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6

虽是杜撰,然也合理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6 15: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是杜撰,然也合理
    汪曾祺写过一篇小说《金冬心》:
    金冬心就是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他被请去赴宴,是扬州第一大盐商程雪门给新任两淮盐务道铁保珊摆的接风宴。席上,铁保珊提议玩“飞红令”——跟飞花令差不多,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或明嵌、或暗藏,都可以。
    场面很热闹:
    他自己先说了两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人不识出处。旁边的人提醒他:“《红楼梦》!”这时正是《红楼梦》大行的时候,“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不知出处的怕露怯,连忙说:“哦,《红楼梦》!《红楼梦》!”下面也有说“一片花飞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有的说不上来,甘愿罚酒。也有的明明说得出,为了谦抑,故意说:“我诗词上有限,认罚认罚!”借以凑趣的。
    轮到主人程雪门,盐商真的是“诗词上有限”,说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满堂哗然,一是没有出处,二是柳絮怎么可能是红的?
    正在众声喧哗,程雪门紫涨面皮,无地自容之际,金冬心出场了:
    “诸位莫吵。雪翁此诗有出处。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然后念出全诗: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好诗!”
   “好一个‘柳絮飞来片片红’!妙!妙极了!”
   “如此尖新,却又合情合理,这定是元人之诗,非唐非宋!”
   “到底是冬心先生!元朝人的诗,我们知道得太少,惭愧惭愧!”
   “想不到程雪翁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第二天,程雪门让人给金冬心送去一千两银子。
    金筑子按:其实,这是金冬心为了给主人解围,杜撰的元人诗《咏平山堂》。他也不枉收这一千两银子。因为有了前句“夕阳返照桃花渡”,后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就变得合理了。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6 2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是杜撰出来的,目的在于为程雪门解围,单句看柳絮飞来片片红则谎谬,联系起来看则妙句天成,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因夕阳而红便是合理了,故,读诗不能孤立地看问题,须上下联系整篇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7 1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7 14:50 编辑

这是逆挽诗中的解疑式。一说此诗本是金农写的,小说另造情节更生动了。

      先自己有意设疑后再释疑,形成新奇的意境。与巧补式相似,巧补式是别人故意设障碍,解疑式是自己故意设障碍。

     一、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一次酒宴上曾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这使得主宾愕然,因为本句诗有悖常理,显得很荒唐。但是就在众人惊疑之际,金农不动声色地续出下句:“夕阳返照桃花坞。”众人听了不由齐声叫好——映着夕阳的柳絮不是带着红色的霞光么?
      柳絮飞来片片红    清•金农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二、补诗
相传,清代金农寓居扬州时,曾于平山堂上宴客,乃以“飞”、“红”二字吟诗为酒令。有个商人功底很浅,下笔写了一句讲不通的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怎么成了红的?
金农马上为其掩丑,前补三句成七绝一首: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初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7 14: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7 14:45 编辑

        一树梨花万朵红    唐•裴说
师生别离终相逢,酒楼对酌诉苦衷。
人逢知己千杯少,不觉微醉眼朦胧。
夕阳映出晚霞景,一树梨花万朵红。
       裴状元返乡省亲,众亲友欢聚。第二天,宴老师薛延圭于酒楼叙师生之谊。老师兴高发诗兴,望窗外景致脱口吟道“一树梨花万朵红”。红字刚出,引得周遭客人哄堂。有得甚至说,“这老头糊涂了。”弄的薛延圭诗思卡壳,窘在当时。裴说敏捷机变,即席吟出前诗,入理和情,众人纷纷点头。
       此诗或作:
一出酒家路向东,两眼醉意上朦胧,
夕阳反照深山内,一树梨花万朵红。

查一下百度搜索,逆挽诗大部分是我当年写的。这首是我后来收集的,所以网上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7 14: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7 14:57 编辑

