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40

转-----鬓毛衰”之“衰”——《回乡偶书》一个注解的质疑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8: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初中《语文》(H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每周一诗”的内容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中关于第二句的注解②如下:“……鬓毛衰(cui):耳边的毛发疏落。”
  但是通过查找《汉语大词典》,却发现“衰”的 这个义项被置于读音shuai下,原文为:“③谓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衰读作cui时,仅有以下四个义项:“①差别;次第。……②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③减少。……④古代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披在胸前……” 。当衰读作suo时,“同‘蓑’。蓑衣。”
  上述解释和注音,截然相反。《辞海》中,衰读作cui时,也没有类似“耳边的毛发疏落”的义项;而《中华大字典》和《经籍纂诂》中,仅在衰读作shuai时,才有注释“老也[淮南主术]年衰志悯”和“肌肤消也[吕览玄宥]人之老也形益衰”与之意义相近。衰读作cui时,只有“少、减、杀、差、等次”等之类的意思。《汉语大字典》和《词源》中注释的情况,亦是大同小异。
  按照训诂学的理论,上述这种情况原则上是不应该出现的。那会不会是版本差异造成的呢?果然,通过参看浙江古籍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注释本的相关文字,可以发现它对“鬓毛衰”的注释为:“衰:一作‘催’。”
  那么为什么版本差异会那么大呢?“催”与“衰”之间在音、意上不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被等价替换了啊?
  通过查阅清人沈德潜的《唐诗别裁》,能发现主要流行的版本上,都作“鬓毛衰”而不是“鬓毛催”。且沈德潜认为:衰,“恐为摧之误写”。可见,当时衰同样念作cui,而“摧”倒有“零落,凋谢”的意思,与“耳边的毛发疏落”的意义更加贴近。
  这样,“衰、催、摧”之所以混用的现象就可以解释了,衰为何要念作cui也有了理由。但是,这毕竟只是沈德潜的一家之言和猜测,没有类似的材料群能够加以佐证。
  为了更加确定衰念作cui时的意义,我又查找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典》,结果竟然发现1979年9月版和1998年9月版,恰巧在衰字的注音和解释上作了较大的改动。
  1979年9月版第二条解释为:“cui。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饮食得无衰乎?’(每天饮食没有减少吧?)”。到了1998年9月版,又将“减少”的一条归入shuai音下,其余不变。这意味着,原本“耳边的毛发疏落”可以从“减少”的意思中引申而出的可能性也被否定了。
  那么,现在只剩下两种可能:一是沈德潜的观点,“恐为摧之误写”(因为“衰”亦能念作cui);另一种可能是我的推测——原本就应该念作“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
  后一种可能是建立在我对“来”字音意的考察上的。
  作为七言绝句,特殊的文体决定了它在押韵上有“二、四句必须押韵”的特点。那么二四两句末尾一字,作为韵脚,必须押同韵或近韵。
  “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出来”的“来”字,意思很明显是“由彼及此;由远到近……”(《汉语大词典》、《辞海》、《词源》),而凡“来”属此义者皆读作lai。
  “来”的另一个读音为lai。《中华大字典》解释为:“来,洛代切音赉(lai,赏赐,慰劳)队韵。抚其至曰~。[孟子滕文公]劳(lao)之~之。”《汉语大词典》则为:“[lai 《集韵》来,洛代切,去代,来。]①慰劳;劝勉……②通‘赉’……。送给;赐予……俞樾《群经平议·尚书四》:‘上来字为本字,下来字乃赉之假字。’……”
  由此可见,“来”必读为lai。
  假设,“衰”在《回乡偶书》确实念作shuai,那么“来”和“衰”不正好也押韵吗?这样,无论从意义还是读音,就都没有问题了。
  当然,这也仅仅是个猜想。由于本人并未从“唐诗韵”方面对其深入考辨,所以不敢定论。但读为“乡音无改鬓毛衰(cui)”,我觉得还是不太科学,不正确。



文章来源:育星教育网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8: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现代读音,衰来押韵。而平水韵中衰来并不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28 0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12-28 08:36 编辑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lai】。

假定【衰】读平声shuai,【回】字,必须是【仄声】,否则犯上尾!
搜韵网《康熙字典》:
又《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賄韻)
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又《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隊韻)

点评

衰字依集韵是对的,回字的解释便不对了,回与来本来就押韵,同在平水十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28 0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12-28 08:30
按现代读音,衰来押韵。而平水韵中衰来并不押韵。
搜韵网《康熙字典》:
  • 《集韻》倉回切,音崔。(灰韻)
  • 《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 又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08: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今音去套古音,不套个乱七八糟才怪

