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词 (明)佚名 春词 芳春媚色草苍苍,秀水清溪曲绕廊。 簧啭巧声莺恋柳,月翻新影蝶来墙。 香风篆动花阴转,暮日斜移鸟语忙。 杨絮乱棉飞径白,远山青影碧纱窗。 (此首又见侯珦《春词》,说明作者这首不是自己写的) 顺逆同韵。皆七阳 顺逆同韵,是我归纳的一种回文类型,这种回文相当多,顺逆同一个韵部的又叫一韵回文。余藻华称之为八变换句式。清朝童叶庚有“按韵顺回离合读”的回文读法。到底如何顺回离合,作者没有说明。 顺逆同韵诗特点 奇句首字为一组韵,偶句尾字为一组韵,两组韵韵母相同、平仄一样。 读法 调序读得8首,左折叠读,读出的柏梁体诗也调序读,得24首。这就是顺回离合读法,共可读出32首诗。
顺逆同韵诗早在宋朝就出现,人们只把它当一般的通体回文。宋以后这种诗渐多,清朝的数量更多。余藻华开始注意它的读法,但认为只可读出八首。此后又没有人注意。到刚刚才重视这种诗,但当时也只读出24首,这次重新读,读出了32首。 夏词 涓涓露湿花窗北,鼓闹蛙兮蝉似弦。 烟映柳梢榴映日,月笼湖内水笼天。 帘疏弄色含青草,鼎古生香散碧莲。 闲里梦魂幽枕石,笛传遥陇野郊前。 顺逆同韵。皆一先 秋词 枫生远接晚霞红,叶舞空林曲搅风。 鸿雁带云归古渚,井梧移日转危峰。 浓妆菊艳芳园内,褪色莲衣泛沼中。 蓉影水姿娇娜娜,小窗蓬壁咽寒蛩。 顺逆同韵。皆一东 冬词 唇沾墨冻笔呵频,影吊形随壁动灯。 明月满枝梅质瘦,冷风敲韵竹声清。 纷纷乱雪飘松径,点点飞鸦度树林。 银砌白茅编室陋,琴横夜静敛幽情。 此诗可能是方言韵。 顺读:频,上平十一真,林,下平十二侵,这两个字属于前鼻音。清、情,下平八庚,灯,下平十蒸,这三个字属于后鼻音。五个韵字属四个韵部,没有可通用的韵部。 逆读:明,下平八庚,这个字属于后鼻音。琴,下平十二侵,银、唇,上平十一真,纷,上平十二文,这四个字属于前鼻音。五个韵字也属四个韵部,上平十一真与上平十二文为邻韵,可相通,但规定第一句才可用邻韵,琴符合这个规定,但却不在邻韵。 假如此诗不用平水韵,而用中原音韵之类的近代韵,那么顺读也会出现两组韵,逆读的“明”也与其他四字不协。因此只有用方言才说得通。作者是南方人,南方人前后鼻音不分,都读成前鼻音。北方人前后鼻音分明,不会这么混淆。 见《回文类聚续编》卷八 小结 一首很明确的说明不是作者写的,一首又是用方言写的。因此这组诗可能全不是作者写的,而是作者集的,把几个人的诗组合成一组四季回文组诗。
|