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写过一篇小说《金冬心》。金冬心就是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他被请去赴宴,是扬州第一大盐商程雪门给新任两淮盐务道铁保珊摆的接风宴。席上,铁保珊提议玩“飞红令”——跟飞花令差不多,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或明嵌、或暗藏,都可以。 ▲汪曾祺 场面很热闹: 他自己先说了两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人不识出处。旁边的人提醒他:“《红楼梦》!”这时正是《红楼梦》大行的时候,“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不知出处的怕露怯,连忙说:“哦,《红楼梦》!《红楼梦》!”下面也有说“一片花飞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有的说不上来,甘愿罚酒。也有的明明说得出,为了谦抑,故意说:“我诗词上有限,认罚认罚!”借以凑趣的。 轮到主人程雪门,盐商真的是“诗词上有限”,说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满堂哗然,一是没有出处,二是柳絮怎么可能是红的? 正在众声喧哗,程雪门紫涨面皮,无地自容之际,金冬心出场了: “诸位莫吵。雪翁此诗有出处。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然后念出全诗: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好诗!” “好一个‘柳絮飞来片片红’!妙!妙极了!” “如此尖新,却又合情合理,这定是元人之诗,非唐非宋!” “到底是冬心先生!元朝人的诗,我们知道得太少,惭愧惭愧!” “想不到程雪翁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像不像《中华诗词大会》? 第二天,程雪门让人给金冬心送去一千两银子。 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是金冬心的捷才,能把一句不通的诗句诌通;二是官场商场上的面子工程,以及由此衍生的利益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