巧补式   实际上也是解疑
犹如续字联。就是命题写诗或作联的条件、背景一变再变,使得写诗人或题联者穷于应付,这是要考考咏诗或题联之人的应景捷才。
“妙补诗”,巧补式。逆挽诗之一。先写违背常理的事物现象,给人以逻辑错误的印象,如传为金冬心诗句的“柳絮飞来片片红”,或《阅微草堂笔记》小说黑鹅是“朱砂为顶雪为衣”,说红梅是“玉质亭亭清且幽”,说白鸡冠花是“鸡冠本是胭脂染”之类,都是有悖事理。然而以下的诗句又恰为这种悖谬说法补上合乎逻辑的环境或原因,将先前的不合理置于特设环境中变为合理,从而显示出诗人随机应变、善于圆说的巧妙思维。比如为“片片红的柳絮”设置“夕阳方照桃花坞”的环境,不仅合理,且意境甚美。为“朱砂为顶雪为衣”的黑鹅补上“误落羲之洗砚池”,为“鸡冠本是胭脂染”的白花补上“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犹带一头霜”等原因即是。

吟黑鹤
乾隆皇帝下江南,黄昏时分,见天际飞来一只白鹤,当即要随行的文人赋诗。一个叫冯诚修的吟道:
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
乾隆皇帝听后摇摇头:“我要吟的是黑鹤,不是白鹤。”众人一听瞠目结舌,只见冯诚修不慌不忙,顺势吟出: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墨池。
将吟白鹤的诗变成了吟黑鹤的诗,补得天衣无逢,不留痕迹。

吟鸡冠花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一天,曹尚书邀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
鸡冠本是胭脂染,
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解缙不慌不忙吟出:
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为何浅淡妆?
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
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此事本见明代郎瑛《七修类稿》:
又一人召乩。題雞冠花。乩即書云。雞冠本是臙脂染。人曰。要白者。乩又書云。
雞冠本是臙脂染,洗却臙脂似雪籹。
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猶帶一頭霜。
又见《堅瓠集》:
乩詩改紅白
有人召乩仙。請作梅花詩。仙遂書:
玉質亭亭清且幽。
人云。要紅梅。仙又書云:
玉質亭亭清且幽,著些顏色在枝頭。
牧童睡起朦朧眼。錯認桃林欲放牛。
此事又见明代郎瑛《七修类稿》。

救诗
《解学士诗》言解缙面对明太祖偏要在解诗中寻出破绽的种种刁难,句句妙补,更显出极尽随机应变的巧思。即解诗本贺生男:“吾王昨夜降金龙”,太祖刁难云:“是公主”。解补云:“化作嫦娥下九重”,遂改男为女。太祖又刁难云:“天折了”、解补云“料是人间留不住”。太祖又出难题:“丢在金水河”,解又补云“翻身跃入水晶宫”。

补诗
相传,清代金农寓居扬州时,曾于平山堂上宴客,乃以“飞”、“红”二字吟诗为酒令。有个商人功底很浅,下笔写了一句讲不通的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怎么成了红的?
金农马上为其掩丑,前补三句成七绝一首: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初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相传,现代演唱家马如飞才思敏捷,善于应变。一日,他在弹唱《珍珠塔》时,一不留神,把“丫环移步出了房”误唱成“丫环移步出了窗”。听众大哗。马如飞发觉念错了唱词,接着补上一句:“到阳台上凉衣裳。”于是“起死回生”,听众马上报以掌声。唱着唱着,又不慎将“六扇长窗开四扇”误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更糟,一般说来是“不可救药”了。可是马先生并不惊慌,他灵机一转,接唱道:“还有两扇未曾装。”听众大加喝彩,台下一片掌声。



以上可看我在本版发的《逆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1-17 14: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1-17 15:16 编辑

