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7-11-7
威望35
金钱530
贡献143
高级会员

威望- 35 点
贡献- 143 次
金钱- 530 枚
|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兮 于 2017-11-18 13:09 编辑
这段文字,是我在针叶林《诗大序“皆是村野妄人所作”“美刺论”是歪理邪说 》里的一个交流发言,觉此议是个严肃的文学论题,故粘来再发,权当主贴。
毛诗序是有”美刺”说的,但争议甚至否定,后来一直存在。
本文不谈毛诗序观点的真伪对错,在于述及”刺”在当下。
即便承认有会员的”美刺”说,我们依然立场鲜明地说:它也不是万古不变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更不可”拿来”生搬硬套,以为有了理论指导持了尚方宝剑,便对当下不分青红、理直气壮的”刺”将起来,如同唐吉珂德大战风车,或者举枪射击老娘,搞得春秋无义,天昏地暗。
”刺”文学或者说是批判文学,自《诗经》起就一直存在。也必须明确,其有显著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即它是有立场的。在当下,刺文学、批判文学,毫无疑问不排斥,应存在,有作用。生活中也确有不少丑陋、腐朽以至罪恶(假恶丑)现象需要揭露、鞭挞。但有两点一定得清楚:一不能否定社会本质、无视社会主流;二不为暴露而暴露——这是文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原则。
如果我们的文学大量或普遍都是”刺”文学、批判文学又是完全否定社会否定道路的,那社会主义好如何体现?人民的复兴的强大的向上的中国如何表现?我们的文学要给人民群众或全世界一个怎样的中国?我们的文学在干什麽?
文学的价值、任务和宗旨,已经决定了:它是有阶级性、民族性、社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它是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其存在与表现是有取向的。不论歌颂还是批判,它都要展示一个民族的主流,都要反映一个社会的真善美,都要给时代树立起一个群体又呈各异的昂扬智慧的艺术形象,都要给人民以教益、信念、力量、光明以及指引!
在一个向上的国度,一个被世界普遍看好的现代中国,文学不该与社会对着干,不负责扯后腿,不是让人悲哀无望或者鼓动不满仇恨让恐怖分子揭竿而起!
”刺”,是有度的,是讲政治的。批评、批判,是要坚持人民性的。同时,一定不能把”刺”与”颂“”对立起来,说”刺”就厌恶”颂”,要”颂”就反对”刺”,为什么要极端的非此即彼呢?!应该说,两者一定是有主有次的,但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就是内容的互补和审美的统一,用另一句话说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而长期以来尤当下文学,也绝不仅仅是”美”与”刺”,还有更多、更丰富的表现,它在题材和风格上,是多样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