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8

文人的自负情结

[复制链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2-7 09: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人的自负情结
2012-05-19 09:19 作者:今生依梦 3246人读过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古文人大多是自负的。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是有着自恋的情结与心态。他们大多很难接受别人的品评与赐教。所以在我看来古时文人与现代文人虽有着共性,但也有其不同的一面。当代文人的自负且自恋是我所不能恭维的。

大思想家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曾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因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使其正视了学无止境的这个道理。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话。东坡之自负是其认为自居为读过圣贤书者,无人能及。怎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来完美的自己。

诗仙李白也是一个比较自负的文人典范。一生坎坷波折,但仍以自负的心态自居。体现其自负的诗句,就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展示其远大的抱负与自居文人的典范。不过也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后人效仿其自信的心态。

个人认为文化是一种展现自我的状态,可以把一个文人的素养提升也可以降低其承受外在的压力值。大多数的文人以高傲自居,不论自己的文笔如何,自己的状态怎么样,都以高高在上的那种自恋而保护着自己的虚荣。当代文人也有如此的共性。他们的写文目的首先没有,只是在自娱自乐的状态下书写。这一点不如古人,因为苏轼与李白的忧国忧民,他们没有。他们所有的是只写给自己看,不需要给予后人什么启示,所写之文没有深意、少思想、缺的是灵魂。为什么古人的文章可以流传千古?而当代文人的文字一塌糊涂泛滥成灾?症结就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的领悟到写文的价值观,没有真正的看清文字所要有的普世价值观。

记得一位文友,我曾推荐其在一文学网站发文,编审建议是要符合文章的标准,按照网站的要求其文字需要修改。在我们沟通与交流时,其作者竟然在言语上说出了自己的过激自负的心态。我写文只是给自己看的,我也不稀罕什么文章的审核标准,我认为我的文章不用修改,也不要体现什么价值,如果你认为要修改的话,除非你的文章在我之上。这是我深有感触的一次。也许这就是伤到了文人的自负吧!试问:连自己写文的方向都没有还写些什么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人都要以其谦虚的姿态来学习和添加自己的内涵与修养。当自己写出一篇自认完美的文字时,看见了欣然热情的评论就沾沾自喜,如果有人抨击或指出缺点,变脸比翻书还快,真的是伤了其颜面,千万别伤了其筋骨,脸比什么都重要。也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那句名言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华罗庚说过:虚伪的谦虚,仅能搏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柏格森说过: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可往往深思的应该是写文人还是读文的人呢?不容置疑,没有正确的心态没有勇于接受批评的求知心怎么可以成为典范,怎么可以配作文人这样雅致的称谓?而后只能自说自话留下一些残章断页的文章聊慰余生吧!

自负的文人往往屡见不鲜,自恋与自负时刻占据着自己的内心,实际那不是骄傲,真正的体现出的却是自卑在作祟。博古论今真正的文人会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不会茫然的把自己的自负放着首位。而是循序渐进不断的完善自己,而达到最高的境界,而如今的文化圣地曙光已经黯然,光彩的是那些虚荣和自负的掌声在耳边不时的响起,久久不能平息。只想柔弱的问一句,文人,你的自负伤害了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net/subject/437351/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7 09:2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12-7 11:29 编辑

编辑不一定艺术水平在作者之上,但多数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脉络和政策走向。当然一方面也是……他的地盘他做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7 0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2-7 1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6: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诗坛成罪恶之窟薮 [绝句]   文/格那丁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奸蠹流氓共此家,枉为名号大中华!北山何以成渊薮?总是重林影半遮。

注:北山,北山钓者。此人乃该栏目总管,肆意纵容庇护手下版主为恶。
本文发表于 2017-12-03 16:53 ,被阅读过 805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赠送礼物】

赞(11) 收藏(0)     

新一篇:十二月街头纪事 (七律) 旧一篇:观论坛骂战 (七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6
贡献
5499
金钱
1002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0: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7-12-12 10:58 编辑

三国时期嵇康因《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被斩于东市。再看元朝对于当时一件重大文人案的处理,这件案子叫“茅山诗祸”,主角是文人梁栋,他曾写过这么几句诗,“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茅山道士许道杞与梁栋有怨,于是向元朝统治者说梁栋“谤讪朝廷,有思宋之心”。但元朝最后给出的审判结果是,“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元朝统治者看来这是小事一桩嘛,别说人家没有“谤讪”,就算“谤讪”了,我堂堂天朝,岂是几个文人就能骂垮的?茅山诗祸就是元朝没有文字狱的有力证据,据史料记载,元朝刚打下天下的时候,汉族人的反抗情绪非常激烈,赵显就成了这些反抗人的精神领袖,忽必烈却没有杀掉赵显,而是给了赵显一大笔钱,还找了个地方给他,送赵显去西藏萨迦寺出家了。可是公元1323年的时候,宋恭帝因为怀念宋朝,写了几句的诗句: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他的诗句触怒元朝朝廷,就被元英宗赐死了。

点评

一个政权能被几个文人骂垮,说明它极其脆弱,本来就要垮,不骂也要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2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443

帖子

5716

积分

栏目顾问

诗无敌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54
贡献
1371
金钱
2344
发表于 2017-12-12 11: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7-12-12 10:32
三国时期嵇康因《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被斩于东市。再看元朝对于当时一件重大文人案的处理,这件案子叫“茅山 ...

一个政权能被几个文人骂垮,说明它极其脆弱,本来就要垮,不骂也要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443

帖子

5716

积分

栏目顾问

诗无敌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54
贡献
1371
金钱
2344
发表于 2017-12-12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在边疆的事,因为一篇文章就可引起一场游行示威,说明什么?哪是这篇文章的原因啊,说明那种深刻的民族矛盾早就存在,只是被捂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6
贡献
13151
金钱
1558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2-12 1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栋的诗,打油耳,无怪不拿他当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