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笑忧叟 于 2018-1-24 22:44 编辑
四九冷尤甚,梅朵秀枝头。
民间腊八尊俗,杂粟煮盈瓯。
七宝飘香千里,五味饲甘万户,
春意唤耕牛。
漫道佛家味,喜庆碗中留。
释迦祖,元璋帝,岳飞候。
迎祥祛疫,赤豆驱鬼福长求。
总引乡愁来梦,又结亲情入酒,
世代未曾休。
且把灶中火,燃炽照神州。
注1:遵(宋)张孝祥体。 注2:词林正韵第十二部韵。 注3:腊八粥是七宝五味粥,是族传统节日食品。最原始的食材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此出自《武林旧事》。又因其中有五种味道,称"七宝五味粥"。 注4: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 注5:传说一,朱元璋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他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称此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朱元璋称帝,为纪念,定腊月初八为腊八节,要吃腊八粥。 注6:传说二,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注7:传说三,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之时,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