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转贴作者月牙岛主
第一,现代人没有古人的心境。
古代的送别诗很多,为什么古人那么多愁善感?因为那时候的人,交通不便,主要靠步行,有条件的骑马或坐马车,走水路的都靠自然界的水流、风力,或微弱的人力,几千里的路要走几十天、上百天。所以,两个人一旦分别,天隔一方,下次再见是何年何月,谁也说不准,所以离别之际的感情就格外沉重。有文化的诗人,每每以此为题材,写出不朽的诗篇来。但是现代人就不同了,你走了,我有空就送,没有空就拉倒。反正有你的电话,想你了,只要拨个号,几秒钟就联系上了,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如果实在想见一面,坐上飞机,瞬息可达。所以那种深切的折磨人的思念,就不复存在。这样,哪来的诗情?更不必写诗。
第二,现代人没有古人的环境。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与古代已大不相同。白天,你想听鸟叫吗?可满耳都是汽车喇叭声、打桩的汽锤声、婚庆的鞭炮声,想听鸟叫,就到郊外人迹罕至处,到深山老林去。你想看星星吗?到处都是明亮的路灯、闪亮耀眼的霓虹灯,还有几十层高到天上的摩天大楼里数不尽的点点灯火,这千点万簇的人类光芒,让低空的浮云亮堂了,让太空无数的星星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你还怎么看,怎么观?最易激发诗情的景物没了,也就失去了诗的源流。冬天,你坐在屋里,空调这位“仙人”,轻而易举地把你带入“春天”,你还会思春吗?待到真正的春天来临,你内心的欢喜至少会减去一半。到了夏天,你又躲进空调间。到了秋天,本来就衣食无忧,你还十分在意丰收的景象吗?冬季,由于气候变暖,淮河以南已没有真正的冬天之景。一年四季,似乎都无诗可作了。而屋内的阵设,不再是白色的宣纸与柔软的毛笔,代之以手机与电脑,充斤着海量的信息与诱惑无限的游戏,让你无暇静心凝神,慨草木之荣枯,发思古之幽情。
第三,现代人没有古人的词境。
白话文的推行,使得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得到实现。但是,不可否认,白话虽明白晓畅,妇孺皆知,最大程度地普及了文化及科学知识,却存在着浅白、冗长、芜杂等缺点,不及文言文的精炼、含蓄、涵咏等优点。用文言写成的格律诗或古风、排律,多琅琅上口,言简意丰,形象鲜明。而现代诗人中,除闻一多、臧克家、徐志摩等少数诗人,在作品中很好地贯彻了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格式美,其他诗人,较少作为。许多现代诗不易朗诵,又写得太长,甚至晦涩难懂,何谈意境?
还有,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新词、热词不断吸人眼球,甚至挑战旧有的语言秩序。“屌丝”、“傻逼”等词汇频频见诸媒体报章,不再让人奇怪。连这样不雅的词语,动辄被某些人挂在嘴边,试问,从这样的嘴里,还会吟诵出意境优美的诗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