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8|回复: 11

谈对写诗之前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10

主题

90

帖子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31
金钱
233
发表于 2017-11-17 1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元軌 于 2017-11-17 18:53 编辑

说一些我的看法。我认为,诗写的好的关键无他,一是人力,二是天赋。而人力又在天赋之前。好诗虽然不避拘泥于字句,然如前人所说,字不精练则害句,句不精练则害全篇,可说遣辞用句说是写诗基础中的基础,若是字句不顺,不辨声调平仄,就算再有思想创意,也没有发挥的空间。如果试看古人流传至今的诗,不一定有丰富情感,不一定有深刻内容意义,但通常字句应用熟练,合律通顺。这并非古人不重视内容情感,而是因为字句工顺只是基本门槛,就好比现在人如果不会断句、使用标点符号,就算有再多想法,也不可能写出人人称好的散文一样。

而诗是否写的工顺合律,无关天赋,只是个人的学力功底。有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回吟诗也会吟,读古人诗是熟悉诗的语感与学习用辞典故最好的方式。然而若要写好诗,唐诗三百首只是基础,读完三百首后,可以开始读个别名家的全集或选集,而也不须侷限于唐,上溯魏晋六朝,下观两宋明清,没有任何流派或年代的诗是不可读的,任何流派的诗必有值得学习之处,正若少陵(杜甫)之言:「转益多师是汝师。」「不薄今人爱古人。」当同时代的人在批评齐梁靡靡之音的宫体诗人时,惟少陵以诗为前代之人辩护,并也确深刻学习先代各诗人的优点,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风格,可知少陵成为千古大家并非偶然。读懂别人的诗并能挖掘他人诗的优点是写好诗的第一步。

读懂诗似易实难,读诗难不在读懂其义,时常难在读诗的意境和神韵。一开始读诗可先读有注释赏析的诗集,而之后不妨大量阅读同一流派或同一作者的诗,尝试摸捉其中诗的神韵感,时常一开始读的时候不太有感觉,然读久了之后自然会渐渐读出一些东西来,例如就算能熟读唐诗,突然去看南朝诗会有很强的违和感,可能会觉得词藻冗多而感觉滞涩,然耐着性子熟悉后就能渐渐体会南朝诗的情趣,宋诗也是如此,一开始读时只会读到诗的外形,读久后才会渐渐感受到诗的精神与内容,为什麽几十年前的人常动不动就对一个时代一个派别的诗人贴形式主义的标籤呢?大概是因为没有耐心,读完诗的形之后就搁下不读了吧。

另外同时间可相佐着看「历代诗话编」,就是前人写的诗话,前人写的诗话有一大好处就是常常摘录一首佳诗或佳句做深入评析,或将类似的句子互相比较评定优劣,对于这些评论都可细细体会。能流传至今的诗话通常作者都是饱学文人,诗话都是一代评诗之精华。读的时候建议照时代顺序,不需特意挑有名的诗话或作者,并可以比较不同诗话作者对诗的想法或观念,有的时候对同一个文人不同诗话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或赞赏或批评,这些一般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阅读古人诗话时可以学到很多当代书籍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对于现在主流文学价值观,我认为了解后也要有所保留,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一点主观的部分,也是很正常的事。阅读古人诗时尽量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建议有太决断的评论或批评,有时负评只是主观性格上的不喜欢所致,正如魏文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观唐宋以来历代到今天的文学主流评论,可以感慨,千多年前的古人有時比之后数百年的人来有智慧个多。

10

主题

90

帖子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31
金钱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2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副站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5

帖子

8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5
贡献
143
金钱
531
发表于 2017-11-17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兮 于 2017-11-18 08:49 编辑

欣赏!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表达!有观点可商榷。

点评

謝謝詩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8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7-11-17 22: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18 05: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8 05:55 编辑

诗写的好的关键无他,一是人力,二是天赋。而人力又在天赋之前。

如果试看古人流传至今的诗,不一定有丰富情感,不一定有深刻内容意义,但通常字句应用熟练,合律通顺。这并非古人不重视内容情感,而是因为字句工顺只是基本门槛,就好比现在人如果不会断句、使用标点符号,就算有再多想法,也不可能写出人人称好的散文一样。

------这样说感觉有点舍本求末。写诗不同于散文,主要靠灵感和天赋。没有灵感,没有写诗的欲望,就没有诗意。只靠人力去凑,无论如何是写不成好诗的。但人人可以写诗,天赋要靠发掘。余秀华若无高中文化,也是成不了诗人的。所以多读唐诗三百首是对的。
   写诗主要靠有丰富的情感。遣词造句是基本功不错,但与意境构思相比,对诗人来说才真正是细枝末节,不成问题。这使我想到某位诗友发明的“匠人”这个词。匠人,熟练工。意指摆弄汉字像砖块一样熟练。遣词造句合辙押韵都没有问题。但砌成的却不是诗,只是“韵文”,因为无诗的意境和感情。(一不小心替“匠人体”作广告了~~)

点评

我認為,現在有一些網友的詩,可能連使用文句的部分都稍微不熟練,如果不能精確的使用字詞,熟悉文句的表達和結構的安排,應該很難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的微妙處。如果文學只有思想,沒有外在的修飾或藝術成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8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0

帖子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31
金钱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元軌 于 2017-11-18 12:36 编辑
霜劍發表於2017-11-18 05:45
詩寫的好的關鍵無他,一是人力,二是天賦。而人力又在天賦之前。

如果試看古人流傳至今的詩,不一定有豐富...

我認為,現在有一些網友的詩,可能連使用文句的部分都稍微不熟練,如果不能精確的使用字詞,熟悉文句的表達和結構的安排,應該很難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的微妙處。如果文學只有思想,沒有外在的修飾或藝術成分,應該稱為思想論述或哲學論文,可能談不上是文學了。

至於所謂匠人的詩,我不確定指的是哪一些詩人的詩。不過在稱之為匠人時,請先確定是不是有確實讀懂他的詩,還是只是一個只會英文的人去讀拉丁文文學然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時候文學有詞藻修飾不代表沒有內容,只是需要多一點的堆敲或感受。

例如當初胡適指南宋詞人姜夔為詞匠,杜工部秋興八首為堆砌算不上文學,大概很明顯就是在沒有讀懂的情況下做出的評判。

点评

匠人也不全是贬义词。例如匠心独具就是褒义。 “匠人体”是一个叫“二0一九五四”的人起的名,谓用古韵写的没有真情实感的“韵文”。 关于辞不达意问题是一个汉语水平问题,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9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0

帖子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31
金钱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7-11-17 22:21
阅读古人诗(或:今人诗)时尽量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建议有太决断的评论或批评,有时负评只是主观性格 ...

謝謝詩友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0

帖子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5
贡献
131
金钱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1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无邪兮 发表于 2017-11-17 20:49
欣赏!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表达!有观点可商榷。

謝謝詩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1-18 17:1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匠,一直是有争议。我的观点,是尽量避免匠气,但可以有匠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19 14: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元軌 发表于 2017-11-18 12:14
我認為,現在有一些網友的詩,可能連使用文句的部分都稍微不熟練,如果不能精確的使用字詞,熟悉文句的表 ...

匠人也不全是贬义词。例如匠心独具就是褒义。
“匠人体”是一个叫“二0一九五四”的人起的名,谓用古韵写的没有真情实感的“韵文”。
关于辞不达意问题是一个汉语水平问题,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