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词牌来历词例3(课堂实录) 薄慕周 各位诗友大家好! 今天我继续给大家介绍经典词牌的来历和词谱。 首先给大家介绍菩萨蛮词牌来历词例 菩萨蛮词牌,原来是唐玄宗时的教坊曲名,后来用为词调。根据《杜阳杂编》记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人也往往效其词。”唐朝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的发髻,戴着用黄金装饰的帽子,脖子上挂着珠玉项圈,故称为“菩萨蛮”。 此调属于小令,此调情调由紧促转低沉,适宜于表现迫促情绪,也可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历来名作最多。
词谱例词: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 李白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平(韵)。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平(韵)。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下面讲讲虞美人词牌来历词例 虞美人词牌传说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到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围,便劝所爱虞姬另谋生路。虞姬执意追随。后来拔剑自刎,香消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世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此调凄婉忧伤,适合倾诉内心的凌乱情绪。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南唐后主李煜将这个词牌演绎的最深情。 例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后给大家讲讲浣溪沙词牌来历词例 浣溪沙词牌,又名“浣溪纱”,传说出自“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的身影,鱼儿看到她的倒影,无比羡慕,忘记了游水,渐渐的沉到了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指西施。 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词谱及例词:
格律对照例词:(唐末)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雪肌仍是玉琅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
诗友们,关于词牌的来历及例词,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