。集中代表作如王维演奏《郁轮袍》﹐王之涣旗亭画壁﹐蔡少霞书写山玄卿《苍龙溪新官铭》﹐裴越客虎为媒﹑崔韬遇虎女等故事﹐都曾为人引作典故﹐或编成戏曲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0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个施蜇存《唐诗百讲》中关于这个诗版本的说明:

这首诗最早见于《国秀集》。第一、二句云:"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次序与今本不同。其次是《集异记》所引,第一句作"黄沙远上白云间"。后来在许多宋人书中,都作"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河"与"黄沙","远上"与"直上",孰是孰非,引起了后人的推敲。
上引吾闵帖,
薛用弱,唐人也。“{不过乃后人之争论也,唐时并没见到有人对黄河提出异议。”言之失实。

点评

《集异记》,又名《古异记》乃传奇小说,相当于赵本山的小品,怎能为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1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1 0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无达诂,褒可贬亦可,全凭持论者之辩才了,善辩者扬也好贬也罢都能广征博引,滔滔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5
贡献
21845
金钱
2859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1 08: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者各得其妙,所以我不参与他们争论。
谢谢雨梦兄的详征博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1 08: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3-11 08:18
补充个施蜇存《唐诗百讲》中关于这个诗版本的说明:

这首诗最早见于《国秀集》。第一、二句云:"一片孤城 ...

《集异记》,又名《古异记》乃传奇小说,相当于赵本山的小品,怎能为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9: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3-14 20:22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3-14 19:35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8-3-14 19: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虽巟,倒也是一种别样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主题

542

帖子

211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134
贡献
590
金钱
705
发表于 2018-3-14 19: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2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3-27 0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凉州词,据唐·杜佑的《通典》载,宴乐,武德初,未暇改作,每宴享,因隋旧制,奏九部乐。(一宴乐,二清商,三西凉,四扶南,五高丽,六龟兹,七安国,八疏勒,九康国。)。。。西凉乐者,起符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魏代至隋咸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27 05:2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是一点上网,比针叶林还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8-3-27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 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