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4

[理论] 读书音的五大特质

[复制链接]

55

主题

140

帖子

639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4
贡献
111
金钱
240
发表于 2017-12-2 0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冕之王 于 2017-12-2 00:16 编辑

读书音的五大特质
文/剑指千秋
     所谓读书音,顾名思义,系指学生跟老师认读汉字时所使用的标准语音。古音韵学所称的“夏言”、“雅言”、“正音”、“官话”,其实指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读书音”。其中,正音属中古读书音,以切韵为源头,唐韵、广韵一脉相承,平水韵不过是总结唐人用韵归并简化的仅供诗者参考的阶段性用韵规则而已,其本身并非正音系统,也无语音学意义。但是,无声则无韵,平水韵表的背后,其实是以中古读书音为依托的,这与所谓新声韵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依托别无二致。明清时的读书音才叫官话,民国时改称国语,普通话属于现代读书音。
      纵观历代读书音,可以看出,读书音至少有如下五大特质:
      1)官方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的重要前提保证。这与各个方言的民间约定俗成性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处所谓官方系指历代当朝之官方,而非前朝之官方。当朝之官方可以认可并继续使用前朝确立的读书音,也可另行确立自己的读书音。但整个读书音系统只能有一套。
      2)有规范音。这一点极为重要。你可以读不准,也可以听不确切,还可南腔北调,但你必须努力按规范音去学去说,只要你是个追求上进的读书人。当各地的读法不一致时,当然是以规范音为准。历朝历代的读书音规范音都是有人去教有地方去学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读书音是以洛阳太学里的教学语言为规范音的。现代读书音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
      就学习读书音而言,除平民教育高度普及的唐代外,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无疑是最为幸运的。更为重要的是,活的规范语音几乎无处不在。广播学院的教学语言、央播、省市级电台的播音语言均可视为标准音。发达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可视为标准音。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当然也可视为标准音。总之,天南海北的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去学习、去校正自己的现代读书音。这又何尝不是现代诗者之幸呢?
      3)通行天下。这一点同等重要。由于读书音是学生认字和官场办公的共同语,任何有所追求的天下士子、学子们无不对其尊崇有加,努力学习与应用,学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可与天下官员、天下读书人实现有效沟通或基本有效沟通。想当年,孔老爷子弟子三千,来自五湖四海,孔子正是凭借通行天下的雅言执教授课的。
      4)身份象征。这一点易被忽视。其实不难理解。通常能操一口纯正的读书音,不是官场人士便是读书人,自受尊敬。反之,作为官场人士和读书人,若读音有欠规范,则难免招受取笑。郑张尚芳先生曾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在朝廷当官的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讲话,说到“猪”字时,没有按当时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读成“dyo(雕)”,却按首都长安的音读成“jyu(诛)”,闹了笑话,被大臣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这个故事后忍俊不禁,笑个不停。
      5)与时俱进。这一点不难理解。由前述“夏言”、“雅言”、“正音”、“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变迁可见一斑。汉字形音义三属中,语音的流变性最大,正音系统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历代当朝者统御全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又是各级政府官员在各个方言区有效行政的需要,也是九州读书人以及具有家国情怀的诗者在全国广大地区内有效交流的需要。

【转引者注】
以上为剑指千秋先生原文。为响应诗无敌号召,兹凑个匠人吟充数:

匠人吟
只在蜃楼玩,不须天下诠。
书生皆下品,一任齿间寒。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02
贡献
22493
金钱
24683
发表于 2017-12-2 07:2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花,读书音和你认定的各个时期的“国语”没多大关系,知道不?如同京剧里的念白,它是北京音吗?以你目前的见识,别炒什么理论啦,笑话罢了。还有,你的匠人吟,牛头不对马嘴,吟个屁,还吟者。

点评

你根本就没读懂,跟着瞎掺合啥子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2-2 10:4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雅言”的存在是肯定的,不然夫子周游列国得带翻译,三千弟子各说各鬼话,束脩白收了。但它的起源、沿革、残存,不是轻飘飘几句能交待得了的。

点评

承认雅言肯定存在就好,其实那就是古代的普通话。 关于切韵及切韵系音也是这样,洛阳音、金陵音乃至长安音及其组合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曾经存在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4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40

帖子

639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4
贡献
111
金钱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2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7-12-2 07:24
花花,读书音和你认定的各个时期的“国语”没多大关系,知道不?如同京剧里的念白,它是北京音吗?以你目前 ...

你根本就没读懂,跟着瞎掺合啥子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40

帖子

639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4
贡献
111
金钱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2-2 10:49
“雅言”的存在是肯定的,不然夫子周游列国得带翻译,三千弟子各说各鬼话,束脩白收了。但它的起源、沿革、 ...

承认雅言肯定存在就好,其实那就是古代的普通话。
关于切韵及切韵系音也是这样,洛阳音、金陵音乃至长安音及其组合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曾经存在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9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