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10

[五律] 五律·六尺巷

[复制链接]

1010

主题

69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2
贡献
5837
金钱
9190
发表于 2014-11-20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田雨 于 2014-11-21 05:30 编辑

五律·六尺巷

一让相宽让,和通自不争。婪贪心欲火,俭克意方清。
窄窄连墙道,孜孜短巷情。恰躯长六尺,岂可辱其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这条看似寻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张英的其言其行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8

主题

362

帖子

1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2
贡献
428
金钱
548
发表于 2014-11-20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通自不争,欣赏~

点评

谢谢您,晚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20 20:20

1010

主题

69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92
贡献
5837
金钱
919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20: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女 发表于 2014-11-20 14:26
和通自不争,欣赏~

谢谢您,晚上好!

381

主题

7994

帖子

3万

积分

功勋诗友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3226
贡献
9844
金钱
10842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11-20 2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5496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轮值首版

律诗绝句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131
贡献
58060
金钱
74068

特别贡献奖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11-21 05: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精神与情怀更可贵。

1857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4045
贡献
28787
金钱
3474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4-11-21 07: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英其言其行可为当今为官者楷模!
从心所欲不逾矩

887

主题

584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2292
贡献
4985
金钱
11381

终身成就奖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4-11-21 0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此诗流传甚广,故事亦多,有教育意义

15

主题

72

帖子

127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
贡献
263
金钱
499
发表于 2014-11-22 14: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争高下,三尺谦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7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