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
注册时间2017-12-4
威望181
金钱733
贡献476
高级会员

威望- 181 点
贡献- 476 次
金钱- 733 枚
|
和董小宛(明)秋闺十一首
一
半弯凉月水中柔,忆底谁人共倚楼。
只说亭台花与叶,随风忽起一声秋。
二
谁家玉笛吹秋思,恍若垂杨万缕丝。
不独我来发深想,月华先上旧城池。
三秋风亭外晚烟沉,老雁一声动客心。
寻看城西思不得,今年花比往年深。
四
烟火遥遥出碧空,重逢水榭与秋风。
三分心事不须问,都在月华杯酒中。
五
秋未深时草未枯,疏枝花影不胜扶。
相逢恰有南来雁,小字幽幽水墨图。
六
霜色悄融秋色中,不仿醉里看相同。
昔年碧落深深院,一样残词和落红。
七
秋风又着白纱巾,行至江天梦未新。
莫怪长亭舟系处,垂杨颜色也愁人。
八
断雁声中又一秋,倚栏相看起闲愁。
当年合种花千树,尽被西风吹白头。
九
算来尘海几人闲,不见霜华落鬓边。
便是醉中情未省,匆匆翻过白云篇。
十
秋风到底是轻狂,雨后新吹一海棠。
已至诗人爱长伫,好教字底泛幽香。
十一
漫道浮生怯看秋,野风环绕故山流。
直教花事纷如雨,散入新诗不尽愁。
和董小宛《绿窗偶成》
闲倚轩窗试一吟,疏花亭北碧云深。
直教迟日清风足,吹动竹林发古音。
野鸟飞还花影深,何人闲抚五弦琴。
寻常一段清平调,犹似江南山水音。
雨丝分薄碧窗纱,寒鸟一声栖故家。
惟有楼西风不定,夜凉犹自送飞花。
梦中谁立碧云台,水墨江南渐晕开。
直到觉来香袅袅,春风昨夜小桃腮。
夜凉回首暗消魂,曲径深深积雨痕。
应是秋风嫌寂寞,携花遍落小山村。
外:
董小宛,一个人的爱情有多远?……
一直对秦淮女子感观是美,停留在琴棋书画等才情上的美,她们或是美艳、高傲、冰洁。。。于董小宛最初的印象有如家花,有如双儿又或者小绍,乖巧般的小宛在八艳里于我总有些忽略感,然而我又想她能排到八艳里,甚至在中国古代十大名妓里,定有她不同之处。
我试着从她流传不多的两绝中读来,我想她大抵是希望“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若用花来形容,亦是空谷幽兰。我又忆起曾经看过有人这么评价董小宛,他说她将垃圾吃下去,变成糖。“当冒辟疆居高临下地望着这个小女子,却不知,他不过是为她所用。她只想,成全自己。”董小宛一个人的爱情能有多远?
或许我从心里不这么认为。我又试着从她所爱之人身上去了解,了解她最爱男人眼中的她。初读《影梅庵忆语》时,隐隐有种这是篇冒辟疆的情感忏悔录。从开始,冒辟疆并不避讳曾经追求过陈圆圆,也不隐瞒曾经对董小宛一而再再而三的感情辜负。感觉最初他们的爱情,一直是小宛在主动追求,一个人的付出,真能长久?读到这我有种不想再读下去的感觉,然而冒的才情促使我读下去。接着小宛的不顾一切,为爱奋不顾身的刚烈让我见识她的另一面,不过这时冒仍然视她若有若无,甚至在兵荒马乱之时两次弃她的生死于不顾。我不知是恨还是赞,于当时的冒他先顾父母顾妻儿兄弟是没错的,小宛只是个妾啊,在那种年代,妾是什么?是宠物,是玩物。然而我的心却悲痛不能。又一次试着调整自己心态重读下去,在小宛生命的最后五年里,她所有品性,才情,真心使我折服,她有着中国传统女子所有的全部美德。这个自小流入风尘的女子能有这样的品性,真是只能说本性太过美好,太过美好了。之前的我大过短目,她不是家花也不是幽兰,她就是经的起霜风苦雨,经的起明丽的初秋,经的起凄凉的晚秋,安于贫穷、不慕荣华,香淡清远,亦如她自己所衷爱的菊花一样。
回头看这个现代人眼中的“渣男”冒辟疆。不可否认最初读《影梅庵忆语》,小宛追他的那一段,真有感觉他这是在炫耀。读到他几次弃小宛不顾时,感觉是他的不负责任。然而当读到“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 ,“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我再重读最初那一部份,冒辟疆从头到尾都在深深的忏悔,是呀,他说尽自己的无情何尝不是痛恨自己曾经的不珍惜,何尝不是在回忆小宛的美好。
“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 脑海里又想起另一位才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梦未醒来人未知,影梅庵里忆前诗。
可怜初入三分骨,才觉相思已是迟。
铅华洗尽是因谁?梦纵醒来不复知。
漫道吴门歌舞下,有人真性有人痴。
花落红尘又几回,重翻庵里数行诗。
无非一种无明绪,都是一人一梦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