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5

读萧德藻《古梅》二首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3-1 1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萧德藻《古梅》二首

                                             一
    萧德藻,字东夫,号千岩居士,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跟曾几学过诗,为杨万里所赏识,在当时颇有名气,钱钟书在《宋诗选注》诗人小传中却不以为然,“他在当时居然也跟尤、杨、范、陆并称。”尽管钱钟书有稍稍的不屑,萧德藻能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五大家”,自非浪得虚名,我们先来看看前人的记载。
    杨万里《诚斋诗话》:
自隆兴以来,以诗名:林谦之、范致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
    杨万里在《千岩摘稿序》中又言:
余尝论近世之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之所畏者云。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原序引尤袤语:
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奚以江西为?
    刘克庄《中兴绝句续选》
南宋诗尤盛于东都,炎、绍初、、、、、、乾、淳间,则范致能、陆放翁、杨廷秀、萧东夫、张安国,一二十公皆大家数。
    清人查慎行在《得树楼杂抄》中说:
    宋南渡初诗人,推尤梁溪、萧千岩、范石湖、陆渭南四家。杨诚斋诗云“近代风流四诗将”,又云“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其证也。萧集世不传。刘后村诗话及方虚谷《瀛奎律髓》中间载一二首,后人乃以诚斋易之,称尤杨范陆,而萧千岩姓名,世或有不知者矣。
   以上除查慎行外,其余几乎都是萧同时代人,从他们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萧德藻在当时诗坛地位之高。不知钱钟书何以对其竟有微词。
   对于他的诗的风格,杨万里说他“工致”,姜夔称其“高古”钱钟书说他“生硬新奇”,金性尧说他不乏“奇峭”,究竟怎样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的《古梅》绝句两首。
                  一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人说萧诗每似鬼才长吉,我们读《古梅》第一首的时候是不是亦有同样的感受呢?首句以湘妃比梅花已经奇怪,再用冻蛟比屈曲横斜的梅枝,则更令人惊异了。事实上,深受江西派影响的萧德藻这样的比拟并非没有出处,“无一字无来历”是江西派的硬指标,萧当然也不能逾越。这句源于《楚辞·湘夫人》又变化之,才有了湘妃(梅花)踏上蛟背(梅枝)的想象。第二句中的“海月”和“珊瑚”都是海中之物,“海月”是一种扇形的白色贝类,如果理解成照映在海中的月亮就错了,这个不容忽视,珊瑚大家都知道。
   无可否认,萧德藻的练字功夫是厉害的,两句中一“冻”一“冷”所营造的那种清冷、玲珑剔透的世界,读来冷寂,恰是梅花所特有的生长习性。联系萧的生平,大概也是如此的吧。
把梅花比作湘妃,想象作湘妃迈作微步踏上冻蛟的脊背,是萧德藻的发明,将花枝比作珊瑚,却是潘岳的专利,他在《石榴赋》中把石榴的枝比作珊瑚,“若珊瑚之映绿水”。
    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奇特的想象,极力营造了梅的奇怪和冷寂,接下来开始感慨了。这么惊人的丑怪能让人喜欢吗?如果你对“妩媚”一词稍加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诗人其实是在说,眼前这种惊人的丑怪,是如此的让人眷顾。唐代的魏征形象不是很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颜值不高,《旧唐书》说他“状貌不逾中人”,但唐太宗却对他赞赏有加,“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耳。”
    古人对梅的欣赏,是以“韵胜”“格高”位标准的,“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者为胜。”(范成大《梅谱后序》),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就不难领会萧德藻为什么要在一二句中将梅写的那么的奇怪冷寂了。有了如“冻蛟”“珊瑚”般的老枝,更有了立在上面、挂在上面如“湘妃”“海月”一样的花朵,能不妩媚吗?正所谓“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断魂只有晓寒知”是感叹古梅丑怪中所蕴涵的妩媚无人欣赏,只有晓寒为之销魂吧,有知音之叹。
     写到这里说点题外话。这两天有人在讨论诗词中的重复描写,那么,萧德藻这首诗中的 “冻蛟”“冷挂”“晓寒”,“冻”“冷”“寒” 不断出现,算不算重复呢?我以为是不算的,即使算是重复,也是合理的重复。诗中的重复,对于诗境的渲染,以增加感情的程度和表达,有时是必须的。
                                                二
    前一首诗人写了清晨的古梅,第二首,诗人将视线转移到了黄昏时分的古梅,余极赏其一二的对仗句,这句对仗句,印证了杨万里对萧诗“工致”的评论。既然是写古梅,那么,对于古到何种之程度,必然要有交代,而有“百千年藓”的梅,自然是很古的了,加之“枯”“老”的形容,我们可以想象到它的古,足以跨越时空。
前人极赏“聊赠一枝春”,“ 昨夜一枝开”,以极少而言极早,千岩独出机枢,偏以“三两点”出之,亦具匠心。首句在对仗的稳当上非但体现了其“工致”的风格,拗句的运用,声调、字面的苦硬,又印证了姜夔称其“高古”钱钟书说他“生硬新奇”,金性尧说他不乏“奇峭”说。
   三四句同样是知音之叹,如果不是知音,就不要想蜜蜂一样嗡嗡的来打扰了。
   《古梅》两首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没有收录,可能跟他对萧的稍稍不屑有关。金性尧在《宋诗三百首》中选录其一,评价颇高,认为是“梅花诗中笔意奇峭的一种高格调。”
    近代石遗老人评价最高,在《宋诗精华录》中两首全录,于其一后评曰“梅花诗之工,至此可叹观止,非和靖所想得到矣。”于其二下评曰“首二句可作前一首注解”,由此亦见石遗之见识和赏鉴。(梅嶺2018/3/1)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07

主题

1334

帖子

51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2
贡献
1443
金钱
1832
发表于 2018-3-1 11: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 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3-1 12:2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时,萧诗的风格是很“前卫”的,颇有些旧瓶新酒味道。

点评

钱钟书说他“生硬新奇”是不无道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 1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3: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 11:40
写到这里说点题外话。这两天有人在讨论诗词中的重复描写,那么,萧德藻这首诗中的 “冻蛟”“冷挂”“ ...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3: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好 发表于 2018-3-1 11:48
好诗、好评 顶起来!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3: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3-1 12:29
在当时,萧诗的风格是很“前卫”的,颇有些旧瓶新酒味道。

钱钟书说他“生硬新奇”是不无道理的。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