咍韵为ɒi,灰uɒi,平水十灰是由广韵咍灰两韵同用而组成的,回字在咍部,来字在灰部,衰却在平水四支韵,今依集韵仓回切则唐音衰当为ʃɒi,无介音u。

此诗不论是今粤语还是客家话读均韵感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鬓角的毛发,一般不会先脱落,先白最常见,是肝火旺的原因,先脱落的是头顶。衰,从字面看理解为脱落,更合理,但变白说是衰也可以,诗人用衰字主要是押韵,白字不押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09: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8:35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

衰字依集韵是对的,回字的解释便不对了,回与来本来就押韵,同在平水十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5
贡献
72900
金钱
909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点评

除了把它当方言韵看还可以当孤雁入群格看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0 20:21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此论有一定的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09:27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此论有一定的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0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12-28 09:25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此论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12-28 09:25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此论有一定的道理

点评

梅花解放了,祝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5
贡献
72900
金钱
909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0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9:27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这首诗,与当代新韵、宋代平水都无关。
是贺知章的乡音,乡音无改,而已而已
...

梅花解放了,祝贺

点评

无聊之人才干无聊之事,杀头、生封活人口算嘛 事实上杀也杀不了,封也白搭,杀了一个有十个百个马甲生出来,封杀挡之事,无聊透了,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12-28 09:30
梅花解放了,祝贺

无聊之人才干无聊之事,杀头、生封活人口算嘛

事实上杀也杀不了,封也白搭,杀了一个有十个百个马甲生出来,封杀挡之事,无聊透了,问好

点评

又聊闲呢,那个啥,就那个,咋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5
贡献
72900
金钱
9092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8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9:38
无聊之人才干无聊之事,杀头、生封活人口算嘛

事实上杀也杀不了,封也白搭,杀了一个有十个百个马甲生 ...

又聊闲呢,那个啥,就那个,咋散的?

点评

对,网上除了讨论学术不排除闲聊以交友,不过别走得太远就是了 哪个啥的咋就散了之事我真不知道,是否指诗品诗论还是其它?诗品诗论,某大人早就预言会败在某人手中【所指不是你哈】,不幸言中 也是闲聊,可以不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8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28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12-28 10:05
又聊闲呢,那个啥,就那个,咋散的?

对,网上除了讨论学术不排除闲聊以交友,不过别走得太远就是了

哪个啥的咋就散了之事我真不知道,是否指诗品诗论还是其它?诗品诗论,某大人早就预言会败在某人手中【所指不是你哈】,不幸言中

也是闲聊,可以不回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2-28 19: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也在怀疑这首诗如何读。按押韵,若“回”读“hui”,则“衰”读“cui "、“来”读“le”;
                                                      若“回”读“huai”,则“衰”读衰老的“shuai”,“来”读现代音“lai”。都是表鬓毛的斑白与衰老。我觉得两种读法都是可以的,都无关诗词含义。
这是音变问题,《诗经》不乏这样的事例,为押韵,将“瓜”读“辜”等,不胜枚举。现代诗词也有这样的事例。可惜我一时记不起了。
音变,这是诗词理论中的空白点。可能传刚先生能更严密地解释这割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3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09: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诸位师友,因本人时间有限,不参与讨论,请大家见谅。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2-30 1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上很多诗词,若按现代读音,就不能押韵。《左传》的“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我是浑良夫,叫天无辜”也如此,为押“辜、虚、夫”韵,只能讲“瓜”读若“辜”。
《诗经》为押韵,音读变化的比比皆是。
这也是语言学问题,但我对这个没有研究,可以请传刚先生为我们解惑。

点评

《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瓜”读若“辜”。《韻補》叶攻乎切,音孤。但诗经中读音多不可信,有的按八病说上尾病去读的  发表于 2017-12-30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0 12: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30 13:59 编辑

1.我这儿“回衰来”,都读ei韵,押韵呢。衰,训催。“少、减、杀、差、等次”等之类的意思。本地方言读法:回fei衰tei来lei。回字衰字都无介母u。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与我们江西不远,大概这几个字读音接近。我们这儿介母u常常没有的,如会读fei,灰、恢读fei。有的用i代替。比如韵字我们读yin。远字我们读yian。uang中这个介母存在,如广、光。

字典中来的平声读法中没有ei韵母,只有ai和i。来,1.《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2.鄰奚切,音離。

回,字典中回的平声读法中没有ai韵母,只有ei,《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



2.三羊说的也许是个办法,回,仄声,《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回謂路迂回也。衰来ai韵。衰,老。鬓发衰,从鬓发看显得老,大概鬓发苍白吧。

3.按平水韵则三个音都放到十灰中,衰当催的通假字用。但实际各种字典中读音回来是不同韵部的,不知为什么都塞在十灰中。看来只好听梅花山人鬼画符了:“咍韵为ɒi,灰uɒi,平水十灰是由广韵咍灰两韵同用而组成的,回字在咍部,来字在灰部,衰却在平水四支韵,今依集韵仓回切则唐音衰当为ʃɒi,无介音u。”








点评

来读lei音,听过这样的读音,好象湖南有些人也是这个读法 不如客家话读得准,梅县人,嘛个鬼都要分得很清楚,读音也不例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0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0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0 12:50
我这儿“回衰来”,都读ei韵,押韵呢。衰,训催。本地方言读法:回fei衰tei来lei。
但是字典中来的平声读法 ...

