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5|回复: 15

[理论] 略谈下自己于习诗目的之体会

[复制链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1-27 1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诗的第一义(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应是不同的。我个人是为了提升自己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修养自身的(澡雪)精神,排遣自身的内在情感。这个第一义(目的)的前提是依附于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追求上的。

要在:一是自己的个人选择,不代表整个时代的选择方向。二是以传统(过去)的文化(思想,文词,技法)为主要手段书写自己的现有生存状态及情感与精神,不负有面向未来的企图以及义务。三是,由一与二,以故自己的审美标准是以吾国传统文化为主要要义的,自己的习作对象是以吾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近体诗律为主要媒介的。这个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为前提作出的取舍。并不代表整个大时代的审美标准的发展。
简言之,对每个个体而言,遭遇不同,性情不同,知识面不同,信仰与宗教不同,哲学与美学的抉择不同,都是影响自己诗作道路的要素,于诗这个世界,也予有其多元包容,和而不同的一面。

就中西这个话题,百兄及刀鱼兄贴中提到了思想(哲学),大道兄贴中提到了美学。从面向未来的角度看,均有灼见在内。然而我想说的是,在抛却了所有功利性的要素(职业化专业化自是功利,而所谓的义务,发扬云云亦未必不在功利之外),则会发现,东方传统的哲学与美学(包括文学艺术),已自能成圆融充足,并不需要西学的补充才更接近真理。我这里所言的哲学艺术的范畴并不包括政经科学,另一个这里的圆融充足是面向过去及对过去怀有敬意的当下的,并不对未来负有责任义务。然而他的包容性(圆融性)亦使他不会对未来及面向未来的现在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东学与西学是有很大分野的,其中重要的一个,西学追求的是剖析真实(真理),东学追求的是体认真实(真理)。无论是形而上或下,宗教哲学艺术以及科学,西学一定要追究到真理(道)是一个如何实际的存在的层面,当他无能再追究时,于是上帝与神便存在了。而东学则不同,“道”是玄之又玄的存在,佛家则连“存在” 也不认同而同时亦不认同“不存在”,因此当你自心具足时,并不定然需要区分神佛圣凡。东学更多关注于当下,关注于融合,关注于浑,一。孔子曰未知人焉知天,论语中多少个“仁”字都无一样的慨念只与当时的情境有关,道玄家要求游外(在当下的情境中)宏内。禅宗与心学要求于当下(吃饭扫地,为人处世的行中)体认天理(良知)。这些,与西学要将真理,将现象界的一切从理论与概念定义的角度分析的清楚明白是大相庭径的。比起东学的浑融与一的倾向,西学更倾向于分(辨)。这个东西学的大分野对于哲学与艺术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亦各自存在自身的蓬勃的生命力。
我个人以西学为谋生手段,以国学(东学)为立身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学习东学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与之形成比较研究的西学内容。尼采,黑格尔,康德,笛卡夫,海德格尔等各种思想均有了解,而了解的越多则越觉得从自身的立身以及哲学性情的取向而言,东学与西学是各成体系而各自具足的。我以国学为自身精神层面追求的第一义,以东学的美学审美标准为自身认同的第一义,选择近体诗律这个最接近国学成熟的传统文化的文学形式为自身性情的抒发形式,对近体诗及诗歌这门艺术的未来的去从不作过多的思索(亦无此兴趣及义务上的认识或自觉)。
在这些前提下,我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学,幸而与“功利”“义务”尚远。情发当下,神交千古(而非未来),这个是我自身对诗学的态度。

依前被他野叟笑,每托秋风说季鹰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7-11-27 1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发到理论版交流一下。先马克再赏

点评

好,刀鱼兄既这么说,便去找一下理论版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7 19:36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亓魛 发表于 2017-11-27 19:33
可以发到理论版交流一下。先马克再赏

好,刀鱼兄既这么说,便去找一下理论版发。

点评

发到那里,估计扶风君要费一番码字功夫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8 06:18
很有必要。没准有意外收获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7 19:48
依前被他野叟笑,每托秋风说季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7-11-27 1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方面对的是对一个哲学根本问题的阐述,必然有共同之处。对于诗学观和方法论,我觉得法门千万,各取所需即可。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7-11-27 19: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1-27 19:36
好,刀鱼兄既这么说,便去找一下理论版发。

很有必要。没准有意外收获呢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72

帖子

16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1
贡献
397
金钱
636
发表于 2017-11-27 1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一定要送朵小红花的,“所谓希望无非是命运,所谓未来无非是过去”,能自圆其说便好,其实最重要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愿周版能写出自我,写得尽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主题

27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75
贡献
3146
金钱
4088
发表于 2017-11-28 06: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1-27 19:36
好,刀鱼兄既这么说,便去找一下理论版发。

发到那里,估计扶风君要费一番码字功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11-28 1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之洞 穷毕生之思索 凝练成 八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是 清末 几代 知识分子 困顿中 图强求存 的 精神 与物质 两方面 的 路径 总结 和 指导,甚至 成为 那以后 数百年 的 指导 原则(表述 方式 会有不同)。

