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拾韵版主
精华991
注册时间2014-5-30
威望10008
金钱22830
贡献7459
版主
九州拾韵版主
  
威望- 10008 点
贡献- 7459 次
金钱- 2283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29 14: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平仄格律中的“拗救”理论,是可救可不救的!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摘自 王力《诗词格律》)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首句的声律造成“仄仄仄平仄”,可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仄仄平平仄”变来;一是由“仄仄仄平平”变来。王力只是认定两种可能中的一种,而否定(或忽视)另一种,当是以偏盖面?!
假令,将李白的“我宿——五松下”改为“我宿——五松边”。王力的拗救理论,“‘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就不会成立了!
再假令,“仄仄——仄平仄”是所谓的“拗”句,下句必“救”。
同为鼎鼎大名李白的诗篇,为何不一样的待遇?!
同为王力拗救理论体系为何,为何两种说法呢?!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2】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由此可见:只要246分明,135位置上的所谓“拗”字,是可“救”可“不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