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3|回复: 14

不同时间地点不能在一首诗里出现吗?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2-2 06: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2-6 12:22 编辑

===========

32

主题

302

帖子

1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436
金钱
660
发表于 2017-12-2 07:2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唯一长处就是想象,人垮杜甫诗境界阔大,诀窍就是一句在天上,一句在地下。

点评

请 诗兄 举例说明 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0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
贡献
155
金钱
193
发表于 2017-12-2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诗就要联想奇特,浪漫瑰丽,飞来神来之句,在这点上,毛主席就喜欢二李,即李白、李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2 11: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中是允许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这要看所写的主题。这话没毛病。我也举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点评

例子极多。又如: 子夜春歌(唐•王翰)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奉和聖製送張尚書巡邊(唐•王翰) 騎歷河南樹,旌搖塞北沙。 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唐•佚名)將謂西南窮地角,誰言東北到天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3: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12-2 11:16
“一首诗中是允许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这要看所写的主题。这话没毛病。我也举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 ...

例子极多。又如:
子夜春歌(唐•王翰)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奉和聖製送張尚書巡邊(唐•王翰) 騎歷河南樹,旌搖塞北沙。

秋(原作「夏」)日非所書情(唐•佚名)將謂西南窮地角,誰言東北到天涯。

六月尚聞飛雪片,三春豈見有烟花。
送契上人遊揚州(唐•皎然)     西陵古江口,遠見東揚州。
下方(唐•司空圖)

坡暖抽筍,松涼健人。
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唐•白居易)南檐納日天暖,北戶迎風月涼。

荆溪館呈丘義興(唐•嚴維)長橋今夜月,陽羨古時州。
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4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7
金钱
48
发表于 2017-12-2 1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回忆、想象之类,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的,当然可以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地信马由缰;

如果仅仅写眼之所见的现实景物,也只能写一时一地目能所及的了。

这个也需要长篇大论,争来争去吗?

点评

如果仅仅写眼之所见的现实景物,也只能写一时一地目能所及的了。 --------哪有这种限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0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2-2 17: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时间地点不能在一首诗里出现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能,也允许。春花秋月,天南地北,皆可凝于一诗中,无人限制。只看你是否为一个主题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12-3 05: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望云飞 发表于 2017-12-2 07:22
诗人的唯一长处就是想象,人垮杜甫诗境界阔大,诀窍就是一句在天上,一句在地下。 ...

请 诗兄 举例说明 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6: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2-3 07:03 编辑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58卷228_6 「奉寄章十侍御」杜甫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55卷227_77 「九日」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47卷227_32 「黄草」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5卷230_2 「秋兴八首」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7: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时空转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7: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康仁 发表于 2017-12-2 13:53
如果是回忆、想象之类,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的,当然可以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地信马由缰;

如果仅仅写眼之所 ...

如果仅仅写眼之所见的现实景物,也只能写一时一地目能所及的了。

--------哪有这种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写诗的立足点》说:
写诗,跟绘画、照相一样,有一个立足点。西洋画是站在一个立足点上看全景,有高低远近的不同。西洋画跟照相一样,只是一个立足点。而中国画的立足点则可以是移动的, 就像一台可以高低远近移动地对着某个全境。但不管这个立足点如何移动,它都只对准一个总的画面,而不是产生多个画面。作诗也一样,诗人要有一个立足点。

金筑子在刚发的《诗写个性(一组)》中说:
最可笑的是针叶林的理论。他说写诗可以颠三倒四地拼凑,作者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  针叶林举例:“一首诗中是允许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这要看所写的主题。针叶林对于诗词理论的唯一贡献,是他比知味堡人、学鸣诗韵平添了更多的笑料。”

-----可见金筑子“一副画面说”和“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说”都牵涉到诗词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问题,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2-3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8: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类似谬论又连发不断。又贴出宣扬用韵混押论《关于近体诗双轨制》。把霜剑挡出无人反驳,就说明金筑子理论正确吗?真是一只可笑的鸵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