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17

评评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发表于 2017-11-16 1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2-6 12:32 编辑

评评李清照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6 13: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说法写成《夏日绝句》是很牵强的?可笑至极。无论发生什么大事?李清照怎么可以可能把自己的丈夫的所作所为同项羽的乌江自刎联想而成诗呢?项羽是何等人物,是史记列入本纪的人物,是等同于帝王级别的人物。后世对项羽的尊崇超过帝王。赵明诚同项羽有可比性吗?天上人间也。如果真因此事李清照触景生情而成此绝句诗,则李清照还算什么诗人词人?简直是乱弹琴,三脚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06

帖子

12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
贡献
370
金钱
449
发表于 2017-11-16 13: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解李清照诗《夏日绝句》,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94

帖子

1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535
金钱
677
发表于 2017-11-16 13:5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李清照呼吁本“天朝上国”的男人,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6 14: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说法的根据在那里?有可信度吗?李清照在当时算什么人物?居然把她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了。超过宋室皇太后吧?李清照指责丈夫不丈夫临阵脱逃。那么项羽没有逃跑吗?

点评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6 14: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4: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评】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4: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6 14:48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11-16 14:24
这个说法的根据在那里?有可信度吗?李清照在当时算什么人物?居然把她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 ...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关于该诗写作背景与南逃时路过吴江有关是可信的。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6 15: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6 14:46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 ...

这种历史考证是为了拔高李清照而附为上去的,根本不可信? 还是回到原诗就诗论诗吧。到底是赞美项羽?还是问项羽为什么放弃生路去送死?这值得吗?这合逻辑吗?

点评

李诗当然是赞美项羽。这点还有疑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6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9: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1-16 15:51
这种历史考证是为了拔高李清照而附为上去的,根本不可信? 还是回到原诗就诗论诗吧。到底是赞美项羽?还 ...

李诗当然是赞美项羽。这点还有疑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发表于 2017-11-16 1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先生进步是明显的。

点评

谢谢夸奖!很长时间没有怼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6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9: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1-16 19:15
霜剑先生进步是明显的。

谢谢夸奖!很长时间没有怼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16 1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6 14:46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 ...

剑友分析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6 22: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1-16 22:35 编辑

李清照所以写这首赞美项羽的诗,主要原因应该和局势有关。因为所说赵明诚逃跑的时间是1129年,和许多历史大事时间重合:
1,赵明诚死于1129年
2, 是金兀术大举南侵的一年。大事有:
徐州陷落
占领了山东之后,金兵要南下扬州(今江苏),徐州(今江苏)乃必经之地。天会七年(1129,南宋建炎三年)正月,粘罕乃率兵包围徐州,知州王复率军民力战,因外援不至,二十七日城被攻破,王复守节不降,全家百口遇害。

金军千里奔袭扬州
准备出其不意擒获宋高宗。三十日,金兵到达泗州(今江苏盱眙),渡过淮河,二月二日占领天长军(今安徽)。三日,宋高宗出逃,晚上,金先头部队进入扬州,闻知宋高宗已出城,复追至瓜州渡口。拔离速军孤军深入,又没有抓到宋高宗,因此在纵火焚扬州城后随即北撤。

-----这年李清照也南逃到杭州。在这种形势下路过吴江的李清照写纪念项羽的诗并称为“人杰,鬼雄”自然是称赞他宁死不逃走的斗争精神,借以鼓励宋兵的斗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7 1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16 22:34
李清照所以写这首赞美项羽的诗,主要原因应该和局势有关。因为所说赵明诚逃跑的时间是1129年,和许多历史大 ...

要分清二种不怕死。项羽的赴死是自杀,是怕生去死。而宋兵撤退是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难道说要宋高宗在扬州领兵同金兵大战一场?这也是项羽式的自杀。不要去找历史依据考证了。后二句诗到底是赞颂项羽?还是问项羽?

点评

后二句诗到底是赞颂项羽?还是问项羽? -----你加问好,有文献依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7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7 1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1-17 11:16
要分清二种不怕死。项羽的赴死是自杀,是怕生去死。而宋兵撤退是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难道说要宋高宗 ...


后二句诗到底是赞颂项羽?还是问项羽?

-----你加问号,有文献依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7 11: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17 11:29
后二句诗到底是赞颂项羽?还是问项羽?

-----你加问号,有文献依据吗? ...

什么文献依据?根据诗意。前人很多解释都是错误的?

点评

如果都可以“根据诗意”乱加标点符号,岂不乱套?须知,现代已将标点符号列为文章表情达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以随意乱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7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17 1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1-17 11:41
什么文献依据?根据诗意。前人很多解释都是错误的?

如果都可以“根据诗意”乱加标点符号,岂不乱套?须知,现代已将标点符号列为文章表情达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以随意乱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1-17 1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17 11:54
如果都可以“根据诗意”乱加标点符号,岂不乱套?须知,现代已将标点符号列为文章表情达意不可分割的一部 ...

这话怎讲?加标点符号肯定根据文或诗的意来标点。如果前人标错了也不能改?那还得了!如《夏日绝句》结句明明其意是问项羽,必须用问号?,用句号就要改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