点评

我初涉国学的时候,淹留于新儒家学中,在他处论坛曾就中学之体(儒)作过篇小体会。现从王阳明公心学义,回头再读新儒家学,已觉其有理不尽处,然其理想自有高格在,以削兄此回复,愿与削兄分享一下。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0 0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07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08
贡献
2730
金钱
5369
发表于 2017-12-2 10: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了右扶风先生的为诗之精妙之论,植根传统,论贯中西,发逐我心,入情入理。虽为个人体会,但对喧嚣的诗坛和浮躁的诗人来说,无疑像是一股流淌的清泉和一缕荡漾的春风。诗品如人品,诗兄兼备,堪赏堪赞。

点评

临风诗兄过奖了,多谢诗兄赏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0 0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09
贡献
24222
金钱
302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6 07:1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不是静止的,不以时代为大背景的诗不是诗。唐诗横空出世,孕育于传统文化与大唐现实。个体,永远不可能规避它所在大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509
贡献
24222
金钱
302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6 07:1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我们还极力模仿唐人,说得不客气些,与盗墓何异?

点评

我乐在习诗中修身,并非是在习身中修诗。为身不为诗,诗之未来不是我的课题,然诗之当下(包含了过去的当下)与我修身为一。 提督诗兄所言,是在为诗之未来性作“只生一个好正服来养老”式的计划考量,说句不客气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9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12-6 22: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八年 的 诗歌 实验  几乎 是个 失败 的 实验。——本质上 是 抛开 诗 去 写诗,那自然 灰头土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9: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17-12-6 07:18
假如我们还极力模仿唐人,说得不客气些,与盗墓何异?

我乐在习诗中修身,并非是在习身中修诗。为身不为诗,诗之未来不是我的课题,然诗之当下(包含了过去的当下)与我修身为一。

提督诗兄所言,是在为诗之未来性作“只生一个好正服来养老”式的计划考量,说句不客气的话与挖坟还田亦无甚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0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风寄语 发表于 2017-12-2 10:58
仔细阅读了右扶风先生的为诗之精妙之论,植根传统,论贯中西,发逐我心,入情入理。虽为个人体会,但对喧嚣 ...

临风诗兄过奖了,多谢诗兄赏评。
依前被他野叟笑,每托秋风说季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00: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削足翁翁 发表于 2017-11-28 18:53
张之洞 穷毕生之思索 凝练成 八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是 清末 几代 知识分子 困顿中 图强求存 的 精 ...

我初涉国学的时候,淹留于新儒家学问中,在他处论坛曾就中学之体(儒)作过篇小体会。现从王阳明公心学义,回头再读新儒家学,已觉其有理不尽处,然其理想亦自有高格在,以削兄此回复,愿与削兄分享一下。

-----------
儒有其千载不移之义(宜),亦有其自身难愈之疾。

若至少在上个世纪中叶之前,由孔孟一脉传承下来的儒林儒学,还略能代表中国有良知,欲维新,求大治的知识人士阶层与此阶层的主体世界观,还略能将他们的世界观即思想诉求体践的综合称作为道统的话。这样一个【道统】的概念,有内圣与外王的两面,于外王,又至少包含着两个千年以降几乎未变的内容:
一是坚持国家威权主义。无论是王国,帝国还是国父而后的中国,国家(君,正府)的权威至上,其他各种社会宗教团体的活动必须是以不悖离国家(君,正府)的指导原则,服从国家(君,正府)的管理支配为大前提的。

另一是道统当为国家权威之基石,而道统高于君权,能得以限制君权。哪怕在多数时期这样的限制只得一个理论与象征形式上的意义。然而这个意义非同小可,扩充之,亚圣得言民重君轻;退步论,陶令不肯折腰事贵。后汉有范孟博鸣争风雨,儿赴死而母嘉其义;中唐有韩昌黎元道诋佛,所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从道不从君”往往是支持着大儒先贤们忘身乐死赴仁蹈义的最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而有关阐扬及养成此种精神力量的理论与方法,则是【道统】内圣一面的内容了。

