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诗扯闲篇,说“诗”新鲜事 最近,一位叫夏双刃的博客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新诗不是诗》,中心意思是说符合音律规则的文体叫诗,“诗”字属该文体所独有,而新诗不能叫诗,应该叫别的什麽名字。该先生从“诗”字的构成分析佐证自己的观点,原话“下面是训诂。“诗”一分两半,是“言”和“寺”,足见诗是一种庄严的文体,我赞同徐晋如先生的诗教观,这其实也是古已有之的圣训,即“兴观群怨”。而“寺”必有戒律,因此“诗”一定要有戒律,恰如五声之美来自诸般戒犯错律。“寺”一分两半,是“土”和“寸”。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寸土必争,这不仅仅是文体之争,也是为了真理的正名之战。”这多少有点夺理的感觉,但却是一家之言,文中也或多或少牵涉到了一些人和事,其观点也不尽正确。此飙一发,招来新诗派一片骂声。连赵丽华也要停止新诗派内斗(赵曾不满评奖腐败,拒绝上台领奖,愤然离场),声明一致对外。夏双刃点燃了谁能叫“诗”的导火索,看来新旧诗两派围绕谁叫“诗”的一场唇枪舌战又再所难免,最终怎样演变还要拭目以待。 最早混迹于网络的诗词写手们 第四十九回石人山 无名来深圳,碰壁、石人山、双刃俱在座。翌日双刃赴香港,车门甫闭,一女疾奔而至,怅怅只好等下一班。细看则石人山也。双刃激动拍窗而呼,石皆未见。双刃云:此真碰壁之缘,非碰壁不能见之。 第四十二回怡园会 端午次日午间,伯昏子与问余斋宴群英于怡园。座中最放旷者为嘘堂,实为苏无名。盖嘘堂不过声如洪钟,喋喋不休,而苏无名左游右走,尤长于肢体语言。最腼腆者为静玄子,实为夏双刃。盖静玄子端坐不语,只管吃喝。而夏双刃忸怩深坐,偶而起身敬酒,亦不得其法,状甚有愧。 第四十回真假孟依依 端午会中,有一紫衣女子闲坐末排,苏无名疑为孟依依,种桃道人附议,一时众人皆趣与交谈,争相合影,纵沉默如李子亦不能免俗,而三江有月尤甚。双刃亦趋近之,然顷刻即返。向人云:“此人断非孟依依。我近其身,毫无生理反应。既见前缘,宁当如此?” 第二十九回慕容宁馨 网络诗人大会,莫过于辛巳慕容宁馨之邀。此人好穿竖条衫而不能掩其肥,梳马尾辫而不能掩其老,卒能骗取钱财者,盖诗人大多天真之故也。未被骗财者惟八胡、双刃与无名三人。八胡本出军界,通兵法;双刃久为商人,常决绝;无名时为学生,正寒素,故不被骗钱,而被骗力。 第十三回夏双刃之武汉 双刃于北京初见无名,爱其酒品、才华、性情,乃与大被同眠,滔滔七日。无名将去,双刃欲为买机票,又恐伤其志气,忍而未发。越明年,无名下海,双刃为其绸缪,成一业务。无名来深圳凡三,双刃均玉盘珍馐怡之;无名亦曾于广州呼双刃来逆,前篇有绍介焉。双刃好携美人会客,无名见而悦之,自索其电话,每至深圳,必先谒美人而后知双刃。有日,双刃将之武汉,欢欣语于无名,云共往东湖观波。无名漠然曰将公差。于是双刃惟游汉之书肆,不得其门,乃询无名,彼手机竟关却矣。复越明年,无名累资甚富,双刃半折于股市,无名甚衿耀其田舍、美女。然无名复欲赴深圳,欢欣语于双刃曰备膳。双刃伪作不忿云,卿今富贵,正当飨某。于是无名委蛇匍匐,云甚穷匮。双刃微笑不语。于是无名大怒云,然,共且大排挡者。 第一回苏无名赴广州 苏无名赴广州,通知双刃往迎,自称在出站口之大柱前。双刃往返者十,不见大柱。苏无名怒,云尔何其之瞽。双刃亦怒,云汝何其之鼠。凡半时辰而不见,苏无名顿悟云:“哦,你在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