抑扬诗酒令故事    刚刚
六一节,又聚于芙蓉酒家。跃跃问道:“今天的酒如何喝?”刚刚说:“听说你的逆挽诗有几下,今天我们就来考你,我们吟前面几句,你续,全诗要显得合乎情理。若我们都输,由我们做东,否则---嘿嘿”跃跃爽快的说:“成交。”
自然是刚刚先做示范。刚刚说:“听着:春风昨日客姑苏,游子泛舟观瀑布。”吟到此,他停下来,吸了一口酒,大家推他快说下文。刚刚意味深长地拉长声音说:“柳絮飞来片片红-----”,孤鹤故意赞道:“奇景奇景,柳絮本绿,此处变红,恨不得插翅一观。”大家都盯着跃跃,看他怎样说,只见跃跃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酒,说:“那是因为-------夕阳返照桃花坞。”一阵掌声。又是夕阳又是桃花,柳絮怎得不赤?
日西晒念道:“春风昨日客姑苏,游子泛舟观瀑布。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返照桃花坞。-------好诗,好诗,刚刚,你敬跃跃一杯。”
孤鹤说:“下面我来,-----白鹤白衣白似雪,白云相伴娶娇妻。”说到此,他忽然拍着脑袋对跃跃说:“哎呀,你看我多胡涂,本来是吟黑鹤的,怎念成白鹤了,你帮我一把吧。”   
跃跃说:“这好办,你先罚一杯酒吧。----听我的-------谁知觅伴归来晚,误落羲之洗墨池。”不消说,孤鹤也败了。
白鹤白衣白似雪,白云相伴娶娇妻。
谁知觅伴归来晚,误落羲之洗墨池。
    此诗真的不错。
最后寄希望于日西晒了。日西晒说:“我先举几个大家熟悉的抑扬诗的例子。清代李调元咏麻雀诗,也有人说是徐文长写的,管他是谁写的,诗道: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清代纪晓岚有首杨柳树诗,也有趣:
东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
西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
任你柳丝千万条,怎么系得行人住?
宋代的赵匡胤也吟了篇鸡叫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云与残月。
据传是清代才子郑板桥所作的《咏雪》: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下面我也来效颦一首,题目是百鸭图:
一卧二蹲三四歌,五游六斗七八跑。
十梳翅膀八潜钻,----接吧。”
刚刚赞了一声:“西晒夫子,看来你小学的算术学得不错嘛,一只不少,还真的是一百只呢。”西晒道:“别打岔,跃跃快接。”
    跃跃搔搔头说:“这,这-----”
    “这什么呀,快接呀”西晒洋洋得意地催道。
    “让一让,红闷鹅肉来了。”那个风骚的女老板亲自为他们送菜来了。跃跃眼一亮:“有了,----尽化天鹅朝尔笑----丑小鸭变天鹅啦。”
女老板大声叫好,忙给跃跃满斟了一杯酒,娇里娇气的念起来:“百鸭图:
一卧二蹲三四歌,五游六斗七八跑。
十梳翅膀八潜钻,尽化天鹅朝尔笑。
喂,这一百只是怎样算出来的?”大家齐笑了。
诸位看客,不用我说吧刚刚这家伙请客。可惜我隔远了,没赶上。下次喝酒,别忘了你的无意兄弟罗。
另外请诸位看客帮帮忙,看是否是一百只鸭子,没有一百或多了,下次罚西晒做东。



在《中华诗词论坛》居然搜到当年我们发表的《杂体诗大全》的一部分稿件。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http://bbs.zhsc.net/thread-2579538-1-1.html
电梯直达[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楼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2-5-6 08:28:26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 诗 怪 词  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中国,从古至今留下名姓的诗人和传世诗作,大概要分别以万计和百万计,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古诗百花园中别有一类备陈各体,名目繁多,世有篇什、代有流传的杂体诗,如《璇玑图》、《盘中诗》、《回文诗》、《神智诗》、《杂名诗》、《杂数诗》之类,尽管也曾置身庙堂唱和,樽俎应对,科举命题和书斋雅会,但在传统诗学中却一直被斥为“本体不雅、其流易弊”的消闹戏谑之作,诗中或趣味盎然、或记录着诗歌探索历程的种种技巧,也一向被嗤之为争奇斗巧的雕虫小技,因而历来难入正统诗家法眼,以致于和正统诗歌同样源远流长、纷繁多丽的这一系列,一直处于堙没无闻状态汉语、汉字的特有形式,为中国古代杂体诗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华诗词论坛»论坛首页00.创造辉煌信息中心旧帖存档奇诗怪词---网文转载

点评

看了一下,太多了,得慢慢消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8 0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1-18 0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1-17 14:54
抑扬诗酒令故事    刚刚
六一节,又聚于芙蓉酒家。跃跃问道:“今天的酒如何喝?”刚刚说:“听说你的逆挽 ...

看了一下,太多了,得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