国人对“一”有种特殊的情结,道要述一,国要统一,术要定于一,天人亦要合一,今日知识界颇有注意到一现象的学者,将之归纳为一元世界观。于是与之相对,另有二元世界观的概念出世。(可参见陈弱水先生相关著作)
世界观一元二元之演变,与国家威权主义之沉降息息相关。因此始皇用法时就焚书坑儒,汉武一尊时儒则罢斥百家。董子以后,通经致用义理臧否成为汉儒一元世界观之主体,而他们精神世界则从天人感应渐沦入谶纬的怪胎。待经义一元僵化后,此一世界观与汉帝国便几乎同时崩塌。魏晋唐宋,外患内忧接踵,值国家威权主义最为薄弱之时,玄释大开,道佛兴起,所谓赖乡夺洙泗之席,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具有二元世界观,即有两组不同的人生理想或指导原则。一是社会与伦理,人间秩序方面的,仍以儒为代表的古典经义为指导,另一是个人生活及精神层面的,则或归道玄或归佛释甚或有道佛双修的。这个二元世界观在跨中国中世至近世存在几乎千年,直至南宋理学兴起前,南宋孝宗赵昚亦曾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其实中唐安史之乱以后,不满道释与儒学二元,要求以儒学一家同时为人间秩序与精神世界的指导原则的呼声已然兴起,以韩愈李翱为领袖。然后此风大兴在北宋,有张周二程诸儒极力光扬,终于大成于南宋朱子之手。宋儒避开汉儒通经致用的路数,直续孟圣性善说,又将玄释心性部分的义理消融扩充入内,遂成一内圣外王能密接圆融可至天人合一境地的一元世界观学说,是为理学。此后朱陆王各理虽异大道无二,理学便自宋元而明清,直至民国。期间史实具在,国家威权主义遂至顶峰。昌黎横渠诸公,程朱陆王诸贤于超拔玄释再建道统处自是绝大功臣,然外内一元后难免重蹈汉末经术之僵化旧途亦是事实。


另一面,道统对君权的限制不力,一人一家一族之前,政府无力内阁不障。士大夫阶层全体沦为犬儒的时期亦不为少。
道统实践于现实政治中的结果与道统精神之矛盾,此前学者大多注目于“道统欲行其道,须先借君权而上位,因此有不得已妥协于君权处,董子甚而要去作天人感应的迂回”方面,将君权与道统的冲突往往阐述在天子与政府(内阁)职能重叠即所谓的帝相之争上。

其实道统中坚持国家威权主义的内容,千年来执着于一天下,定于一的思维,使得[道统]本身也并未彻底解决国家权力的内部制衡问题,[道统]要求相关人间秩序的各种制度定夺最终要集中在这样的一位德至上能至强位至尊的绝对权威手上,可对这位权威的制衡则除去道义精神以外于制度上个几乎没有。但既然已经将其定义为【德至上能至强位至尊】,只怕对”君权外道统“一”之制衡并未在儒家的设计之内,此是儒自身难愈之疾。更而况即便在一些特殊的君权不障的时期,替代君权制御政府运作的也并不是[道统]理想中德能至上的圣贤,这一类人或集团在历史的不同时期表现为外戚,太后,宦官,门阀与权臣总总,成为治乱的源头。

上世纪中叶以后,移居海外的一些国学学者如胡适,徐复观,牟宗三,钱穆等人均对儒学的过去现状进行过深切的反思与再认识,并对其在共和以后的政治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方面牟宗三先生在理论上取得的建树最大,他指出儒学至朱王学成时,内圣与外王在理论上已经能够圆融,这样很难主动再去容纳一些非东方性的事物。应先后退一步将内圣与外王割裂,使其能在不离儒家正诚格致仁义礼信的大道的前提下翻纳进世界尤其是西学之新事新理,如民主,科学,法制,契约精神,等等,一如魏晋时之大分以纳玄释。其次则再大合,一如南宋时儒将墨法道释合作一体大成于理学。
牟先生这一理论至高至深,精妙处后人还多需学习探讨。然牟先生因深切了解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历经过魏晋至唐的二元世界观,再至宋明的回归一元的脉络。他在设计退一步割裂开的大分时,已经构绘好了再之后的大合情景。因此可以说,牟先生所设想的大分,并非是要退回至二元世界观中,而仍是在他的新儒学的一元世界观的大构架下实践。这是牟先生要以新儒家的立场为中国未来之天地立心,未来之万民安命的缘故,也契合牟先生君子大儒的名实。


我对牟先生的理论及远景赞叹敬仰,亦认为退一步,割裂开是儒学要在新时代获得新生命的必然。然而再之后,是否必要用一元的世界观进行大合,我无有牟先生那般的远见,于他学术理论的理解也尚浅,至少目前无意全盘接受。以我之浅见,魏晋之风流,盛唐之豪迈,北宋之繁华,亦并非在一元世界观的情景下成就。而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二元世界观下立身的儒士,他们人格上的健全岂非更为后人乐道。


于时于今,世界万态多元,各国政治都在目下,内圣即便许孔,外王又何必必儒?外内更何必必求一术一元?儒之千载不移者,内圣为本。而道统之难能驯服君权处,实可大胆扬弃。桥梁具在,人偏有欲探石涉水为真趣者,此其风骨也。我辈好去游园采薇便了。





点评

谢谢 诗兄 厚爱,这几日 在外,容后 细读之,好好学习 下。——张之洞 八个字 是 为了 让 所有人 都能 接受,可谓 煞费苦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0 22:18
依前被他野叟笑,每托秋风说季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主题

355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9
贡献
4178
金钱
6053
发表于 2017-12-10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2-10 00:18
我初涉国学的时候,淹留于新儒家学问中,在他处论坛曾就中学之体(儒)作过篇小体会。现从王阳明公心学义 ...

谢谢 诗兄 厚爱,这几日 在外,容后 细读之,好好学习 下。——张之洞 八个字 是 为了 让 所有人 都能 接受,可谓 煞费苦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20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