来读lei音,听过这样的读音,好象湖南有些人也是这个读法

不如客家话读得准,梅县人,嘛个鬼都要分得很清楚,读音也不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7-12-30 1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之我艰。”
“门、殷、贫、艰”如何押韵?若照顾“门、殷、贫”多数读音,则“艰”当读如“jiang”。
若以现代读音读《诗经》,好多不能押韵。这就是一个字有两种读法,来协调押韵。但这一现象,现代“诗论”可能很少研究。我是文学门外汉,也不解的。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景”、“养”两字该如何读?若“养”字正读,则“景”读如“jiang(讲)”,若“景”子正读,则“养”读如引(yin)。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麻”与“语”押韵。若“麻”字本读,则“语”读如“ya”;若“语”字本读,则“麻”当读如“mi”。

《诗经》这类事例非常多,诗词界有谁人研究过?

点评

池与姬押,麻与语押,上古音语为鱼部疑母,音ngia 养,上古音阳部喻四母,音jiang,景,上古音阳部见母,音kyan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0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0 17: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30 17:32 编辑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12-30 15:10
《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之我艰。”
“门、殷、贫、艰”如何押韵?若照顾“门、殷、 ...

朱熹研究过,但成为笑谈。艰还真的有en母的音。又《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而且艱从艮(gèn)声,所以音巾并不是人家乱编的。

景也真有ang韵的音。《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
养,《廣韻》餘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痒。
这两个字同韵部呢。


麻、语,没找到。

点评

朱熹的叶音是笑谈不假,不过艰还真不是读en而是in,门叶下贫切,艰叶居真切,这样四个字的韵就都成了in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0 1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0 1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0 17:10
朱熹研究过,但成为笑谈。艰还真的有en母的音。又《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 ...

朱熹的叶音是笑谈不假,不过艰还真不是读en而是in,门叶下贫切,艰叶居真切,这样四个字的韵就都成了in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0 1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7-12-30 15:10
《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之我艰。”
“门、殷、贫、艰”如何押韵?若照顾“门、殷、 ...

池与姬押,麻与语押,上古音语为鱼部疑母,音ngia

养,上古音阳部喻四母,音jiang,景,上古音阳部见母,音kyang

点评

ng、ky怎样读  发表于 2017-12-30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0 2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7-12-28 09:25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除了把它当方言韵看还可以当孤雁入群格看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1 0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查字可借助陈宏天吕岚合著的《诗经索引》,查词可用向焘的《诗经词典》,查音可查向焘的《诗经古今音手册》。但诗经的字音有的是很难搞清的,王力等认为诗经的字音,韵母还可以推测得出来,声母却难搞清。像麻与语押,上古音语为鱼部疑母,音ngia,这个ng就很可疑。另外这两个字如果是长入呢?孤零零的两个字,没有古代字书、韵书做佐证是很难办的,即使《诗经古今音手册》也只能参考参考。不像艰字,既有字典为证,又有造字法可证。

点评

这个ng即罗马国际音标的ŋ,疑母,客家、粤语、晋语等至今仍保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1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2-31 1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31 09:52
诗经查字可借助陈宏天吕岚合著的《诗经索引》,查词可用向焘的《诗经词典》,查音可查向焘的《诗经古今音手 ...

这个ng即罗马国际音标的ŋ,疑母,客家、粤语、晋语等至今仍保留       

点评

这个音我这儿有。我说的是诗经时代声母难定  发表于 2017-12-31 1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31 12: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这段话原来有误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是歌与麻;语与纻,因此语没有问题。
麻,《韻補》叶謨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说明麻与歌是可以同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1 1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出版的《诗经》,多不校对,老童子不是专家,抄来就是,没有校对的。感谢传刚先生提醒。“歌”与“麻”同韵,还是说得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1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读“怀”,大家不会有异议,徘徊的“徊”,就是以“回”得声的。
这样一来,贺诗词就应该读为:
少校离家老大回(怀),乡音不改鬓毛衰(shuai),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lai)。
衰就是衰老,何必要转几道弯?训“衰”为“催”,又训“催”为衰老。我觉得,先贤在读这首诗时,是将“回”读错了,应该读如“怀”的。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8-1-1 14: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